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做任何一件事情都离不开这个经验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这两句话非常重要,举凡政治哲学,军事哲学,经济哲学,甚至做人的哲学都包括在内,文字又非常简单。所以,也可以说老子的话非常平凡。西门町有些人被多看一眼,就会一刀刺过去的,这些人都是“勇于敢”,结果自己犯杀人之罪。所以粗暴不是真勇,勇是真勇气,如果没有智慧的判断,没有道德的修养,什么事情都敢,那就会变成糊涂的废人。当然,人们年轻的时候都可能犯下这种错误,自己认为很高明,很勇敢,什么事情都敢做了再说。但是,天下事不能做了再说,最好是说了慢慢做;先把道理搞清楚,再慢慢来做。年轻人固然不怕错,只要知错能改,但有时候想改也改不过来了。尤其是历史上的错误,没有机会改过来,所以“勇于敢”的结果是杀。

应该勇于什么呢?人生最高的勇气是慢一步,事先问一下,有没有把握?多考虑一下。多考虑一下就是勇气,看见地上有一叠钞票,只要拾起来无人看见,当然就是我的了。如果“勇于敢”,说不定刑警在后面,误认你是小偷。如果“勇于不敢”,这个钱拿与不拿,再多考虑五分钟,结果就可能不同。可是,“勇于不敢”是很难做到的,有时候被人骂懦弱;若怕被人骂懦弱,而“勇于敢”就完了。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其中“勇”是勇气,“敢”是决断。有时候讲,贸然有勇气地下决断,并不是一件好事;有勇气把事情办得圆滑一点,迟一步多考虑比较好,也就是说拖一下不算坏事。但有些事情,绝对不能拖。那么拖与不拖,以什么做标准呢?其实上帝都做不了标准。“此两者或利或害”,是利是害不一定,老子只能讲到这里,因为这完全是智慧的决断,那是要真正的智慧才可以决定取舍的。

*****

为人处世的“深根固柢”,就是做任何一件事情,不要草率,不要任性,不要冲动,不妨慢半拍,慢一拍,必须要慎重。对一件事情,知道动因,就要考虑后果,就会“深根固柢”,以后才能“长生久视”,永远存在,永远看得见,才能长久。

*****

孔子在《论语》上就说过,季文子这个人遇事三思而后行,孔子听了后说道:“再,斯可矣。”有的人解说,三思不够,孔子说还要再想一次,要四次思考。这一种解释并不一定对,遇事思考过度,三思而后行,容易犯错误。因为天地间的事,只有正反两面,善与恶,是或非,倘再多做思考,则发生了对也不对,不对又对,这其间无法定论,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所以过分的思考,就不合“啬”的道理,这是我的解释。一件事到手,不能大意,要多思考一下,正反面经过思考后,就要有下决心的勇气;否则,越想下去,就越缺乏下决心的勇气。所以,本来可以知其极的,因为思考太多,不能“啬”,结果就“莫知其极”了。

《老子他说》(东方出版社)
-------------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季文子姓姬季孙氏,名行父,谥文,是鲁国的大夫。做事情过分地小心,过分地仔细。“三思而后行”,一件事情,想了又想,想了又再想叫“三思”。孔子听到他这种做事的态度,便说:“再,斯可矣!”

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从前老学究们的解释认为:“做事情要特别小心,孩子们,想三次都不够,孔子说'再,斯可矣!’还要再想一次哪!”这种解释是不对的。其实,孔子认为他想得太多。做人做事诚然要小心,但“三思而后行”,的确考虑太多了。学过逻辑就知道,学过《易经》的道理更懂得。世界上任何事情,是非、利害、善恶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但是要三思就讨厌了,相对总是矛盾的,三思就是矛盾的统一,统一了以后又是矛盾,如此永远搞不完了,也下不了结论的。

所以一件事情到手的时候,考虑一下,再考虑一下,就可以了。如果第三次再考虑一下,很可能就犹豫不决,再也不会去做了。所以谨慎是要谨慎,过分谨慎就变成了小气。大家都有几十年的人生经验,过分小心的朋友,往往都犯了这个小气的毛病,小气的结果,问题就多了。所以孔子主张,何必三思而后行,再思就可以了。

《论语别裁》(东方出版社)
******
赞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