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商城退货组实习记,体验商业的精髓—我的出版生涯忆事之二

/杜辉

前文提过,做驴做马去搬书的日子结束了,可是离图书大厦开业还有一段时间,我们也并未算正式毕业。学校为了进一开发我们这些傻学生的剩余价值,又联系了位于北三环的XX商城,让我们这群学生去为学校赚取利润,官方的说法就是继续实习。

去报道第一天,我们集合站队,然后我们这群傻孩子像奴隶或者牲口一样,被实习单位的各部门进行了挑选、分配。当看到影视剧里有关奴隶买卖的镜头时候,我还是很有场景感的,毕竟经历过。女同学与部分颜值不错的男同胞,大部分被分配去了店面做售货员。我们这种一看就是一身蛮力,又貌不惊人的就分在了物流。对还是物流,这也就预示了以后去书店还是做虐身的物流。不过好在在地库(商场地下室是门店库房)总能碰到同学,没事逗几句贫,生活还是过的比较开心。而且地库嘛,远离前台、远离领导,纪律还是相对松散一些,只要注意安全,别太出格(比如别在库房干抽烟这类作死的事情),还是待的比较舒服。再说商场这搬搬运运货品与搬运图书相比太轻松了。本人还有一个同班同学则被分配在了退货组,遇到的师傅(对实习生对正式员工的称谓,延续了以前工厂的称呼)也相当不错,所以小日子过得还算舒心。我一个哥们,一个人被分在了商城的总部。办公也不在一起,那就哥们一个人,那叫虐心(孤单、寂寞、囧)。

一般的大型零售企业的库房都分为门市库房与储运库房。门市库房一般是在门店的犄角旮旯、地下室什么的弄出块地方,放点周转用的备货,不会太多。储运库房则是堆放大批量存货的。当然根据管理理念及水平不同,这两者有不少的彼此穿插。日本人当时讲究零库存,就是通过管理降低大物流的存储,以门店库房满足店面的货物周转。这个需要企业的高度组织化,高超的管理水平,以及办公自动化、软件化,员工的高度责任心。国内不少企业都在学,最后不是不伦不类起不到作用,要不就是不了了之。国情不一样,市场容积流量不一样。这事不光是你零售企业做好了就可以,还需要供货商的高度组织化及管理水平,怎么可能。

退货组的正式员工有五位吧,其实也就20、30出头的年龄。当然那时候我们都是当大哥哥大姐姐的仰望。人也都很不错,很照顾我们这些小孩子。天天听他们逗贫,也是一件乐事。其中一位还去他家喝过酒,结果喝多了,给人家弄得挺邋遢的,实在不好意思,年少不懂事。好同事、好领导要珍惜,因为在今后的职场中你会发现,很多人和事是可遇不可求的,都是缘分。

退货组的工作自然就是退货了,把门市卖不动的、有破损的退给供应商。那时候还小,不懂经营管理,现在反思,很多工作真的是管理水平太低造成的。因为管理水平还有其他多种因素,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人力、物理、财力、物流能力的浪费,这都是成本呀,也就是钱,利润。

身在商城内,从点点滴滴就可以感触到企业文化,以及这个企业的经营管理。    比如商超的员工,私拿东西很普遍(也可以叫偷,哪有厨子挨饿的道理,对不。)比如一堆小食品来货上架,中间吃几口零食,拿几块糖,这些都可以算在正常的损耗内,只要不过分,基本查不出来,而且形成风气,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日积月累下来对企业则是相当大的数目。何况风气形成后,更难收拾。听师傅讲,以前盘点高档商品库房,一块好几平米的地毯不翼而飞,那东西也要好几十斤,好大一卷的,一个人扛都不一定能扛出去,就这么明晃晃地从门店的库房消失了,这不是内贼肯定做不到。

员工偷企业的行为背后则是企业文化与管理的失败。企业给予不了员工满足感、归属感、公平感及未来,那员工也就不和你客气,通过其他途径来弥补自己认为未得到的应有的待遇。偷拿这个事情不是个别的,在很多大型零售企业都普遍存在。从吃喝玩乐到日常用度,从奢侈品到图书百货,反正是你老板刻薄我这里,那我就从其他地方让你加倍补偿。而且这种事情,大部分绝对没有负罪感、内疚感,因为是你欠我的,我只是拿回自己应得的。最后这些损失一部分是强加给供应商,让供应商承担。但供应商也不傻,不过是再加在成本里转嫁给消费者而已。当然也有商城转嫁不了,那最后就是企业的巨额盘亏,最终影响盈利甚至是造成亏损。怎么解决,这个就看老板自己的为人与智慧了。但凡事都是双方面的,有些人也是喂不饱的狼。

还有就是虽然员工在自己商场内购物都打折,但员工购物还都去附近的XX商场。你这叫城,人家叫场,定位不一样,那边物美价廉,小老百姓当然认实惠。便宜二字,是老百姓生活的重要因素。实习的商场所谓的定位中高端,但自己的员工收入只是很一般,那大家只能去对应的商场消费。但你定位中高端,中高端的消费人群真的来你这里是一方面,还有就是真有这么大的中高端消费人群来满足你的利润需求嘛。卖场如何定位是很大的学问,没有好坏对错,只有做得好与做不好。

其实想了解经营、学习管理,在退货组有心的话,真可以学到不少东西。什么东西没退货,什么东西退货少,什么东西大部分退货。以此类推可以看商品品类,可以看供货商,然后在分析定价、供货商类型等等。反正你可以琢磨的东西很多,不过那时还小,很多事物就是模糊的概念,直到多年以后才可以慢慢理解其中的意义。

好的企业管理,是如何减少无效进货,也就是如何选品。这样一方面降低物流成本,也就相应地降低了人员、管理、车辆场地等的成本投入,更关键的是提高了店面的效率。让店面营业面积在有效商品的高周转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创造利润。好的商家与失败的商家扣除大环境因素,在细节上就是这些。你单位面积销售额是100,人家是150。你销售150的利润是15,人家销售100的利润是15。这些细节最后决定了成败,所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商业的精髓其实很简单,但这最简单的事情也是最难做到的。

在XX商城的实习,还是让我窥探到了社会的一小点,也是为步入社会做的热身活动吧。没想到自己过了一年也开始带实习生了,又另一番感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