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第二位皇帝 赵匡义虽有贡献 烛影斧声争议颇多
赵匡义(公元939年---997年),又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赵炅(jiong)。他曾参与陈桥兵变,拥立其兄太祖为帝,并为殿前都虞候,领睦州(今浙江省建德县东)防御使。后加中书令,封为晋王。时太祖宠幸金城夫人。赵匡义屡次劝谏太祖要远女色,重国事,太祖不听。有一天,太祖在后苑召赵匡义陪宴,并边饮酒边射猎。太祖拿了一大杯酒一再劝赵匡义喝下,他推辞不了,就指着庭下花丛中的一朵鲜花说:"如果金城夫人亲手去将这朵花折来,我就喝。"太祖就命金城夫人去把那花折来。这时赵匡义拉足弓弦似欲射猎别物,忽然转身一箭射死了金城夫人,然后扔弓哭拜在地,抱着太祖的脚说:"陛下刚刚得到天下,应该以国事为重啊!"太祖见他忠心又是自己的亲兄弟,就没有怪罪。太祖于公元976年10月死去,他于同月继位,改年号为"太平兴国"。在位22年。
赵匡义在位期间,继续推行统一全国的政策。 迫使吴越王钱俶纳土归宋,出兵攻灭北汉,又数次大举北攻辽国,试图收复燕云十六州等,但因准备不周,均遭大败,并使与辽国的关系转为被动。他又继续加强中央集权,用文人执政,使儒学渐渐抬头。扩大科举取士规模,编纂大型类书,设考课院、审官院,加强对官员的考察与选拔,进一步限制节度使权力,力图改变武人当政的局面,确立文官政治。这些措施顺应了历史潮流,为宋朝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注意农田水利,继续鼓励垦荒,使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社会比较安定,但对百姓的盘剥颇重。晚年,他血腥镇压了四川地区王小波、李顺起义。
赵匡义也很喜欢读书,爱读《太平御览》,常常从上午读到下午。他也重视文人。当时随 南唐李煜、吴越钱俶等国君来汴京的臣子,在这些旧主亡故以后,因处境恶化而口出怨言。赵匡义知道了,并没有加罪于他们,后将他们全部录用,建造书馆,让他们编修《册府元龟》、《文苑艺华》、《太平广记》等文籍,并给他们提供了很优厚的生活条件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使这些人心满意足,大都潜心撰书,直至老死。
赵光义本人喜好诗赋,政府也因此特别重视文化事业,宋朝重教之风因而展开。赵光义喜好书法,善长草、隶、行、篆、八分、飞白六种字体,尤其善书飞白体,宋朝的货币淳化元宝也是赵光义亲自题写的。
公元979年,赵匡义在高梁河(今北京市大兴县东)被辽军战败,全军溃逃。辽兵紧追,御用器物和妃嫔都被夺去,他脱身逃走,大腿上中了二箭,此后箭伤每年都要复发。公元996年秋,赵匡义箭伤又复发。8月,立三子赵元侃为太子,命李沆(hang )、李至为太子宾客,负教育之责。公元997年3月癸巳日,赵匡义病死于汴京万寿殿西阶。太子遵遗命在灵柩前继位。
赵匡义生前宠养桃花犬,赵匡义病倒,它就拒绝进食。赵匡义死,它大声哭嚎,陡然瘦了下去。时人都称它为忠犬。
赵匡义死后的庙号为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