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里柯:艺术生涯只有十年,却创作了世界名作《梅杜莎之筏》
泰奥多尔·籍里柯
泰奥多尔·籍里柯1791年出生在法国北部诺曼底卢昂的一个律师家庭,少年时就热爱绘画,后全家移居巴黎,17岁时师从于韦尔内的父亲卡尔·韦尔内。
学生时代他就表现出不肯循规蹈矩地遵从古典原则的气度,被他保守的老师所排斥,认为他学画没有什么前途,最好改行。
两年后又转到格罗(1771-1835年)画室,在这里同学的还有比他小7岁的德拉克洛瓦,他们在这里共同接受古典主义学院派的教育,后来都成了浪漫主义大师。
与老师背道而驰的籍里柯经常出入于巴黎的美术陈列馆,以后他去意大利学习,惊叹米开朗基罗的创造力,成为这位大师的崇拜者。他有志于创新,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在作品中往往流露出米开朗基罗般的宏伟感和运动感,对提香、拉斐尔的艺术十分推崇。
他热爱大卫的革命精神和鲁本斯狂放且富激情的构图和造型,并研究过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格罗和西班牙戈雅的艺术,逐渐显示出浪漫主义雄姿。
《轻骑兵军官, 1812》(籍里柯21岁时画)
1812年年仅21岁的籍里柯,第一次在沙龙展出了《轻骑兵军官的冲锋》获得意外的成功。两年后当路易十八波旁王朝复辟时,他参加了贵族近卫骑兵队,这期间又画了著名的《受伤的胸甲骑兵》,后来他投入了反波旁王朝的斗争。
《受伤的胸甲骑兵》
籍里柯27岁时为了研究文艺复兴遗产,赴意大利考察学习,先到佛罗伦萨,尔后又到罗马,他不知疲倦地临摹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尤其是按自己的理想临摹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偏爱强烈的运动和有力的造型,使他获得“法国的米开朗基罗”的美誉。
籍里柯28岁时创作了世界名作《梅杜莎之筏》,而后到英国和德国展出,引起极大的轰动。后来离开意大利又去英国和比利时,还去布鲁塞尔探望被流放的达维德。
1824年1月年仅33岁的籍里柯不幸坠马而身亡。
《梅杜莎之筏》
19世纪初,法国海军部任用了一位根本不懂得航海的人肖马雷任远洋船“梅杜莎号”的船长,这艘巨型船在驶往非洲途经布朗海峡时触礁沉没,船上有权势的人都乘小船逃命,遗下150多名乘客和船员。他们为生存造了一只木筏漂泊海上,半个月后得救的时候,筏上生还者只有15人,上岸后又死去2人。
这宗海难事件激起法国人的强烈不满,受到社会各界舆论的谴责,富有正义感的画家席里柯从这一真实事件出发,创作了这幅世界名作——《梅杜莎之筏》。画家籍里柯为了描绘这起真实事件,阅读了生还者的回忆文字,并访问了幸存的人,请他们作指导,还自己做了一只类似“梅杜莎”的木筏,亲自在海上漂泊,以获取真实的环境、气氛和对大海风浪变幻的体验。他构思良久,先后构图多幅。
为了能真实地再现当时的情和景,他亲自到病院观察垂死的人的情态,为了描绘死者的肉体色彩,他将解剖的死人体浸于海水中观察其色彩变化,他还请黄胆病人为他做模特儿,据说病中的德拉克洛瓦就做过他的模特儿,他的艺术观和创作直接影响了德拉克洛瓦。这幅画描绘了遇难者呼救的紧张瞬间,他们居高呼喊远方的救生船。
画家有意在背景上画一风帆,逆风将木筏往后吹行,这就造成了遇难者向往救生船的心情和逆风逐渐将木筏往后吹的现实造成对立的紧张气氛。激情正是浪漫主义精神所在,但画中那座人体构成的金字塔不免有古典主义的遗风,在这幅画中浪漫主义的激情和古典主义造型交织在一起,构成由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杰作。
泰奥多尔·籍里柯《梅杜莎之筏》磅礴。情节激动人心,构思大胆富有戏剧性,构图严谨充满律动,画中人情感激越。人体塑造坚实有力度,光影对比强烈,整个色调阴森沉郁,显示出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
这幅杰作的问世,开辟了浪漫主义的艺术道路。法国历史学家弥列什赞扬说:“籍里柯独自一人凭自己的力量把船引向未来,法兰西本身,我们本身在《梅杜莎之筏》上被表现出来了。”可是当这幅史无前例激动人心的作品1819年在沙龙展出时,受到古典主义画家猛烈的攻击。 安格尔看了以后说:“我真希望把那幅《梅杜莎之筏》从卢浮宫博物馆内剔除出去,我不想看这种东西,这只能算是解剖学的表演,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死尸样的人物,实在败坏观赏者的趣味。”
在当时最能理解这幅画的是一位比席里柯小7岁的青年,他在自己的日记中曾这样写道:“当籍里柯在画他的《梅杜莎之筏》的时候,允许我去看他作画,他给我这样强烈的印象,当我走出画室后,我像疯人一样跑回家去一步不停,直到我到家为止。”这个人就是被誉为浪漫主义之狮的德拉克洛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