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相关专业,就业真的不好吗?农学类专业就业方向
农学在我们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自然资源的相对匮乏和人口世界第一,决定了中国社会必须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学的教育。数千年来,农业成为我国立国基础,农业兴衰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创新的农学发展是当今中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条件。
传统的农作物栽培等农业,以及风里来、雨里去的泥腿子农民形象已成为历史,传统农业已经在“新农村建设”中,被现代化、新技术、集约化所替代,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农业产量和质量,而且农学已经与工学、理学、医学等学科一样,成为一个跨专业的学科门类,极大地丰富了它的学习与实践领域。接下来小编和大家好好唠一唠农学相关的专业。
农学门类下设一级学科7类,27种专业。
第一类,植物生产类,含农学、园艺、植物保护、植物科学与技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6种基本专业和茶学、烟草、应用生物科学、农艺教育、园艺教育5种特设专业。
第二类,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含农业资源与环境、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3种基本专业。
第三类,动物生产类,含动物科学1种基本专业和蚕学、蜂学2种特设专业。
第四类,动物医学类,含动物医学、动物药学2种基本专业和动植物检疫1种特设专业。
第五类,林学类,含林学、园林、森林保护3种基本专业。
第六类,水产类,含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2种基本专业和水族科学与技术1种特设专业。
第七类,草学类,含草业科学1种基本专业。
以上各专业,除“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可授农学或工学学士学位,“动植物检疫”和“应用生物科学”可授农学或理学学士学位外,其他都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农业专业,提起农学,人们马上会联想到“农民伯伯在田地里辛勤地劳作”,其实广义的农学涵盖了农、林、牧、副、渔等多个行业。这里介绍的农学是狭义的农学,也就是农作物栽培与育种。它属于大农学门类下的植物生产专业类的一个分支专业。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庆昌说:“农学专业主要研究四大块内容,一是遗传育种理论方法;二是新品种;三是高效栽培技术;四是耕作制度。”简单地说,如何选种、育种;如何增加农作物产量;在全国范围内,哪些地方种植什么作物最好;在同样一个地方,怎么样进行轮作、兼作等等。这些都是农学需要研究的问题。
现在的农业不再是过去的传统农业,而是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武装”起来的现代农业。传统的下地、种田尽管还是必须的,但绝对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
“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已经融入到现代农业中,所以我们称之为现代农业。如果真正搞清它内涵的话,年轻人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刘庆昌说,“比如说测产,我们过去测量整个作物的产量很传统,现在可以用遥感测,用卫星测。另外,生物技术在农产品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原来搞育种和搞新品种改良,基本靠人工杂交,现在利用基因工程就能够得到抗虫棉花、抗除草剂的大豆等等,这是老方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新型农业并不恪守传统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路子。
农学专业的招生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按照农学专业招生,二是按“植物生产类”大类招生。目前全国开设农学专业的院校有75所。推荐院校为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
目前,全中国总人口13亿人,面对如此庞大的人群和不断减少的耕地,唯有农业科学才是促进农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而致力于农业科学研究的农学人才,将会是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总体来说,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与地域性关系比较大,也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关。农学类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有:
一、公务员。毕业生可在国家、省、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相关工作。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等工作很普遍,大学生“村官”的身影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基层。农学专业的毕业生专业知识丰富,具有很大的优势。
二、农业科研单位。除了公务员以外,该专业毕业生还可以到各省市、乡镇的农业、园林及植物等部门从事科研、技术开发、生产及管理等工作。
三、农业类院校。除此之外少部分毕业生会进入各类农业院校,从事相关教学及科研工作,但这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一般都比较高。
四、还有一大部分毕业生会去农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类企业和公司工作。如在种子、农药、化肥公司从事生产、销售、研发等相关工作。
小编提示:农学专业的招生与理工科、文科、医科相比,从来都是冷门,这可能和一些对农业的传统偏见有关。从考生的角度看,要选择农学专业,最基本的条件是不应该对农学有任何偏见。对生物科学,特别是植物学以及华欧俄等有兴趣和特长的学生比较适合该专业。如果对研究不是特别感兴趣的考生在填报时必须慎重考虑。
茶学专业,很多人视茶为一种艺术,以茶雅志、以茶会友是国人对茶文化的践行与发扬。散布于大街小巷的茶馆中,对于饮茶的精神境界要求更高,水、茶、器具、环境等都非常注重。也正是在这样的一种茶文化氛围中,很少有人会把茶与本科阶段的大学专业联系起来。
其实茶学在本科专业目录中的存在已非新鲜事儿。在大学的院校设置中,茶学专业隶属于农学专业门类,在不同的院校,专业方向也不一致。大致不外乎有茶科学、茶文化这两大专业类别,一个研究茶栽培,一个研究茶艺茶道。
一般而言,茶树资源丰富的地区,茶学专业便会非常受追捧。茶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便是立足于特定区域的实际情况,培养茶学专业人才,带动区域茶业经济发展,将本区域的茶文化发扬光大。像浙江、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福建等地茶资源就非常丰富。进而,我们会发现,在这几个茶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有不少的高校在开设茶学专业。比如浙江省的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四川省的四川农业大学,云南省的云南农业大学,福建省的福建农林大学等都有茶学专业。
茶学隶属于农学专业门类,很多考生对于农学专业主观排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茶学专业很少被人知晓的原因吧。也是因为隶属于农学,茶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免会有:遗传学、土壤学、栽培与育种、茶叶加工、茶叶机械等等这些被考生与家长视为“老土”的学习科目。当然,也会有应用概率统计、经济管理与营销这样相对还不错的课程学习。无论是研究茶栽培,还是茶文化,这些课程都是必修,以培养出更为综合的茶学专业人才。
茶学的就业前景不错。在G20峰会上,20国集团领导人达成的一致共识便是:创新经济增长方式。怎样创新?我们国家一致倡导的供给侧改革备受推崇。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在于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茶艺虽说历史悠久,但是还并没有完全融入我们生活。作为服务业的一个种类,茶艺在未来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大的。毕业生除了可以在农业、工业、商贸等领域或部门从事与茶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之外,还可以在与茶相关的服务行业从事相应的茶文化传播工作。尤其以女生更为适合学习。
小编提示:茶学专业人才需求比较大的城市一般为一线城市,像北上广深,厦门、福州、南京、杭州、昆明。目前茶产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学历为初中以下,学历层次较低,近几年虽然从安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引进了部分本科生或研究生,但数量少且不稳定,能够从事茶叶专业技术服务的人员寥寥无几,远远不足以满足整个茶产业的发展需求。茶学专业技术人才在近几年将会存在较大缺口,就业前景较好。
动物医学专业,该专业是农学类中的一个传统专业,很多人都觉得这就是培养兽医的专业,其实不然,该专业除了培养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兽医工作的人才外、还培养可在防疫检疫、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的科学技术人才。
动物医学专业主要包括三个专业方向: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主要学习病理、药理以及看组织切片等;预防医学主要偏向于细菌、病毒和疫苗等的研究;临床医学主要是具备动手能力,给宠物检查、诊断、治疗疾病等。在这三个专业方向中,临床医学由于专业性强、就业率高,成为很多动物医学专业同学的首选。
虽然动物医学和人类医学针对的对象不同,但基本的知识体系类似,专业课程丰富,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较多。
近些年,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宠物拥有量逐渐增加,对于小动物医学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多。人们常常会有一种错觉,一谈到学“动物医学”就认为将来毕业是当宠物医生。其实,除了从事宠物医生的工作外,畜牧业农场、牧场的畜禽疾病防治工作也需要大量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是该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领域之一。
动物医学专业每年的毕业生有不少,但从就业来说,真正从事临床工作的不到20%。除了考研、出国以外,很大一部分同学毕业以后去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农业局、畜牧局、各地动物卫生监督所、各级兽医站、动物实验中心、生物公司、兽药厂、疫苗厂、饲料厂等单位,从事动物育种、动物繁殖、卫生防疫、动物性食品和畜产品的检验、研制兽医生物药品等工作。本科毕业生做相关销售的也比较多,硕士博士大多做研发或临床工作。
小编提示:动物医学专业因为不是众多考生的首选专业,所以历年的录取分数线都不是很高,可以将其作为第二、第三志愿进行填报,这样便于在各个志愿之间拉开档次,避免落榜风险。需要注意的是,许多院校的本科动物医学专业是五年修业年限,考生在报考时应有思想准备。同时,动物医学专业对考生的身体条件也有一定的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患有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报考该专业,学校可不予录取。另外,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的;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的,也不宜就读动物医学专业。
葡萄酒与葡萄酒工程专业,这个专业是工学大类中,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下设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农学,虽然这个专业在很多农学类院校中开设,但是它确确实实颁发的是工学学士学位,请大家不要搞混。是以化学、生物学和工程学为基础,研究现代优质葡萄酒酿造工艺、鉴赏艺术和营销理念的科学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理、工、农交叉的综合性学科。
毕业生毕业后就业单位为国家机关、大专院校、知识产权保护、产品设计和策划、商贸公司、文化交流等从事酒类业管理、葡萄酒生产、营销贸易、文化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等领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