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说实在的,我们都理解错了
有八个字,想必大家不会陌生: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每每提到这八个字的时候,大多数人的理解是什么?
人到30岁就得出人头地、事业有成了,好像30岁取得的成绩就是一生的成绩;另外人到40岁就不会再感到迷茫了,大有一种看破红尘、超然物外的心境。
其实除了有那么一点道理外,更多都是掺杂着对人的苛刻。从严格意义上来说,30岁,人生才刚刚开始,因一个“立”字而刚刚开始,如果单一从字面上来理解,是不是有站立、树立、独立的意思?
所以“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说实在的,我们都理解错了!
其实你会发现,人在30岁以前,鲜少有去认识自己、定义自己,以及深度去思考人生与生活的。所以迷茫总是生活的常态,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完全凭一腔热血去燃烧自己的激情岁月。
30岁也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岭,意味着我们要在深度的思考中去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生活规划,以及独立去承担那些属于自己的责任。
意思就是这个年纪什么都要确定下来了,不能再浑浑噩噩、无所无谓,然后奔着生活一点点来、一步步走。
立身:首先我们要知道,自己自身是一切生活的根本,要在自己能站得住脚的情况下,才能再去谈其他的,那么立身也是修身。
立的是自己的修养、道德、信念、独立、韧性、思想、追求等等。然后自强也是立身之本,绝对不能再有啃老的想法和行为,或者把自己的人生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那是软弱的行为,只会让人不齿。
立业:30岁以后的人要找到自己的一技之长,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然后确定自己的事业,而不是说30岁要取得怎样怎样的成绩。
绝对不能再游手好闲、好吃懒做,这是生存下去的需要,也是对社会尽到的一种责任。
立家:在这个社会上行走的人,几乎都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一个人漂着或许没什么不好,但一定是扎不了根的,仿佛海面上的浮萍,只有成家以后才会安定下来,借助婚姻更好地理解自己,成全自己。
人到中年,也将迎来人生当中最大的一道分水岭,应该于深沉中有一种旷达,也应该于豪放中有一种修养,步入真正的成熟阶段,知世故而不世故。
成熟可不是什么圆滑,而是真实自我的发现,独特个性的形成,最重要的是能接纳生活中的残缺部分,以及能够做到律己容人,去掉了苛刻,懂得了宽容和原谅。
要知道40岁,一定是经历了太多冷暖、妒忌、迷茫、振奋、激动、疑惑,那么之后呢?应该是恍然大悟,应该是豁然开朗,还应该是从容潇洒,由内心深处传来阵阵芳香。
透过表象看清本质的能力:理智和清醒应该是中年人的代名词,那么支撑理智和清醒的是什么?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
不再意气用事的背后,是遇事学会了思考,终于有了自己的主见和判断,这才不会被一件事物的表象所迷惑。
然后也没有了年轻时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自大、妄想和天真,明白了一切理想都要绝对建立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上。
如果三十而立是一种确定,那么四十不惑就是一种肯定。
肯定自己的选择和责任:年龄已经不允许自己想太多,只能坚定自己的选择,在已经选择的人生和生活中走下去。同时也肯定了对子女、对家庭、对父母的责任,不用想太多没用的,只管把自己该承担的责任,承担到底。
于是40岁以后的男人,少了激情多了沉稳;少了冲动多了冷静;少了放纵多了责任;少了幻想多了务实。往透了说,就是开始讲实在、谈实际的东西了,没了年轻时的那种天马行空。
都说岁月无情,但我们后来所拥有的、最好的往往也都是岁月的馈赠,虽然失去了很多东西,但也收获了很多东西,包括更好的自己和高度。
前半生的成长,是由简而繁,因为刚开始去认识这个复杂和现实的社会,不由地会受到影响,等明白了社会的规律和轨迹,又开始追求内心深处的芳香,相当于是找寻到了真实的自我。
于是后半生的成长,也是一种蜕变,由繁而简的蜕变,不是想要去改变世故,而是有了正确的态度去对待世故。
这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不喜不悲的一种心境,又因为那份从容和镇定,培养出了自身的独特气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