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药时一定要多喝水吗?

徐陆忠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前日,娃拉肚子,我妈随手将一袋蒙脱石散倒入一大杯水中给娃喝,我一惊:“妈,你干嘛放那么多水啊?”我妈很不屑地说:“干嘛这样大惊小怪的,吃药时多喝水好呀!”

大家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生病吃药时,总有人会说:“吃药时得多喝点水!多喝点水好!”

确实,大多数药物服用时是需要“多饮水”的,使用足量的温水(200~300mL)送服,是一个好习惯。水可以促进药片在胃内快速崩解和溶解,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但也有人服药时很随意,会因身边一时找不到水,直接干吞药物,或选择果汁或牛奶甚至或酒服药,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这方面内容可查看我们前期的 “服药期间忌饮酒”、“服药期间忌吃西柚” 科普文章。

那么本期问题来了,服药时就一定要多喝水吗?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哦。

服药喝水,不可乱来。有些药物服用时不仅不能“多饮水”,而且需要“少饮水”,甚至“不饮水”,否则会使药物的疗效大大降低。

有些药物,因为药物的作用机制需限制饮水。

1
抗溃疡药

治疗胃溃疡的胃黏膜保护药物,如铝碳酸镁片、硫糖铝片、复方氢氧化铝片等,可直接嚼碎成粉末干吞,或仅需极少量的水吞服,药物可在胃黏膜或溃疡面形成保护膜,因为该膜只有在胃液pH低的条件下才能形成,故此类药物最好在餐前半小时的空腹状态下服用,服用后半小时不宜进水。而氢氧化铝凝胶,为黏稠状半固体混悬剂,可直接喝下去,尽量不要饮水,否则原本黏稠的药液遇水后被稀释,失去黏附性,甚至会把刚刚形成的、并不牢固的保护膜冲掉,使受损胃黏膜重新暴露在有腐蚀性的胃酸中,引起新的溃疡,失去药效!明白了抗溃疡药的作用原理,就知晓为什么要“尽量少饮水、最好不饮水”的道理了。

开篇说的蒙脱石散,也是一种常用的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具有较强的吸附力,可均匀地覆盖在整个肠腔表面,以吸附致病微生物。每袋3g一般只需50mL水冲服即可,不宜喝水过多,且服药后半小时内不宜喝水,不然药效也会大大下降。

2
苦味健胃药

如龙胆酊、龙胆大黄酊等,需要通过刺激味觉感受器,提高食欲中枢的兴奋性,反射性地促进胃液分泌来增强消化。服用后也不宜立即喝水,以免冲淡苦味而降低健胃效果。

有些药物,因为药物的特殊剂型需限制饮水。

3
口崩片

顾名思义,可在口腔内快速崩解,或在唾液中几秒之内快速溶解,不必用水送服,可大大提高儿童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解决婴幼儿服药难的问题。服用口崩片后药物未完全分解前不要喝水,以免影响药效。

4
口含片

如西吡氯铵含片、银黄含片等,含服时把药片放于舌根部,尽量贴近咽喉,使局部药物保持较高的浓度,含服后30分钟内尽量不要饮水。

有些药物,因为药物的作用部位需限制饮水。

5
含漱剂

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主要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含漱后至少在口腔内停留2~5分钟,含漱后吐出,不得咽下。不宜马上饮水和进食,以保持口腔内药物浓度。

6
糖浆剂

大多为止咳制剂,如复方甘草合剂、止咳糖浆等,这些药物大多成黏稠状,服用后药物会黏附在发炎的咽喉部,起到消炎止咳的作用。如果吃完药后马上喝水,会把咽部药物成分冲掉,使局部药物浓度降低、影响药效。故服用后至少5分钟内不要喝水,服药半小时后再喝水。

有些药物,因为药物的特殊起效方式需限制饮水。

7
舌下片

如硝酸甘油片应舌下含服,将药物直接放在舌头下面,切忌不可像吃糖果似的仅把药物含在嘴里,因为舌表面的舌苔和角质层很难吸收药物,而舌下黏膜毛细血管丰富,吸收迅速,千万不可用水送服,否则失去急救作用。而且该药口服因肝脏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仅为8%。

另外,消心痛片、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硝苯地平片等,当心绞痛突然发作、发生高血压危象时,为更快地发挥药效,可先将药物咬碎后再置于舌下,如口腔干燥时,可含少许白开水,以利于药物的吸收,但不宜用水送服。

有些药物,因为病人的自身特殊情况需限制饮水。 

8
抗利尿药

如加压素、去氨加压素,服药期间应限制饮水,否则可能引起水钠潴留或低钠血症及其并发症。

此外,如果病人患有慢性肾炎、高血压、水肿、心脏病等疾病需要控制水的摄入量时, 服药时喝水量也要相对酌减。

综上所述,服药时的饮水量“多少”为宜,是大有讲究的,药物说明书上通常有详细注明,吃药前要仔细阅读,认真执行,须知“饮水量”的多少与药效密切相关,不得马虎。

■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采编

(上海医药集团特别支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