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风韵诗笺 第355期 容叟(胡学荣)老师的精彩诗评
唐宋风韵诗笺
刊头书法:秦声老师
作者简介
胡学荣,曾用名胡学容。1939年9月出生,1964年湖北大学(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分配伊春市中学任教,1969年调回湖北,任中学教师。1976至1978年援藏任中学教师。回鄂后调省教育厅(局、委),先后任《湖北教育》杂志编辑、《湖北省志-教育志》副主编,专业技术职称编审。曾任社会职务有湖北省地方志学会理事,湖北省革命老区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法人代表),中国地方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读书以来偏爱传统文史知识,不时写作自娱,常有诗词作品问世。
诗
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漫谈范连韧先生的咏怀诗的感染力
容 叟(胡学荣)
原 作:
山中闲吟(孤雁格)
爱看雄鹰翥自如,深居半世恋林都。
山珍野味须常有,古乐唐诗岂可无。
久伴青松人朴雅,偶摹墨竹画糊涂。
我邀归燕三杯酒,新月倾斜不敢扶。
诗心
过隙龙驹影太匆,文章半世意由衷。
词生秃笔能添趣,兴至灵台敢挽弓。
韵满千篇酸秀士,心操四海老山翁。
休愁岭上多雷雨,习惯胸别冷热风。
丁酉仲秋
几缕奇云挂夜瀛,吟诗把酒仰光明。
银辉白发相怜意,碧海丹枫亘古情。
磊落无私行浩月,温良坦荡度人生。
七旬已见千年变,一派祥和罩太清。
范连韧先生是伊春诗苑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是脱蛹化蝶飞升起来的一颗明星,是名传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网络诗人。这有他每日一诗的高产为证,有他逢诗必新的优质为证,有他五十多年挥笔不缀、近三五年间成诗二千余首的成绩为证,不是我盲目跟风、言过其实、言不由衷、言不及义的吹捧。如果有什么偏爱的话,那就是要把我们身边的确有成就者拥上吟壇,给他戴上诗人的桂冠。我们这些“绿叶”也与有荣焉。
实话实说,范连韧先生诗作连篇叠牍,著作等身,通读一遍力有不逮。现不避盲人摸象之讥,仅就“抒怀”一类作品,作些粗浅的赏评。不当之处恳请范兄及各位吟友不吝赐教。为方便读者对照阅读理解,在本文的开篇选刊了三首述怀诗,作为赏析的“样板”。
首先,字字斟酌,落到实处,不用浮泛虚词敷衍了事。正如前辈古人所说,为求一字穏,撚断数茎须。在这三首诗中不能说无一字不可改,但可以说无一字不稳妥,每一个字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个字有一个字的担当,没有可有可无的同语反复,没有无实际意义的虚字。就好比以前林业工人抬大木头前后各二人或四人,人人肩上压杠子,腿上绷足劲,没有一个人落空。这样才能抬起沉重的原木隐步前进,抬者得劲齐步,观看的人获得律动美感。写诗也是这样,一句诗五个字或七个字要字字得力传神,相互配合生辉,才能构成一个有生命力的句子。前列三首诗在用字上就具备这样的优势,168个字都站位得当,不用举例说明,只要稍作品读就明白了。
其次,句句含情,哀而不伤,含蓄内敛,不作无病呻吟之扭妮俗态。抒怀诗难免不讲到个人的喜怒哀乐,悲欢愁怨,所以句句含情。然而,要含而不露,哀而不伤,怨而无过。上述三首诗中头一首巜山中闲吟》哪一句不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汁液。首联“爱看雄鹰翥自如,深居半世恋林都。”一个“爱”字和“恋”字,把闲情逸趣包揽无遗,而且雄鹰远翥,林都深居这两幅图画就将爱恋的原因和盘托出。颈联“山珍野味须常有,古乐唐诗岂可无。”以欲擒故纵的手法,委婉幽默地指出这里常有山珍野味,古乐唐诗自不待,如此这般何等闲适自得,可恋可爱。颔联“久伴青松人朴雅,偶摹墨竹画糊涂。”青松为伴,率性涂抹,这样的生活该是何等畅意,岂不叫人留恋不舍呢,爱恋之情油然而生。
尾联“我邀归燕三杯酒,新月倾斜不敢扶。”把对山居生的爱恋之情推至高潮,与归燕对饮,邀明月同醉,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生动活泼地呈现出来。八句诗句句饱含深情,自然流露出来。感情的抒发是强烈的,然而也是蕴婉的,内敛的。一如书法笔划写法,欲左先右,欲行先顿,欲放而收。这样使得一笔一划内敛浑厚,力透纸背。诗句亦是如此。欲扬先抑,欲愤先舒,使感情的抒发沉郁醇熟,耐人寻味。“人朴雅”与“画糊涂”放在一起,边扬边抑,相映成趣。“扶醉月”、“邀归燕”绝妙的想象,月醉人醉浑然不觉,人语燕语得意忘形。前者狂放,有李白的浪漫;后者婉约,有易安的清丽。这种收放自如,呑吐有度的手法,全诗八句都是例证,作者运用得恰到好处,发挥得淋漓尽致。
第三,篇篇精彩,新意十足,亮点多多,不弾生搬硬套之陈腔滥调。这三首诗都很精彩。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通畅与典雅相一致,形式与内容相适应。试以《诗心》一诗为例加以分析。我们读这首诗顿觉新风扑面而至,精神为之振奋。全诗异峰突起,群山环抱,拥向“诗心”这一主峰。逐句阅读下来,大有山阴道上 ,应接不暇的感受。作者以“颓笔添趣”、“秀士酸篇”自嘲,也是虚晃一招,以衬托出“半世文章意由衷”的无比自豪。挽弓猎虎的老仙翁,兴至灵台,心操四海,虽然身在雷雨交加的一隅,但是一样感应人间的温暖炎凉,并倾注于笔端。一介书生,心雄万夫。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评价诗圣杜甫是“世上疮痍诗中聖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样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在这首诗中也有体现。
第四,形式多样,手法娴熟,古为今用,不落千篇一律之故辙旧窠。 就拿《丁酉仲秋》这首诗来说,就是秋天的月明之夜的静夜思。诗人以平静的心态和明快的色彩描绘出天光云影,明月清风,把酒吟诗的美丽动人的场景,在这样的氛围中抒发亘古以来对天人关系的探索,月亮的辉光照亮诗人的白发,水天一色,天人合一,印证了生平磊落无私、温良坦荡。更为难得的是有幸在七十年间,见证了千年的巨变,饱受风风雨雨洗礼,晚年有幸享受到海晏河清,承平祥和的生活。这里面包藏着大量的信息,千言万语难以表达。诗人却以朴素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形式上波澜不惊,内容上却是潮涌激荡。整首诗是一支悠扬的洞箫詠叹调,小提琴协奏曲。在序曲之后层层推进,步步高升,最后达到高潮即嘎然而止,从而留下震悍人心的效果。“七旬已见千年变,一派祥和罩太清。”字字珠玑,熠熠生辉。诗即是史,史也是诗,由此可见。画龙点睛之笔,一锤定音之势,见者能不怦然心动吗?
细品之下,其他两首诗的基调和族律则有奇妙的差别。巜闲吟》以高昂激越的黄钟大吕开宗明义掲橥主旨。雄鹰展翅翱翔,气势恢宏,视野开阔。中间两联跟进展开,闲而有为,尾联酒酣扶月,寓豪迈于飘逸之中,与开头的雄奇险峻相呼应,产生强烈的对照效果。这样谋篇布局正合前人主张的“龙头凤尾”之喻。至于《诗心》则是山峦起伏,烟波浩淼般的层层推进,一起一伏,一收一放,相得益彰。这里文理通达哲理,内容展开也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具体表现上文谈到过,不再赘述。
最后,连韧先生古诗创作达到如此炉火纯青的境界,並非偶然,而是源于他好学多思,经历丰富,厚积薄发的结果,是大器晚成的历史必然。是当今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现象。“前贤五十始为诗”,说的是五十岁的历练,才有资质将生活经验外化为诗歌,这是有道理的。曾经流传过一个段子,说楚辞及古诗是“嚷”出来的,唐诗宋词是“想”出来的,明清以降的诗词是“仿”出来的,当代人仿之又仿,仿走了样。实事求是地说,连韧先生的诗走过了“仿”的阶段,进入了艺术创造的天地。他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语言习惯和艺术风格。这些他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是当之无愧的草根诗人。在伊春诗壇像这样诗人灿若群星,只是连韧先生这颗星更亮一些。
我与连韧素未谋面,他住小兴安嶺,我住长江边,相隔五千里,知名而不知己,彼此夙无往来。他年满七十岁,我年进八十岁,两人无利益相关,无互相吹捧的必要。这篇博文我是抱着写作业的态度,当学习心得体会来写的。溢美之词在所难免,但确实出自内心的共鸣。君子成人之美,也言人之美;见贤思齐,赞赏也是表明自己的努力方向。此心拳拳望群里吟友鉴查。
2019年1月15日写于输液中
范连韧
作者简介:范连韧,1949年出生。笔名:不倒翁,公务员退休,伊春诗词学会会员,伊春文学学会会员,喜爱古诗词,五十年用诗记录生活,歌颂山水,关心国运。始终笔耕不辍。作品多发表在各纸刊,微刊。
笔落传情韵,诗评醒三春。
前朝知李杜,今慕两翁神。
唐 宋 风 韵 诗 社
唐宋风韵诗社简介
唐宋风韵诗社是2018年初组建的。我们都来自天南地北,因热爱古诗词有缘聚在了一起!在这里,是我们的诗家。我们和睦相处、相互学习、探讨交流,倾情诗词。开心玩诗词的同时弘扬中国传统化。
我们秉承的理念是:以社为家、以诗结友、广结诗缘、博采众长; 传承国粹、发扬光大、无欲无求、开心快乐!
唐 宋 风 韵 诗 社 组 织 机 构
社 长: 青 青
总 编: 晚 秋
总 监: 苏 小 菊
顾 问: 韦异才 清 风
主 编: 隐梦引梦 素若荷
蔡仲元 蒋新生
主 审:竹 子 索朗拉姆 老顽童
夕阳一抹红 冰 潔 乡村居士
编 委:流 年 吴红梅 七 夜
东 鑫 陌上花开
一粒沙 冷月深处
宣传部:清秋红叶 紫 婵 小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