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一家三甲医院老年冠心病诊断相关组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发生率横断面调查及营养支持情况回顾分析

许静涌,王艳,唐普贤,朱明炜,韦军民,陈伟,王化虹,吴咏冬,王新颖,章黎,周苏明,孙建琴,董碧蓉,陈鄢津,陈怀红,楼慧玲

  目的:通过对11家三甲医院心内科老年冠心病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及营养支持应用情况调查资料进行基于诊断相关组的再分析,了解该诊断相关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的发生率和营养支持情况。

  方法:在11家医院的心内科病房,采用连续采样的方法,收集登记全部入院患者。按“诊断相关组文件”将冠心病组中的90岁以下老年患者为入组标准。对2012年3至5月入组患者,在入院后24h内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2002(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调查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发生率以及回顾性分析住院期间营养支持应用状况。

  结果:符合冠心病诊断的老年患者1279例,平均年龄74.0岁,营养风险发生率28.14%(360/1279)。按年龄分层(65~69岁、70~79岁、80~89岁),营养风险发生率(12.88%比30.08%比42.28%)和营养风险≥5分的发生率(10.86%比18.61%比27.78%)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体重指数以超重及肥胖(体重指数≥24kg/m²)为主,占53.0%,其营养风险发生率为15.12%(96/635),而体重指数正常的人群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4.24%。若从体重指数<18.5kg/m²伴一般状况差来评估营养不足,发生率为4.25%。若从NRS2002营养状态受损评分=3分来判定营养不良(不足),发生率为7.58%。在有营养风险的患者中营养支持应用率16.6%(57/344);而无营养风险的919例患者中有21例接受了营养支持(2.29%),其中16例为肠外营养(76.2%)。将有营养风险组分为有营养支持和无营养支持亚组,其年龄(79.46±7.19岁比76.40±6.16岁)、营养风险≥5分比例(35.1%比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2),营养风险差异主要来源于营养状态受损情况(P=0.019)。两组基线不具有可比性,无法进一步进行结局指标的对照分析。

  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28.14%,营养不良(不足)发生率7.58%。超重和肥胖比例高,但仍有营养风险发生,需关注此类人群。

作者单位:北(许静涌、朱明炜、韦军民、王艳、唐普贤);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陈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化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吴咏冬);解放军南京总医院(王新颖、章黎);江苏省人民医院(周苏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孙建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董碧蓉);天津南开医院(陈鄢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陈怀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楼慧玲)

通信作者:朱明炜,zhumingwei@hotmail.com

原文参见: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18;26(3):149-15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