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忆雪堂:新《诗词医案拾例》(85)
熊东遨,别署忆雪堂。湖南宁乡人。湖南省文史馆馆员、云帆诗友会顾问。曾在湖南电视台开辟“诗词曲联”系列讲座,将传统诗词教学搬上屏幕。已出版《诗词曲联入门》《古今名联选评》《当代诗词选评》等专著三十馀种。近著《诗词课·忆雪堂诗词医案大全》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载人飞天梦
万户飞天悲壮残,中华志士必图南。
嫦娥利伟咏怀赞,寰宇欢腾民族喧。
1、“万户”是明朝官吏,是人类有记载的第一个尝试飞天的人。因火箭爆炸丧生。
2、“图南”典出《庄子·逍遥游》。
3、“喧”指威仪显赫。
【忆雪堂点评】用了不少典故,加了不少注解,该不通的时候还是照样不通。“悲壮”怎生“残”法?“民族”如何“喧”法?只怕孔老夫子再世,也没个准说头。诗无定法,第一是要写通。尤其颂“神舟”一类题材,更应以明白晓畅为主,搞得自家都不知其所以然,如何叫读者接受?四句一总改了,个中道理,不说可知,望细加体会。
改
嫦娥枉筑望乡台,万户飞天亦壮哉。
利伟今朝圆旧梦,神仙闻讯也开怀。
故乡美梦
清流堤坝消灾难,五谷丰登六畜昌。
温饱岂能称万福,肩担重任建天堂。
【忆雪堂点评】“故乡梦”强过“飞天梦”,强在通篇文字较顺,无须读者猜测。欠缺仍有,主要是贪图现成,太省力了。象“五谷丰登六畜昌”这样的通用吉祥语,过年时去农家走一圈,随手就可以揭下百八十条来。诗太省力,表达便难以到位,即使凑成了篇,也没有多大意思。首句无美感,孤负了大好“清流”,去掉“消灾难”之类的陈述,让其环绕田庄汩汩流淌,画面岂不生动得多?次句承前另补一意,用“水旱无忧”强化“清流”的功益,标语一去,情韵便增。后两句有强拉硬弓之嫌,“岂能”二字立不住脚,就农家而言,能彻底解决“温饱”问题,应该是很“万福”了,靠否定“温饱”来强调“建天堂”,类于“水落石出”,大是不宜。莫若稍借原意,用递进法开辟出“得享人间温饱福,更思携手建天堂”的另一条蹊径来。这样,“温饱”与“天堂”便成“水涨船高”之势,两相映照,相得益彰了。
改
清流汩汩绕田庄,水旱无忧百业昌。
得享人间温饱福,更思携手建天堂。
咏竹二首(阳关体)
其一
万竿直立耸云霄,一阵风横卷浪潮。
三军呼啸旌旗猎,众志成城不折腰。
其二
只缘身在石缝中,骨节弥坚枝叶穷。
板桥轻点两三笔,一曲清歌唱大风。
【忆雪堂点评】题曰《咏竹》,篇中却难见竹影。前首“万竿直立”看似有形象,实则毫无动感,说是建筑工地上的脚手架还差不多,与鲜活的竹林相去甚远。作“青推翠拥接云霄”,或可稍见竹林气象。后三句毫无个性,以之咏松、咏柏、咏杂木亦无不可。“三军呼啸”徒事张扬,一万年也“呼”不出个所以然来;作“荷戟”便好,那才是竹的个性特征。此时无声胜有声,运用形象思维,并非一定要野战攻坚般的大呼小叫。“众志成城”也不好, 一句七个字的诗,去了四个字的现成话,还能有自家多少东西呢?此类通用标签,贴哪都行,最好少用。改对此做了总体调整,“虚心”、“劲节”虽亦现成,但与竹有直接关联,能见其内在品格,为结句的推出作了有力铺垫。“细长腰”不可淡看,那正是竹腰的特写,粗腰不折又有何奇?纤腰不折才叫绝呢!形象之中,已寓人格。后首起笔便错,“身在石缝中”,竹有如此生长的吗?于石缝中扎得住根的,只能是松,这叫“松冠竹戴”。“缝”字仄声违律,亦不当。次句“骨节弥坚”仍是松树笔墨,非竹所宜;“枝叶穷”更是青蛙跳井,扑通扑通;竹之为物,枝繁叶茂,四季长青,何“穷”之有?结尾请出画竹名家郑板桥,主意不错,只是语意略带夹生,须得重添一灶火。又,两首都选用阳关体,无故折腰,亦不甚好。阳关体须得水接云衔,一气流转,如王维《渭城曲》,方是正宗;倘徒具其形而无其实,便成了“高位截瘫”,弄巧反拙。
改
其一
青推翠拥接云霄,荷戟三军卷怒潮。
总为虚心矜劲节,狂风不折细长腰。
其二
铁鞭深扎石泥中,春雨潇潇意不穷。
借得板桥三两笔,清歌一曲见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