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哥雷语】大学城献血屋一周年记

不知不觉间,自2018年1月16日重新开张 ,大学城爱心献血屋机采血小板走过了一年的时间。这一年来,经历了第一个寒冷的冬天,第一个充满着寒意的春天,第一个火热的夏天,第一个收获满满的秋天,进入第二个冬天,则不再寒冷,反而暖意满满。

这一年,是闯出奇迹的一年,一年间,有600余人次走进献血屋,1600余人次捐献2800个单位的血小板,贡献率占到山东省血液中心的1/6。因为这个献血屋的贡献,维持了济南市血小板的采集量持续增长。

这一年间,你我参与其中,做自己的英雄,见证了无数个温暖的时刻,留下了红色的印记,当重新抚摸那一本本献血证,我们为自己骄傲,为这个团队自豪。

当这样一些回忆重现,当复杂的情感涌起,确实需要将这一年中到点点滴滴做一个记录。

缘起

故事的开始要回到从前。

进入2007年之后,我已经变为一个主动的献血者,每两年一次献血,基本上没有停歇,每到半年期满的时候,都会到处找献血车,大多数时候是在长清的街头解决的,有2次是在学校集中采血时捐献的,这期间也到大学城献血屋去光顾过,曾经在那里成功献血3次,其中2011年有两次,有一次还是带着孩子一起去的。2012年之后再去,竟然关门了,估计是采集情况不理想所致,面对着几万学生,竟然达不到理想的结果,这个献血屋开得够失败的。

现如今大学城献血屋的主要业务是血小板,而与血小板相识,是受我的初中同学马仁山影响,我从他微信里转发的信息而知道除了献全血,还可以献成分血,可以更高频率地献血。从2016年起,就有了捐献血小板的想法,但血小板的采集只能在市区的血液中心解决,自己当时住长清,不方便,也就没有刻意去。

献全血的间隔期是半年,2017年5月份献过一次血后,8月份回到市区居住,到11月份可以献血了,终于可以献血小板了,就给血液中心打电话,询问了献血小板的时间地点和要求,就去了,到了机采科大厅,发现这跟采集全血是完全不一样的。对我来讲,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整个血液中心,我认识的只有王学捷,还是十几年前他在去学校采血认识的,也说不上非常熟悉,其他的人都不认识。接待我的是许老师,当天献血的前6名全部是都是O型,许老师还说,机采科当天的的工作人员也都是O型,一次O型血的大聚会,O型血的人真有爱心,。

也跟她聊起来王学捷主任,然而她说的却是王淑荣,王学捷还战斗在献血的一线,已经退居管理的二线了,而冲锋在管理一线和献血一线的是王淑荣。这是后来才知晓的情况,我们俩说的王主任不是同一个人。

这第一次献血小板的感觉不错,机采中心非常的干净整洁,也非常的安静,工作人员服务非常到位。当天还有山东建筑大学的一个志愿服务队去参观,许老师给他们介绍了相关的知识。这次献板,我了解到,血小板的捐献周期是14天,而全血与血小板之间的间隔是3个月,而不是6个月,白白浪费了三个月的时间,该早做做功课的。

拍照发了朋友圈,点赞率不低。

这次献板,除了纪念品外,竟然还领到了200块钱的交通补助,发了现金,这是一笔计划外的收入。但是没焐热两天,在微信群里看到了一个坏消息,济南东绕城发生车祸,有死伤,需要O型血,不知道自己的血小板能否用得上。报纸上也发了一个筹款的消息,就随手把这200元捐了出去,后来遇到一些筹款,因为有了这额外的补助,多数时也会随一下,渐渐成了习惯,虽然没有详细的记录和记账,历次捐献血小板的交通补助,多数花到了这类捐助上和献血群发红包了。

这次献板,也加入了机采科的微信群,在这个微信群里,都是不熟悉的人,跟群主陈元锋互加了微信。

12月3日,是一个礼拜天,间隔期到了,再次去献血小板,这次接待我的就是陈元峰科长,他看到我登记的单位信息是齐鲁工业大学,说他有个妹妹也在学校,这个老师我熟悉,我们打过几次交道。于是我们就攀谈起来,聊聊自己献血的经历,聊聊学校采血的一些情况,和当前采供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他提到,大学城的献血屋将重新启用,专门用于机采血小板,而他将去那里负责这一块工作,接下来询问了我一些大学城的情况。我当时只是想着,到大学城献血屋启用,自己捐献血小板就方便了。没有往深处去想。

第二天下班回来的班车上,再次琢磨着这件事儿,也许可以做点儿别的!我问开业的时间,老陈说还在装修,启用应该是2018年。但那时正是大学城放假的时间,时机不对啊!他说这是中心的决定,先开起来再说,希望我们能支持这项工作。我想到,我们的学生可以去做志愿者,因为我曾经在市区泉城公园那个献血屋看到有轮值的志愿者,好像是来自山东大学的。我们也可以发动学生去做志愿者,做一些辅助的服务工作。大学城献血屋的主要目的是发动学生献血,但动员学生献血,要有个过程,需要从长计议。这是我们俩第一次就献血屋的工作做正式的探讨。

12月17日,去机采科为第三次献板,我们俩又聊了一一些细节。接下来我参加了一个培训班,200多人的密集培训空间里,有无数个感冒咳嗽的同学,使我这个号称跑步不会得感冒的也着了一次严重的感冒,严重到爬不起来,带来的后遗症延续了好长时间。以至于我在元旦后想再次去献血小板的时候,仍然白细胞超标,没能延续两周一次的节奏。后来又拖下来,一直拖到了大学城献血屋的启用,自此,与大学城献血屋的缘分就正式开始了。

一月

元旦这天,跟老陈在微信上交流,他说献血屋就要启用了,开始先不做业务,先做做宣传工作,想在学校做一次宣讲,讲讲采集血小板的事儿,我很遗憾的告诉他,现在进入考试周,很难组织,其他学校的情况也差不多。出师即碰壁,这就是献血屋当时面临的窘境。

1月15日,感冒已经痊愈了,可以再次献板了,我问老陈献血屋启用了没有。他说第二天就准备开始采集,已经约了两个人。我就决定在献血屋开业的第一天,1月16日去捧场。这时学校已经进入了放假的节奏,处理完手头的事儿,中午就赶过去了。

我去的时候,已经有两个人在献血了,第一个应该是王长文大哥,另一个是张元明,一共3个人,不算多,但没想到这是1月份较多的一天了

16号第一次采集,17号我们就建了一个微信群,这次我做了群主,想先借助于工大的老师和长清跑圈的朋友们,先让大学城献血屋运转起来。相关的信息在化工教师群、工大健跑团群和长清跑团群里发了一下,于是娄峰、崔灏、李显、张敬佐、房士敏几位老师来了。李连营、段义峰、季玲、安磊、韩长波、赵园园等跑友也陆续来了。学生不多,山师的胡鑫同学应该是第一个参与的学生,王孝涛应该是第一个在献血屋献板的工大学生,到目前为止也是献板次数最多的学生之一,这几天,老陈在微信群里晒出的照片多是熟悉的面孔。

1月19日,微信群里来了一名献血大咖,刘国能,当时已献血小板230多次,我一直以为他的年龄很大,但仔细一查,只有33岁。当年,他以献血的方式作为自己的成人礼,后来带着自己的弟弟一起献血,做志愿服务三千多小时,获全国无偿献血三星级志愿服务奖。他大部分时间应该在潍坊,后来在大学城献血屋露面过至少一次,但我没有见过他,很期待见他,将来会有机会的。

即便有这些献血达人加入,当时大学城献血屋的运转情况确实可以用“凄凄惨惨冷冷清清”来形容,主要靠长清的跑友和工大的教师支撑着,偶尔去一两个,也有一天不开张的情况。我说,老陈你们这一趟四个人来,带一辆车,采集个两三份,成本也太高了吧,老陈说,刚开始肯定很难的,但血小板确实缺,一天下来如果能采集到两份,这一天也就算没白来,将来会渐渐好起来的。

没有人来的时候,老陈带着几个工作人员去商业街街发传单做宣传,然而这个时候大学城的人已经很少,而且这样的发传单的效果也不明显。那些带有福利性质的促销广告尚且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何况是要你出血的传单啊!

就这样,虽然冷冷清清,还算有一些人气,献血屋业务蹒跚起步了。

1月30日,春节前最后一次去大学城献血屋,这是个人第四次采集血小板。认真写了一篇文章,总结了自己对于公益的思考,提出了《2018,我的公益新主张》,谈了自己的一些打算。这是多年来第一次写公益类的文章,第一次写关于无偿献血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我谈了自己做过的环保、跑步和无偿献血3件事儿,明确提出自己要把个人奉献的重点转移到捐献血小板上,也提出要把推广服务无偿献血作为2018年主要公益行动。

其中,对于公益,是这样认识的:

第一条,损人不利己的事儿一定不能做,做了就是傻瓜。

第二条,损人利己的事儿也不要做,做了就是有违天理。

第三条,不损人且利己的事儿随便做,做了就是多劳多得。

第四条,损己利人的事儿掂量着做,做之前得考虑自己的承受力和利益相关方的感受。

第五条,不损己且利人的事儿(包含利己利人的事儿)多多去做,做了肯定心情愉悦。

以上第四条第五条可以算得上是公益。

2018,在走向公益的道路上,要有一些变化。

一是要将一个人的公益行动升级。这个容易,自己努力做就可以了。

二是不再追求独善其身,要带着一群人走上公益之路。这个不易,需要得到大家的理解与支持,不是几个人,也不是几十个人,而是几百人,几千人。

从自己一个人献血到动员身边的人献血,到组织献血宣传,这对于我自己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这是大学城献血屋运行两个周所带给自己的力量。以前的我不是这个样子,如果说是什么能量可以带给我的这种变化,我的答案是“跑步”,对,就是跑步,跑步的神奇的力量,不参与,是体验不到的。而跑步带给学生的正向影响也坚定了我的想法,献血同样有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参与献血服务能锻炼学生的能力,让他们感受公益的力量,从而培养他们“明道”的特质,而志愿服务队伍也会成为献血队伍的有益补充。

老陈是这样说的:看了姜书记的推文,很感动,作为血液中心的职工,有些认识还没达到姜书记的高度,我相信,大学城献血屋一定会在众多富有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无偿献血,一定会在大学城蓬勃发展。

二月

2月,对于大学城献血屋来说,是更加惨淡的一个月,也就是王长文、韩三疯等几个人过去,人少的时候,老陈他们就亲自上阵了,即便这样,春节前还是坚持到了腊月二十五。这一个月的采集量,都赶不上后来的许多的某一天。

这时候,群里已经有几十人,老陈会经常转发一些关于献血的常识,特别是血小板的知识,无偿献血人皆尽知,但机采成分血对于多数人是陌生的字眼。然而这些专业知识对于一个单纯想献血的人来说,太过于深奥,更不用说是用这些知识的宣传去动员别人献血了。专家们写东西,经常怕我们看不明白,就想把问题使劲的讲清楚,其实写的越专业,越看不明白。因为很多时候读者并不想弄个明白。

我决定自己写一写,让老陈帮着找了些资料,费了半天的功夫,写了一篇《小板大爱,说说机采血小板》,站在一个献血者的角度上,以我问我答的方式去谈自己的认识,自己的观点。回应了这几个问题:

1.血小板是什么东东?一带而过,因为我也不需要搞得太明白。

2.机采血小板是怎么回事?是否安全?重点强调了安全性,因为抽出来的血再输回去,对于多数人是个心理障碍。

3.我为什么要参与?讲利他,用我们可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再生的生命。也得谈利己,有这几点:

l 主动安全放血,有助于刺激造血器官保持活度(特别适于男士,思考:女性寿命为什么会高于男性?)。

l 将来自己用血和家属用血有保障。

l 献血前一天需要素食,有助于身体健康。

l 认识一帮正能量的朋友。

【特别提醒】机采中心设施条件很好,且有那么多美女帅哥给你服务,有那么多板友跟你聊天,一点儿都不寂寞。

4.我能参与吗?

5.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特别提到,献血前一天和献血当日尽量清淡饮食,吃的像乞丐即可!这可以改进我们的饮食结构,有助于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同样是好处!

6.多长周期可以献一次?

血小板在2-3天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每两周即可再来一次,14天。献全血需要半年!看懂了吗?献血小板对人体的影响更轻微。

7.我能得到哪些回报?

补充关于用血的政策,提示有交通补助,有荣誉体系。

8.最后,我该到哪里去?

除了两处献板的地点,还推荐了老陈的微信。

写这篇文章,对于个人也是一个尝试。非专业人士给非专业人士去讲解一个专业问题,得另辟蹊径,站在献血者的角度去看问题讲事理更能为大家接受。也是个人写作文章中为数不多的说明文。

目前这篇文章点击率为1236次,算不上很高,但对于推广血小板应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月11日看到报纸,看到齐鲁晚报上宣告血库告急,又在朋友圈里吆喝了一下,呼吁大家献完血再去过年。

其实每年的冬天血库都是告急的,特别是大学生放假之后。各企事业单位也进入了总结和放假的节奏,不愿意再去组织此类活动,这个时候集采的重点是医务工作者,社会上流行着一种说法或者叫偏见,说是医生不献血,但实际情况是:血站的工作人员献血比例是最高的,其次就是医务工作者。

有一次献血屋来了一个熊猫血的献血者,但他没有提前告知,熊猫血非用不能采,但采集设备安装好了,不用的话这800块的耗材就浪费了,献血屋的樊冰撸起袖子就上了,司机冯飞也陪了一次,象王欣欣等几个护士也多次撸起袖子上。对血站职工和医生而言,是救死扶伤的善举,也是无奈之举,其实他们很辛苦很累了,但为了救人,为了缓解血荒也属于不得已而为之的。他们本该是守住供血红线的底线保障,按说轻易不该让他们亮剑的。

对于省血液中心和各血站,一年四季的工作节奏都是差不多的,每天都会派出大量的采血车到各个固定的场所。机采血小板这边一年到头都是正常进行的,只休除夕和初一两天。

血荒归根结底还是整个社会对于献血的认知不足,奉献率低所导致的,背后的原因有政府层面的,有工作机构层面的,更多的公民层面的。这样说会伤害到大多数,但事实就是如此。写这篇文章的同时,看到王淑荣主任不停地刷朋友圈,都是各大医院采血的火爆场面。也忍不住发了一条。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

当病患涌入医院

他们理应拿出精湛的医术

展示高尚的医德

而如今

他们还得

奉献出自己的鲜血

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

是不是

对他们要求太高了?

当一个社会

开始透支一个职业

这社会之病

已入膏肓

欲救之

当拷问每一个公民的灵魂

做一个看客,过客

走过,路过

还是

驻足停留

学习,认知,认同,参与

世界

将因你的驻足

而大不同

2018年的春节前,自己也打算年前再去一次的,但确实安排不出时间,只好推到了年后,想的节奏和实际控制的节奏,总会有一些偏差。

春节后,大学城献血屋没有象中心机采科那样初二开张,也没有在初七上班,时间推倒了2月27日正月十二,元宵节前去有汤圆。这些小恩小惠只能是工作人员的自我安慰之举,对于大家来说,吸引力不够,去的人还是很少,但自此之后,老陈他们从来没有空手而归。

三月

3月3日,献血屋正式启用的新闻,上了生活日报济南头条,配发了我的照片,享受了第一次上头条的感觉。抓紧发了一个朋友圈,目的不是炫耀,而是宣传。

熬过了这个冬天。大学生开学之后,情况有所好转。这期间,没有大范围地在各个学校开展宣传,能去的学生是在我的跑步圈儿的几个学生,王孝涛,王烨,王洪蕾他们几个。

3月9日,再次去献血屋献板。人不多,老陈也撸起袖子,说陪我一次。这一次我们俩开始商量启动献血志愿服务的事儿。化工学院这边没有什么阻力,我是最大的领导,提出这个于公有益于院有益于学生无损的想法,大家还是很支持的,团委带上学生会来一起做这个事儿,考虑问题就更周全。

开始,按我的想法,简单就好,把献血屋的老陈请过来,我们搞个简单的仪式就可以了,但老陈认为这样不行,不够重视。得跟血液中心的领导们做汇报。这一汇报不要紧,来了一个很豪华的阵容,有省血液中心的副主任,有献血办的副主任。提前设计好日程,有强书记主持,我作致辞,中心领导讲话。议程里还有我和王淑荣主任签署志愿服务协议,团委书记与省血液中心的副主任刘金玲共同揭牌,老陈给志愿者授志愿服装的环节,时间定在了3月15日。

搞这类活动的最大障碍是不好安排时间,当天是周四,学生只有下午一个半小时的空档时间,进行完前面的环节,当天的志愿服务讲解时间就不够了。金牌讲师杨惠平的《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礼仪与招募》的报告只能蜻蜓点水地介绍,志愿服务讲解搬到了献血屋进行。这次活动我的致辞做了的精心的准备,以我与献血的缘分作为主题,讲了二十几年前自己献血的事儿,讲了20多年前组织献血的事儿以及后来自己更多的参与献血的事儿,讲到化工学院与献血的缘分,落脚点是动员同学们参与到志愿服务和无偿献血队伍中来:

希望今天你的所见所闻,能够触动你的内心,促使你去认真思考:“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只有这样,才能在通往公益的道路上,发现你的珍贵,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这个讲话稿完全从个人讲起,谈敬意,谈体会,谈收获,力求不落俗套,这也是我一贯的特点,讲稿自己写,才有真感觉。后来被山东献血公众号做了转发,也在山东献血报上发表了,还挣得了一笔稿费,这也是我为数不多的写作收入,因公益而收获,自然也都用到公益上了。

通过这次活动,我第一次见到王淑荣,人送外号王老虎的献血办副主任,以前知晓她是通过文斗书记,说她很厉害,也知道她为了救助我们财务的小王老师做了很多的努力。闻名不如见面,果然很干练,很专业。我悄悄询问她申请无偿献血金奖的事儿,以我的情况,2017年之前单单在省血液中心的数量不够8000毫升,但如果加上市血站的两次就够了。她听了我的情况,说没问题,让我回头把相应的材料发给她。后来她给我发来了一张我获得2014-2015年度“无偿献血奉献银奖”的证书照片,说一直没找到主人,而我自己获奖了竟然不知道,看来我们以前的沟通确实有些问题。

志愿服务启动初期有志愿者20人左右,后来扩展到40多人,由化工学院学生会直接管理,直接的负责人为许福林。他们做了一个排班,轮流去做志愿服务,我中间有几次去献板,偶尔也会有志愿者在值守。这几次给我的感觉是志愿者都比较拘谨,很少与献血者或者工作人员交流,登记、倒水等工作完成后,多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一边刷手机。我们设立服务岗的初衷是希望同学们在服务中得到锻炼,包括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或者通过与献血者沟通多获取一些感悟。这不是我要的场面,于是我给志愿者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志愿者撰写志愿服务日志,服务队做定期工作小结,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显然,这一要求找到了他们的默默的抵制,开始写的几篇非常简单,即:某一天来到献血屋,做志愿服务,总共多长时间,一点儿简单的工作内容,如此而已,没有人物,没有对话,没有心灵的交流和感悟体会,大概相当于幼儿园作文的水平,根本不像一个大学生写的。后来有几篇,包括周记,篇幅长一点儿的,仔细一看,是抄的,有明显的错漏,显然是网络抄袭的文章,如《伸出你的臂膀,传递山城大爱》,显然是抄袭了重庆的某篇文章。李傲霜的志愿服务文章也不理想,我耐住心烦,逐字逐句做了修改,但有一处拿不准,原文中提到“上次没能献血”,我希望她交代一下“是哪一次,什么时间?”结果学生会直接把我修改过的稿子就发公众号了,“是哪一次,什么时间?”这句话也原封不动地贴上去了。我有些愤怒了,之所以保留修改痕迹,是希望他们知道文章的问题出在哪里,下次加以改进,从而获得写作能力的提升。这种不严肃不严谨的态度,也反映了学院学生会的工作作风有着严重的问题,于是严肃地提出批评,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与志愿者谈谈心》,要求志愿者们都看一下,看后在文章后留言,但这个信息到学生会头头那里,似乎又被截留了,反应迟钝,执行力差,这就是我们学生的普遍状态。不经历这些琐事儿,你又如何知道了解学生呢!

这个期间,有一些志愿者开始转为献血者,比如张帮谦,李艳祥,李傲霜,许福林等等,这是必然的,在献血屋呆几次,近距离接触机采血小板和献血者,会捐献血小板有更科学更准确的认识,也会受到献血者的精神感召,自觉的参与进来的。这是能预见到的,耳濡目染,身教重于言教,不需要动员和强制,他们终将会自愿的加入到献血者队伍中来,保守估计,这只队伍中,七成以上的转为了献血者,很多还成为固定的献血者。

对于这支队伍,做了很多工作,但始终没有达到那种理想的状态,开放,乐观,积极,善于展示,没有展示哪来的宣传啊!推广无偿献血是需要吆喝的,同学们之间近距离的动员效果可能比我们这些老师去喊要好一些。我希望他们能扩充队伍,让更多的同学加入进来,这样可以更便利的安排志愿服务的时间,但他们表面应承,没有落实。或许对他们而言,这是最省事的办法,但队伍固定,必然任务固定,志愿服务就会变成强制服务,久而久之,很多同学的惰性和逆反心理就会战胜其主动性,服务质量就会打折扣。果不其然,志愿者到岗率和服务率后来就很难保证了,所以这个活儿扛得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状态。

四月

进入4月份,微信群里有了100多人,天气转暖,同学们外出的积极性高了,加上志愿者队伍有效的服务,献血的数量有了增加,献血屋热闹起来。4月1日,王长文大哥带着爱人和妹夫一起来献血小板,动员家人一起来,也是很了不起的事儿,而一家人共同献血,则让家庭更多了份温情,多了一份和谐和幸福,这也是献血带给我们的潜在价值。来自教官示范团的田泽茂再次前来,这次没有犯以前不注意饮食和休息的错误。因为献板,改进了生活习性,这也是机采血小板能带给我们显而易见的收益。

这个月,我把小马哥请到微信群做客,他没有直接前来,而我把他的事迹请了过来,介绍给我的新板友。先是山东税务公众号的一篇文章《崇德向善传家风,携手并进新征程》,介绍了他和爱人宋沛沛一起跑马,一起献血,一起组织慈善捐助,从而把家庭经营成公益之家、马拉松之家、最美家庭的故事。接下来他入围“齐鲁最美青年”候选人,我在文末给他留言点赞“追随着你的脚步,我也开始跑马拉松,开始参与的捐献血小板的活动中来。并且也组建了自己的献血志愿者队伍。个人行之,为小善,带动众人行之,为大善。”我在微信群里向大家推介:“善,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生的坚持。我的高中同学,也是我的榜样。读一读,领略大爱人生。如果你觉得可赞,请在文末点赞或留言。”

4月22日,他告诉我说顺利入围最终名单。山东电视台去拍他的宣传片,听到他讲我追随他跑马献血的事儿,如获至宝,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宣传点,打算邀请我带着志愿者去参加节目,我刚好也想宣传推介一下我们这个志愿服务队,一拍即合,确定好要参加,要接受采访。

约摸着经历3月中旬第一波献板高峰的板友都过了14天的安全期,也都收到了18天后的短信约请,我在微信群里发了倡议:

【板友们,再次集结啦!】群里的朋友们大多数都有了一次捐献血小板的经历,查看一下自己的捐献记录,18天后就可以再次捐献。让爱心坚持,让慈善延续,4月,希望你能再次莅临献血屋,4月,希望大家能再动员至少一位朋友来,让我们的队伍不断壮大。爱心永驻大学城献血屋!

吆喝一声就管用,王洪蕾、田泽茂、姜永泉、张帮谦、许福林等,加上一批党课高级班学员,如郇靖同学等,或者献板,或者做志愿服务,积极地做出响应,也有的带着舍友前来。竟然出现了小扎堆的现象。群里人数也呼呼地涨,4月18日终于突破了200人。作为群主自然要祝贺一下,发个红包是必须的。

4月份,还有喜讯传来,2017年度驻济高校无偿献血工作表彰会召开,齐鲁工业大学荣获“全省无偿献血先进高校”荣誉称号,并被推荐为“全国无偿献血工作促进奖”(全省共2个)我竟然得到了一个“全省高校无偿献血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工作刚刚开始,就获奖了,真有点儿受宠若惊。

五月

先是组织化工学院志愿服务队参加“齐鲁最美青年”的发布仪式。主办方希望我提前过去彩排一下,但工作太忙,脱不开身,直接参加了5月4日的直播。

因为说要采访,我事先做了些准备,写了篇文章《跟着小马哥做公益》,讲了在他的影响下,我开始跑马拉松,开始献血小板,开始做献血的宣传的前因后果。这篇文章写了有两三千字,如果应对采访的话,半个小时都没有问题。但到了节目上,需要十分地精简,只剩下了半分钟,大概100字。

带着志愿者去参加这样一场“齐鲁最美青年”发布会,让同学们近距离地感知榜样的力量,是难得的教育资源。也是同学们的一个多月来辛苦付出争取来的机会,去了是做观众,但我们要做不一样的观众,因为有半分钟的采访,我们要为全省人民留下一些印象,这是来自齐鲁工大的爱心志愿团队,这是公益的荣耀,是工大的荣耀。于是我们一起穿上了献血志愿者的红马甲,整齐划一地坐在观众席上。当摄像机扫过,同学们都积极地回应。

当天发布会,马仁山压轴出场(科普一下:倒数第二个才是压轴,最后一个叫大轴),他讲自己的献血故事,略微有些紧张,但我们整个团队都为他鼓掌叫好,他把手势指向我们座区,我们全部起立,我拿起麦克风,讲了追随者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来自齐鲁工业大学的姜洪雷,追随着小马哥同学的脚步,我开始跑马拉松,并成立了工大健跑团;我定期捐献血小板,并成立了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截至目前,发展志愿者52名,招募固定献血者150名。欢迎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我们队伍。

现场响起一阵掌声。

而当天,现场的每一个故事都令人振奋和感动,偶尔也会让我们哽咽。最美青年发布会,带给我们的是震撼。

我是第一次到电视台参加现场直播,但一点儿也不紧张,因为讲的都是自己做过的熟悉的事儿。很多同学也是第一次经历这种场面,有些放不开。在去电视台的路上,我给大家讲马仁山的故事,讲我们在献血屋的工作,讲取得的成就,大家都为在这样一个团队而自豪,我还提醒大家在现场主动拍照,多留下一些照片做纪念,活动结束后,让大家去采访“最美青年”,与主持人合影,这样还能锻炼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让这次活动有更大的收益,开始同学们放不开,后来大家都完全释放了,满场追着最美青年访谈,追着主持人合影。活动结束后,让同学们通过问卷反馈参加这次活动的收获,大家都感到收获满满。

活动结束后,趁着记忆没有消退,抓紧写了一篇文章《抓住青春的尾巴,这样度过青年节》,2018年,是我还可以作为“青年”的压轴之年,虽然心态依旧年轻,岁月终究不饶人啊!这次活动带给我和同学们的心理震撼是巨大的,从同学们的字里行间里,我总结出来这样一段话:

什么是美,什么又是最美。美诞生于平凡的事儿,更内生于美的内心。

在最美青年这个词的背后,我更看到一种公民的意识的觉醒。社会的进步,需要每个人以公民的身份参与其中,建设,共融,舍弃小我的意识,铸就公民意识,唯有信赖与信任,社会才能和谐,唯有奉献与付出,一束束光和热,才会汇聚成满世界的阳光和温暖。不做冷漠的陌生人,不能去做睡不醒的人,更不去做装睡的人。

2018齐鲁最美青年,已经在路上。后来的我们,也已经在路上。

5月份也是常规的校园采血的时间。按我的想法,我的献血促进活动主要围绕着大学城献血屋机采血小板展开,至于献全血,由其他的人或协会去组织就好了。但王主任非常想让我们这个献血服务队来组织这一次的大规模献血活动,推脱不掉,就承担下来。化工学院团委在校团委的指导下和其他学院团委的支持帮助下,带着志愿服务队出色地完成了这次采集工作。他们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策划了一系列主宣传活动。举办了“热血青春---无偿献血宣讲进校园” 主题报告,在“易班”平台开启无偿献血预报名系统,在校园发放无偿献血宣传手册,并在学院公众号发布志愿者服务掠影等,线上线下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将无偿献血的精神传递到校园的每个角落。这次共有799名师生参与献血,献血量264000毫升。此外,还有50多名师生到大学城献血屋采集血小板,单次献血的人数和数量都创了历史新高。校园献血活动必然也会机采血小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后来了解到,这些数字的背后,还不能说是充分的自觉。还是定出了一些计划和指标,虽然没有作为命令下达,学工系统还是按照任务去应对了。按我的理想状况,应该是见到通知,自觉主动地去做工作,同学们积极响应,然后一切都顺理成章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就是这样,还得尊重现实。

活动的宣传工作总是跟不上,5月11日结束,5月14日上了新闻网的院系快讯,16日才在学院公众号上发布,这样一些有价值有意义活动上不了学校的主页,得不到更好的宣传,让人感到有些郁闷。试图做了一些沟通,但很费劲,就再也不愿意去跟主管部门去做这种纠缠。

做宣传献血和推广,教师群体给的回应很微弱,老师们中有几个板友,数的过来,大概还没突破两位数,采集血小板、采集全血在几个相关的老师群里发消息,基本上得不到回应。即便5月份这次大规模采集活动,老师们参与的也很少。在开展献血宣传活动时能够得到的主动支持也很少,有些时候还要靠个人的面子,有些资源,找到对方,抹不开面子,也就给了。总而言之,这活儿干起来并不是很轻松,要做有效的宣传,得找点儿别的路子和办法。

可以把献血植入课堂!

合适吗?

德融课堂,这是学校的要求,献血宣传推广也是德育,只要把握好度,就不是问题,当把道理想通之后,就不再纠结。

先是在通选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仅仅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讲了我的公益三主张,不能再讲太多。跑步可以作为环保课的加分,但献血不可以。所以在这个课上的推广就比较弱,仅仅带动了几个学生去。

4月12日,2018第一期高级班党课,是一次走心的党课。

这次课上,我再次抛出了自己的三个公益主张。其中献血主要讲的是机采血小板,刚好化工学院志愿者服务队的负责人许福林刚好也是这批学员之一,我让他介绍了他们开展志愿服务的情况,目的也是为献血队伍和志愿服务队伍招揽人员。党课有个课下作业,要求读我的公众号文章、跑步、抄写等等,然后写学习体会,在推荐的几篇公众号文章中,就有《2018,我的公益新主张》《说说机采血小板》等等。这些手段用上了,还是很见成效,献血屋反馈的消息,这几天加了不少人,其中就有夏斌、郇靖等。

5月份的这批党课学员在学校献全血中也做出了比较大的贡献。课下,我跟党校沟通,把5月8日的献血宣传报告推荐给党课学员去听,专门做了问卷去诱导,没课的去听讲座,是否能参与献血也做了摸底。同样在化工学院党课初级班也做了同样的宣传和诱导,虽然没说强制参加,但要了个态度,有些同学大概也被自己的面子和从众心理裹挟着去了。这个做法肯定不是高招,但毕竟有效,也没强制,不至于触碰什么。总而言之,在这个群体里面培养了一批固定的献血者。

5月底,还有一件事儿对同学们触动很大。来自化工学院的郭同学,也是这一批党课学员之一,她母亲在济南住院治疗,急用B型血小板,但供不上,情急之下,她找到了许福林,请献血屋的工作人员帮忙。献血屋这边也做了积极的沟通,让她母亲很快用上了,为了补充这一个血库,我们也在化工学院群和党课学员群里做了动员,得到同学们的积极的回应,也很快的把B型血的血小板补满仓了,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血的压力,同学的难事,办成了,又捎带着办成了更多好的事儿。而这一件事儿,让同学们认识到了血小板的价值,也认识到需求就在我们身边,新招募了板友,并且大家都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唯有亲身体验,方能触及灵魂。这一课,上得还挺有成效。

六月

6月对于献血者来说,有一个重要的日子,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围绕着这一天会有很多的活动。

省领导要去血液中心视察工作,问我要照片要材料,准备上他们的公益宣传栏,最终把我定位“公益书记”。

生活日报6月14日有一期专版,介绍一批献血者,我是其中之一,记者是郑昊,但他那天没空,派来了一名年轻的实习记者来采访,带她去大学城献血屋参观,刚好老陈也在,而樊冰刚调到这边负责,我们一起交流了一下。后来文章发出来,叫《沉默的肩膀,有力的感召》,不知道为何起了这个题目,大概是我做宣传还不够吧!

刚开始有个想法,614的时候,请马仁山等来学校做个分享。到了期末事儿比较多,就放下了。加之当时要组织毕业马拉松,没有精力去专门搞活动。但也在毕业马拉松中融入了献血的元素,跑步活动的总主题定为“热血青春 铭记工大 健跑人生”。跑步跟献血做一些互动,这也是在健跑文化建设中一直考虑的一个主题,健跑与公益的结合,是我们设计活动的一般的思路。让血液中心提供了一批献血纪念衫,我们组织了一支热血青春跑团参加马拉松接力跑,同时志愿者在现场开展献血宣传活动,也将省血液中心列入了赞助单位之一,邀请樊冰作为嘉宾参加了活动。

跑步队伍由6人组成,我,王烨,王洪蕾,还有化工的3个同学,李傲霜、何鹏兵和李世超,我跑第一棒,最终我们跑完的配速是520,一个有爱的数字,这是巧合,也是天意。

这个期间献血屋的状态进入良性的循环,老兵带新人,形成了有效的传播链,机械学院的郇靖在听了党课之后来献血,小花同学和她的舍友以及谭欣同学看见郇靖的分享后,来献血屋了,谭欣的同学看见谭欣的分享后也来了。就这样,一带二,二带四,人员就增长起来了,群里很快突破了300人。6月3日,工大的张新瑞带着宿舍的5名同学一起来献血,5个人手持鲜红的献血者站成一排合影,很是温馨。这个月,最多的一天有20多人次,采集了30多个单位。单月接近400个单位,远远超过当月目标。

七月八月

进入考试周,献血屋受到一些影响,真正受影响是暑假之后,又开始门厅冷落。这没有办法,献血的主体是学生,暑期虽然有一些同学留校,但多是备战考研的同学,他们的学习生活很规律,如果拿出时间来献板会打乱自己的节奏,也会影响自己的精力。

我去过几次献血屋,这一段的状况真不好。有一天我过去,只有我一个人在那里,出门看到鲜艳的紫薇花和落败的玫瑰花,突然来了灵感,写了一篇文章《空荡荡的献血屋,人满为患的医院》,也就几百字,完全不是我的长篇风格,没想到这篇文章还挺受关注,这是我的公众号文章中为数不多的阅读量1000+的之一。

因为这篇文章,也被王主任盯上,希望我能为《山东献血报》多写几篇文章,甚至可以开个专栏,个人爱写,但读书少,文笔一般,是有些为难,但文章的真情实感还能有点价值,于是就把这活儿给接下来了。

暑假的一天,孩子们作业中有一项内容,做公益。跟姜子暄商量了一下,决定带她到献血屋去体验一下,可以顺便做志愿服务。在年级群里招募了一下,有13个学生一起去,还有好几个家长跟随者。在那里,孩子们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参观了全部流程,熊浩然的爸爸还献了400毫升血,小同学们注册了志愿者,还采访了一些献血者,一天下来,大人孩子收获都不少。姜子暄写了一篇文章,《冷清的献血屋,忙碌的供血站——我与同学参观山东省血液中心》,发到了公众号,修改后还在他们学校公众号发了。我也写了一篇《播撒公益的种子》,缩减后投到了《山东献血报》,这是第一次主动投稿。

第二天,我去献板,又带她去,这一次我们遇见了一个得白血病的小女孩,小女孩刚经历了化疗,没有头发,妈妈来献板,为的是能让女儿用上,但是没有成功。这次经历带给她很深的触动,让她真正认识到了血小板的价值。形成了对这个问题的深度思考。她废掉了自己的一个剧本,即那个本来要参与年底文艺汇演选拔的机器人为主题的舞台剧剧本,她说服舞台剧筹备团队,果断改成了公益献血的主题,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她认真撰写和修改剧本,招募新的队员,召集人马作彩排。虽然到年底晚会举行时,这个作品未能呈现。但撰写修改剧本的过程以及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宣传无偿献血的过程。在这期间,她也发了很多牢骚,有了很多感慨,有的家长不理解不支持她的剧本,让孩子退出了剧组。这也让她认识到宣传无偿献血的难处,对我和血液中心的人更多了一份敬意。其实从献血的同学的反馈看,他们参与无偿献血面临的家庭阻力很大,很多60后70后的家长,不支持,甚至明确表示反对,怕影响了孩子的身体健康。

暑假中的又一天,,她和同班的王喻涵还有小学同学张诗涵又一次去献血屋做志愿者,后来有一天自己去了。次数多了,跟工作人员混得也很熟了,挺喜欢那里的氛围。

8月,我从1号开始,15号一次,31号一次,总共3次,是献板次数最多的一个月,无奈血荒依旧严重,大学城献血屋一直嗷嗷待哺。31日这天,说来很巧,我在路上遇到了徐越,他有很多次,我有很多次,但这是第一次一起去。到那里,献血屋空荡荡的,不久,王长文大哥来了,又没过多久,李艳祥带着几个同学一起来了,献血屋热闹起来,场面忙碌而温馨。李艳祥边献血边看书的照片被我拍下来,发到了嘉会读书群里,老师们很欣慰,说这是书香工大的写照。这种感觉真好,抓紧做了记录,《不约而同》诞生了,结尾处还是用到了紫薇花,但不见了那朵衰败的玫瑰花。这篇文章被图书馆馆长于明梓老师改名为《Hi,那个献血屋读书的男孩,你是哪个学校的?》发到了“嘉会读书”公众号,受到了强烈的关注和好评,李艳祥也因此被邀请参加了一些“悦读沙龙”分享会。

8月份,换了工作岗位,从一个大学院调到一个刚成立的学院,躺在献血椅的我,刚刚从学院揭牌仪式和开学典礼走出来,脑子还是蒙蒙的。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我来了,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干。

九月

大学城开学之后,献血屋的工作就比较正常了,竟然很快就有新生来献板。

这学期开设了《从零开始学跑步》通选课,有200多人选课。而环保课萎缩到只剩下50多人,当年一课难求的千人大课,校创新课程,德融课堂好课堂,沦落至此,不由唏嘘,非我等不努力,世易时移,更有劣币驱逐良币的因素,只能说,这么好的课不受待见,可惜了!希望跑步课的未来要光明一些。

跑步与献血的结合,比环保与献血的结合容易。因为选跑步课的很多同学早就是我的粉丝,跟着我跑步,也跟我献血,如王烨、王孝涛等人。所以课上推介也不遮遮掩掩,直接下动员令了,但只是动员,不能纳入考核内容,这是底线。期间还请夏斌来讲过一次课,他是上一期党课学员,受启发跑步,献血,一发不可收,“努力地优秀,骄傲地生活”成为他的座右铭。他主要分享了他的跑步故事,也捎带着讲了献血,跑步课后,自然又有新人加入了板友队伍。

跑步与献血的深度结合是济南马拉松。

因为身处多个跑团,是工大健跑团的团长,健跑团的指导老师,长清跑团的骨干,天使跑团的活跃分子。深知跑团对于个体的影响力有多强。

受到齐鲁天使跑团的启发,灵机一动,有了建立献血者跑团初始的想法。因为大学城献血屋最初的队伍就是由几名跑者建立起来的,板友中跑者身份的比重不低,而济南市的跑团中,山东大学的光头于老师也是跑者和献血者。在献血者中建立跑团,接下来的济南马拉松赛就可以亮相,这也可以作为献血者展示自我,宣传无偿献血的一个载体和平台。

很快,拉上李连营、娄峰等几个熟悉的献血者,在王主任的支持下,在宋成等校友的帮助下,设计了团徽团旗,定制了团服,接近百人的热血跑团就成立起来了。并确定了跑团的宗旨“我们跑步,跑出健康身体 我们献血,献出大爱人生”。跑团的口号“我跑步,我健康,我献血,我快乐”,比献血口号多了三个字“我跑步”,逻辑更加严密。

当天,我陪着老婆跑完半马,又独自完成全马后半程。我们都是穿着齐鲁热血跑团的团服,胸前印着“一起2,一起爱”,晒公益,秀恩爱。另有娄峰、宋成、安磊、张金霞等一起跑过。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当天的新闻是这样说的:

9月23日,济南马拉松赛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跑者,他们身穿红色的T恤。背后印着“齐鲁热血跑团”,胸前印着“每一个献血者都是英雄”。表明他们的身份都是献血者。今天有50多位成员,在济南马拉松赛场上,用矫健的身姿,轻盈的脚步展示他们的健康,召唤更多的人加入献血者的队伍。

在这个队伍中,有献血超过200多次的资深献血者,也有刚刚加入献血队伍的青年学生。秉承对于公益事业的热爱,他们走到一起。齐鲁热血跑团团长、齐鲁工业大学教师姜洪雷介绍说,成立这个跑团的初衷是:动员献血者来跑步,让献血者更健康,吸引跑步者来献血,让跑步者做公益。跑步与献血相结合,也凸显了健康的理念,凸显了公益的力量。“我跑步,我健康,我献血,我快乐”成为跑团成员的共识。跑团成立短短一周时间,就招募会员100多人,下一步,齐鲁热血跑团还将在全省范围内的跑者中和献血者中进行发动,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跑步队伍,参与到无偿献血事业中来。

后来大家穿着团服参加了很多比赛,但没有再组织集体活动。然而,这个热血跑团目前做得并不好。精力顾不上啦!

能动学院只有40名学生,不能指望这些同学去提升献血数量,但参与献血服务和无偿献血可以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也会有人加入献血队伍,这是可以预期的结果。9月29日,带着他们集体去参观了一次,不用逼迫,只需让他们感知。遗憾的是当天下午我着急去开一个会,没能在那里给他们讲解,一次考察就约等于一次走马观花的活动,效果打了很大的折扣,浪费时间不能得到想要的效果,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但毕竟有些成效,后来有几位同学主动去献血小板了。

十月

10月1日,原计划是陪着洪兆庆大哥到省血液中心献血,结果他当天被抓到泉城广场去做献血宣传,还接受了电视采访,赶到机采科,没想到化验没通过,应该是头天晚上太激动没休息好的缘故。他国庆日第200次献板的愿望落空了,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这一天,见到了来自滨州的周桐,他们是为救助一名白血病患者而来公益献血。后来,这个公益人士因为父母的连续生病而成为“落水者”,但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帮助,或许是没有找对路子,隔得太远,也帮不上忙,想想也挺揪心的。

这天在中心的大院里,看到了两株柿子树,有了这样的感慨:

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头,煞是惹人喜爱。忍不住近距离拍了两张照片,发现竟然柿子一般是两两结对的,排在一起,特别像红细胞,再仔细观察,有一对上面生了白色的斑点,琢磨出了这样的道理:柿子熟了不摘,也会烂掉,可惜了,不如及时吃掉,可以悦腹;血小板寿命只有7-14天,不用也会死掉,同样可惜,不如采集出来,还能救人。

10月,党课高级班第二期如期开班,讲公益,讲献血更加从容,加上积累的大量公众号文章,同学们的收获更多。来大学城献血屋的新人也就更多。数量急剧增加,10月10日已经超过400人,按照每超过100人发红包的规则,又发了一轮红包,活跃一下气氛,也算是对大家积极参与献血事业的奖赏。这400多人中,多数人有过献血的经历,一大部分有过多次献血的经历,当然也有仅献过一次就没有再来的,也有退群的,献板时间长,有的人有反应,退或留,再献或者再不献,都是正常的现象,都该受到尊重,从采血机构和我们做志愿服务的来说,增加数量固然重要,而提升献血者的体验,稳定和增加固定献血者队伍更重要。

10月28日,大学城献血屋举行了首次献血者联谊活动。上半年我参加了一次中心组织的去九如山的联谊活动,当面见到了很多献血大咖,跟他们交流,学习,觉得挺好。就建议老陈在大学城献血屋这边也开了一次类似的活动,因为是青年学生,可以搞一次素质拓展训练。本来以为像这样的活动,同学们肯定会积极报名参加,怕人多了hold不住,开始还设定了参与的门槛,要求献血3次以上的可以报名参与,通知发了之后,报名者三五人,又进一步降低门槛,报名者还是很少,最后降低到只要献过血小板的就可以参加,但仍然没有报满。眼见活动要冷场,我来的主意,干脆让我们能动学院学生会都去,我刚好也想给他们搞个培训。不能白去,就让他们变身为一支献血服务队,做了队旗,立了规矩,要求他们定期到献血屋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班助王天成带着他们去了一趟献血屋,接受了培训,注册了志愿者,这样就能名正言顺参加了。

当天我在跑超马,同学们去参加拓展活动,在不同的赛场上有了相同的收获。都实现了自我的突破和超越。我穿着热血跑团的团服,举着兆团旗跑过了88.88公里,超越了单次最长距离和最长时间,同学们突破了心里障碍,完成了一个个挑战项目,特别最后那个四米半高的毕业墙,集体翻越,开始大家都觉得不可能,但最终成功了,见证了团队的力量,也确立了张云飞这个班长的精神领袖的地位。

这几天,小马哥所在的最美青年团队来济南开展宣讲活动,时间安排特别紧凑,想抽个空献板,而且很迫切,肯定是想以一次献板为济南之行填一分暖色。然而时间太过于紧张,济南血站,省血液中心都联系过了,都没法安排,即便济南不堵车,都没法进行,只好放弃。我因为要参加超马,实在没法陪他,没能相见,有些遗憾。

10月底,金庸大侠离世,我写了一篇文章纪念他,也顺便记录了献血者的江湖。这个月还有一件事儿,熊猫大侠王玉年有一天赶到了大学城献血屋献血,作为特殊血型,他不能经常献血,转而做了志愿者。当天熊猫血突然出现需求,而他就在附近练车,立马停下赶到,这才是大侠的本色。我在这篇文章中,称呼他为义侠。另有马仁山“仁侠”、房泽岸“团侠”、贾增光“游侠”、洪兆庆“节侠”、王淑荣“驰侠”、娄峰“诗侠”、王孝涛、王烨、张晓岗、李艳祥、李傲霜、王洪蕾等“少侠”。

这篇文章定名《十月“侠”思》。

十一月

11月,是下半年无偿献血的时间。要跟上半年的时间错开半年以上。上次组织是被动接招,这次主动做吧!跟团委和血液中心沟通确定时间在11月下旬。我希望把这样的活动做得更好,更具有教育意义,跟全国献血状元房泽岸联系,请他能来做一次报告,他很痛快的答应了,然后我就把这个主题定为国防教育及公益榜样分享会。

团委要筹备全省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很忙,但还是安排小白老师一起组织这次活动。志愿者队伍以化工学院、能动学院为主,启动时间安排到礼拜四,活动地点定在那艺体中心礼堂,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听到榜样的宣讲。

不巧的是那几天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组织工作就交代给了小白老师和孔繁繁。当天请了半天的假,改签了去威海的车票,下午才能来主持这次公益榜样分享会。

时间相当紧凑,活动也算顺利,但是天气非常冷,不利于采血。包括分享会现场的效果还行,但还是有一些同学因为有课或者其他的原因中途离场,后半截有点稀稀拉拉的。听的同学还是有收益的,当天上午就组织了无偿献血活动,但是献血的人比想像的要少,后来一分析。这次是完全自愿的宣传发动,各个学院只是转达了消息,大多数没有做二次动员。而且也还是有上传下不达的情况,有些同学没有得到信息。冷冷的天气也制约了献血的进行,有些同学血管收缩没法采集,零下四五度的寒冬里排队等候也不是好的体验,更重要的原因是同学们的奉献热情并不是很高。对比山东省协和学院,我们差距还挺大。

公益榜样分享会组织的比较成功,献血活动开展得不够理想,王主任也是很着急,最终4天的时间只采集了650人,竟然比上半年的数量要少不少。我在外面参加培训,不能掌握现场的情况。总而言之,组织工作很努力,但没有达到理想的状况,设计好的流程没有严格执行。比如让献血者拍照片,同学们不是很积极,那得改改引导词,“要不要拍照”变为“拍张照片留个纪念吧!”动员同学们留下这珍贵的纪念的一刻,也答应将拍的照片冲印出来发给大家。但总体上看照片还是很少。

另外做了一个月献血后调查问卷,里面还放了一些红包,收集大家献血体验,征集志愿者,反馈也不积极。献血体验多数同学只写几个字,表达能力欠缺,可见一斑。内容差不多的问卷放到了大学城献血屋,填写的数量也很少。

11月13日,第23次献板,进入血小板领域一年,共23次,46个治疗量。接近24次的法定极限数字。跑步方面,这两个月跑量较大,可能有些疲劳,出现了白细胞偏低的情况,11月27日,第一次捐献一个单位。后来就正常了。

十二月

12月,接到两个通知。

第一个是去山东音乐广播FM99.1录制一个献血的宣传节目,讲自己献血的故事。按照约定的时间前去,电台先后派出好几个人分开聊献血,这耗费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主持人敖翔很忙,她采访及交流的时间大约40分钟左右,我事先将我的一些公众号文稿发给了她们,访谈就很有针对性。录制一遍,很顺利通过,后期有剪辑,播出时只剩下了不到5分钟分钟时间,还包括头和尾,我想说的献血如何推进人才培养都没有在播音内容里。这倒也正常,电台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我们的声音动员更多的人来献血,至于人才培养等等,不是他们关心的范畴。

这次录制的节目在山东音乐广播台播出了好长时间,声波飘到了省内的每个角落,偶尔有好久不联系的朋友微信里留言,说听到了我的声音很亲切,也很佩服我的举动。学校的微信和网站也转发了,有些老师见面后为我点赞,然而那个访谈中并没有数据,只有献血的动员,自己真正做过的事儿和正在做的事儿还是不为大家所知,无偿献血在校内的宣传,还是不够到位。

第二个通知是推选济南榜样,王主任建议我参加,对于我个人而言,这些名誉是非常的不重要,拿到反而可能是一种负担,但对于学校,如果参评文明单位,会是有分量的砝码,对于个人推广献血,也是个有力的支撑。因而没有推脱,积极的去参与了,按照要求整理了材料,也跟学校做了汇报,毕竟自己大小是个干部,对外的宣传需要征得学校的同意。支持确认后,整理材料,修改材料,提交资料。交上去之后也就没有了动静,等到公布的时候,确认自己并没有入围。也不觉得有失落,毕竟做献血宣传,做公益事业刚刚起步,规模、效果和水平比起很多榜样,很有很大的差距。或许再努力几年,有了更好的成绩,到时候再获得类似的称号就顺理成章了。

这个月,比如12月5日是志愿者日,这个日子被忽略了。按说这一天应该带着志愿者搞搞活动,强化一下身份认知,增强仪式感。志愿者们自己没注意到,我也忘了这一茬。看到王天成带着他的学生会支部成员去做志愿服务发的照片,才意识到这一天到来了。到现在为止,有化工学院、能动学院、校学生会在这里开展志愿服务,大学城献血屋已经成为我们这个学生开展这个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一个载体和平台。

这个冬天还是挺冷的,献血屋的运转情况还算正常,人少的时候喊一嗓子,会有一些应答的。进入期末考试季,来的人偏少一些,总而言之还是供血紧张,献血屋也没有满负荷运转。年末盘点:一年下来采集了2800多个治疗量,大概占血液中心机采量的1/6,并没有达到占比20%的目标。而其中齐鲁工大对于大学城献血屋的贡献率超过54%(这还是不完全统计),对于中心的贡献率为9%,个人献板22次43个治疗量,对于中心的贡献率为0.25%。以此计算,有400个我就能完成年度采集量,所以培养固定献血者还是最重要的。

又一个一月

1月4日,我到献血屋献板,又是冷冷清清的样子,我若不来,这一天就没开张,还是天冷惹的祸?

到1月16日,大学城献血屋就满一周年了。

我是在学校的年度工作汇报会上想到了这一点。

因为我在年度工作汇报时把无偿献血列入了汇报的内容。而且跟人才培养进行了有效的关联。

汇报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的。

先是在人才培养部分,我讲到我们能动学院的孩子不一样,能跑,爱奉献。半年下来,这个班有16人的献血服务队,20人献血37次,人均0.94次,而全校的平均人次是0.04。我从来没有强制他们去献血,甚至都没有当面引导过,只是带着他们去看了,告诉他们我做了,他们就自觉跟上了,4次的有张云飞和李晨阳,班长和团支部书记带头做,3次的另有5个人。2019年他们的贡献量会更多,预计会超过100人次,单以班级比较,他们将会成为全国领先的班级。能动必须优秀,得有具体的支撑,我们跑的人多,跑的量多,爱心奉献多,宿舍卫生第一,纪律表现第一,这都是具体的体现,当然其他方面还没有跟上,我相信有了“能动必须优秀”的使命感,这些孩子差不到哪里去。

最后我把跑步和献血作为汇报的第三部分“做公益,自觉行动示范”来呈现,这一部分讲不讲,其实我很纠结。讲了有显摆的嫌疑,不讲大家可能知道但不理解。权衡再三,决定讲出来,让知道的消除误解,不知道的知道我有这两个主张。也希望借这样一个机会宣传这两项工作,引起大家的重视,全体校领导都在,全校的管理骨干都在,自己有机会发言,这样的机会一年也就一次,不能错过。要讲数字,讲变化,讲到很多学生受我们的影响去献血,学校2018年度无偿献血贡献率提高50%以上,还要讲跑步和献血对于人才培养的价值,对于学校的价值,站到一定的高度去讲。让大家认识到,这绝不仅仅是我个人的兴趣,而是事关人才培养,事关学校文明单位创建的正事儿,理应得到重视和支持。

这次汇报的效果达到了,我的目的也达到了。但无偿献血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不是一次汇报就能改变的,未来的献血宣传还得拿出更实的招数,需要豁出去自己做宣讲,才能在局部营造一定的氛围。

而要改变整个社会的认知,不是我等能够办得到的,需要群策群力。

政府层面已经有了动作,改进了用血政策,《山东省无偿献血者及其受益人用血费用报销工作管理办法》12月20日实施,献血量累计达1000毫升及以上的,本人终身享受无限量临床用血费用报销。无偿献血者受益人(配偶、父母、子女、配偶父母、子女配偶)享受累计报销与无偿献血者献血量等量的临床用血费用。增加了用血的数量,扩大了使用范围,以此标准,我们家已经用血无忧了。但我认为政策力度还不够,还应该给予献血者更高的礼遇,比如南方很多省份对于无偿献血金奖获得者免费公交免费游园等,其实经济上的投入寥寥,但会在全社会营造献血光荣,献血者受尊重的氛围,希望这会出现在来年的代表提案中。

采血单位也有了具体措施,2019年开始,省血液中心开始实行积分制。以前每次献血都会领回一些纪念品,洗衣液、手电筒、体重秤、雨伞等等,价值不高,有些自用,有些随手送人了。张晓岗同学有一次回家带回了满满一箱子献血纪念品,把他爸妈吓坏了,这娃是献了多少次血啊!现在的办法是,每次可以领纪念品,也可以积分存着,不同的积分可以兑换相应的纪念品。这个办法好,可以鼓励大家经常献血,特别对我们这些板友,积分增长很快,将来可以兑换一个好一点儿的东西,自己用,或者作为礼物送人,比如一个大男孩用自己的1500积分换一个电动牙刷送女友,一个儿子用4500积分换一个九阳压力锅送给母亲,同时说这是我的爱心换来的纪念品,接受者会倍加珍惜彼此的情感。

献血积分制这个创意好,给老陈点个赞!

而要想推广献血更加快速见效,还有两个招儿可能管用,一是来个领导人批示,二是让献血成为网红。有能力的可以试试。

期待未来

进入假期,盘点一年写过的文字,公益献血类的文章有十几篇,总共5万字左右,在所有的文字中占的比重并不高,我将它们汇编成《洪哥雷语》之五《 热血人生》。这些文字将在2019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总结积累多了,就有了资源。联想到房泽岸前几天编印了《爱在泉城》,而在大学城献血屋,有几百个人进进出出,肯定有很多动人的故事还没有发觉出来,就想在大学城献血屋一周年之际,搞一个一个征文活动,征求了相关人士的意见,只有支持的,没有反对的,通知发到了群里,有了一些回应,但还不够。

我的这一篇文章也算个引子,希望能勾起大家在献血屋的点点滴滴回忆,进而搜集出更多的感人瞬间。写下了,记录下来,对自己是一个纪念,对于大学城献血屋来讲也是一个一段历史的记载。或许受我们作品的影响,会有更多的献血者加入进来。

这是对这本《大学城献血屋的故事》的期待。

1月27日,是大学城献血屋春节前最后一天上班,截止日的效应再现,这一天有8个人采集15份血小板,大大超过日均采集量,圆满收官,回家过年!祝贺一下,群里下了一通红包雨。也希望新的一年的大学城献血屋如同这飞扬的红包,红红火火。

2018这一年的无偿献血之路,个人奉献与带动他人相结合,走得还算惊艳。

2019年的首个新词,“盘它!”对待无偿献血,我们也得“盘它!”出一些实招,动一些真格。

工作的重点有两个,一个是固定献血者队伍要扩充,400名献血者中,人均3次多,如果能提高这个平均数到5次,就能达到2000人次,4000份左右。具体措施:

组建固定献血者的“英雄战队”。月均一次的“10+英雄战队”,如张晓岗、王孝涛等老兵能达到接近20次的极限量,张云飞、李晨阳等新人也能达到每月一次,以他们为基础,进行公开招募。这支队伍如果能扩列到50人,人均12次,就能贡献1000份左右的治疗量。每2个月一次的“5+英雄战队”,扩充100人,人均6次,也可以达到1000左右的治疗量。招募300名左右的新人(同时也会有毕业的几十人),再通过党课、新生入学等途径肯定没问题,加上群里已有的另外200多人,如果这些人人均贡献2次左右,还会有2000左右的贡献量。这支队伍中的毕业生走出大学城后还会持续发挥作用。

走过2018,“盘它”2019,困难重重,但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好,能动学院会做得更好,齐鲁工大会做得更好,也相信,随着一系列措施的落实,整个社会的无偿献血事业会越来越好!

大家共同期待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