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民性格 印度的宗教如何影响印度人性格?
一道山脉或一条河流可以是一种文化的坐标,也可以是两种文化的界标。喜马拉雅山脉就是这样一个文化界标,它隔开了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又把这两种文化维系在一起。中印两国国情相似,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社会发展的难题,两国人见面时也爱称兄道弟。在印度的生活体会却是,中印兄弟长得不像,而且两国文化相差甚远。
重精神轻享受
历史悠久的国度都拥有众多的节日。中国人过节特别讲究吃,喜欢用美味佳肴来烘托节日气氛。印度人却从来不讲究口福,节日庆典更与美食无缘,有时甚至还要减少餐桌上的食物。比如在4月份庆祝罗摩转世时,民众不仅要吃素食,菜肴中还不得加入葱蒜等刺激性调料。印度节日的主要目的是让神灵高兴,自己再从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因此,印度人把创造力献给了神庙和神像,没有在饮食上下功夫,印度饮食根本无法与中国饮食媲美。在印度,素食者占很大比例,全国到处都是素食餐厅。
中印文化专家帕兰杰毗(中文名白春晖)曾对中印文化进行过比较,他认为中国人生活在世俗世界,印度人生活在精神世界。印度教相信生命轮回。只有当肉体死后,肉体包裹的灵魂才会投胎转世。肉体是灵魂的载体,也是灵魂最后解脱的障碍,所以印度教徒不会用美食娇纵自己的身体。这种世界观对印度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公元前321年,旃陀罗笈多建立了孔雀王朝后便退位苦修,最后飘然逝去。他的孙子阿育王把印度疆域扩到中亚,却在晚年皈依佛门,青灯孤影,了此一生。几乎同一时期,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并为自己修造了奢华陵墓,还把财富和军队搬入地下。印度古代帝王没有留下坟冢墓碑,连骨灰也没有留下。遍布印度各地的庙和塔都是神的居所。由此可见,两种世界观造就了不同的文化遗产。
重内在秩序轻外部环境
印度人对精神有多么执着,就对现实有多么冷漠。印度街道和公共场所显得散漫而无序:路上,车辆和动物并行,很多汽车都有碰撞过的痕迹。仅仅把这种混乱归结为管理不善并不全面。根据印度教圣典《奥义书》的解释,人生活的物质世界都是幻觉。既然是幻觉,何必在意眼前的混乱呢?同时,印度教的轮回观念使印度人不重视时间,反正这辈子不行还有下辈子,印度人的性格似乎注定是散漫的。
印度并非没有秩序,这种秩序是建立在内心之上的。印度教按社会分工把人分为四等:负责祭祀的婆罗门地位最高,刹帝利是武士阶层,吠舍主要是经商,首陀罗只能从事卑微的工作。这种种姓制度构筑起了印度钢铁般的社会结构。在现代都市,城市生活掩盖了市民的种姓身份,但只要来到一个印度教徒的家庭,依然会看到等级差别的存在。厨师只负责做饭,扫地者只负责扫地,两种工作不得混淆。
在印度教文化中,精神比物质重要,内容比形式重要、目的比表达重要。印度人不会把漂亮建筑故意集中在主干道两侧,而是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需要来选择建筑地点,所以街道显得破烂陈旧。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却经常可以看到精美漂亮的建筑。这不仅让人领略到印度建筑的精致,也可以认识到印度文化的精髓。
重个人轻集体
印度教的修行是一种个人行为,任何人都无法取代。《吠陀》里有一句话:“就算在群飞的鸟儿中,每一只鸟都得自己飞。”印度教没有固定的礼仪和聚会,一个人每天的行动和想法,决定了他来世的命运。这种自我意识在印度妇女纱丽的丰富色彩中得到了体现。正如一棵树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在一群妇女的纱丽中,很难看到一模一样的颜色和图案搭配。每个妇女都能依据自己的喜好找到恰当的色彩和图案。
这种注重自我也与印度历史有关。印度历史分裂时间长、统一时间短。这就削弱了印度人的集体意识。在宗教文化的熏陶下,人们只想着自己头顶的那一片天空。帕兰杰毗说,印度人目光短浅,没有大局意识,但印度人擅长数学计算和逻辑推演,这使得印度人在任何场合都显得精明而自信。这种自信往往通过咄咄逼人的讲话表现出来。这是一种情绪释放,没有明确目的,也不期待对方有任何正面反应。
这种自信在西方社会获得广泛赞许,也使印度人多了一份自负。印度边境口岸竖立着不少巨型广告牌,上面醒目地写着:“你已经进入了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无论外国人在印度看到的是贫困还是富裕,印度人根本就不在乎别人的评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