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涵:生命是一条蜿蜒的河流,总有一段又一段未知的旅程,不知道我们的目的地在哪儿。当我们靠岸的时侯,那些记录前行的印记,是汗水,是文字,是书籍。本期名家访谈,我们和大家分享作家鲍喜章老师的创作和读书故事。鲍喜章,1947年10月10日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书香世家。中国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中国辽金史学会会员。1963年毕业于赤峰师范学校。早年诗歌《艾里春早》被《中国文学》译成外文向国际读者推荐。荣获第一届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评选二等奖、第五届“华夏诗词奖”优秀奖等。出版有散文集《故乡情》,长篇叙事诗集《巴林怒火》《爱与恨》,新闻文学作品集《笔走人生》,序跋文论集《稼穑集》等。主编出版赤峰日报文艺副刊作品集《青纱文丛》,即小说卷《北方部落》、散文卷《岁草离离》、诗歌卷《红山情韵》、杂文评论卷《塞野文心》,纪念文集《永远的王燃》和《赤峰诗词选粹》《诗词格律手册》等著作。现任内蒙古契丹辽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内蒙古诗词学会顾问、赤峰市文联名誉副主席。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集《攀援生命之圆》《花香满径》;长篇传记《辽河之魂》《赤子情怀》。创作发表都市长篇小说《醒来的青年湖》,玄幻儿童长篇小说《聪聪救母遇险记》。长篇散文《遥远的牧歌》,短篇小说《大海带走每条河流》。玄幻儿童长篇小说《聪聪救母遇险记》被列为赤峰市首届奖励扶持作品,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获榕树下第二届儿童长篇小说大赛全国佳作奖,目前在中国移动旗下咪咕网站全文播出。工作经历:历任林西县纪委宣教调研室主任、林西县外宣办副主任、林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2007年借调内蒙古日报赤峰分社,开始“走遍天涯”的人生。2018年1月,在赤峰市图书馆创办纸媒《读书报》。2020年1月,在赤峰市图书馆创办《赤峰读书报微刊》。默涵:好久不见,鲍老师您好!今天很荣幸邀请到您接受《赤峰读书报微刊》本域名家访谈栏目的采访,下面我们就进入正题,聊聊您的读书,也聊聊您的创作。
鲍喜章:我出生在书香世家。曾祖父是医生,祖父是老师,父亲是“国高”毕业生。自幼,我就受到“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在读书”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教育。努力学习,是我学生时代的唯一需要,尽管那时生活很拮据。因而,我以优异成绩考入赤峰师范,当时我是我们村学历最高的。赤峰师范毕业以后,我分配到昭乌达盟(赤峰市前身)宣传组工作。由于当时昭乌达报社领导知道我有一定的文字水平,反复到盟里找领导,要求把我调到报社。到报社工作后,我深知要想当好编辑记者,具有一定的业务水平,必须从学习入手。于是,如饥似渴读书读报,几乎成了我业余生活的全部。是读书学习,打下了我新闻写作和业余文学创作的根基。默涵:在文学创作上,哪一部作品让您最满意?为什么?
鲍喜章:说老实话,在我所有的文学作品中,还没有一部令我特别满意的东西。稍好一点的,还是我早年写作的一些诗歌,诸如《艾里春早》《在绿叶上采撷的》《心中的丰碑》《草原,一部嫩绿的诗集》《绿杏,在思索中红了》《马头琴独奏》和长篇叙事诗《巴林怒火》《爱与恨》,以及歌词《我爱昭乌达》《我是赤峰人》《记者之歌》等等。这些作品也得到了读者和听众的认可。还有就是记录我新闻生涯的作品集《笔走人生》,因为它记录了我的新闻履痕;还有序跋文论集《稼穑集》,予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些作品,表现了我对邀我为之写序言评论的文友们的赞许与热情。默涵:给读者分享一下你们那个时代的阅读环境,阅读条件?
鲍喜章: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还年轻。那时候,学习环境和阅读条件比较简陋,但学习气氛浓郁。因为文革耽误了考大学,所以文革一结束,青年们大都准备考大学、读函授,学习劲头很足。不参加高考的人,也都爱读书看报,丰富知识,武装头脑。我还清楚记得,那时候谁要在报纸上发表一篇文章,哪怕是“豆腐块”大小的文字,自己高兴,大家也称赞。现在条件好了,各种图书、电脑、电视、手机应有尽有,可一些人比较浮躁,对爱读书学习的人不屑一顾,不像过去的人讲知识,比进步,而是讲享受,比钱财。我还是赞成倡导青少年要爱学习、多读书,丰富自己,将来掌握本领,创造业绩,回报社会。
鲍喜章:我爱好比较广泛,人称“杂家”。由于“杂”,成了样样“通”样样“松”的情况。这就反映出我读书很“杂”,文、史、哲、音、体、美都有涉猎。从我的藏书面就能看出。当然,对我最有影响的还是文学历史书籍, 比如《中国文学史》《中国通史》《诗经》《唐诗三百首》《宋诗镜诠》《元曲》,以及历史学、考古学方面的书籍,还有毛主席诗词,臧克家、贺敬之、郭小川、闻捷、李瑛、柯岩、舒婷等名家的诗歌作品。于是,我也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业余时间读书写作,取得了一点成绩。我还以一位报纸文艺副刊编辑的名义和责任感,带领、培养出一批在赤峰乃至内蒙、全国较有影响的诗人、作家。默涵:您有怎样的阅读习惯?给读者分享一下您最难忘的读书经历?
鲍喜章:手不释卷。好读书,读好书,是我有生以来的习惯。回到家里,没事就读书,哪怕躺在床上也要读书,直至睡着。由于爱书,所以经常逛书店,有一点钱几乎都买书了,所以被评为“赤峰十大藏书家”“赤峰优秀藏书家”“赤峰最美书房”和内蒙古“书香之家”。是读书,成就了我的新闻生涯和写作之路。1982年,我荣幸地实现了读大学的梦想,进入内蒙古师范大学文研班学习,两年时间,系统接受了汉语言文学方面的教育,结识了内蒙古著名教育家和作家,这是我终生难忘的“读书”经历。默涵:您主编《赤峰日报》“青纱”副刊若干年,如辛勤的园丁,培养了一大批作家、作者,说说您的感受。
鲍喜章:我是1968年秋天调到报社的。70年代初,“文革”中停办多年的《昭乌达报》文艺副刊,在读者作者强烈要求下,在王栋、李书一和我的积极建议下得以复办。叫什么刊名呢?王栋似乎胸有成竹地说:“就叫‘万山红’吧!”这是来自毛主席诗词“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之句,其意境自不待言。刊头就用毛主席的手书。开始,李书一编了一段。不久,我便成了“万山红”副刊不署名字的“责任编辑”了。那时的文艺副刊办得比较简单,八开小报,字号又大,版面容量可想而知。起初,短篇小说几乎没有,古体诗词更难见到,净发一些散文诗、小散文、诗歌、漫画、速写之类,品种较少,质量偏低,版面设计也不甚讲究。逢年过节,还要发表一些演唱材料、春联,供基层群众选用。稿子不凑手时,自己就写上一篇或哼上一首。说实在的,我的文学之路就是从《昭乌达报》文艺副刊蹒跚起步的。有了园地,不愁耕种。在前辈的影响下,赤峰不乏后备人才。几年下来,“万山红”真的红火起来了:写作队伍不断壮大,稿件数量明显增多,作品量质迅速提高。那时,除了老一代的作家写稿子外,金河、春河、石犁、湘霖、王兰、书一、王燃、刘霄、董文海、薛志强、曹雪英、鲍尔吉·原野、王震宇等人的作品经常见诸于报端。不能不说《昭乌达报》文艺副刊是他们文学梦想的起飞之地,他们也为《昭乌达报》文艺副刊品位的提升付诸了心血。默涵:《昭乌达报》文艺副刊是很多文学青年梦想的起飞之地,他们也为《昭乌达报》文艺副刊品位的提升付诸了心血。那要谢谢你这位“园丁”。
鲍喜章:“打铁必须本身硬”。我想,要当好副刊编辑,自己的笔力也得硬起来。于是,业余时间,我和王燃、石犁、湘霖、刘霄、薛志强等人几乎天天晚上聚在一起,写诗歌,评作品。到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和80年代初期,赤峰的文学创作队伍和创作成绩令外界刮目相看了。《鸭绿江》《草原》《辽宁日报》副刊经常刊登赤峰作者的文学作品,石犁的诗歌还上了《光明日报》。我和王燃创作的诗歌《艾里春早》在《辽宁日报》刊登后,还被《中国文学》译成外文推荐给国际读者。我写的长篇抒情诗《心中的丰碑》,受到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阿红的好评,很快在《鸭绿江》上发表。大家都相互鼓励,相互切磋,看不到文人相轻的坏毛病。创作热情越来越高,创作环境越来越好。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我改副刊刊名“万山红”为“青纱”。默涵:这些经历都非常宝贵,也非常有意义,能把这些宝贵的资料“挖”出来,对青年人的意义无价!
鲍喜章:改刊后的报纸副刊经常搞些征文、笔会,诸如“端午诗会”“中秋笔会”“国庆征文”“创作笔谈”等等,受到读者和作者的欢迎与好评,人们戏称我这个责任编辑为“青纱寨主”“业余文联主席”,我丝毫不敢懈怠,从内容到形式精心打造,力争把副刊办得更好。1982年,我和曹雪英、史宝珊被选送到内蒙古师范大学文研班深造。说到进文研班,还有一段曲折经历:时任昭乌达报社的一位副总编辑以“报社是培养编辑记者的、不是培养作家诗人的”为由,不同意我去。我当时顶撞他说:“《昭乌达报》要是多出几个张长弓、王栋,不是更好吗?”多亏了时任宣传部副部长的结实和总编辑鲍鹏飞说了话,我才获得了此次学习的机会。
我热爱新闻工作。文研班毕业后,我放弃了留在党委宣传部工作的机会,又回到了赤峰日报社(1983年《昭乌达报》随盟改市变为《赤峰日报》),依旧担任“青纱”副刊责任编辑。“青纱”成了《赤峰日报》的名专刊,一家地市级报纸副刊竟然得到了一些大家的青睐,顾工、安谧、胡世宗等名家以及除了台湾、港澳之外的省市区的作者都有作品赐给“青纱”。1988年“泼水节”前夕,我应邀同中国记者协会采访团赴云南暨西双版纳采访,回来后连续发表《滇云漫记》24篇,受到读者热烈欢迎,得到中国记者协会领导高度称赞。其中一篇纪实散文《森林,举起呼救的手臂》获得第一届全国好作品评选二等奖。直到1999年初,“青纱”千期之后,我因担任市记者协会常务副主席兼赤峰日报社副总编辑为止才“告别青纱”。这期间的1994年5月,在赤峰市第一届文代会上,我和陈计中、王兰一起被选为市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兼职)。我自知这并非由于我的创作成绩有多大,而是对我长期编辑文艺副刊、培养作者、繁荣创作不懈努力的认可。虽然“告别”了“青纱”,我依然关注着它,也时常为它写稿。我祝愿《赤峰日报》“青纱”副刊越办越好,呈现“一片青纱映碧空”“万象欣欣日向荣”的美丽、繁荣景象。默涵:听您的记述,如时光倒流。早年,我也在您编的赤峰日报“青纱”文学园地发了大量的散文,今天郑重地说声谢谢!如我一样,一大批爱好文学的人在“青纱”得到了文学的滋养!谢谢鲍老师!也替大家在此谢谢您!默涵:请用一句话概括您和书籍的关系,和阅读的关系。
鲍喜章:书籍是我的良师,我是用书的学生。书籍和我的生活、工作、创作紧密相连。没有书籍的生活,就是乏味、空虚、无色、浅薄的生活。默涵:祝贺您取得如此丰厚的文学成果!谢谢您接受微刊的访谈!主管单位
赤峰市文化和旅游局
主办单位
赤峰市图书馆
地址
松山区锦山路南段赤峰文博中心A区中段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主 任
丛 培 智
副主任
吴 立 新
编 委
鞠红耘 乌云高娃 罗显伟 祁鹏莉 周明璇
李卫东 陈玉玉 刘昊 白嘎力 李灵芝 杨玉婷 李博
主 编
刘 淑 华
执行主编
卢瑞彬(默涵)
编辑制作
李 博 杨玉婷
责任校对
晓 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