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天你会明白,越穷的人越不幸,你所有的运气要靠钱来“换”

古人云“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在这个社会中,不仅是“颜值即正义”,更有“金钱即正义”,这是无法改变的人性与社会现状。

尤其是在阶级分化如此盛行的现代社会,想要拥有更多的资源,就需要用更多的事物来换取,要么用大量的物质,要么用权势。

而钱无疑是99%的人穷尽一生的追求,常言道有钱能使鬼推磨,钱能解决生活中80%的麻烦与问题,能让人有更多的选择与享受。

同时也能惠及自己的身边人,偏偏是这几两黄金让世人为难,甚至让人为此毁掉自己的一生,欲望与金钱成了无数人堕落的根源,而金钱更是放大了人性,放大了不幸。

对于富人来说,钱才是真正的身外之物,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足够多的钱,不需要再过度追求物质财富的满足。对于本就物质财富匮乏的穷人来说,钱或许是他人穷尽一生也挥之不去的遗憾。

因为财物匮乏,他们要远去他乡谋生,背井离乡,儿女也在留守环境之中长大,同样也是因为物质匮乏,他们没能让生病的亲人在第一时间得到最好的救治,而那些在富人眼中不起眼的小钱已经让无数穷人倾家荡产。

越是贫穷的人,越是不幸,这句话并不假,身处底层之中,有无数的肮脏与罪恶,而穷人像极了蝼蚁,苟且偷生。

而他们的地位也极其低下,钱不仅代表着一个人的生存能力,也代表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在这个时代中,钱成为无数人的追求,也成了无数人为之努力的目标。

纵然,钱定义的价值交换形式是无数人为之奋斗的目标,然而它也过度的片面化地定义了一个人一生的价值。

从出生要喝奶粉再到最后闭上眼睛所用的棺材以及安葬费,钱这个字贯穿了人的一生,每天的柴米油盐,每天的生活开销,无一不需要钱。

只是一张纸,就足够让无数人疯狂追赶。而这是时代的悲剧,还是有时代必须要经历的环节,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人有五种最基本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的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每一种需求的实现都是层层递进制,而每一种需求的实现都无一例外地与财富挂钩,就是算最低级的生理需求也要用物质做支撑。

可见,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与水平也与财富的多少有着直接的联系,越是贫穷的生活也很难缔造出拥有健全的人格的人。

贫穷带来的不幸是一环扣一环,物质的匮乏会带来教育资源的匮乏,也会带来医疗资源的匮乏,随之而来的是子女上学没有好的教育环境,父母看病遇不到专业的,权威的医生。

任何稀缺的资源都需要用钱来换,而富人所拥有的稀缺资源也正是他们的运气所在,他们能够见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他们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

在无数富人眼中,轻而易举的自我实现成为了穷人不可逾越的高峰,不可追求的奢望,因为他们肩上压着生活,有着无尽的压力。

终其一生的温饱需求都要用时刻努力的态度来换取,而能换取的有多么微不足道。

无数人感慨理想与现实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其实这个鸿沟能够用物质填补,所谓的鸿沟不过是温饱,不过是生存,生存之上才为理想,无可厚非。

而穷人就不幸在此处,生存不是生活,生存是残酷的,而人的偏见也是偏激的,穷人不仅要承受物质匮乏带来的现实生活中的寸步难行,还要承受他人的鄙夷与不屑。

他们的不幸是双重的,有着生活上的难堪,也有着精神上的痛苦与无奈。

一档名叫《穷富翁大作战》的综艺节目,更是刺骨地表露了富人与穷人的差距,并不是思维与认知存在着巨大差异导致了穷人一直难以翻身,仅仅是生存两个字对穷人来说就字字千斤。

节目中的富人通过体验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来挑战自己是否有能力由下层劳动人民逆天改命成为成功人士,很遗憾需求富翁都失败而归。

这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有位参与者感慨道,穷人根本没时间思考理想,他们的生活已经被无尽的生存问题所包围。

不可置否,每个人都有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也都有着对社会的向往,而这无尽的繁华中若是没有栖身之处,所有的自我价值与向往又该用什么为支撑,为资本?

一切的好运也并不是凭空而来,所有称之为运气的东西还给或许都能靠钱来买。

贫与富是生存与生活,穷人是“活”,富人谓之“生”,对于无数用尽全力只为活着的人,又何苦投之以过度的鄙夷与不屑。

满布尘埃与皱纹的脸,也能笑出对生活的豁达,贫穷或许限制了他们对生活的想象与享受,但是限制不了他们对生活依旧满怀热枕的心。

有的富人只有物质是富有的,精神匮乏得令人唏嘘,有的人很穷,精神是富足的,像一座高山,在平凡之中屹立不倒。

韩寒在《我所理解的生活》写道:中国的老百姓和小龙虾很像,最能忍,最能扛,在什么环境下都能生存。

而富与穷,真的只能用物质来衡量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前后黑白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Gabay, R., Hameiri, B., Rubel-Lifschitz, T., & Nadler, A. (2020). The Tendency to Feel Victimized in Interpersonal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hip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ollective Victimhood, 361–37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