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的红色革命堡垒村——官地(四)

鲜为人知的官地村
原来还是我县排名第一的红色革命老区村
敬请关注“乡土宁海”
五集连载
《坚强的红色革命堡垒村——官地》

作者杨绍谦

官地早期党员杨国宾之子

点此进入第一部分链接
点此进入第二部分链接
点此进入第三部分链接
坚强的红色革命堡垒村——官地
文 | 杨绍谦

▲竹林、官地、前童等村 | 陨石摄影

▲杨毓舟(左)与其子杨学锋

【紧接上集】

 七、及时收集传递情报  痛击敌人出城抢粮
地是宁海地区我党主要的地下联络站,活动基地,因此也是宁海许多革命大事件的策源地。其中,有两次反抢粮战斗,就是在官地策动部署的。
1949年5月初的一天,官地联络站得知长江部队要派小股部队来塔林乡抢粮,联络站即派杨毓舟送信到洪流部队,杨民奎派白云率领一中队赶到官地。根据情报敌人要从大塘山方向下山抢粮。白云与杨民昆碰头后决定,武工队和官地民兵到官地后山锅底潭一带埋伏袭击。午后,长江部队30多人,押着担粮的挑夫,从竹林方向过来,当进入我伏击区时,一连排子弹射向敌人,挑夫们一听到枪声,抛掉粮食就逃,长江部队突然遭到袭击,见地形极坏,就惊慌失措地边还击边撤退,跑回了宁海。白云即叫群众把粮食担回去。
▲马鞍岭伏击长江部队(章家良绘画)
1949年6月9日,城关地下联络站送来情报告知,国民党长江部队在宁海城关大肆抓市民和过路人,让他们去当挑夫,要到竹林、官地、前童等村庄来抢粮。官地联络站得到这一准确消息,杨民昆马上派杨国谈送信给洪流部队,要求部队予以迎头痛击,阻击敌人的武装抢粮队伍。
民奎看信后,立即派人通知叫杨国宾,让他率领区中队到官地与他率领县大队会合。杨民奎召开干部会议,研究部署作战方案。并派官地的党员杨民理去上洋,叫狙击手王友来参加战斗。这次伏击战的地点设在马鞍岭。为不伤及被抓去当挑夫的老百姓,主要以击溃长江部队为主。
晚,官地组织妇女为战士们赶制随带的干粮。以当地人身份的便利,派民兵与武工队侦查员一起,先到马鞍岭踏探埋伏地点情况。下半夜,县大队、武工队从官地出发,分别到马鞍岭预定地点隐蔽埋伏。
二天上午八时后,长江部队一个连的兵力,押着挑夫队伍,一字长蛇阵,从范家向马鞍岭行进,走到马鞍岭顶,竟改变方向往西面下山,未进入我伏击圈。杨民奎立即指挥武工队向敌人猛烈开火,击到几个敌人把敌人拦腰切断。敌人受到突然袭击,惊魂未定,又有几个敌人在王友来神枪下伤命,这样,即刻打散了敌人的队伍,一部分向岭下冲,被杨国宾率领的区中队截击,敌人更加惊慌失措,以为被包围了,就往坑里乱窜,朝着福泉寺方向逃跑,却又遭到杨国峰分队的袭击,打得他们丧魂落魄地窜逃回宁海城关。
然,这次战斗只击毙击伤了数名敌人,缴获不多,但是,达到阻止他们抢粮的目的,其政治影响和战略意义十分重大。因为,这一仗打得国民党长江部队再也不敢过来抢粮了,从此,宁海西南区实际上已成为一个小解放区,使之与山洋等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为解放宁海县城建立起了可靠的后方战略基地。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县长童先林

   八、动员官地全村力量  支援部队解放宁海
1949年6月10日下午,童先林和李笑海等20名南下干部到官地,与在官地的参加马鞍岭战斗回来的部队会合。他们一是来祝贺马鞍岭战斗取得胜利,二是要在官地与杨民奎等县委领导会合召开会议,会议开了两天。
级准备7月初解放宁海,攻取宁海县城 。这次会议县委为更好配合主力部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安排。为稳固对宁海西南区的实际控制,使之成为真正的后方基地,县委决定:将宁海西南区区工委的办公地点,前推到前童,由杨国宾率领区工委和区中队进驻前童镇,肃清国民党在西南区各乡镇的权力机构;组织各地的党支部积极筹集粮食物资,全面发动区内各村的农会、妇女会,给部队制作干粮,缝制军鞋,为作战部队提供后勤物资供应保障,到时要拿得出来,供得上去;要求事先组织落实担架队,运输队,做到人员到位,积极可靠,到时能拉得出来,送得上去;其他地区地下党组织筹集的物资,仍然通过官地联络站的渠道联系和接收、集中;为了加强接应物资的护卫能力,加强对集中物资的保护能力,把官地、严家、柘湖洋等村的民兵组建为民兵队。这些工作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为解放宁海的战斗部队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照上述会议精神和县委直接下达的指示,官地党支部立即全村动员,组织开展解放宁海的各项支援准备工作。一方面,官地中心联络站派杨毓舟、杨绍瑞、杨国谈、杨昌根、杨民敖、杨元宰等人,到宁海各地的地下联络站或党支部联系,动员筹集和制作军需物资,按规定时间运送到官地集中。另一方面,官地由民兵队长杨元亦负责,组建一支由28名民兵组成的担架队,准备随军行动;到官地集中的军需物资的管理,由杨绍瑞统一负责,组织人员进行物资的分类、登记和保管,并配合县工委李辉,做好物资的分配和运送工作;由村妇女会的杨枝梅、葛菊女负责组织全村妇女,再赶制一批鞋子、干粮,并做好到官地驻扎的武装部队的食宿安排准备。
1949年7月初,正式拉开解放宁海的序幕。按事先确定的计划, 7月3日晚上,杨民奎率领“洪流”部队进驻官地,7月4日,解放军21军61师从天台进入宁海西南区,61师师部设在西南区区工委所在地——前童。当晚,师长吴炜主持召开作战会议,杨民奎参加了会议。会议研究部署解放宁海县城的作战方案,明确解放军各部的战斗任务和我地方的配合任务。
后,杨民奎立即回官地,连夜召开会议,传达县委的作战部署,安排地方的配合任务。解放宁海的时间,定于第二天——即7月5日。攻城的主要任务由解放军主力部队承担,由21军61师和22军65师从城南、城西、城北三个方向,对宁海县城进行合击攻城。明确我们地方的具体任务:
1.组建两支小分队,由杨国峰、白云带领,跟随解放军主力部队,为主力部队攻城和进城作战引路;
2.杨国宾、陈立民为后勤服务、物资运输的总负责,及时派遣运输队、担架队,保证解放大军到那里,粮食、弹药就送到那里,担架队跟进到那里;
3.官地的武装民兵担架队,由杨民昆带领,跟随“洪流”部队行动。
 4.其余的“洪流”部队作为机动部队,由杨民奎率领“洪流”部队和部分县党、政干部,与61师指挥部同行;
5.立即组织基干民兵前出放哨,封锁消息。
7月5日早上,各部队分别向县城挺进,按计划进入阵地。
午5时左右,61师指挥部前移到福泉寺,官地武装民兵担架队,即跟随杨民奎率领的“洪流”部队到达福泉寺。下午8时,指挥部发出总攻的命令,杨民奎立即带领“洪流”部队、官地民兵担架队,跑步向县城进发。到大南门跟随主力部队冲到县前街,先后占领了县政府、警察局,主力部队把包括警察局长等20多名俘虏交给“洪流”部队看押,杨民奎就留县大队一个班和官地的一部分武装民兵看守俘虏,带领其他人继续追击敌人。在解放宁海县城的战斗中 ,官地民兵队是全县唯一冲进县城参加战斗的民兵队。他们为宁海的解放作出了直接的贡献。

未完待续】

□ 图文:杨绍谦

□ 排版:水东居士

□ 审核:刘开文

□ 宁海县乡土文化俱乐部出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