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代社会需要扶阳
通过对古代经典著作及历代中医大家重阳思想的介绍,以及对阳气生理功能的论述,可以了解到阳气的重要性。现如今,阳虚患者较之过去,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增多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古代可能更温暖
夏西周至明清以来的平均温度
虽然现在公认由于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也是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西周至明清以来近3000年的历史中,气候一直是波动的,有相对温暖的时期,也有相对寒冷的时期。因为气温的不断变化,历史上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被记载于史书、方志、县志、游记、笔记、小说、诗词歌赋等中。
据《左传》《诗经》等古籍记载,齐鲁(如今山东)地区气候温暖,冬季经常无冰,种庄稼可以一年两熟,就像现在的长江、淮河一带。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西汉早期在黄河流域可以生长桔、竹、漆和桑等亚热带经济作物,而这些农作物,已无法适应今天黄河流域的气候条件。盛唐年间,杜甫的《病桔》一诗,提及唐玄宗李隆基在长安宫中蓬莱殿种植柑橘,同时期的其他作品,也记载了长安好几个冬天都没有冰雪天气。
很多考古学家也发现,距今5000年前的气候十分温暖潮湿,很多现在只能生存在长江流域一带的动物、植物可以在现在华北地区存活,现在的黄土高原上当时有茂密的森林,当时的海平面比现在要高……
气候寒冷重扶阳
当然,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中,也有很多寒冷的时期。
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很多民间记录、方志、县志都记载当时气候相当寒冷,比如东海、东莱、琅琊等郡出现水井冻冰厚尺余的现象,渤海湾也有冰封记载,当时黄河以南有很多的草场、牧场。再比如明朝末年,冬天奇寒无比,不光是我国北方,连南方等地都狂降暴雪,当时长江一带的河流、湖泊都会结上一层厚厚的冰,必须人凿开才能行船;当时江西的柑橘常常被冻死,受到打击的橘农都不敢再种橘子。通过上图可以看出,东汉末年和明朝末年这两个时期的气候非常冷,也是各种传染病、瘟疫大范围流行的时候,这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到,家族中因“伤寒”死了一半以上的人;曹植的诗里透露,当时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因为感染传染病而死亡的人,连社会的上层就有如此惨象,更不要说底层老百姓了。
明朝末年,全国瘟疫横行,波及了好几个省,疫情严重的地区,“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可以说是整个家、整个街巷的人都染病而死,电影《大明劫》正是以明朝末年瘟疫流行为题材创作。
当时寒邪偏盛,人们患病以伤寒居多,如张仲景所说“伤寒十居其七”,张仲景发明的袪寒饺耳汤就是治疗南阳(属河南)一带,由于饥寒交迫,耳朵被冻伤的百姓。袪寒饺耳汤是把羊肉、胡椒等一些驱寒温里的药物和食物在一起熬煮,然后捞出来剁碎成馅,做成饺子的模样,而饺子形状像耳朵,按照中医取象比类的思维,包成像耳朵一样的饺子,可以治疗耳朵的冻伤。
百姓服下后浑身发热,血脉通畅,两耳变暖。到了唐代,气候转暖,这个时期治疗外感风寒之证,开始运用羌活、防风等力量较为缓和的解表散寒药,而非麻黄、桂枝等较为峻烈之品。明朝中叶以后,气温又逐渐地降低,最著名的就是崇祯小冰河时期,明末有很多崇尚温补学派的医家,最著名的就是张景岳,他反对朱丹溪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提出著名的“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凡阳气不充,则生意不广”。
五运六气的历史周期
太阳的活动呈周期性变化,因此气候、物候和病候也都有周期性变化。
中医学认为,从古至今的气候、物候和病候变化可以用五运六气学说去解释,未来的趋势也可以推测。五运六气学说将五运和六气与天干地支相配(表2-1)。
天干地支是古代用来纪年的,天干是10年一轮回,地支是12年一轮回,所以整个气候、物候、病候的周期就是60年。《伤寒论》约成书于公元219年,记录着张仲景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临床用药经验,今年是公元2020年,距《伤寒论》成书正好1800年左右,大概是60年的30倍。张仲景方子当中运用辛温热药的处方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并且他创立的食疗方,很多都有扶助阳气的作用。
因此,在当下及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当重视阳气,重视扶阳是符合天时的。
表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