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胃病的千年古方

中医养生 今天

胃酸、胃胀、胃痛——困扰老中青三代人的“大杀器”!
陈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千年古方治胃病,胃酸、胃胀、胃痛,对症下药疗效好!

胃胀

吃完东西不能消化,胃里边发胀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胃病。提示引起胃胀的原因有很多!
胃胀不适有灵方,和剂局方二陈汤!解决这种类型的胃胀,您可以尝试二陈汤↓↓↓↓↓↓

二陈汤

二陈汤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四味药组成,因为主药半夏、陈皮药性越陈越好,所以取名二陈汤。
陈皮有和胃、理气化痰的作用;半夏是治胃良药,有化痰、温胃、散结的功效,这两味药同时还兼具祛胃寒的作用;茯苓、甘草能够健脾益气,四味药搭配起来既能够去除病因,又能温养脾胃。

胃痛

常见的胃痛有两种:寒重型胃痛热重型胃痛,需要区别对待。

寒重型胃痛

良附丸

良附丸可以做成药丸,现在药店也有中成药,也可以用高良姜、香附煎汤药喝。
高良姜有温胃止痛的作用,能够缓解胃寒气滞导致的疼;香附辛香走窜,有行气的作用,是疏肝的首选药物,但是孕妇慎用

“姜”入药有学问

高良姜针对胃寒气滞导致的疼;生姜偏于治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胃部不适;干姜也称作老姜能够温脾胃,主要治疗脾胃虚寒导致的拉肚子。

热重型胃痛,胃痛的时候胃部有灼热感。鱼生热,肉生痰,肉食吃多了,人体会生热、生痰,痰热互结是导致胃热疼痛的根源

热重型胃痛

小陷胸汤

黄连,尤其是鸡爪黄连清胃火效果非常好;半夏能够和胃化痰;瓜蒌既能够清火,又能够化痰,还有散结的作用。

胃酸

胃酸是因为胃里有热,酸出于肝、走于胃,想治疗反酸需要清胃火。针对此情况,中医推荐左金丸

左金丸之自制抑酸代茶饮

左金丸是治反酸烧心的良方,也可制成抑酸代茶饮来缓解胃酸症状,是金元时期朱丹溪的药方,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黄连能够清胃热;吴茱萸用来反佐黄连清胃火的作用,防止黄连太过寒凉,对胃造成刺激。

总结:

千年古方治胃病!

胃胀可用二陈汤;

胃痛分情况对待:

寒重型胃疼推荐良附丸

热重型胃疼推荐小陷胸汤

反酸烧心请用左金丸!

以上来源:央视科教

附:按摩的调理方法

一般来说,口臭、胃酸、便秘多是胃火惹的祸。朱丹溪在《局方发挥》中指出:“平时津液随上升之气郁积而成,郁积之久,湿中生热,故从火化,遂作酸味,非热而何?”意思是说,津液随气上升而郁积生热,时间长了就要化生为火,口中酸味便是由这热引起的。

口臭和便秘也表明体内有胃火。如果你同时存在口臭、胃酸、便秘这几个问题,就可以确定是有胃火了。这是可采取按摩内庭穴祛胃火,另外还可以采用针刺疗法针刺内庭穴,则有很好的祛胃火功效。以下具体介绍按摩内廷穴的手法。

内庭穴位置:足背上,当第2、第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取穴时,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第2跖趾关节前方,第2、第3趾缝间的纹头处。平时也可多用指端按压此穴,按压时,以一侧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稍用力按压,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每天坚持按摩。若能同劳宫穴一起按摩,效果则更佳。

劳宫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上的要穴,它在手掌心第2、第3掌骨之间,握拳屈指时中指尖指向的地方即是。之所以它能去热除口臭,是因为它是心包经上的荥穴,所以清热泻火也是它的一大功能。临床上也常用它来治疗由于身热或者内热引起的口疮、口臭,效果突出。

按摩内庭穴还可治其他疾病

1、治消化不良。很多人一上了年纪,消化功能就会大大减退,出现消化不良、不爱吃东西、腹胀、排便困难等症状。这时若能通过按摩内庭穴来改善,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2、祛痘痘。经常按摩内庭穴还可以改善因胃火大引起的痘痘问题。如果您想让痘痘快点儿消失,除了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外,可每天用手指指端按压内庭穴,力量要大,依据个人的承受能力,以能接受为度,最好在每天早上7-9点的辰时(胃经当令)按摩效果最佳。

3、抑食欲减肥。一般来说,胃火大的人比较能吃,消谷善饥,这样也容易引起肥胖。你若想通过抑制食欲来控制体重,仍旧可以找内庭穴来帮忙。内庭穴能抑制食欲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它能够泻胃火。按摩内庭穴可以将胃里面过盛的火气降下来,从而降低食欲。你可以在每天早晚坚持用大拇指轻轻揉动此穴100次,以有酸胀感为宜。

以上仅供参考,请在医师的指导下调理。

审核:卢药师

编辑:三七小妹

一个方子,让老胃病,慢性胃炎、胃溃疡、胃胀反酸全不见!

中医养生 2021.10.07  土豆微信

有个朋友说,我这个胃呀,好奇怪,吃点凉的就拉肚子,吃点热的就上火。最近一段时间越发严重了,老觉得吃进去的东西下不到肚子,堵在喉咙那里,一个不小心就往上泛,严重的时候刚一吃完饭就要往外吐,每次吐完,从咽喉到食道都火辣辣的疼,像火烧一样。
细细一问才知道,他这是老胃病了,是年轻时候胡吃海塞落下的病根儿。
原来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因为应酬比较多,所以经常是一边吃着火锅烧烤,一边喝啤酒,啤酒喝不过瘾,还要再加块冰。这么三番五次的一折腾,彻底把胃给折腾坏了。
中医管这个叫寒热胃,就是胃里面寒热错综复杂,一下子让我想到了医圣张仲景的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是治疗所有慢性肠胃病最经典的经方,几乎所有的胃病治疗,都离不开半夏泻心汤的影子。
这个方子呢,张仲景用它来治疗心下痞满。心下是心以下,胃周围,痞是堵塞,就是中焦脾胃有团东西堵在那里,引起的胃痛、胃胀、反酸、呕吐、腹泻、消化不良等一系列症状,这就是古代所说的痞症,只要把这个痞满疏通开来,其他症状就全部消解了。
那么,这个痞满是怎么来的呢?实际上就是寒热失调。
现在的很多人都是一边吃麻辣一边喝冰镇啤酒,脾胃同时受寒热的双重打击,导致运化功能失常,脾气不升,胃气不降。脾胃的这个气机啊,就如同电梯一样,要有上有下,才能循环有序。现在脾胃功能瘫痪了就等于中焦堵塞了,就会造成大量的痰气在腹部堆积,心下痞就出现了。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用寒药,胃痛;用热药,烦躁。那就只好寒热并用,驱寒、清热两手抓,所以你会发现半夏泻心汤这个方子,它里面既有黄连、黄芩这样的苦寒之药,又有人参、干姜这样的温补之药。
半夏泻心汤:半夏15克,黄芩、干姜、人参(党参)、炙甘草各9克,黄连3克、大枣4枚。
用黄连、黄芩去除胃里的火气,用干姜暖脾胃,去胃中寒气。
黄连、黄芩都是苦寒之药,干姜呢大辛大热,这样的用药思路,中医叫辛开苦降,就好像一个被捆绑的人,必须双手双脚同时用力,一个向上,一个向下,才能挣脱出来。
黄连、黄芩让胃气往下降;干姜让脾气往上升,一升一降,脾胃的气机就恢复了,就能主动干活了。
半夏的作用在于把胃里面的痰饮以及痞块化掉,然后以摧枯拉朽之势一路往下降,从胃降到小肠,从小肠降到大肠,最后以大便的形式排出去。
这四味药属于主动出击,把胃里面的寒气清一清,把胃里面的火气清一清,再把痰饮痞块清一清,这样就把困扰脾胃的三大杀器通通解决了。
不过,这个方子到这里还不完善,在邪气祛除之后,不要忘了及时巩固战场。半夏泻心汤里头有人参、大枣和甘草来补脾胃,把过去伤了的脾胃慢慢补回来。
甘草还能调和诸药,一个方子里既有寒药又有热药,就好像两个性子完全不同的人在一起,很容易打架,但是无论矛盾多么激烈,甘草这位和事佬都能调和好,让大家团结一致,不生嫌隙。也正是因为有了甘草,这个方子喝了以后才不会感到难受。
这七味药有升有降有补。就像骑自行车一样,中间的踏板,踩下去,升上来,又能够给油,这个车子就灵活了。
半夏泻心汤适合什么样的人用呢?适合那种胃里面寒热错综复杂,吃凉的不舒服,吃热的也不舒服,而且老感觉胃里胀胀的,又伴随着呕吐、打嗝、反流等很多上逆的症状,也就是现代医学诊断为胃炎的那一部分人,比如,慢性浅表性胃炎,还有反流性胃炎,再有就是糜烂性胃炎,用这个方子治疗是最多的。
半夏泻心汤是寒热并治的方子,如果你觉得胃寒多一些,那么干姜就多放一些;如果你觉得胃热多一些,那么黄连就多放一些,随着寒热的轻重,去调黄连干姜的剂量,这样治疗胃病,几乎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以上仅供参考,请在医师的指导下调理。

审核:卢药师

编辑:三七小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