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中容易错误的重点实词(三)
31、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误:战胜,正:能够。(成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韩愈《祭十二郎文》“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译文:好好开始的的确很多,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实在很少。
32、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误:讲课,正:督促。
译文:当时虽然年事已高,但闲暇的时候还督促孩子们学习。
33、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误:逐步,正:订正,改正。(有“厘正”一词)
译文:皇上命令朝臣改正旧的法令,作为一朝通用的典章制度。
34、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误:离开,正:通“罹”,遭遇。(屈原《离骚》,曹雪芹《红楼梦》中“离恨天”即为“遭逢恨事之天”)
译文:但是百姓遭遇秦国的残暴统治后,曹参给了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无为而治。
35、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误:命令,正:美好。(我们常用的尊称“令尊”“令堂”都是美好的意思。成语“巧言令色”;《孔雀东南飞》“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译文:(魏国)公,是相州人,世代有美好品德,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官。
36、未及劳问,逆曰:“子国有颜子,宁识之乎?”误:违背,正:迎着。(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译文:没有问候(袁闳),迎着便说:“你们地方有位颜子,你认识吗?”
37、属与贼期,义不可欺。误:期限,正:约定。(成语“不期而遇”;《世说新语》中有“陈太丘与友期”一篇)
译文:我刚才已经跟贼人约定好了,根据道义不能欺骗他们。
38、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误:贫穷,正:困厄,不得志。(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注意古汉语中“贫”和“穷”的区别)
译文:因为我当时处境困厄,只有贞甫相信我。
39、勉顺时政,劝督农桑。误:劝说,正:勉励。(荀子《劝学》)
译文:劝勉顺应时代变化,勉励督促从事农桑。
40、议者皆然固奏。误:这样,正:认为……对。(成语“不以为然”,还要注意与“不以为意”的区别)
译文:议事的人都认为窦固的上奏是对的。
41、至朝时,惠帝让参曰。误:谦让,正:责备。(《苏武传》“如惠语以让单于。”)
译文:到了上朝的时候,惠帝便责备曹参说。
42.上曰:“君勿言,吾私之。”误:私自,正:偏爱。(《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文:文帝说:“你不要说了,我偏爱他。”
43、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误:迅速,正:招致。(成语“不速之客”;苏洵《六国论》“始速祸焉”)
译文:(子常)对这些都不去救济,却聚敛不已,他招致百姓怨恨的事情太多了。
44、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尔廷毁我!”误:期望,正:埋怨、责怪。
译文:绛侯埋怨袁盎说:“我与你兄长友好,如今你却在朝廷上毁谤我!”
45、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误:危险,正:端正。(成语“正襟危坐”,“危言危行”)
译文:那些人都很随便地蹲坐互相面对,茅容独自端正地坐着更加恭谨。
语言的学习(包括文言文),需要借助熟悉的例子把握规律,而不只是单独的记忆一些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