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速递 | 聚桂醇注射治疗吸脂术后顽固性血清肿的疗效观察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7年7月第28卷第7期

聚桂醇注射治疗吸脂术后顽固性血清肿的疗效观察

黄瑛 吴小蔚 范华骏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湖北武汉 430060)

摘要:

目的:探讨聚桂醇注射治疗吸脂术后顽固性血清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10例吸脂术后顽固性血清肿的患者,在抽尽囊腔积液后,注射1%聚桂醇注射液,保留1~2h,持续引流;局部采用弹力加压包扎,观察引流量,效果不佳者,1周后再次注射聚桂醇。

结果:本组10例患者,8例行1次注射治疗后愈合,2例行2次注射治疗后愈合。

结论:采用聚桂醇囊腔内注射治疗吸脂术后顽固性血清肿,疗效满意,治疗方法简单、安全,值得推广。

关键词:

吸脂术;顽固性血清肿;聚桂醇注射治疗

文献编号:

DOI:10.3969/j.issn.1673-7040.2017.07.012

吸脂减肥塑身和脂肪注射填充,已成为整形美容外科的热门手术之一。血清肿是吸脂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经过抽吸、引流与局部加压包扎等治疗,大部分患者能够自行愈合,少部分患者经过上述处理后,仍迁延难愈,而且有假性滑膜囊形成[1],成为顽固性血清肿。目前,尚无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自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对10例顽固性血清肿的患者,尝试性采用聚桂醇注射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共1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1~46岁,平均32.5岁。均为外院行负压吸脂术后并发血清肿,并经过穿刺抽吸、持续引流,联合局部加压包扎等措施治疗,超过4周未愈而来我科就诊。其中,上臂血清肿2例,腹部血清肿5例,大腿血清肿3例。血清肿位于皮下软组织层。

治疗方法

首先对血清肿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并从患者的原有引流口置人去掉针头的输液管;如无引流口者,需在血清肿波动最明显的部位,穿刺置人静脉留置针软管,抽出囊腔内的积液。然后注人1%聚桂醇注射液(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445),并根据血清肿的范围,决定注射聚桂醇的剂量,一般不超过50ml/次[2]。注射完毕,需压迫注射点、变换体位并轻柔按摩血清肿的部位,使药液充分接触到整个囊腔壁,并用弹力绷带或弹力套加压包扎固定;保留药液于囊腔内1~2h,再行持续负压引流,以观察引流情况;对引流量变化较小的患者,于1周后进行第2次注射治疗,治疗期间要限制活动。

3 结果

本组1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全部治愈。其中8例经1次注射治疗,2例经2次注射治疗;1例于治疗当天出现了轻度疼痛、低热,2d后症状自行消失,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术后随访3~6个月,均未见复发。见图1。

4 讨论

吸脂术自1921年诞生以来,经历了干性吸脂和湿性吸脂两个阶段。1987年,超灌肿胀麻醉技术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吸脂术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经过不断地改进和发展,如今吸脂术技术已非常成熟。但是,因为吸脂手术所造成的创伤比较大,仍然难以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血清肿是吸脂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国外发生率为2.4%,国内为2.9%[1]。血清肿大多发生于腹部、大腿部及上臂部,其余部位较少发生,可能与这些部位吸脂量过大、皮肤层较薄、活动频繁有关(王小林等,2008年)。大腿部血清肿的发生率高于腹部[3],其顽固性血清肿更容易发生在大腿部的外下侧[4]。目前将吸脂术后经过抽液、引流及加压包扎固定等处置4周后未愈的血清肿,称为顽固性血清肿[5]。

顽固性血清肿的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4,6]:(1)患者的身体因素。如年龄、过度肥胖或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和出血倾向者等。⑵手术因素。采用肿胀技术时,因注人了大量的肿胀液,虽然脂肪抽吸的过程中可将大部分的肿胀液吸出,但术区仍有较多肿胀液潴留;大范围的吸脂术造成创伤较大,使创伤性炎性渗出液增多;横向抽吸的错误操作或过度抽吸,使血管和淋巴管受损而导致渗出液增多;采用超声辅助吸脂可使脂肪过度乳化等。(3)术后因素。对术区加压包扎的范围不够,力度不足;患者术后过早活动或自行松绑,甚至拆除包扎敷料后致吸脂创面贴合不好,并因相互摩擦而引起渗出液的增加。(4)引流不畅。(5)其他因素。如吸烟或近期使用了抗凝、扩张血管等药物血清肿经过抽吸、引流和加压包扎等处置,大部分患者能够自行愈合;若出现血清肿后2~4周,血清肿内壁逐渐发生纤维化,处理比较困难;若超过4周,纤维包囊(又称为假性滑膜囊)已形成,治疗吏加棘手,需通过切开囊壁搔刮或切除囊壁治疗,使皮肤和皮下组织良好地接触而愈合[1]。但是,因再次手术难以被患者接受,所以临床医师一直在探索并寻求有效的非手术方法来治疗血清肿。目前,吸脂术后血清肿的治疗方法包括:采用地塞米松(孙晓奇,2006年)、654-2+曲安奈德[7]、无水乙醇[3]、金葡素[4]、生物蛋白胶[8]及Polysaccharide 4DryField[9]囊腔内注射治疗、小剂量放疗[10]、注入滑石粉(钟少文等,2004年)、神经节阻滞[11]、从肝论治中医治疗等[12]。其中,从肝论治中医治疗可促进吸收,激素治疗能减少渗出及抑制包囊形成,但均无法让已形成的包囊腔粘连闭合小剂量的放射治疗效果不确切,同时容易引S感染;神经阻糾,效有待大量患者证头;滑石粉不能被吸收,还会引起发热、疼痛、皮肤红肿等并发症发生[10];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纤维蛋白胶的应用并不能有效减少血清肿形成[13];金葡素治疗血清肿有效,但治疗过程中需要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4](PA Carless和DA Henry,2006年),表明金葡素对血液和肝肾功能有明显的影响;无水乙醇疗效确切,价格低廉,但是有注射疼痛、过敏、醉酒等不良反应发生,若注射时误人囊外或者囊壁尚未完全形成时,无水乙醇可向深部组织渗透而引起组织坏死[3];Polysaccharide 4DryField仅个案报道。因此,目前尚无一种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的治疗方法。

聚桂醇是一种醚类硬化剂,化学名为聚氧乙烯月桂醇醚,由十二醇经过乙氧基化产生。因对注射的病灶局部组织有独特的轻微麻醉作用,最开始被用作麻醉剂。1963年,德国Henschel发现了其具有硬化治疗的效果,1967年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血管瘤、静脉畸形、静脉曲张等硬化治疗[2]。近年来,又被学者们用于肝、肾、卵巢、精索、腱鞘等囊肿性疾病的治疗,至今未发生过不良事件,其安全性已被国际社会所公认[2,14-18]。聚桂醇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使血管或者囊壁的上皮发生无菌性炎症反应并坏死,从而失去了分泌功能,使囊腔粘连,机化闭合。顽固性血清肿的囊性结构和持续渗液的特点,与囊肿性疾病相似,治疗的目的都是闭合囊腔,灭活分泌细胞,堵塞可能存在渗液的血管、淋巴管。我们借鉴囊肿的治疗方法并将其应用到血清肿的治疗中,取得了满意效果。通过对10例顽固性血清肿的治疗观察发现,聚桂醇的局部麻醉作用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病灶局部的疼痛感,增加患者的耐受性。仅1例患者于治疗后出现了轻微疼痛、低热,未做特殊处理,于2d后自行好转,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所有患者经过1、2次注射治疗,全部愈合,无复发。聚桂醇为治疗顽固性血清肿提供了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途径。

本组研究例数较少,对聚桂醇治疗前后血清肿包囊缺乏组织学观察,还需进一步积累临床资料,对聚桂醇的应用时机、剂量、疗程,也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

硬化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