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凭什么啊! | 依旧是烧脑的历法向节气特辑
民间有一句话叫做——冬至大如年。
可是,“冬至”凭什么跟“年”一般大呢?
本文大概讲这么几件事——
1,古人如何知道哪天是“冬至”?
2,“冬至”为何在传统历法上拥有独特地位?
3,古人如何通过“冬至”了解宇宙?
4,“二十四节气”申遗的价值?
二十四节气在2016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虽然是我们从小就接触的东西,但是它入选的意义很少有人能说清楚。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上是这样介绍的: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十四節氣 / 网络
二十四个节气看起来都是一样的,只是顺序不同,所以很多人便会提到根据节气安排农忙这样的内容。以及,有些节气后来被赋予了节日的意义,比如“清明节”。然而,冬至在这里面就是最特别的存在。
相关文章重温 +
某篇介绍冬至的文章是这样解释“冬至大如年”的意义,形容它为“地球的大年初一”,我觉得十分贴切。
知乎上有人问,古人又不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它们是怎么了解到一年有365天的呢?
答案就是,靠“冬至”。
我们都知道冬至这天白天最短。如果插一根杆子在地上,每天正午去测算影子的长度,就会发现冬至的时候影子最长。古人就通过这个方法了解到,两个冬至之间的日子大约是365天多,他们称作为“岁”。
现在民间还有“过了冬至就大了一岁”的说法,很多人就问为啥是从冬至算呢?原因大概如此,只是后来历法变化甚多,冬至和大年初一相距也不远,也就没人去细抠那几天了。
△ 冬至大一岁 / 网络
而测量影子的工具叫做“圭表”,这种方式也被称作“圭表日中测影”。冬至,也就成为了二十四节气里最早被定下来的那个。
△ 圭表 / 正方位、定节气的圭表
△ 古占星台本身就是一个巨型圭表 / 网络
不过想也知道,这种测量方式极其不准确。仅从“日中测影”来说,冬至点基本不可能正好在中午(今年运气不错是12点19分)。所以古人采用的方式就是,冬至前后几天都要量,而且多量几年,这样就减少误差了。
△ 历代冬至时刻测定成果表(部分)/ 论我国古代冬至时刻的测定及郭守敬等人的贡献
出于农耕民族的习性,冬天的时候会举办一些祭祖迎神的活动,也往往会与冬至这一天挂钩。而冬至日过后,白天会一天比一天长,古人认为是“阳生”,那么夏至日就是“阳死”,一年之中生死循环、阴阳罔替的理论模式也非常符合国人的哲学观,从而也就增加了冬至的重要性。
△ 台湾冬至习俗 / 网络
△ 故宫“绵阳太子” / dpm
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是怎么样的,在我家,冬至要吃汤圆、甜羹,吃烤大头菜,给祖先做祭饭,一家人要吃团圆饭。从小,这一天起床我妈就会告诫我说,今天不可与人争斗吵闹,务必要和和气气的,这样来年才会顺哦!
△ 宁波冬至 / 网络
而一年之中最冷的时间也往往在冬至日过后开始,很多地方就有数九的习惯。
说实话,乍一听是很浪漫,再细一想,数着日子过冬天着实有一种“熬”的感觉,反而生出古人民生多艰的悲凉感。
△ 数九图,也叫消寒图 / @故宫博物院
文中与文末广告是平台提供给公众号创作者的变现方式,根据浏览和点击会产生分成补贴给作者。显示内容是由系统根据大数据自动匹配,每个人都不同,我也无预计大家能看到的。如有打扰,请多包容。
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只能从民俗文化上去了解冬至作为节日属性的,但对于古代的天文学、数学以及科技史来说,冬至也是绕不开的。
尽管中国古代的历法发生过许多变化,这种以冬至作为推算始点的方式却一直没有变过。有了冬至,我们才能有二十四节气,有一年十二个月,以及可能有的闰月。
我用最简单的话来解释一下这个中国传统历法的推算过程(参考图片)——
△ 自制动图(会动哦)
△ 自制示意图(不会动)
冬至日所在的这个月是“子月”,这是月的算法。这个“子月”和下一个“子月”之间,开始排列剩下的月份,这样形成一年十二个月。至于正月是哪个月是另外规定的,并不影响历法的推算,比如我们现在用的是“建寅”,也就是“寅月”是正月,按照“子丑寅卯”的顺序就是冬至所在月的下下个月。
相关文章重温 +
但有的时候两个“子月”之间可以放下12个月,算是子月那就一年有13个月,那这年就需要有闰月(明年鼠年就有闰月),可闰几月好呢?再在两个冬至之间排剩下的23个节气,排法是先分成12份,这12个称作“中气”(冬至也是中气)。因为两个冬至之间的天数比12个农历望朔月多,所以肯定有一个月恰好没有中气,那么这个月就是闰月了(明年闰四月哦)。中气再对半分,那就是“节气”,中气和节气加起来才叫做二十四节气。
△ 设置闰月的方式(以明年为例)
这个算法是很巧妙的,几乎完美解决了一年和十二个望朔月之间的差值。
相关文章重温 +
不过一直到这里,古人还不算了解到了地球公转的周期。还记得中学地理上学过的“回归年”和“恒星年”的区别么?
虽然几乎是一辈子都用不上的知识,但的确影响我们的生活,顺便困扰古人。祖冲之说“冬至所在,岁岁微差”,说的就是“回归年”和“恒星年”之间有微小的差异,所以中文之中管这个差值就叫做“岁差”。
△ 岁差 / wiki
地球的轨道周期叫做“恒星年”,是365天6小时9分钟10秒,而古人看影子算出来的叫是“回归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相差了20分24秒。
说明:参考前文,事实精确精算这两个数据是很后来的事情,中西古人都只是在努力提高自己的准确度。
这一年是显示不出来啥的,但年头久了就看出来了。早在两汉时期,古人就发现了冬至点在移动,直到东晋的虞喜才第一个发现并估算出岁差。这哥们仰望星空一看,同样是冬至的晚上,为啥我看到的星星位置跟古人记载的不一样呢!后来祖冲之肯定了虞喜的发现,并将岁差加入了他的《大明历》计算之中。
△ 祖沖之 / 网络
说明:中国发现“岁差”比西方晚了好几百年,但在数值的估算上更精确一些。
因为发现了“岁差”,古人才发现地磁北极居然也在移动。
△ 地磁北极位置变化图(1600-2015年) / wiki
仰望星空一看,连星星都无法亘古不变,真是无情呀!
回头再去看二十四节气这项非遗,申遗的是一年那24天么?不是,它的全名叫做“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那24天只是呈现出来的结果,这背后体现出来的古代科技,以及科技最终服务于生活生产,才是二十四节气最大的申遗意义。
想起最近流行一句话“奈何读书少,只会说‘卧槽’”。不不不,读书太少,都找不到“卧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