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层面看《我不是药神》苦涩地叫座
(原创)
从三个层面看《我不是药神》苦涩地叫座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7月5日正式上映的电影《我不是药神》不到一日票房已破3亿元。在上映前并没有十分卖力宣传的情况下,能够获得这样的收益,翔实让人惊讶,就连一向标准十分严苛的豆瓣网友也给出了9.0的高分。
那么,这部故事并不精彩、演员队伍也不强大的电影,为什么会获得如此高的人气呢?显然,需要冷静思考。笔者认为,对这部既卖座又叫好的电影,可以从三个方面苦涩地分析和看待。
从艺术角度来看,它真正体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有一位知名作家说过,科学是真、宗教是善、艺术是美。为什么说艺术是美,笔者的观点是,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提炼于生活的艺术,才是真正的美。
而对于《我不是药神》来说,它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美,也升华到真和善了,是美、善、真的统一体。因为,它把生活中人们喜欢的美、善、真都融合到了一起,而且是进行的没有太多艺术加工的融合。所以,让观众看了以后,觉得所有一切都发生在自己身边,是自己亲身感受一样。自然,就不乏真的感觉,也不乏善的滋味了。这样的艺术,怎么能不让观众感到美呢?就算表达的故事有点凄凉,也不难产生真善美的感受。喜欢,也就很容易从内心产生。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不是药神》反映的是一个凄善、凄美的人物故事,因此,所体现的真,又容易让人陷入到现实生活中某些还不是很美好的东西中去,难免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想法,譬如药品价格偏高、看病难等。所以,如何通过影片的播放,更好地提升民众的判断是非能力,而不是一味地拨高影片的艺术性、生活性,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从现实角度来看,它触碰了现实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影片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真实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陆勇,为了给病友代购仿制药而差点身陷囹圄。我们说,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很多,有各种故事的人物也很多,为什么陆勇及其故事搬上银幕后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共鸣,产生如此大的社会效果呢?很显然,不是故事本身有多精彩,而是故事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很抓心,很容易产生共鸣。因为,救命药少、救命药贵、救命药渠道复杂甚至救命药采购销售过程中腐败现象严重的问题,让很多人、很多家庭都遭受过很大的伤害。而且,现实生活中,不少普通药也存在换个马夹就变成高价药的问题不断。相反,在印度这样被普遍认为经济没有中国发达、生活水平也没有中国高的国家,药品价格却很低。所以,当陆通的故事被搬上银幕后,很快地就在观众心里产生共鸣了,就被观众紧紧地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正是因为影片折射了现实生活中的难点问题、焦点问题,不仅会让观众产生共鸣,还会让观众进一步与现实生活中的难点、焦点问题相联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影片让观众更好地对现实生活中的难点焦点问题进行客观分析、理性思考、冷静看待,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而不仅仅是人气旺、既卖座又叫好那么简单。否则,就起不到影片的真实效果。
第三,从法制角度来看,它把握住了情、理、法的关系。现实中的陆勇,为了购买药物治病,并方便给印度仿制药公司汇款,于2013年从网上购买了农业银行卡等3张银行卡,并将其中一张卡交给印度公司作为收款账户。案发后,2013年11月23日陆勇因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被沅江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后经审理,陆勇的行为虽然违反了金融管理法规,但其目的和用途完全是白血病患者支付自服药品而购买抗癌药品款项,且仅使用1张,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不认为是犯罪。
很显然,陆勇的行为,是触碰了法律的底线的。但是,这根底线,显然又与情和理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如何把握、如何理顺,非常重要。应当说,由于影片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所以,主人公最终被轻判且减刑了。但是,这并不是说主人公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如何通过主人公所做的一切,对观众产生教育和警示作用,尤其是法制教育作用,而不是“一边倒”站在情、理方面,是影片需要表达,也是观众需要思考的问题。因为,影片没有因为情理问题忽视了法律,也没有因为法律放弃了情理,而是把握好了情、理、法的关系,实现了三者较好结合。如果不从正面去理解,难免会有人会产生讲情理就可以不要法律的想法。从这个角度来看,既是苦涩的,也是能够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