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格曼效应——减少组织里的社会性惰化
法国农学工程师林格曼(也被译为瑞格曼)在拔河实验中注意到,当拔河的单边人数从1个人逐渐增加到一群人时,集体的力量并不等于个体力量的总和。例如当单边增加到3个人时,力量仅仅相当于两个半人的总和;当增加到8个人时,集体的力量竟然已经仅仅相当于大约4个人的总和。
德国心理学家森格尔曼也做过这个拔河实验,他的测算结果是:当一个人拖拽绳子,会增加63千克的力量,3个人来拖的话平均每个人所施加的力量会降到53.5千克,而当8个人来拖拽绳子时,平均每个人施加的力量会降到31千克——比一个人单独工作时所付出的力量的一半还要少。
“拔河”实验的结果是一致的:参加拔河的人数越多,平均每个人出的力就越小。也可以说,在有他人参与的情况下,个人的努力程度会降低。
其实“拔河”效应,就是中国流传甚广的“三个和尚没水吃”的说法,西方的科学家用数据论证了。但这一实验结果却打脸了中国文化中的另一说法,即“人多力量大”。
林格曼得出结论是:当人们参加社会集体活动时,他们的个体贡献会因人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并将其称之为“社会性惰化”。
产生这种现象,本质上是责任感的问题。当一个人在拔河时,他没有旁人可依赖,必定是竭尽全力的。当人数逐渐增加时,人的心理就发生变化:如果有别人在偷懒,自己偷点懒也就未尝不可,因为责任由大家共同分担;如果没有人偷懒,那这么多人在努力,自己稍稍松懈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反正不会影响到全局。
点评:现代社会让人们明白,只有组织起来才能干成一件大事,但组织起来以后就需要个体让渡出一部分自由自在的权利出来,并且履行群体规则、承担组织责任。组织是个好东西,但它又与个体散漫自在的“天性”相违背,所以你就会发现,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一家会出现“社会性惰化”。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出工不出力”,到市场经济中的“搭便车”、“旁观者效应”、“占着位子不作为”等等,其实都是一种社会性惰化现象。
完全杜绝社会性惰化现象是不可能的,但企业作为功利性的组织,一定是要想方设法把社会性惰化现象对组织效率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这是管理学的一个核心命题,人们探索至今,发现总的来说以下三条措施比较有效。
一是明确分工制度,并且把分工责任落实到个人,而且尽量把责任量化,不能量化的要明晰描述,并且及时考核反馈。
二是构建评价和分配体系。建立相对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对完成分工任务、承担了职责的给予评价和奖励,付给对等的报酬。不能让英雄流汗又流泪,也不能让组织里有南郭先生的容身之地。
三是通过领导方式和文化管理等唤起员工的责任感。
第一条是基本,第二条是核心,第三条是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