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组织范式:形散神不散?
华夏基石企业管理咨询集团出品,《洞察》杂志读者服务公众号
业务咨询:010-58752828转817 ,010-58752828转863
加入粉丝群及杂志读者群:后台留言申请(姓名+公司+职务+联系方式),审核通过后入群
作者:单敏 华夏基石集团业务副总裁
来源:华夏基石《洞察》杂志
是什么在驱动组织变革(四)
编者按:未来的组织什么样,是华夏基石洞察杂志持续关注研讨的问题。在总第43期的专题里,我们主要研讨了两个大问题:一,驱动组织变革的根本要素有哪些?二,如何去想象未来的组织?本公众号将陆续刊发相关内容,敬请持续关注。
我们谈未来的组织什么样,或者说从传统的组织变成什么样的组织,都是相对于以科层制为代表的传统组织形态来说的。两者的异同,比喻成写文章的话,科层组织像是写论文,格式都一样,相对固化了,而以平台组织为代表的新型组织有些像散文一样,形散神不散,这是散文的最高境界。这个“神”在新型组织中是什么?
第一个我认为是战略制高点。组织为什么会去变,我认为有一个因素就是组织掌握了战略制高点。一般人写不了散文,就是他很难把握“形散神不散”,而一个组织如果要从“论文”变成“散文”,一定是因为他把握住了战略制高点——有可能是技术,有可能是客户,总之他把握住了,能够对别人形成壁垒,不容易被别人模仿,这时组织的边界自然也能够相应的扩大。
如果没有占据战略制高点,比如你都不了解你的客户,怎么去挖掘你的客户价值。只有把握客户、深度挖掘客户价值才可能会使组边界更深、更广;组织根据客户需求而变的时候,组织的网状结构才有可能延伸的更宽。
第二,组织的“神经中枢”系统。现在比较多谈有机、生态这个概念的,我们人体就是一个有机系统,由神经中枢来控制身体各个子系统的运行。如果说新型的组织是个生态系统的话,我觉得它一定要有“神经中枢”。
我看过很多所谓的生态型企业,它的形是散的,实际它的神也是散的。没有聚变就不可能有裂变,如果组织的技术、资源或业务都是条块分割,单点和单点之间并没有形成聚合化反效应,这并不叫生态。比如乐视做汽车,对于汽车板块的定位,客户在哪里,提供什么产品,包括核心团队的培育,我认为乐视总部其实并不清晰,缺乏一个“神经中枢”一样的东西进行牵引、固化、指导,这是乐视生态中缺乏的,就是它的“神经中枢”究竟是什么。
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肾、肝、胃各个功能应该有很好的感知能力、反馈能力及传递到神经中枢的能力,以及神经中枢做出决策再传递到各个器管的循环能力。神经中枢和五脏六腑能有机联系与良性循环,才称得上是一个生态系统。
第三个,还是要有核心价值观。不管组织的边界怎么扩展,网状怎么形成,所有与之相链接的“节点”,大到另一个组织,小到一个“小微”个体,大家要理念一致态度一致,而不是各说各话,才能使这个生态系统有机运行。我们说新型组织可能不是原来那种威权体系,但仍然需要一个象征符号,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个文化符号,总之,既要造神,又不能造神。没有“神”,组织不起来;过于造神,个体的自主性就会被弱化。
第四,让边缘力量发挥作用。这个是值得我们深度探讨的,为什么在互联网时代,边缘力量能在组织内发挥大作用?我认为可能有这么四个缘由:一是边缘力量提出一个想法后,由于它掌握的资源少,所以它未必需要调动整个大系统,也未必需要做出一个成熟的产品和服务,它的优势恰恰是能在相对小的系统内,用比较少的资源做出相对不成熟的产品和服务。二是组织内的信息沟通机制一定是比较完备的,所以个体的探索也能被整个组织注意到。三是组织内有一个满足欲望的认可激励机制,就是认可、鼓励个体的价值创造。四是组织内有一个信任机制,个人与组织间的相互信任。对组织来说,容许犯错和适度竞争,对个人来说,相信不管过程中我得罪了多少人或者会怎么样,但只要最后我做好了,是能得到认可和奖励的。
作者介绍
单敏,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中国企业联合会授予“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咨询专家”。 曾主导多个集团系统管理变革项目并获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担任负责人主导咨询的百至千亿级企业包括(但不限于):中国大唐集团、中国黄金集团、中国外运集团、东北特钢集团、粤电集团、新华锦集团、冀东发展集团、渝能集团、津能投资集团、湘钢集团、涟钢集团、宏源煤业集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