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是失败之母:老模式持续带来问题,疗愈才有人生的转机|觉察日记35

作者:刘芳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从业12年,个案累积2000小时

1

有一天,我和王敬伟老师一起吃饭,有感于最近看到的一些现象,我问老师:是不是如果没有疗愈,很多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老师想了一会儿说:“嗯,会的。比如同一个模式持续久了就会带来问题,老模式又没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于是就会在问题中越来越无力。”

确实,老模式带来问题,问题带来无力感,老模式又持续积累问题,问题继续让我们无力……可以想见,如果没有看见、清理和疗愈,我们必然会在年纪越来越大的时候,越来越有受苦的感觉。当然,除了这个感觉,就是不断显示在外境的现实。

比如,同一个模式产生的身体疾病,很常见的,就是压抑情绪一定会引发各种躯体堵塞,胃病胸闷咽喉等都还是小的了,越到后期症状就会越强烈;比如,同一个模式带来的关系问题,经常看到的,就是一定要证明自己是对的,不愿意给出空间看到他人的需要和感受,于是亲密关系,亲子关系都越来越不好。不好的时候,更用力坚持自己的,于是就有可能走上无法和解的地步……

除了一个人的心理动力,一个系统也有系统动力。比如一个家庭里,系统动力是大家都要呆在一起,儿子女儿长大了,父母也是希望他们在身边。于是,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儿子长大了,娶了媳妇,生了孩子,大家也是呆在一起。

但因为孩子其实总是有想要出去的动力的,那么,为了维持住这个系统动力,让这个家还是能在一起,于是,家庭里就总是会发生一些事情。比如,欠一些债务,举家一起还债;还到差不多了,再要个二胎,再一起互相帮忙照顾;慢慢地,生活好一些了,又会有系统里的某个人做了件什么事,需要让整个家庭来承担……

如果没有意识,就会一直重复这个模式。一家人总是会无奈为什么总有层出不穷的事情,让大家这么辛苦。但如果没有看到系统的动力,并且有一方真正走出去,离开这个家,打破这个动力,可能现状都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不改变,积累,久而久之,就是越来越沉重。

因此,不管是个人还是系统、组织,一段时间就要反思,回顾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不是不知不觉间都在重复、强化某一种模式。

(来源:Pixabay,作者:FunkyFocus)

2

由此,我越来越明白了王敬伟老师以前经常说的一句话“成功是失败之母”

成功是失败之母……大家不知道对这句话感觉如何。我们比较熟悉的是另外一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意即不断的失败,最终会让我们明白这些方式是不可取的,在坚持不懈的情况下,最终会找到一个成功的方式。

所以,我越来越觉得,早期的失败经验其实对一个人还是蛮有用的。失败,如果又没有把我们击垮,反而会让我们不断去尝试新行为。但,如果一再的成功,我们一旦固化了这个模式,反而就会越来越强化这个模式,进而不愿意放弃这个模式,直到这个固定的惟一的模式把我们的人生弄得一团糟。

举一个蛮常见的例子。

一个孩子,从小在一个比较恶劣的环境中长大。比如,兄弟姐妹很多,父母很忙,没办法给到自己太多的照顾和关注。于是,她(女性更常见一些)会开始寻找到自己的一个方法,让自己得到想要的关注和照顾,当然,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动力,是不被忽略和抛弃。

有一次,这个女孩子发现,当她给妈妈说一些好听的话时,妈妈会很开心,对她的态度好了很多。于是,她拥有了一次她很想要的体验。下一次,她还会这么尝试,发现又继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来自妈妈的关注和夸奖。慢慢地,她知道了,只要这么做,她就更容易得到她想要的。于是,她会更多地开始这么做,帮妈妈干活,帮妈妈按摩捶背,当个贴心的人……再继续扩散,在爸爸身上,在其他的哥哥姐姐身上,上学后,对老师同学,工作后,对老板,同事……

实际上,在关系建立的初期,一个人发出的讨好信息是比较能维持住关系的。你越主动积极,更多奉献,别人就会越容易靠近你。所以,这个女孩子不断长大,这个讨好的模式也用的越来越炉火纯青。

这个模式,让她不断地成功。变得有更多的关系,变得被更多人需要。害怕被抛弃,忽略的部分得到了一次又一次暂时的缓解;在人多,关系多的时候,也觉得不再那么孤独,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

但,这个一再让自己成功的模式,也需要她付出很大的代价。

因为,一个人,是没有办法长久地压抑自己,忽视自己的真实感受,只是去讨好和满足别人的。每一次的讨好成功,都意味着一次自我阉割,意味着一次对自己的压制。于是,每一次的讨好,都伴随着一个同时升起的委屈和愤怒。

但委屈和愤怒是不断被压制,一直积累着的。所以,讨好型的人到了后面,不是变得抑郁了,陷入自我对抗、自我压制中,一点力气都没有;就是变得很暴戾,在一些不相关的人那里,就特别苛刻暴躁,比如服务员;在安全的人那里,也变得很容易情绪崩溃,比如孩子老公。

或者抑郁,或者暴躁。总之,就是自己和关系都变得很糟糕。

这就是一个讨好的人,曾经的不断成功让她不断重复这个模式,最后,就会引来人生越来越多的困境。

只有看到自己的模式,并且找到新的模式,对自己,对别人,人生的困境才能解开。

当然,找到模式,松动模式,建立新模式,这些,如果有专业咨询师的陪伴,会快很多。

一般来说,一个人到了四十岁前后,很多老模式带来的问题就会越来越以症状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显化出来。或者身体有了可以检测到的疾病,或者关系和自己都有了让自己无法再忽视的问题。

看起来是四十岁左右人生到了很不容易的中年阶段,但也许更深层的原因,是因为不断带给我们的老模式,要开始慢慢找我们算账了。

3

再说一个关于孩子的例子。

父母养育孩子,从出生到慢慢长大。刚开始,面对一个小婴儿,父母一定是完全包办的,每天吃喝拉撒,什么时候出去遛弯,什么时候睡觉,都安排的好好的。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也许,我们做得越多,越精细,孩子确实会养得越好。

于是,我们就强化了自己的这个模式,就是要更多包办,更多安排,更多控制,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来。因为,我们就是这样,把一个刚出生的小宝宝养得白白胖胖的。

但孩子会长大啊,孩子会有自我意识,会开始想要表达自己,想体现自己的力量。比如,两三岁的孩子,通过不断说“不”,来证明自己慢慢开始萌发的自我和力量感。但父母可能就会开始恐慌了:这什么情况?这么小就这么叛逆?什么都不要不要?

不行,要按照我的想法来!你们必须听我的!

于是,父母就会用比较大的力气压制住孩子,让孩子更多听自己的,按照自己的意志来。

两三岁的孩子,一般力量也很有限。在父母的强力压制下,也就慢慢顺从了。

这时候,父母就又强化了自己的那个模式:看,只要我用力控制一下,就是能成功。

于是,父母就一直按照这样的模式继续养育孩子了。

但孩子毕竟是人,不是工具。随着自己的长大,自我意识和力量感还是不断在发展。到了青春期,就是第二次大爆发。

父母其实也觉得力不从心了,但还是抱着过去的信念,还是觉得可能是自己不够用力。按照过去的老方法,我再坚持一下,再怒力一点,孩子还是能变好的。于是,就更用力,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有时候会找心理咨询师,希望老师能当自己的帮手,一起控制孩子。

孩子,要么完全抑郁,无力,失去生命力;要么跳楼自杀,以非常惨烈的方式宣告自己对生命的主权。

一直以来,父母自认为的成功模式,最后就是带来一个失败的结果。

……

4

所以很多时候,来访者来到咨询室,想着如何能在过去的模式下,做点什么让自己感觉好一些。但其实,真正的改变,是敢于,舍得放弃过去的模式,重新走一条新的路。

走不到新的路,没有找到更多的新模式和新可能,我们就根本不可能解决老问题。

由芳芳带领的父母支持和成长团体正在招募中,欢迎扫码了解。

刘芳芳 

我们是抉择者

向上滑动阅览

 擅长领域

亲密关系,亲子关系,身心失调,抑郁、焦虑倾向等情绪困扰,人际关系困扰,个人成长等。

 受训背景

>  应用心理学本科;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怀众心理内容总监;

>  王敬伟深度疗愈课程福建省组织者。于09年开始组织王敬伟老师课程并跟随学习与成长至今,于2013年开始参加王敬伟宽恕疗愈导师班并接受深度训练和疗愈至今。

>  系统受训于辛思洁人际反馈模式的团体带领者训练课程,对关系、沟通有一个全新视角的认识和训练。

>  跟随李淑充老师学习身心整合系列课程。

>  15年专注心理学的钻研与探索,致力于实践“如何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以及“如何拥有更有品质的关系”。目前主要通过写作和心理咨询的方式,普及和实践心理学。

>  受训时数:2500小时

>  个人体验:约500小时

>  督导:700小时

 成长感言

随着年岁渐长,随着自己成为一个妈妈,关于一个人“怎样才可以活得好”这个问题,似乎有了更多的思考。在人生这条漫长的路上,我们真的会遇到太多的问题,面临太多的关卡。怎么走过去?怎么才可以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我真的一步一步在往前走,也真的一点一滴在解决这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时候真的很困难,一度在想是不是跨越不了了。但一次又一次,在同伴或者老师的帮助下,在自己的愿心下,真的跨越了过去,竟柳暗花明,走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所以,我理解你在这个路程中的艰辛,以及你在这个阶段要去面对和承担的一切;我也因为自己的经历,有更多的信心:我能走过去,你也一样!

这一程,我们一起走。

 对咨询的看法

每次我作为来访者去接受咨询,我就成为一个纯粹的求助者。那意味着,我不再逼迫自己,不再想办法拯救自己,不再焦虑该怎么办。因为,我把这些部分都交给了眼前的咨询师,而我要做的,就只是信任她而已。

那是一种真正的放松和滋养。关乎自己的各种难题,也有了一个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安放。如果说爱自己,我觉得这是真正爱自己的方式。因为,有一个人,会如此关注我,并且投注了他/她很宝贵的时间在我的问题上。除了解决问题,仅仅这份关注,就特别有疗愈力。

因此,我也邀请你,在人生的某一些阶段,将自己以及自己的所有问题,来这里安放。你值得被认真对待。我也因为被认真对待过,所以,知道如何认真对待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