老师不会告诉你,秦始皇修建长城,其实改写了整个汉民族的命运
秦始皇修长城绝对称得上是“劳民伤财”。
长城的规模空前,就算是放到今天建筑水平发达的时代,完成它的建设也不是简单的事情。根据相关记载,秦为了修筑长城前后共动用了近百万工匠,按照人口比例来看,这个数字就像如今的上千万人去同时施工一般,其规模之大可想而知。
这么多工匠来这里干活是需要吃饭的,有经济学家根据货币汇率计算出百万人一起吃饭将要花费180个亿,再加上建筑材料方面的巨额花费(青石、砂浆、土方),每公里长城建造下来的费用大概在1.2亿人民币左右,那么五千公里就是6000亿,这个数字还是非常庞大的。
而这个过程中无数百姓身死,为后来的农民起义埋下了伏笔。
“遣蒙恬筑长城,东西数千里,暴兵露师常数十万,死者不可胜数,僵尸千里,流血顷亩,百姓力竭,欲为乱者十家而五”——《史记》
那么该工程既然有如此花费,始皇为何执意要修建他呢?
首先长城对于保护汉民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起到了无可代替的作用。
一提到“防御”,我们总认为是被动的。但是《战争论》中却提到了“积极防御”的概念,而秦始皇修建长城也正是一种积极防御。贾谊在他的《过秦论》中写道:
“蒙恬北筑长城而守籓篱,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也就是说,秦始皇并不是在匈奴的压制下而被动设防,而是在“卻匈奴七百余里”,取得战略要地的情况下才修建了长城。在建立长城的同时,蒙恬还以长城为据点,多次主动出击匈奴。与丢失燕云十六州而吞重兵在北部边境相比,秦始皇修建长城的性质显然是积极的。
单看我们中国的历史或许看不出来,我们可以和印度拿来对比一下。
印度从公元前1500年开始,就先后被雅利安人、希腊人、塞人、安息人、大月氏人,波斯人、马其顿人、突厥人、蒙古人占据,到了19世纪中叶又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在这段混乱的历史中,印度本地人一直作为最底层的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受尽了欺负。让人惊讶的是,除了英国之外,所有的外来民族进入印度都是走的同一条线路,那就是印度西北部的喀布尔河谷。
这河谷本来占据绝对的地理优势,易守难攻,可不知为什么,印度本地人也好,后来征服这个地方的马其顿人和突厥人也好,都没有控制这块险要区域的意识,他们甚至连个河谷都没有修筑,结果就变成了虎去狼来,驱之不绝,想想也实在是可悲。
反观咱们的国家的历代王朝,别说一个河谷了,凡是兵家必争之地都会建立要塞,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秦始皇修筑的万里长城,奠定了中国历史上国防事业的基础。
所以啊,现在的很多人只知道批判秦始皇修长城劳民伤财,殊不知长城的修建极大增加了游牧民族南下的成本,再者说了,要是没有长城作为依托,卫青、霍去病远征匈奴将更加困难。一句话,要是没有万里长城,中国的历史会不会重蹈印度的覆辙都很难说。
其实从经济效益方面来看,始皇也没有做“赔本”的买卖,修长城主要是防备匈奴,而从防备匈奴所预算的花费来看,修长城反而可以省下很多钱。
第一点,从兵员素质方面分析,中原王朝素来以步兵为主,本国出产的马匹远不如游牧民族那般壮硕,况且秦统治的子民基本都是以务农为主的农民,如果在打仗之前把他们征调过来,还必须对他能进行一些军事化训练。
抗击匈奴主要靠国家的骑兵,可农民几乎都不会骑马,就算会骑马的也不会马上作战,所以从战马的采集开始,国家就要拨给骑兵训练和装备等方面大量的资金,就算是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这些骑兵上了战场也没有太好的效果,可以说是“血本无归”。
第二点,从粮食征运方面看。古代战争主要拼的就是粮食,只有粮食不断到位的军队才能具有很强的战斗力。
中原打游牧民族基本都是“远征”,粮食得运输需要有一个长长的“专线“,这期间的运粮全凭人力和畜力,按照当时的记载来看,想要把一石粮运送到前线,运粮的军士就需要吃掉不少。
况且在运输的路上还会有一些亏损,这样算下来运粮的花费是非常惊人的。所以在汉朝之时,虽然武帝一心伐击匈奴,但是国家的经济也在这个过程中被慢慢摧毁,以至于汉很快就进去了衰败期。
反观匈奴那边,人家天生就是生活在马背之上,不但马匹素质高于中原,而且兵员素质也能以一敌二,况且他们在打仗之时完全不用担心粮草运输问题。基本都是走到哪里抢到哪里,每个人的战马上都有足够食用的粮食,这也是他们热衷于抢掠活动的根本。
如此一来中原骑兵在他们面前几乎没有一点优势,费了巨大财力和人力训练出的骑兵,在别人面前也不是对手,这样的损耗没有几个君主愿意承受。
换句话说,跟他们打仗,赢了也是输,怎么算都是亏本儿的买卖。
所以在权衡之下,修建长城反而有更大的经济效益,并且该工程在抵御游牧民族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始皇的这步“棋”落的还是非常不错的。只不过当时秦朝天下初定,休养生息才是第一要务,如此浩大的工程不利于安抚民心,秦始皇他太急了。
只能说是罪在当代,利在千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