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师兄”利润堪比“通信哥”,不是什么好事
“二师兄”利润堪比“通信哥”,不是什么好事
站在风口上的“二师兄”火爆程度依旧不减。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居前五名的上市猪企——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天邦股份,平均日赚1.55亿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这五大猪企净利润合计增超3倍。特别是牧原股份,前三季度营收391.65亿元,净利润却高达209.88亿元,增幅达到1413.28%。据此计算,牧原股份在前三季度平均每天净赚7659.80万元。
这样的利润水平,可能只有通信等少数几个行业才能达到。但是,通信等行业是依靠规模庞大的营业收入实现的,利润率并不是很高,能达到10%以上的净利润率,就已经相当不错。而猪企的净利润率,超过了50%,真正是一本万利。更重要的,这些利润,全部来自于广大居民,来自于广大消费者。这也意味着,猪企新增的这些利润,都是从广大居民碗里分来的,是广大居民口袋中转移过来的。
虽然这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当市场出现供不应求时,供应者的利润会快速上升,需求者的支出也会快速增加。但是,面对这样的场景,还是觉得,猪企利润过高,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因为,猪企的利润是与广大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猪企利润越高,居民的消费支出就越多,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也越大。只有猪企的经营状况正常了,广大居民在猪肉消费方面的支出才正常。否则,就一直处于不合理消费之中,会影响到居民其他方面的消费,也会带动其他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
虽然说此轮肉价的上涨,有一定的特殊原因,如非洲猪瘟。但是,更多的还是人为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缺乏有效的规划与引导,没有针对非洲猪瘟的特殊情况,及时采取鼓励企业和居民养殖生猪,导致市场供求关系出现紧张现象。这也是这些年来,生猪、蔬菜等领域经常出现价格大起大落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相关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能够尽责一点,对市场的情况把握得准一点,多给养殖户提供一些市场信息和工作指导,也许就不大可能出现如此严重的价格上涨现象。
二是相关政策执行上的“一刀切”,或者机械僵化、不负责任,也是导致肉价上涨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比较典型的,就是一些地方对生猪养殖持不支持态度,便通过环境整治,把生猪养殖户全部关闭了,甚至农民自己饲养生猪都不允许。我们说,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保护生态,是必须的。但是,生猪养殖也是民生工程,如果环保要求达不到,可以帮助生猪养殖户加大环保投入,改善养殖条件,而不是一个“关”字就解决问题。这种粗暴简单的管理方式,无疑也是猪肉价格上涨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也正因为如此,在广大居民生活受到猪肉价格过快上涨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又不得不回过头来规划生猪养殖,而且是大规模养殖,各地都在争相养殖,且有的养殖基础建设的规格极高、规模也很大。虽然符合生猪养殖规模化、规范化要求,却也可能出现产能过剩问题,会带来投资损失,甚至不排除会发生新建生猪养殖基地难以维继的现象。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否又要拆猪舍呢?
我们说,猪企利润过高,不是一件正常的事,如果猪企出现亏损,也不是正常的事。这不仅需要猪企做好市场的调研和分析工作,更要有关方面和地方政府及时给猪企提供信息和指导,而不能都要等到发生问题时再“亡羊补牢”,且往往补的不是“牢”,而是开了一个更大的洞,让狼进出更加自如、更加方便。
不仅生猪养殖,其他与广大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同样存在类似问题,同样需要有关方面和地方政府的关心支持。特别是市场信息,应当成为有关方面和地方政府最为关注的点,并及时迅速地将各种信息提供给生产者、经营者,避免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影响,通过信息的收集、归纳、整理、分析,让市场情况能够始终与生产者、经营者保持畅通,让生产者、经营者能够依据市场变化组织生产与经营。而生产者、经营者的情况,也能通过信息及时反馈到市场,从而实现市场信息和生产信息、经营信息的完全对称,推动商品价格的稳定,推动市场秩序的进一步规范。
不管怎么说,猪企利润堪比通信企业等高利润行业,都不是一件好事,都需要尽快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