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王献唐:为吾鲁存兹一脉文献

王献唐画作《菊花》

王献唐

山东省立图书馆全体同仁合影(上世纪30年代初期)

王献唐书法作品

王献唐篆刻

  王献唐,博学多才,对于国学有颇多涉猎,且多有精通,是著名的考古历史学家、金石文字学家、版本目录学家,被称为一代国学大师。

  “发前人所未发”

  王献唐出身于小知识分子家庭,有较好的家学渊源。他的父亲王廷霖,行医出身,“精岐黄”,酷爱金石,曾师承清代著名金石家、小学家许瀚,在小学、金石方面造诣颇深。王献唐天资聪颖,又从小受父亲训诫,如屈万里在《王献唐先生事略》中所讲,“日照为许印林(翰)、丁竹君(以此)故里,流风所被,邑人多治小学。先生既精于金石、音韵、训诂之学,复资以证古史,故创获独多。”

  王献唐十几岁时,便以工于书画闻名乡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又致力于古文研究。据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李勇慧考证,王献唐11岁入青岛礼贤书院求学,19岁考入青岛德华特别高等专门学堂,拥有了良好的国学功底和丰富的西学知识。29岁时,王献唐开始撰写《公孙龙子悬解》三卷,十分受学界推重。中年以后,他写成《临淄封泥文字》论述封泥制度,见识独特,“发前人所未发”。然而,他一生的心血,在《中国货币通考》、《炎黄氏族文化考》、《国史金石志稿》等著作中体现最为明显,但因为卷帙浩繁,又适逢乱世,却没来得及最终定稿或刊登,遂成遗憾之事。

  久为学界关注的《国史金石志稿》是王献唐的巅峰之作。《国史金石志稿》从1940年开始编撰,于1945年完成“金文部”。这是中华民国政府编写国史时,王献唐编写的关于金石志的内容。此书几乎包含了20世纪上半叶出土的所有金石器物。从乐器、酒器、水器、食器及其他杂器,直到铜镜、古玺、梵像等;记录的器物的时代,从商直至魏晋南北朝,跨越时限之长,也是同类著作中的翘楚。

  王献唐一生治学严谨,著述甚丰。虽他生前所著最后定稿者不多。中国现代著名学者叶圣陶、顾颉刚、夏鼐、唐兰、张政烺等都曾撰文,称王献唐先生是山东近300年来罕见之学者。青岛大学、山东省图书馆曾在1995年、2004年、2009年三次举办“王献唐学术研讨会”,与会的中外学者一致认定,王献唐是中国国学大师。

  “欲为吾鲁存兹一脉文献”

  在抗战期间,山东省立图书馆的重要文物和善本书,被精心运往抗日大后方四川,王献唐出资尽力,甚至不惜生命。他毕生都秉承着“为中华民族续命”的使命,为齐鲁文化的传承留下了重要血脉。

  沿循着李勇慧对于王献唐的年谱研究,我们可以感受到王献唐为保护齐鲁文化所做的努力和付出。

  1929年王献唐担任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后,同年11月,他赴聊城调查杨氏海源阁藏书被掠情况,抢救被掠夺的图书。1931年5月,王献唐到天津、北平,访问杨敬夫、傅斯年、傅增湘、袁同礼等人,再次为海源阁藏书一事奔波。之后,他从朋友那里得知,日本商人从青岛偷运潍县高氏砖瓦出关,他竭力阻止,使这一批文物免于流失,并且举办展览,编印《砖瓦图书为什么要开会展览》,明确说明“献给中华民族的爱国同胞”。1932年10月,由王献唐和傅斯年等人参与成立的山东古迹研究会在滕县安上村曹王墓进行考古发掘;1934年3月,该会又在山东东南沿海一带调查,发现诸城、日照等处龙山文化遗址。

  1937年秋,平津失守,日军逼近黄河北岸,韩复榘不战而退。王献唐认为“本馆为吾东文献所荟萃,脱有不测,吾辈将何以对齐鲁父老?”誓言“欲为吾鲁存兹一脉文献”。于是,他选取馆藏文物图籍精品,与典藏部主任屈万里和义工李义贵三人一起决意护送这批文献南迁。

  1937年12月27日,王献唐与屈万里、李义贵携文物5箱,搭乘重伤医院专车,离开曲阜南下。这一天济南陷落。此后,过铜山,经汴郑,出武胜关,八日行程三遇空袭,抵达汉口后,行将装船入川时,运费无着,幸遇山东大学在汉口奉命迁校四川万县,校长林济清聘王献唐为中文系教授,预付800银元酬金,才解燃眉之急。逆江而上一路艰辛:在宜昌,三人险些丧生于敌机狂轰乱炸之中;在离开宜昌时,到码头发现无工人装船,才发现是旧历新年。为寻一安全之处,王献唐访丁惟汾,请其托王子壮向教育部次长张道藩说项,同意将馆中物品移乐山。直至1938年12月29日,在黄炎培等人帮助下,始将珍贵文物安全地存于乐山大佛寺天后宫中。前后时逾一载,地迁近七千里。

  据李勇慧研究,王献唐曾坚决请求当局将海源阁等的藏书收为公有,若不收,尤其是流出境外,会是中华民族的损失,他甚至拜托身在美国的朋友调查在美国收藏的中国古籍。

  从1929年到1948年,王献唐担任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近20年,为图书馆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初掌山东馆时,他分析总结了图书馆的发展阶段和经验教训,把图书馆学作为该馆和山东地区的办馆理念,运用现代图书馆管理治馆,这也是山东省图书馆百年历史的巅峰。

  1948年9月24日,济南解放,王献唐不再担任馆长。在家养病的他协助政府,将原来存放在曲阜后移送南京的文物自南京运回。1950年12月,保存在四川的古物精品和书籍运回济南,交给山东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保存。同时,他与李义贵一同在山东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后改为“山东省文物管理处”)任职,直至去世。

  谈笑有鸿儒

  自从担任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后,王献唐与国内外的学者展开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从青岛出版社出版的《王献唐师友书札》可以看出他的交游之广泛,该书所收录的书札近八百通,与王献唐通信的有蔡元培、傅斯年、董作宾、陈梦家、谢国桢、福开森、高田忠周、桥川时雄等国内外著名学者近300人。

  他与傅斯年持续近20年的交往让人称道。他与傅斯年等人于1930年成立山东古迹研究会、组织发掘山东龙山文化遗址、抢救海源阁藏书、整理刊印山左乡贤遗著、争取中英庚款资助等,有较为频繁的书信往来,为挖掘、保护和整理乡邦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并由此结下了深厚友谊。在王献唐护书南下的时候,为解决生活费和图书文物的运资,他曾接受山大校长林济清邀请担任中文系教授,但不久山东大学停办,便又陷入困境。就在这时,傅斯年再次伸出援助之手,积极帮助申请中英庚款的资助。在王献唐眼中,傅斯年“为人热肠,又无阔人习气”,可与之“为学问,为交友”。

  在王献唐护书南下的过程中,孔子第77代嫡长孙、袭封第32代“衍圣公”、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德成先生鼎力协助其保护齐鲁文脉,功不可没。王献唐与孔德成一见如故,亦师亦友。在王献唐去世后,孔德成为他写成墓表,赞誉王献唐,“往也者,人能论其短长;来也者,焉能前知其炎凉。下学上达,既无愧乎乡邦;固穷守约,又何让于古之贤良。已乎献唐!”

  嗜书如命的山东“彪子”

  彪子,是山东省东部沿海及东北大部分地区的方言,用来形容一个人很傻。但在熟人之间却也有让人折服之意,属于中性偏褒义色彩。王献唐,对待书籍和学术就有一股令人折服的“彪子”劲头。

  王献唐天性沉默,不愿与人交往,不愿与人说话,平常走路都是遛着墙根走。家人让他出来放风筝,以便吸气纳气,他也不愿出来。但是,王献唐非常聪明,读书时心无旁骛,过目成诵,博闻强记。小时家中藏书很多,家人还为他请了私塾,他的国学功底自然形成。王献唐就读的德华特别高等专门学堂为20世纪初德国在中国建的两所学堂之一,使他广泛涉猎数理化以及德国哲学,对世界知识有着很强的接受能力,老先生临终前都能说一口流利的德语。

  王献唐一贯视读书、聚书为人生的最大乐趣。他在1930年的一首诗序中写道:“幼喜聚书,壮而弥笃。频年四方,随在搜集。裒其所藏,约五万册。”他自称“嗜书如命”,每每得到善本,就“欣然忘食,喜不成寐,爱不忍释”。晚年常用旧报纸从“打鼓担”那里换书,且自得其乐。王献唐为搜集图书,付出了巨大的财力,“薪俸所入几尽耗于是”,有时甚至“典衣购书”,他只要见到与山左先贤或齐鲁遗迹相关的文献文物资料,必“倾囊得之”而后快。

  在王献唐的心目中,读书做学问才是正道,更不愿为世俗琐事所扰。在家中居住时,他与妻儿分开,免受打扰。当他吃饭的时候,需要家人送饭。有一次,家人给他送饺子吃,还有一盘醋。他吃完饭后,家人发现,饺子吃完了,醋还没有动,桌子上却到处都是饺子的水印。原来老先生一边吃饺子一边看书,看书入迷了,随便夹起饺子一蘸,却没有蘸到醋,而是蘸到了桌子上,使得桌子上全是饺子印。家人问他:“饺子好吃么?”老先生答道:“好吃。”家人又问道:“醋好吃么?”老先生也回答:“醋也好吃。”家人哭笑不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