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糖中古谈「第三期」:一场游戏一场梦,关于雅达利震荡拾遗
引·雅达利的一场幻梦
大家好,第三期的方糖中古谈,咱们不妨聊聊雅达利震荡事件吧。
其实说起雅达利,这家公司本有可能,成为电子游戏界的霸主,但终究却成了一场幻梦……
那么本期的故事,就从1974年,米罗华公司为了维护版权,对雅达利提起诉讼开始吧。
败诉导致雅达利延缓主机计划
可能很多玩家都知道,雅达利靠着街机游戏《Pong》一炮而红,殊不知,这款游戏的创意,实则来自于全球第一款商用主机米罗华·奥德赛上面的游戏《Table Tennis》。
早在1972年5月,雅达利创始人布什内尔,就出席了在伯林盖姆举办的奥德赛产品演示会,看到了《Table Tennis》的演示,而他也决定将这款游戏的创意搬上街机。
说起来也有趣,这并非是布什内尔第一次做这样的事了,在大学期间,布什内尔就因为玩到史帝芬·罗素开发的《太空战争!》,后来在毕业后,以此为蓝本做出了《电脑空间》,可惜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
至于奥德赛上《Table Tennis》的相关创意,在1966年奥德赛开发的初期,也就是拉尔夫·贝尔开发的棕盒子原型时,相关的文档就已经存在了。
雅达利自然是败诉了,判决上除了要向米罗华支付70万美元的版权金之外,还有附加协议,就是米罗华公司在一年内,拥有雅达利所有产品的版权。
这个限制,让雅达利尽管有心进入家用主机市场,也要不得不放缓脚步,而反观奥德赛这边,则让潜在的竞争对手,暂时无法威胁到自己,可惜的是他们并没有利用好这段时间。
靠移植街机游戏,雅达利2600迅速蹿红
等到雅达利的游戏主机Atari Video Computer System问世的时候,其实已经是1977年的9月11日了,这台主机还有一个名字,也就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雅达利2600。
在这几年间,街机市场也没有停歇,各种样式的机型,开始不断的出现。不管是1974年的《Tank》,还是带有方向盘的赛车类游戏,都成为了匆匆过客。
直到1978年,日本太东公司的《太空侵略者》的出现,仿佛给街机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雅达利自然也看到了街机市场的盛况,开始陆续将这些大作移植到雅达利2600上面,这也让这款主机的市场份额在1982年,达到了67% ,成为了不折不扣的霸主。
毕竟,街机需要不停地投币,这个花费,其实并不低,还不如直接买盘卡带,等于买断制了。其实这个把街机游戏,移植到家用机的策略,任天堂接下来的红白机,一样也沿用了。
尽管雅达利2600取得了成功,但也并不是没有隐忧。
在开发这款主机的时候,雅达利选择了较为流行的卡带模式,也就是说,这款游戏主机后续将推出多种游戏卡带,一次来达到多次盈利的目的。
可支撑这些技术的研发资金,也不会少,所以布什内尔在1976年,选择以2600美元的价格,将雅达利卖给了华纳,因此获得了华纳这边1亿美元的追加投资。华纳的介入,也让布什内尔开始逐渐被边缘化,甚至在1979年,其职务由雷·卡萨尔完全接管。
这个改变,是潜移默化的,布什内尔所创建的雅达利,慢慢开始变了味道。
动视的创立,影响了整个电子游戏行业
就像蝴蝶效应一般,这些小小的改变,催生了世界上首个第三方游戏发行商动视的诞生。
当然动视的出现,除了对雅达利2600产生了动摇之外,对于整个电子游戏行业,甚至也影响深远。
在动视之前,电子游戏的发行权,和游戏机的制作厂商,是统一的。要知道,在那个年代,由于电子游戏相关硬件的问题,图形图像技术还比较落后,所以游戏开发,都是以程序员为主。
可程序员作为电子游戏的创造者,他们完全无法享受到销量所带来的版税分成。
这些开发人员,看到华纳旗下的导演,音乐家,甚至演员,都拥有着分享版税的权利,而雅达利又恰恰不同意这些条件。
自然,雅达利这样做,并不妥当,以至于旗下的四位开发者,也就是大卫·克雷恩、拉里·卡普兰、阿兰·米勒、鲍勃·怀特海德,伙同音乐界的吉姆·莱维,成立了动视,意在出品发行游戏,毕竟当时看来,只要销量足够,利润还是很可观的。
雅达利自然不能任由这件事发展下去,赶忙起诉了动视,不过在判决下发前,他们并没有申请到相关的批文,来禁止动视制作游戏。
直到1982年,终审判决使得第三方开发和发行游戏,成为了合法的行为,这意味着很多蠢蠢欲动的小作坊,甚至其他行业的淘金者们,也迅速的加入了进来。
尽管动视自己做的游戏,素质还是可以的,比如《运河大战》,但剩下大多数第三方厂商,让这一年的北美零售渠道充斥着各种低质雅达利2600卡带。
最为伤心的,其实还是那些卡带的零售商,因为那些小作坊,或者门外汉公司,根本没有良性的发展计划……后来干脆退出不玩了。
这就让零售商们不得不囤积了大量的游戏卡带,而且也都退货无门,结果就是在1982年的圣诞节过后,卡带滞销之后,那些曾经买到34.95美元的游戏,不得不以4.95的零头开始售卖,即便这样,依旧无人问津。
《E.T.外星人》是心病,华纳与雅达利的内忧外患
至于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自然是《吃豆人》和《E.T.外星人》。
《吃豆人》作为街机上风靡一时的游戏,雅达利想借着其威名,移植到2600上,借此带动游戏机销量。
问题是,《吃豆人》的移植版的质量实在太低了,就算买了游戏的玩家,也都非常不满。
如此重量级的作品,遭到恶评如潮,这可不是件好事。
问题是,尽管评价很低,但雅达利生产的1200万套卡带,还是卖出了700万套。尽管有几百万套卡带成了滞销货,但雅达利,甚至是华纳错误的认为,即便有些亏损,但质量不高的作品,还是不愁销量的。
接下来,财大气粗华纳这边看上了演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E.T.外星人》,据说花费了超过2000万美金,拿到了其改编权,准备做成电子游戏。
其实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变成电子游戏,之前就有过《夺宝奇兵》,并且也还算成功。所以,本次斯皮尔伯格也特别希望,《夺宝奇兵》的开发者霍华德·斯科特·华沙来制作《E.T.外星人》的游戏版本。
问题是,时间太紧迫了,华纳这边急切的要求,《E.T.外星人》必须在1982年的圣诞档发售,最终给霍华德·斯科特·华沙制作游戏的时间,仅仅只有一个半月!要知道,《夺宝奇兵》的开发,霍华德·斯科特·华沙可是用了半年以上的时间。
与此同时,华纳也投入了不菲的宣传费用,给《E.T.外星人》造势。
在这样的热情氛围下,华纳和雅达利都陷入了疯狂,首批卡带据说就生产了上百万套。
最终的结果是,《E.T.外星人》一共生产了400万套卡带,但只卖出去了150万套,而投入的费用又十分巨大,最终造成了不小的亏损。
在1983年9月份,雅达利将滞销卡带运动到了新墨西哥州堆填区,进行了掩埋……同时埋葬的,还有关于雅达利2600的一切幻想。
就在此时,个人电脑也发展的不错,借着主机市场遇到寒流,他们则趁虚而入。
面对更为有用处的电脑,和玩物丧志的游戏机,家长们的选择,似乎也显而易见了。
除了雅达利2600的溃败,其他几家主机厂商,自己也不争气,他们同样没有勇气扭转乾坤,选择了集体退场。
就连媒体们都认为,游戏的潮流,已经从无限,转变为了结束。毕竟,潮流这个东西,实在是太难逆转了。
后日谈·救世主还得是任天堂
雅达利2600,从成为统治游戏主机界的霸主,到留下落寞的背影,其实也就短短几年时间。
如果,他们可以把游戏做得更好,或者对第三方游戏厂商进行约束,亦或是正确的引导玩家,都不至于遭遇溃败吧。
但没办法,雅达利震荡所带来的1983年美国游戏业大萧条,还是发生了,而救世主任天堂的NES,到来的时间,则要等到1985年的10月。
如果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其实这个萧瑟的寒冬,倒还不算太久,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