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 “玉出红山” 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一)
2020年10月17日“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展览开幕恰逢牛河梁遗址重启发掘,是红山文化遗址历次重要发现和最新考古成果的集中展示,其中田家沟和半拉山墓地出土文物为首次在辽宁省外展出。红山文化是距今约6500—5000年前中国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最著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本次展览分为礼重在祭、唯玉为葬和文明曙光三个单元,共展出玉质礼器、红陶祭器、人像雕塑等珍贵文物160余件,结合考古现场图片和建筑过程复原,集中展示了红山文化遗址历次重要发现和最新考古成果,其中田家沟和半拉山墓地出土文物为首次在辽宁省外展出。
展品中既有被誉为“中华第一龙”的碧玉C形龙和玉玦形龙,也有红山文化独具特色的玉斜口筒形器和玉勾云形器,还有展现红山先民制陶最高水平和精湛技艺的彩陶筒形器、彩陶盖瓮,系统展现了红山文化的完整脉络和独特内涵。
同时,展览还通过红山文化出土文物与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出土文物等的对比,深刻揭示了西辽河流域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要冲地位在中华文明起源发展中的重要影响。
1979年,在辽宁西部的文物普查中又发现了一处红山文化的祭祀遗址。不久,更大规模的牛河梁红山文化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群在附近相继被发现,规模宏大、组合齐全、结构严谨,出土的女神像和玉雕龙等玉器异常精美,深有含意,被认为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个象征。
红山文化因为首次发现于内蒙古东南赤峰市红山后遗址而得名。1956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师生在红山后遗址进行了实习发掘,通过对出土文物的考定,在进一步明确文化性质的基础上,第一次使用了“红山文化”这一名称。红山文化以辽宁省西部和内蒙古东南部为主要分布区域,以老哈河中上游到大凌河中上游之间最为集中,是红山文化分布的中心区。总分布面积有20万平千米,主要部分的年代跨度在距今6000到 5000年之间,延续时间达2000年之久。
红山文化把中华文明起源从四千年前的夏代一下子提前了一千多年,将中国文明起源探索者们的目光从中原地区扩大到包括长城以北的广大北方地域。它作为文明起源的标志和证据更具有中国传统特色。因此,红山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中一段根本性的乐章。
玉器是红山文化一大内容,赛沁塔拉大玉龙(以下简称大玉龙)体形 硕大、神态飞扬、玉质纯正。尤其是造型和工艺手法极其独特,前所未有。此龙无角无耳,脊上有 饰飘扬高举,鼻端截平, 钻刻并列两个鼻孔,额部 和敬下刻有罕见的方格. 网状纹,全身光素无纹,. 无足无爪,龙体椭圆形。与已被发现的商代玉龙相比,大玉龙比商代玉龙 更为原始,是比商代玉龙时代更早,形象明确的玉龙。因此大玉龙发现被考古界誉为“中华第一龙”。包括大玉龙在内的红山文化玉器是商文化玉器主要来源已在考古界达成共识。
女神庙遗址位于牛河梁的第二进梁的近于梁顶处,女神庙是庙区建筑 群址中保存较好的一座主体建筑,它保存完好、结构复杂、内容丰富,尤其是女神像规模大、数量大,塑造工艺精湛,向人们展现出五千年前的一个神的世界。
女神庙内最难得的发现是出土了一尊较为完整的女性头像,出土的头 像平卧于圆形主室的西侧,头向东北,面略向西。最耐人寻味的是对这尊头像的艺术刻画,着重于面部,既强调外形轮廓的健美柔和,又追求内在神态的感情流露,特别是在眼睛的处理上独具匠心,以玉为睛,深深嵌入斜立的大眼眶中心,使眼睛炯炯有神。嘴部主要采用夸张的手法,上唇外翘,富于动感,嘴角圆而上翘,嘴唇肌肉好似掀动欲语,流露出一种神秘感。头像的其他部位也恰如其分地加以艺术变形和夸张。整个头像把神情、表情融合一体,形神兼备、出神入化。女神庙内以这尊头像为代表的塑像群由各类鸟兽动物神陪衬,并陈设造型考究的陶祭器。而置于庙宇之内的陶祭器,为人们了解以往长期缺少考古实物的中国上古时期的宗教祭祀,提供 了一批极为珍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