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专题 | 如何构建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人工智能教学模式
本文是AI专题第40篇,
点击菜单了解更多!
以初中人工智能的项目实践课“智能语音电话簿的设计与制作”为例进行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人工智能项目式教学实践,如图1。目的是通过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体验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相关技术实现过程的同时,能用语音识别技术、计算思维的思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核心技能,在学习中感受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捷。
图1 “智能语音电话簿的设计与制作”课例教学模式与研究框架
1.任务驱动
项目是智能语音电话簿的制作,教师给出项目情境和学习支架:编程工具App Inventor是采用模块拼接方式快速开发移动应用的设计工具,可以培养中小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2.人工智能项目教学实施
(1)需求分析。学生明确需要实现这个项目的功能之后,教师让学生把任务逐个分解,然后对每一个小的任务逐步解决。根据计算思维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分解的思想可以帮我们把复杂的问题或任务分解成更小的任务和问题,便于解决问题。
(2)方案制定。对项目任务进行分解之后,教师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手机应用程序的使用经历,通过对任务的分解,进一步确定产品的核心功能。并概括出平时解决类似问题的经验与方法,根据经验给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5)作品展示与交流。项目实施完成后,每个小组需要把作品向全班同学展示与交流,用演讲的方式,介绍自己小组制作的作品。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在介绍作品时关注5W的理念,介绍产品的过程,也是任务分解的过程,把团队演讲内容分解成小的详细的部分,通过作品展示与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设计的作品应用到生活环境之中,体现设计服务于生活的理念,以此让学生体会用自己的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意义。
(6)项目评价与反思。这个环节主要体现计算思维的“评估”。不仅对小组作品进行评估,还要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评估。教师可以对照最初设定的学习目标,对个人以及集体的知识和能力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并结合后续的教学设计,给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和指导。
(7)拓展提升。在完成项目作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适当拓展项目内容,学生也可以创新作品功能,拓展项目任务,学生按照解决上一个项目“智能语音电话簿”的方法来进一步进行探究,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体现计算思维概括的思想。
“智能语音电话簿的设计与制作”这个项目很好地融合了人工智能的项目教学和计算思维思想,在项目实现的过程中,计算思维的分解、概括、抽象、算法思维和评估这五个方面都有很好的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相对轻松,作品也是有序的完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用计算思维的思想解决问题,相信在面对类似的项目时,会用概括的思想,基于本次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1)初中人工智能教育不是简单的体验教育。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人工智能项目式教学的优势和重要性毋庸置疑。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认知情况,大部分初中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编程教学,控制设备产生一个条件控制变化,所以这个阶段的学生仅仅体验人工智能的功能是不够的,学生需要在体验的基础上,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学会使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让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2)在人工智能项目式教学中培养计算思维需要不断探索教学模式。在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中,教学不能将简单的知识传授作为最终目的,而是应该将重点放到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动机和思路上,这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人工智能学科中计算思维培养的新模式,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什么,需要学习什么,面对问题怎么解决,让抽象的计算思维实实在在地落实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
(3)教师应时刻为人工智能教育做好准备。技术是为人服务的,技术的作用是使用工具帮助学习者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应积极接纳和使用技术,而不是将技术视为威胁或障碍。作为教师,需要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与时俱进,掌握丰富的人工智能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为学生带来更加优质的学习体验。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还应具备整合人工智能能力的 “数字素养”,以具备与人工智能设备打交道的能力。
从人工智能的项目教学实践可以看出人工智能项目问题求解所涉及的步骤和计算思维的要素有一致性,人工智能的教学案例可以较好地融合计算思维的思想,这种求解问题的方式能吸引学生更为积极地去探索,这个求索的过程使计算思维内化成一种思维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基本的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并贯穿于课堂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及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内容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2020年第11期《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人工智能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