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宁海百岁老人肖像录(三)
杨东标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宁海,物产丰富,人杰地灵,
是全国生态示范区,
是环境优良的“大氧吧”,
也是国内少有的老年人宜居城市。
青山绿水廿万顷,十里常逢百岁人。
截至2019年2月,
全县百周岁老人已达36位,
等到年底,将有53位,
100虚岁老人近100名。
此番,“乡土宁海”团队开展活动,
走近百岁老人,讲述他们不寻常的一生,
此刻,
让我们打开“百岁老人肖像录”,
分享他们的心得吧!
健步如飞的百岁老人王尔乾
05王尔乾(1917.9.-)
王尔乾,1917年9月出生,现居深甽镇大里村。
2月17日15时,103岁的王尔乾老人午睡刚醒,他面色红润,神情恬静。我递上一本书,上面写着他外孙女的名字,老人两眼落在名字上:明啊,她好长时间没来看我了。
在大里村,王爷爷的身体素质,让后生们都自叹勿如:他行动敏捷,坐如钟、动如风,虽已百岁,还能上山砍柴;他眼目清亮,不需带老花镜,就能看书读报。
以上种种,或许与老人的经历有关。几番风雨几番晴,一百年来,王爷爷包过山林做过生意,还被抓过壮丁,好不容易打下基业,过上“儿女绕膝”的安稳日子,但一场大火过后,从此一贫如洗。接连不断的坎坷,使王爷爷养成了平和淡泊、随遇而安的心态;为了生计,一年365天,他天天劳作在山头田畈,而常年的劳动,也使王爷爷练就了一副好身板。
“德高望重。”——这是左邻右舍对王爷爷的评价。王爷爷天生聪慧,理解能力强。一次误打误撞,他结识了一位骨伤医生,跟对方聊了几句后,他就自己回家钻研,居然慢慢学会了看骨伤。从那以后,里外三村,只要有人伤了筋动了骨,总会找上他,每次都是药到病除,每次都是无偿医治,就这样,大里村的王尔乾,成了有名的善人。
追溯王爷爷的家谱,可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王爷爷的祖父享年90岁,祖母90多,父亲89岁,母亲92岁,他的妻子也活到了92岁。这一切,或许缘于王爷爷一家的长寿基因,或许因为大里的清新空气。但无论如何,仁者寿,肯定是错不了的。
老照片:王爷爷在喂老伴吃东西,眼中流露出关切和温暖
百年风雨寻常过
王亚明
王尔乾是我的外公,深甽镇大里村人,生于1917年,今年98足岁了。深甽有个习俗,男人98岁就称“百岁”,所以,在正月,子孙们就为他办了百岁寿诞,一大家子60多人到了五十多个,五世同堂,好不热闹。
三月,意外接到采访百岁老人的任务,惊喜地发现了外公的名字,高兴之余,即刻动身去大里看望他了。
走进那个老道地,表舅告诉我,外公上山斫坟前草去了。我们几个孙辈,一路紧赶慢赶,在山路上踉跄攀爬,跃上小翠湾的谷口,远远看到外公藏青色的卡其布身影在草丛里起伏,我们远远地,此起彼伏地叫着“外公”,见他远远地转身,抬头,凝望,脸上晶亮的珠子在阳光下一闪一闪。走近了,见外公微微笑着,手起刀落,杂草夹杂着小棵树纷纷一边躺倒,柴刀在这个百岁老人的手里显得铿锵有力,刀箩部(刀輎)在其背上有节奏地左右摆动着。我们上前帮忙,也斫柴,掸扫墓地,摆放祭扫供品,插香点烛上幡,一番折腾,几个孙辈早已汗流浃背,呼吸急促了,而我的百岁外公,却脸色红润,呼吸均匀,淡定如常。这百岁老人的身体素质不得不让年轻辈们自叹勿如。
外公干体力活,就像功夫高手练拳一样,属于少年童子功,功底扎实,365个日子天天练身手,从不歇着。拿他的话说:“除了床上,就是在田头山上”。可能是因为常年劳动的缘故,身子骨非常好。即便是98高龄,去宁海县城,从不要人跟从搀扶,一个人大街小巷转悠,穿梭自如。晚上,从北斗路的小女儿家吃过晚饭,一个人摸黑去兴宁路秧田头的二女儿家歇息,步伐矫健,利索。没人看得出他的年龄。
四月份,摄影师叫我随同去拍老人家的生活起居。我们一行三人,刚蜇进弄堂,就见外公正端着一个大脚盆从后门走出,脚盆里浸泡着衣服,他想洗衣服呢。“赶紧拍!”我对摄影师们说,顾不上招呼他老人家一声。摄影师们赶紧三机位准备,咔擦咔擦地启动起来。
外公眼不花,耳有点聋,需要大声地招呼应答。正在聊,一位70多岁的白发婆婆推门进来,她的脚崴了,几个月了还没好,想到了外公的草药,赶紧来求助。外公不慌不忙,桌底下捞出个饼干箱,抓了一把药末放碗里,热水掺合,又入米醋少许,开始搅拌,直至粘稠,然后把药平平地摊在纱布上,让老婆婆搁起脚,在脚背上一圈一圈地包裹起来,整个过程有条不紊,一气呵成,俨然一个资深老郎中。我们一个个敛声屏气,大气不敢出一声。
“好了!”随着外公一声吆喝,三个摄影师才回过神来。其实外公的这手绝招也是后天自学的,在一次民间医生那儿看骨伤,跟郎中聊了几句,回来就自己琢磨上了,这一尝试,几十年来还真不知帮了多少伤筋动骨的患者,却是只做好事不收费,因此积德无数。
婆婆千恩万谢,告诉我外公的好,外公的善举,外公的平和。我知道,外公长寿与他的积善行德不无关系。
外公虽一生辛劳,常年劳作,但几乎没生过病。在我的记忆中,他只得过感冒。为什么那么长寿?在村子里,每个人觉得这是顺理成章的,因为外公家族有长寿基因。太太爷90岁去世的,太太婆也是90多岁时走的,太公89岁去世,太婆92岁去世的,外婆92岁离世,外公的弟弟93岁去世,外公的89岁的弟媳妇至今还在田里劳作。这些已经老去的和仍健在的祖辈,检查身体时,无一例外,结果都是一样的好:内脏功能好,血液好,身体好。
这是一个长寿家族。
外公不爱多说,但说起往事,思维清晰,前尘旧事滔滔而来。
“外公,你记不记得你一百年的历史里发生了哪些大事啊?”
“国民党的事我全部清爽咯,国民党北伐时我十岁了,我是民国五年生的嘛。南北军打仗时我9岁,孙传芳兵与蒋介石兵在相见岭‘打相打’。我有一个亲姨夫,董李家人,蒋介石表弟,是看守蒋公馆的,去台湾时,我本来可以跟走的,那天在宁波吃夜饭,在东门口碰到我姨夫,他告诉我晚上要乘‘太康’号船去台湾了,我想跟去,不知怎么搞的竟然没去成。那时就生了你妈一个,如果去了,其他六个小的都没了,哈哈哈。”外公开心地笑了。
其实,在漫长的一百年里,他经历的何止这些,他只是信手拈来,说些高兴的事而已。外公出生的旧中国,烽烟四起,风雨飘摇,中间经历了国家体制的多次变化以及诸多的政治运动。外公做过生意,被日本人抓过几次,被当做奸细用过刑;被抓过壮丁,曲折迂回逃出一条命;本来殷实的家又不幸遭遇大火一贫如洗,从此居无定所,勉强温饱;长子出工时遭遇塌方,四处求医未果,高位瘫痪,英年早逝。很多不幸的记忆,含泪的细节,我们都记得,他却从不提起。记住美好的,忘记不幸的,这次他健康人生的原则。
“每个人只要管好自己就够了”。这是外公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外公极少管闲事,不多嘴,只管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即便是外婆得了伤寒命悬一线,长子意外瘫痪,七个孩子,缺衣少食,他也是一日三餐照常,田头地里不荒。拿他的话说,伤心没有用,日子总得过下去。
他有一句骂人的口头禅,却极少发火;常年劳作在田头,却从不贪心求多;家里穷,却从不断炊;他喜欢吃素,与烟酒无缘。他从不要子女的钱,却也从不缺钱花。他要的是细水长流,绵绵不绝。
外公住在一个四合院子里,木结构房子,单门独住,是祖上的屋基。这四合院原来非常热闹,因为祖上大多做生意,日子过得不错。他年轻时也一直做生意,贩鱼,贩牛,卖炭,包山林,日子过得也不错。经过几次土地改革几次家庭变故,家道就彻底衰败下去了,外公就一点一点地积累,让幼小的我们把多余的菜蔬论斤卖出去。在我的记忆里有这样的细节:一把杆秤,一只篮子,让我在街头摆摊卖茄子,五六分一斤,卖完了把钱上缴,然后再奖励我几个硬币。他还在戏场里卖甘蔗,把干货送给海边朋友,置换一些干海鲜,因为精明会盘算,不仅养活了一家大小,还赚下了一笔原始资金。以后,就用它生息,本息再生息,如此循环,积少成多,三五年,十几年,几十年的积攒,竟然有好几万了。他说,我自己的钱也用不完,今年政府又发给我3000元,怎么用得完啊!这是一个善于经营的老人。
妈妈告诉我,原先的四合院有大堂,大堂上悬挂一横匾:“南山瑞蔼”,是清朝台州府赠送给外公家族的。因为在清朝,能活到90岁很难得,我的太太爷活到了90岁,在当时已是长寿之星了,当时政府赠送这一匾实在是一种嘉许和祝福,也说明外公之家族长寿是有渊源的。
走出外公的木屋,回头见到外公在向我们频频挥手告别,清癯如鹤,满脸通透。外公,愿时光永驻,年年安好,岁岁无恙。
求救
这次慰问活动中得知,梅林街道下河村百岁老人何和水耳朵不好,非常痛苦,他现在就有一个心愿,渴望配一个助听器,让他听一听外面的声音,想寻求帮助。
欢迎你加入这次慰问百岁老人的活动
请文末留言
或加微号:nhlhq1962
(备注:采访百岁老人)
会开车会摄影的更佳
这次采访没找到
1.深甽镇深甽村董叶素老人
2.岔路隔塘村章金凤老人
请知情者文末留言
□图文:徐巧琼
□编辑:水东居士
□审核:老地主
□宁海县乡土文化俱乐部出品
“传播乡土文化,弘扬宁海精神”,感谢您对“乡土宁海”微信平台的支持。
xiangtuni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