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程:潜心问“稻”40余年,他始终在路上
从1975年大学毕业留校工作
到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到如今2019年,四十余年,张洪程初心不改,始终奔走在田间地头,潜心问“稻”
简 介
从创建南方稻区少免耕与抛秧为主体的轻简化耕作栽培技术体系,改变千百年来亿万农民弯腰屈背的繁重劳作历史,到构建水稻丰产定量化栽培技术,推动我国水稻栽培由定性为主向定量跨越,再到创建标准化育秧、精确化机插、模式化调控为新内涵的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促进了江苏水稻单产冠居全国主产区,引领了我国水稻机械化栽培,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产增收做出了卓越贡献。
44年,他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致力于农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形成了课堂教学、实验室试验、校内田间试验与校外基地大田综合研究一体化运作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硕士生、博士生等高素质农业复合型人才110多人。先后承担完成国家与部省级重大或重点课题3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8项;同时贴近农业生产实际,推广科技成果,培训大量农业技术人员,为大面积粮食生产科技进步与增产增效作出了突出贡献。
潜心攻关,他是科技创新的登攀者
从创设水稻抛秧,到创立超高产定量化栽培模式,问“稻”40年。张洪程洞察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沿动向,不辞辛劳,耕犁远识,始终挺立在农业科技创新的潮头。
每天起早摸黑,骑自行车来回40多里。协助著名栽培学家凌启鸿教授,创立了按照作物生长叶龄进行群体质量调控的栽培新理论,并被编入高教国家规划教材广泛普及。百万亩示范区、精确的栽培技术、标准化规程......凌晨4点多起床,乘车赶往150公里外的兴化等地。当地农民下地时,他已和蹲点的研究生在田里试验了。每年育秧、移栽、搁田等关键时期,都是如此。
“精苗稳前、控蘖优中、大穗强后”是他创立的超高产定量化栽培模式。
亩产903.8公斤、937.2公斤,是他先后在姜堰、兴化实现的稻麦两熟制水稻高产纪录。
千百年来,人工插秧是传统的种植方式之一。而张洪程的研究成果——水稻抛秧,如天女散花般,秧苗已然立在田中,结束了中国农民千百年来弯腰栽秧的历史,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谱写新篇章,提高劳动生产率,变艰辛劳作为愉快的作业。
他在栽培耕作精确化、轻型化、机械化及清洁化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先后获国家发明等专利4项,在申请4项,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著作16本,为推动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发展,促进我国粮食作物生产技术进步与农业增产增效做出了突出贡献。
教书育人,他是学生心中的严师慈父
1.01的365次方=37.78
0.99的365次方=0.0255
“这是每天努力一点和每天偷懒一点的区别”
张洪程对每届新生如是说:
他还与学生们约法三章:
“既然立志学农,就要全身心投入、全天候付出”
“每天要高效工作10个小时以上”是他对学生的要求,更是自己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的标尺。白天奔走田间地头,晚上与学生沟通试验细节,力求规范合理。“一年三百六十五,都付教学科研中”是他的真实写照。
他身体力行地投入到教学第一线,课堂-实验室-校内外基地试验田-农户生产大田四点一线。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而张洪程对水稻的热情不减,初心不变。蹲点、指导、研究、分析、撰文......师生共同努力,将论文写在了广袤的大地上。
他是严师,也是慈父
学生王亚江和孟天瑶,曾分别因身体原因住院治疗,他在繁忙的教学和科研中抽出时间前往看望;平时田间试验的时候,学生们早出晚归,他总是提前为他们订上工作餐,生怕亏待了他们的身体。
情注三农,他是农民爱戴的“泥腿子教授”
“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张洪程出身农家,是农民的儿子。跳出农门后,情系农业、农村、农民,倾力农学、农艺、农作,奔走农时、农田、农间,一辈子与“农”结缘。仿佛与生俱来,他始终带着一份献身“三农”的厚重情怀与抱负。
一条晴纶薄被,是他移动的床铺。在赶往试验田的路上,眯一会儿,蓄养精神,一到目的地,就又精力饱满地投入到工作中;农业生产上的突发问题,一个电话,他就立马赶到;水稻生长期,高温酷暑,每天衣服湿透数次,奔走几个县市的基地田头。
40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苏、浙、皖、赣等水稻主产区10多个省市。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撸起袖子看苗,脱下鞋子下田。当地农民都亲切地称他是“咱们庄稼人的泥腿子教授”。
汗洒田间惠乡亲,春华秋实问收成
他是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他是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
他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
他是中华农业英才奖获得者
他是张洪程
他是扬大人
图源 / 院士风采
文案 / 张琦琦、廖秋静
编辑 / 李欣悦
审核 / 高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