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推荐 | 聚桂醇内痔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应用
《当代医学》
2019年1月第25卷第2期总第517期
聚桂醇内痔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应用
谢叶清,刘旅游,杨峰
(赣州市立医院肛肠科,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
目的:探究聚桂醇内痔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62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按照入院登记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分别予以外剥内扎治疗、聚桂醇内痔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治疗,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肛缘水肿时间、排尿困难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100%(31/31),与对照组的96.77%(30/31)水平相当,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后出血、肛门溢出、肛门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桂醇内痔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治疗环状混合痔,可保证临床治疗效果,手术相关症状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聚桂醇;外剥内扎;环状混合痔
文献编号: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9.02.073
环状混合痔为临床中难治性肛肠疾病,于齿状线上下位置发病,直肠黏膜、肛管皮肤同时覆盖于痔表面,且混合痔呈环形围绕直肠管1周。环状混合痔一般为痔疮发病的后期阶段,是肛肠科中16种难治性疾病之一,需行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治疗术式较多,但是无论是外剥内扎术及改良Mitchell 术,还是其他手术都存在局限性,治疗效果差,并发症发生率高[1]。寻求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在保证一期手术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缩短治愈时间、保护肛门功能[2]。本次研究立足本院临床实践,以62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为例,设置对照组和研究组,进行对照分析,探究聚桂醇内痔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2例患者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入院,均经症状、体征、相关检查确诊为环状混合痔,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研究。按照入院登记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男18例,女13 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为(43.57±4.93)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为(3.05±1.03)年;临床分级:Ⅰ度7例,Ⅱ度15例,Ⅲ度9例。研究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为(44.19±4.81)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为(3.06±1.05)年;临床分级:Ⅰ度6例,Ⅱ度17例,Ⅲ度8例。组间病例数、年龄、病程、病情分级资料数据对比差异微小,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
1.2 方法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行外剥内扎治疗。患者取截石位,常规麻醉,肛周消毒铺巾,待麻醉起效后行手术治疗。先行肛门检查,以食指、中指深入肛管进行指诊,扩肛3~5cm,置入喇叭形肛门镜探查痔疮数目、位置、大小、病例分型、母副痔关系,观察是否有其他病变,在全面了解病情状况后行外剥内扎治疗,先对较大痔行外剥内扎治疗,一般为母痔。手术方法:以血管钳钳夹外痔皮赘并提起,在其两侧位置做“V”型切口,外剥皮下组织,将其剥离到齿线下0.2~0.5cm位置为止,使用大弯钳由直肠纵轴方向夹取内痔核,取圆针以7号丝线缝扎大弯钳下端位置,缝扎时的针法为“8”字贯穿法,在保留0.5cm痔核残端基础上剔除其他痔核残端。其他位置痔疮的治疗方法与以上方法相同。在手术过程中注意外剥处理时保留0.5cm皮桥,内扎时保证扎针点不在一个平面上。
研究组 研究组采用聚桂醇内痔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治疗。患者取截石位,常规麻醉,肛周消毒铺巾,待麻醉起效后实施治疗。指诊、扩肛方法与参照组相同,全面了解痔疮的数目、位置、大小、病例分型、母副痔关系。在此基础上实施聚桂醇内痔注射治疗,方法如下:以5ml注射器抽取事先准备好的聚桂醇注射液(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445,规格:10ml:100mg)行聚桂醇内痔注射治疗,注射以四步法进行,第一步对母痔上侧黏膜下层中的直肠上动脉区进行注射,然后分两步对痔本体组织进行注射,最后于齿线上方最低位置处注射,通过以上注射方法使痔疮起始位置窦状静脉完全闭塞。注射完成后抽出针头,并以医用棉球压迫3min,以防止发生出血、药液外渗。在注射过程中注意保证总注射量<15ml。聚桂醇内痔注射治疗完成后行外剥内扎治疗,方法与参照组相同。
术后根据两组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镇痛、抗感染治疗,并叮嘱患者24h之内禁止排便,便后以高锰酸钾(1:5000)坐浴。予以所有患者1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康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症状、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相关症状[3]:术中出血:手术过程中使用纱布压迫止血,称量止血纱布,术中出血量=术后纱布总重量-纱布本身重量;疼痛:以VAS评分对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0~10分代表无痛~剧烈疼痛,程度不断增加。肛缘水肿:统计患者出现肛缘水肿的总时间;排尿困难:以排尿困难量表进行评估,共5项内容,总分0~6分,分数越高,排便困难越严重。
疗效判定[4]:以患者症状、痔核状况判定疗效。①痊愈:各种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不见痔核;②有效:症状体征有所改善,痔核明显缩小;③无效:症状体征及痔核均未有改变。总有效率=(痊愈+有效)/病例数×100%。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切口感染、术后出血、肛门溢出、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1.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临床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表示,临床症状以“x±s”表示,对比以x2、t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手术相关症状对比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肛缘水肿时间、排尿困难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组间临床疗效对比
经过治疗,研究组全部治疗有效,有效率为100%,对照组30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96.77%,组间治疗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微小,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术后出血、肛门溢出、肛门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痔疮为临床多发病,痔疮患者占肛肠疾病患者总数的87%。环状混合痔为痔疮疾病中的难治类型,病灶位置特殊,手术治疗后往往伴随剧烈疼痛,术后需较长时间才能够康复,很容易发生切口感染、术后出血、肛门溢出、肛门狭窄等并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很差,很多患者因无法忍受术后疼痛等并发症而产生不良情绪,依从性很差,手术效果并不理想,复发率很高[5]。
外剥内扎术为现阶段临床当中应用最多的环状混合痔治疗术式,其临床应用价值得到普遍认可,但仍存在不足,疼痛、肛缘水肿、排尿困难、多并发症限制了其疗效及预后的提升[6]。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单纯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有效率达到96.77%(30/31),但是患者的临床症状不佳,并发症发生率高,多数患者术中出血量多,术后疼痛严重,肛缘水肿时间长,术后出血、肛门溢出及肛门狭窄发生率高。这一研究结果反应外剥内扎术的临床疗效较好,但安全性不佳。因此,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学界的共同追求。
聚桂醇注射液[7],属于硬化剂,在西方国家应用广泛,具有闭塞小血管、麻醉功效,因此能够有效镇痛,减少出血,优化手术。近年来,聚桂醇注射治疗开始应用于混合痔的治疗当中,由于其具有收敛固脱功效、压迫早期痔血管丛、致纤维化作用,因此可以降低痔核的供血量,在短时间内使痔核坏死并脱落[8]。将其与手术治疗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手术过程中过度切除导致的肛门狭窄,优化患者的排便功能,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随着学界对聚桂醇注射液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研究者主张将其应用于混合痔手术治疗当中[9-10],但是由于缺乏大数据临床实践研究证实,因此并未被推广应用。
本次研究者以本院患者为例,设置对照组和研究组,对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聚桂醇内痔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治疗展开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经联合治疗后,所有患者治疗有效,且手术症状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肛缘水肿时间短,排便功能受影响小,术后出血、肛门溢出、肛门狭窄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结果证实聚桂醇内痔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治疗更有助于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应用前景广阔。
综上所诉,予以环状混合痔患者通过聚桂醇内痔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治疗,可保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化手术相关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推广应用价值高。
微信号:硬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