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裂口、疼痛的方子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和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病因病机学》、《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中医是怎么应对顽固的皮肤皲裂的。

来,我给你说个真实的医案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38岁,姓贾。

她什么毛病呢?就是两只脚,皮肤粗糙,裂口,有的时候还出血。

尤其是她的两个脚后跟,皲裂疼痛十分明显,以至于走不了路。

另外,有意思的是,她的两只脚常常感觉到燥热,脚心发热明显。

怎样才能把裂口愈合呢?这个患者用了好多办法,类似中药外洗,西药软膏外敷等等,都尝试了,不好使。

后来,有人就建议她,不如去看看中医吧。

于是,此人转投中医。

刻诊,见患者除了双足灼热皲裂之外,整个人还有腰膝酸软无力的现象,总感觉腰累,用手捶捶腰会好一些。同时,此人双目干涩,有的时候心烦、耳鸣。

当时,医家经过揣度,书方一首,但见——

大熟地15克,生地15克,枸杞子20克,茯苓12克,泽泻15克,山药12克,甘草3克,当归10克,防风10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葛根20克,丹参30克,薏米30克,陈皮9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每日一剂。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6剂以后,两只脚就感觉舒适了。灼热之感减轻,裂口疼痛感缓解,不再出血。接下来,原方不变,继续投用9剂,患者诸证大大好转,腰酸耳鸣等不适消失,整个人的状态完全不一样了。接着,原方稍作加减,投用6剂,患者皮肤完全愈合。

这就是医案的大致经过,它原载于1987年的《山东中医杂志》。

这里头,有什么道理可循呢?

我跟你讲,这个人的问题,在于肝肾阴虚,血虚风燥。

怎么知道的呢?

我一点一点分析给你看。

首先说肝肾阴虚。肾虚,不能主腰膝,所以患者腰膝酸软。肾开窍于耳。肾虚,耳窍失养,所以她耳鸣。

肾阴不足,就有虚热,所以这个人心烦。肝肾同源。肾阴不足,肝阴就跟着不足。肝开窍于目,所以肝窍失养,患者就双眼干涩。

你看看,这不是挺清楚的吗?

足少阴肾经,走脚心。肾阴虚,虚热传导给脚心,所以患者双足发热。

接下来,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肾阴不足,会直接影响到血的化生。肾阴,源于肾精。肾精,能够生血。肾阴虚,意味着肾精不足,当然就容易导致血虚。

中医讲,血主濡之。血虚,不能濡养皮肤,所以患者就会皮肤裂口。这就好比田里没有水,变成了干旱的沙漠。环境越干燥,越容易起风。大风越是吹,环境越干燥。久而久之,田地裂口,皮肤也就相应地皲裂。

这个过程,概括起来,就是肝肾阴虚、血虚风燥。

这回,你明白了吧?

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善情况呢?这就是,我们滋补肝肾之阴,同时养血祛风。再来看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大熟地15克,生地15克,枸杞子20克,茯苓12克,泽泻15克,山药12克,甘草3克,当归10克,防风10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葛根20克,丹参30克,薏米30克,陈皮9克。

这里头,你可以看到熟地、生地、山药、茯苓、泽泻。这类似六味地黄丸的配伍,用熟地、生地、山药来滋补肾阴肾精,用茯苓和泽泻泄浊。在这个基础上,加枸杞子,进一步补肾阴。

接下来,你看当归、白芍、川芎和熟地,这四味药,又是四物汤。四物汤是干啥的?毫无疑问,补血的。

如此,肝肾阴虚、血虚的问题,解决了。防风一味,祛肌表风邪,有利于肌肤的恢复。

在这个基础上,用葛根20克来升发清阳之气,输布津液于周身,用丹参凉血活血,以促进伤口愈合。这么多的滋补药材,放在一起,恐碍胃。于是,用薏米和陈皮来健脾理气和胃。

我这么说,你懂了吧?

总之,这就是用六味地黄丸和四物汤加减,治疗皮肤皲裂的案例。

实际上,这个脚后跟裂口、皮肤皲裂,很多人都有。尤其是到了秋冬季节,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出这个毛病的人不少。实实在在地说,我们不必太过在意。抹点药膏,注意保养,很快就好转。但是有些人,久治不愈,这就要从内在的深层因素去考虑了。比如说上文讲的,肝肾阴虚,血虚风燥,就是比较常见的,引起顽固皮肤皲裂的病因病机。我们对此,应该加以了解。

当然了,上文医案里的方子,能不能适合你,我可不敢说。我们了解这些知识和道理以后,还是应该积极看中医,通过四诊合参,了解问题所在。真有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再去借鉴化裁。如果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就不能用。中药,不是零食,不能盲目用。

总而言之吧,我们体表皮肤上的问题,很多时候,体现了脏腑阴阳气血的状况。视其外而知其内,这是中医的思维特点,是整体观的体现,我们要深切体会。

全文完。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