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那点事儿 看这家博物馆就够了
中秋、国庆假期将近,游客的出游意愿高涨。然而随着国内本土新冠病例零星散发,并引起聚集性疫情,相关部门提醒大家,密切关注国内疫情动态和中高风险区变化情况,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旅游。“就地过节”的中秋假期,逛博物馆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除却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知名博物馆,在北京还有着100多家博物馆。但若论最具老北京味儿,还得数首都博物馆。北京城几千年的时代更迭、历史变迁,都能在这座博物馆里窥见一二。
作者|堇芮 编辑|李琦 策划|许玥
北京城的第一个主人是谁?
区别对西安、洛阳等古都历史的如数家珍,人们对于明清以前的北京,似乎知之甚少。
北京城的历史到底有多久?最初的城市建在哪里?北京城的第一个主人又是谁?走进首都博物馆,这些问题都能寻得答案。
每座博物馆,都有镇馆之宝。首博的镇馆之宝,是一口锅。不仅是首博唯一入选《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的文物,且见证了老北京的“童年往事”。
1964年,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的一个村民在挖菜窖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些青铜器。经考古挖掘,专家发现这是一处大型贵族墓葬区,并出土了一大批青铜器。其中最有名的一件,叫伯矩鬲(lì)。
鬲是古代的一种炊器,通常用来煮粥。听起来似乎稍显普通,但它的颜值却非比寻常——通体装饰着七个牛角飞扬的牛首兽面纹,所以又称牛头鬲。
甲骨文记载,商周时期人们经常进行占卜祭祀活动,牛是商周祭祀中最高规格的祭品,贵族占卜也常用牛肩胛骨,所以牛首在青铜器上很常见,但像伯矩鬲这样多达七个牛首的造型却极为罕见。
而且,每个牛首的造型都十分精美,尤其三足上部的牛角,高高翘起,鼻梁及牛口两侧都有夔纹作为装饰,雄奇威武,有强烈的立体感,铸成之后一直被当做礼器使用。
伯矩鬲代表了燕地青铜制造的最高水平,是中国青铜器的代表作之一。这样水平的青铜器,即使利用现代技术也是很难打造的。今年夏天,首博还以伯矩鬲的形象为灵感,推出了文创雪糕。
当然,研究文物不能只看“脸”,伯矩鬲能成为镇馆之宝靠的是“内在”。伯矩鬲盖内和颈部内壁上,铸有相同的铭文:在戊辰,匽侯易(赐)伯矩贝,用乍(作)父戊彝。
大概意思就是燕候赏给贵族伯矩贝币(当时流通的货币),伯矩觉得很荣耀,于是铸青铜器作纪念,并用于祭祀他的父亲戊。
该铭文单独看,或许并无太大意义,但和琉璃河遗址出土的其他文物放在一起,却是研究北京城建史的重要作证——伯矩鬲出土22年后,琉璃河遗址又出土了两件特别的青铜器:克盉(hé)和克罍(léi)。
这两件青铜器上也有铭文,且内容相同。大意是:周王在分封仪式上,为了奖励太保召公的丰功伟绩,将召公分封在燕国作侯。因为太保还要留在国都辅佐周王,所以实际封侯的是召公的长子克。为了纪念此事,克铸造了这两件青铜器,克盉与克罍也由此得名。
该铭文印证了《史记》中“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与北燕”的相关记载,结合伯矩鬲上带有燕侯的铭文,考古专家终于确定:“封召公与北燕” 的燕国所在地,也是北京建城之始,位于房山琉璃河一带,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而北京城的第一个主人,其实就是克。
文化融合之都
作为中原和北方的交流枢纽,北京是当之无愧的文化融合之都。大多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皆经由北京传播到中原一带。出土于平谷、藏于首博出土的金臂钏(chuān),正是北方草原文化的典型代表。
在多数人的印象中,钏是女性专属的一种装饰品。事实上,钏的最早出现,却是“方便携带的钱”。
据说当时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家产不便存放,有些人将钱币打成环状,买东西时候,可直接从手臂上取下。臂钏的材质有很多,金、银、铜的都有。《定情诗》里那句“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指的就是金臂钏。
首博这对金臂钏,是目前北京地区最早的金质饰品。中间用金条弯曲成环形,两端锤扁成扇面状,造型非常简洁,极有可能是商朝周边少数民族制造的饰品,廊坊博物馆里也有一件类似的。
除却肩钏,缠臂金的名称更符合其最初的定位。除了单个形状,肩钏的造型还有多环的,把几个戴在一起,成为一套饰品,甚至还可以根据手臂的粗细调节环的大小。
到了隋唐时期,臂钏更是成为富贵的象征,《簪花仕女图》中的仕女和《步辇图》中的宫女,都佩戴了臂钏。
在首博,不仅可以看到南北方文化的交汇,亦不乏东西方文明的碰撞。现存于首博的元青花凤首扁壶,正是个中翘楚。虽然现在看似完美无缺,然而刚出土时,元青花凤首扁壶却只是48片碎片,经过两次修复才浑然一体。
该扁壶的器型由游牧民族的皮囊壶转化而来,纹饰上,则带有阿拉伯地区的风格,比如近似“阿拉伯式花纹”的缠枝花卉。
更重要的是,该青花瓷采用了波斯地区的一种特殊钴料绘制——苏麻离青。这种彩料高温烧制后青翠浓艳,过烧会出现晕散,形成类似于水墨画的效果。
周杰伦那首“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的《青花瓷》,大概指的就是用苏麻离青绘制的青花瓷吧。
老北京那点事儿
所谓老北京,大多人最熟悉的,还是清末民初,北京由帝都向近代城市转型,传统与现代碰撞、融合的时期。
首博有个“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正是通过老北京的几件大事:婚礼、诞生礼、寿礼等生活习俗,展示了老北京人的一生。
先说结婚。在老北京人看来,结婚是人生大事,讲究个“礼”字,婚礼自然免不了有一套古老相传的繁琐礼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后,男方要下聘礼。聘礼以奠雁为重,也就是送大雁。展厅里有个木质的鹅笼,就是用来放大雁的。
古人认为,大雁南北迁徙遵守时节,顺乎阴阳;大雁有固定伴侣,合乎义礼。婚姻以大雁为礼,其实是在劝诚男女不违婚时,象征阴阳和顺、忠贞专一。
婚礼当天,新郎新娘在各自家中都要“上头”,由有福气的老人为其梳头,说一些吉利话。新娘还要“开脸儿”,把脸上等汗毛绞光,眉毛修细。
老北京的规矩是不论贫富贵贱,新婚必须用轿子迎娶,是为“正娶”。等到新娘下轿后,还要跨火盆,代表去晦气,以后生活红红火火。“乐奏箫韶花烛夜,风流玉女才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就浓缩在一场盛大有序的婚礼之中。
“洞房花烛美姻缘”之后,接下来就是“降龙诞凤添人丁”了。孩子的出生代表着血脉的延续和家族的兴旺,是家里的大事。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和祝福,在服饰上得以一窥。比如长命百岁锁就有压惊辟邪,祈祷孩子长寿的寓意。
还有各式各样的虎头童帽,这是孩子的第一顶帽子,男孩多是虎头帽,期盼趋邪避崇,茁壮成长。女孩多是莲花瓣帽,祝愿她纯洁如莲花。
中华文化讲究尊老爱幼,紧挨着诞生礼的,就是“古稀大寿福如海”的寿礼。北京人做寿多是办整生日,每逢六十、七十、八十等年岁的“整寿”,儿孙操办得最为隆重。而且有“庆九不庆十”之说,庆祝60岁寿辰要在虚岁59岁时举行。因为古人说:"天道忌满,人事忌全",不为他作"整寿"是祝他长生不老的意思。
祝寿讲究的就是一个“稳”字,所以老北京人的寿宴讲究“四四见底”,宴席由四凉菜、四炒菜、四炖菜、四蒸菜等组成,讨一个四平八稳的好彩头。
民俗源于每一个家庭的生活细节,带着长幼有序的礼节,散发着针线密缝中的温暖。透过民俗展中的种种场景,老北京的风土民情、趣事闲闻仿佛一个个慢放镜头,生动地展现在参观者面前。
如果说,北京是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集中反映,那首都博物馆则是北京历史文化的浓缩。这里的每一个文物都承载着一段历史,这些历史构成了现在的北京。
逛博物馆也许是比读书更直观的,认识世界的方式。
在这里,我们读懂了过去,也就明白了现在和未来。
Tips:
·首博实行免费参观,但需要在公众号“首都博物馆”上预约。
·疫情期间,人工讲解暂停,想听讲解的可以去一楼租讲解器。
·首博餐厅在地下一层,中西简餐都有,逛展累了可以去补充下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