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瞎侃二战德国党卫军(修订版)

博主我,也是这个公众号的运营者主要就对二战期间德国的党卫军,也就是武装党卫队感兴趣,但是兴趣主要集中在两支装甲师以及它们参与的诺曼底和匈牙利战役,以下的文字为跟大家瞎侃,就图一乐——raingun

博主个人比较关注党卫军的七支装甲师以及诺曼底战役和匈牙利战役,也确实没有更多能力和精力全面研究二战,那是神干得,我干不了。所以把喜欢和研究的范围控制在德国党卫军之中。

什么是”党卫军“。德语“Schutzstaffel ”,简称“SS”,本意是“防卫梯队”,而我们中文历来翻译外国词源的时候都讲究信达雅,因此,我们根据其语境,翻译为“党卫队”。而纳粹随后建立的“Die Waffen Schutzstaffel”组织,从文字意思上看,就是武装党卫队。但是我们中文中还有一个神来之笔的翻译,那就是“党卫军”!

这一个“军”字,完全就包含了“Waffen”的含义,堪称信达雅。因此武装党卫队,国内通常都说是党卫军。如此一来,党卫军和武装党卫队皆可以称呼“Waffen SS'一词。一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基本都是如此。

公元2000年以后,民间军迷这个群体开始崛起,不知道从何时起,又多了“武装党卫军”这个称呼,这个称呼有点莫名其妙,感觉就是把“武装”和“军”混合了。当然,就算如此,也不影响理解,而且武装党卫军这个词还是颇有受众。不过,我个人还是倾向于要么使用“党卫军”,要么使用“武装党卫队”。

由于党卫军部队番号具有特殊性,因此中文如果完整翻译就会是党卫军第2“帝国”师,党卫军第2装甲团,这样书写会引起阅读疲劳,因此全部用SS第2装甲师,SS第2装甲团来区别显示。

这里需要介绍一下党卫队的一些专有符号,包括“SS”双闪电标志、由髑髅和交叉的骨头组成的标志和尖翅版党卫队鹰徽。“SS”双闪电标志通常是使用在党卫队一级突击队大队长以下级别的右领章上。这个标志是由沃尔特·赫克(Walter Heck)在1932年设计的,作为党卫队的标准标志。两道闪电实际上是古代北欧的文字鲁内文,本意是太阳,象征着胜利。许多人把其理解为变形的党卫队名称缩写字母SS,这是一种误解。除了双闪电外,髑髅标志就是党卫队最著名的标志了,这一标志通常以帽徽的形式佩戴在党卫队成员的军帽正中,有时也出现在某些特别的党卫队组织成员的右领章上,如党卫军“髑髅”师,集中营看守部队等等。

究其含义,在人们通常的观念中,常常把这个恐怖的标志和党卫队在战争中的暴行联系起来,但实际上,这两者之间并无关联。在普鲁士及德国的军事传统中,髑髅标志意为“战斗到死”,源于1740年普鲁斯国王弗雷德里希·威廉一世的葬礼上使用的髑髅旗帜,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国王,普鲁士近卫轻骑兵团的官兵们在自己的黑色皮帽上绣上了髑髅标志。从此,这一标志就成为了德军中精锐部队的象征。一战之后的混乱时期,一些右翼组织也把这种标志画在钢盔和车辆上,使得它也具有了保守主义和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意味。因此,在党卫队选择标志时,理所当然的选中了这个代表精锐和充满神秘死亡气息的标志。党卫队高级官员阿洛伊斯·罗森温克对髑髅标志有过如下解释:“我们在头上的黑色帽子上佩带髑髅标志,借以警告我们的敌人,并向我们的领袖表示,我们随时准备用生命来实现他的理想”。党卫队鹰徽是为了和其他组织的鹰徽相区别,双翅两端呈尖状,通常佩戴于军帽正中顶端和左臂衣袖处。

SS诞生

20世纪20年代初,德国虽然表面上从战败的混乱中恢复,但是各方政治势力都急于登场填补德皇威廉二世退位逃亡荷兰后形成的权力真空。所以,当时的德国可以说暗流涌动,街头充满的殴斗、按照和动荡。纳粹党这个这个小党在希特勒率领逐渐起家后,后者也意识到急需一支私人保镖部队。因此在1923年,纳粹党成立了本部卫队(Stabswache)。这支卫队最初只有两个人文具店老板约瑟夫·贝希托德(Joseph Berchtold)和司机加酒鬼尤里乌斯·施雷克,他们两个实际上就是希特勒的私人保镖。他们逐渐从慕尼黑的党徒里吸收了一些人,大都来自中下阶层的劳动者和工人,其中有拳师,屠夫,钟表匠和车夫。不久后这个小规模的保镖组织扩充为阿道夫·希特勒突击队(Stosstrupp Adolf Hitler)。

这就是党卫队最早最早的前身。同一年11月9日,由于慕尼黑暴动失败,希特勒锒铛入狱,冲锋队也同时被列为非法组织而产生了分裂,内部各派为争夺领导权力内斗不止。更是脱离了希特勒的控制。出狱后,希特勒决定重新建立了一个精干、强力的保卫组织。

1925年4月,成立了新的本部卫队,他有着一个日后令人胆寒的名字——党卫队(Schutzstsffel,简称SS),最初有8个人,他们都对希特勒绝对忠诚,由于这个新组织在冲锋队的领导之下,发展很缓慢,而且随时有被冲锋队兼并的危险,直到1929年一个新领导人海因里希·希姆莱的到来。作为一个养鸡场的农场主,他的兴趣全部集中在了玄学和如何净化德意志种族上(纳粹那一套种族理论以及玄学,星座等是一个非常庞大和有趣的话题)。这个外表文质彬彬的人有着非同一般的野心和能量,在他的成功领导下,党卫队的规模迅速膨胀,他接手的时候只有280个成员,1930年底增加到3000人,到1933年1月纳粹党执政的时候,已经达到了30000人。

注意希姆莱的党卫队全国领袖章

当然,希姆莱如此急于扩大党卫队的人数也是为了在纳粹党内部争夺权力所增加的砝码。1933年,希特勒通过“合法”的方式入主总理府。他迅速走上了与代表容克地主利益的国防军紧密合作的道路。当然,德国军队这个军贵世家盘根错节的组织,也需要前方有一个政府代理人来通过扩军等方式让他们恢复到昔日帝德时的荣光。

但是双方合作的中间始终夹杂着一个障碍,就是纳粹起家时的合作对象冲锋队和他们的领袖恩斯特·罗姆。因此冲锋队的人数在纳粹崛起的这七年间日益扩大,横暴日益地彰显,甚至不大情愿处于纳粹党的领导之下,罗姆更是叫嚣进行第二次革命,取代现有的德国国防军。最少也得将冲锋队与陆军合并,然后置于他的指挥之下。

这就不但触犯了纳粹的利益,更是让德国国防军代表的容克地主阶级利益受损。德国军队在我看就是,就是像刚才说的,盘根错节,带有封建残余的大地主资本主义阶层。冲锋队的这些行为简直是在挑战他们的地位和权力。那冲锋队不死谁死?

恩斯特·罗姆仅想凭手下那几十万乌合之众就想推翻一个阶层,他还差了点

希特勒的纳粹党和国防军一拍即合。但是,德国军队是不能出手的,他们需要一个白手套来完成。那么看起来,刚刚出现的党卫队就是最好的人选了。

很明显,后面众所周知的“长刀之夜”彻底将冲锋队清除出了德国的政治舞台。冲锋队残余人员在二战期间主要进入“统帅堂”师(有装甲师和装甲掷弹兵师)服役,而他们通常与党卫军部队老死不相往来。

统帅堂装甲掷弹兵师

在希特勒成为德国政府首脑兼名义上的三军统帅后(实际上,一直到1944年7月20日的720事件,希特勒借着被刺杀的由头大肆清洗,都没能真正控制德国陆军),而党卫队里唯一称得上“武装力量”的单位,就是希特勒的贴身卫队,阿道夫·希特勒旗队了。指挥他们的是希特勒信任的老战士约瑟夫·“泽普”·迪特里希。

迪特里希早期的一张照片

泽普·迪特里希1895年5月2日出生于德国南部士瓦本的一个小村。他小时候家境贫寒,只上过8年学,后离家外出游历,到达过意大利北部,曾在一家旅馆作过几年杂役,然后一边打工一边流浪经过奥地利和瑞士,在1911年19岁时回到家乡,在一家面包房做工。1914年一战爆发,迪特里希应征入伍,在巴伐利亚王太子指挥的德国第6集团军里当一名炮手,曾两次负伤,并得过二级铁十字勋章。一战是以堑壕机枪为主的静态战争,交战双方都为怎么突破堑壕防御体系而绞尽脑汁。后来英国人发明了新式武器坦克,而德国则侧重依靠组合传统的兵种,编组精锐的暴风突击队(Sturmtrup)以求得突破。

一个典型的暴风突击队营编有步兵、战斗工兵、伴随步兵炮、堑壕迫击炮等等,当时每个西线的德国集团军都至少编有一个营的突击队。迪特里希就是在战争后期加入突击队担任炮手,在战争的最后阶段又加入德军中很少的坦克兵,成为一名坦克炮手。这段经历足以让他自豪不已——德国在一战中坦克部队规模非常小,后来二战中德国的著名坦克将领,没有有几人在一战中就在一线坦克部队服役,就连德国闪电战的鼻祖古德里安,一战时也仅是通讯军官而已。德国战败以后,迪特里希复员回家,当了一名警察。

与纳粹党后来的宣传相反,迪特里希其实并没有在希特勒身边参加1923年的慕尼黑“啤酒馆政变”,因为正如上文所说,直到1927到1928年间,迪特里希才加入纳粹党和党卫队。从他的党徽号是89015号,党卫队编号1177号也可以看出来,迪特里希不能算第一批的纳粹党员或党卫队成员。但是迪特里希一加入纳粹党,就被希特勒所倚重,担任了希特勒的司机兼私人保镖。其中的原因很多,迪特里希本人贫寒的出身,直率而不失幽默的性格,以及一战中的经历,都决定了他对纳粹党的意识形态有一种朴素的认同,而且迪特里希没受过多少教育,智力也不出众,希特勒反而对其更容易信任。

1933年3月17日,迪特里希向希特勒报告,他组建了一支全由忠诚的党卫队员组成的高级卫队——党卫队柏林本部卫队(SS-Stabswache Berlin),这支部队有117人,都挑选自“阿道夫·希特勒突击队”,此时他们仍然穿着同冲锋队一样的褐色上衣,但是为了以示区别,这支私人卫队换上了黑色领带,黑色领章,黑色的裤子和靴子。这120人都是党卫队理想的典范:25岁、身高180cm、无犯罪记录。这支部队有四分之一成员常驻在帝国总理希特勒身边。柏林本部卫队的驻扎地点是弗雷德里希大街的亚历山大(Alexander)兵营,而后在4月份转到利希特菲尔德(Lichterfeld)兵营。

最初的那117人

4月8日希特勒在柏林体育场出席冲锋队集会的时候,本部卫队第一次以贴身警卫的身份出现。而后在5月,柏林本部卫队改名为党卫队柏林特遣队(SS-SonderhommandoBerlin)。之后为了向柏林特遣队提供兵员,又成立了两个训练单位,分别是党卫队措森特遣队(SS-SonderhommandoZossen)和党卫队于特堡(SS-Sonderhommando Juterbog)特遣队,早期这些人员训练是以仪仗和警卫工作为主要内容,并辅以对希特勒个人绝对忠诚理念的灌输,每个人都以成为卫队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当然只有经过迪特里希的认同,训练的成果才能体现出来。9月,希特勒亲自将党卫队柏林特遣队的名字改为“阿道夫·希特勒旗队”(AdolfHitler-Standrte),还举行了一个特别的命名仪式,这个仪式也是著名的9月“纽伦堡”大会的压轴节目。

这是在柏林体育场出席冲锋队集会的时候,本部卫队第一次以贴身警卫的身份出现

9月3日夜60多名身着M32黑色制服,手握利剑的强壮党卫队员围绕在主席台四周,17时,希特勒在党卫队全国领袖希姆莱和党卫队保安处处长莱因哈特·海德里希(ReinhardtHeydrich)的陪同下来到会场,面对着台下6000名希特勒青年团团员,他像以往一样发表了一个小时的冗长演说,主题是党卫队对他的绝对忠诚。而作为对这种忠诚的回报,希特勒把最高荣誉授予党卫队——“用他们领袖名字命名的不可磨灭的称号”。这个“特殊荣誉”用一条绣着元首名字的袖带表现出来,这种袖带佩戴在制服左袖口上方10厘米处,用黑色缎带制作,宽约28-30毫米,在上下边绣有银色的镶边,中间用哥特体绣着“Adolf  Hiter”的字样。1934年之后使用了第二版袖带,将哥特体改为手写字母,并且一直佩戴到战争结束。士兵使用的袖带,山下镶边和希特勒的名字是用银灰色或者白色棉线机绣而成的,军官使用的袖带则用铝线手工绣制。

警卫旗队的袖标

1933年11月9日,慕尼黑统帅堂战争纪念堂(Feldherrnhalle War Memorial)隆重举行“啤酒馆暴动”十周年纪念仪式,因为纳粹党已经上台,所以这个仪式具有特殊的意义,来自“阿道夫·希特勒旗队”的835名党卫队员向希特勒宣誓效忠。时值午夜,街上的灯火全部熄灭,只有党卫队员手中的火把随风摇曳着,营造出一种类似瓦格纳歌剧的神秘气氛。零点的钟声敲响,希特勒、希姆莱和战争部长维尔纳·冯·勃洛姆堡将军在迪特里希的陪同下来到会场。由希姆莱首先宣读党卫队的誓词:“我向阿道夫·希特勒宣誓,忠诚于你,服从于你,为你献身”。接着由党卫队员重复,参加这个仪式的埃米尔·黑尔费里希回忆道:“充满朝气的年轻人,严肃的面孔,井然有序的人群,人类中的精英!成千上万人同时高声朗读誓词的时候,火光的映衬下,我的眼中充满泪水,好像在做祈祷……。”在宣誓仪式结束后,“阿道夫·希特勒旗队”正式更名为“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LeibstandarteAdolf Hitler,简称LAH)。这个名称据说是希特勒受旧巴伐利亚王国警卫团的启发而提出的。

1933年11月9日,慕尼黑统帅堂战争纪念堂前举行的仪式,旗队正式命名为警卫旗队

警卫旗队的工作都是围绕着“警卫”进行,全权负责守卫帝国总理府和希特勒在威廉大街的私人住所,柏林的三个机场,各政府部门(包括党卫队总部)和希姆莱的私人住所。

问题是,这支初期称作私人卫队的单位由于其地位的特殊性,导致迪特里希对希姆莱并不怎么买账。这就是当希姆莱很郁闷了。

所有重要场所都能看到警卫旗队的身影

1933年纳粹上台后,纳粹党内部派系也开始了争权夺利,希特勒也不得不到处平衡。其中戈林和希姆莱是竞争的最激烈的一对,尤其在对德国警察控制权上,两人几乎是剑拔弩张了。好在,希特勒很快把德国空军的权力送到了戈林手上,希姆莱乘机攫取了德国警察的全部权力(所以,党卫军中出现“警察”师也就一点不奇怪)。这样希姆莱就拥有了警察和党卫队这两个他权势的支柱产业。

但是,党卫队在这个时间段的规模,可能连希姆莱自己都羞于提起。因此,他不断的游说希特勒党卫队有扩大的必要。希特勒本身对德国陆军也保持着不信任和戒心,当然后者一样,他们如果觉得希特勒不合适,也一样会想办法重新寻找代理人。因此,希特勒同意了希姆莱这一请求。

希姆莱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一分钟都没耽误,立刻开始了建立“武装党卫队”的行动。问题是,希姆莱自己毫无军事经验,而且更不懂如何练兵。不过,这对他来说不是问题,他只要用对人就行了。迪特里希不可能,他指挥不动,而且后者也不具备这一才能。

身着陆军制服的保罗·豪塞尔的早期照片

因此,他通过人物色到了一个非常合适的人员,前陆军名誉中将保罗·豪塞尔,一个高高瘦瘦的勃兰登堡人。豪塞尔出生于普鲁士的军官团,是经过正规训练的军官的儿子。豪塞尔仪表堂堂、富有教养,谈吐挖苦俏皮,这让他在等级森严的德国陆军里得罪了不少人。豪塞尔的军事履历也显示他受过扎实的军事训练和相关丰富的知识。在非主动自愿离开德国陆军后,豪塞尔参加过右翼组织的“钢盔团”,又经过罗姆的冲锋队,现在,他也同样高兴地穿起了希姆莱发给他的党卫队旗队长的军服。

希姆莱有一个优点就是他不懂的东西,他很少去干涉。在获得豪塞尔这个人才后,他立刻让豪塞尔放手去干。对具体事务并不干涉。

不久后,希姆莱开始着手组建党卫队的第一支武装力量——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SS-VT),其最早的构成就是政治预备队,这些政治预备队是党卫队原先用来应对国内各种冲突的。现在驻慕尼黑和汉堡的政治预备队分别转化为了“德意志旗队”和“日耳曼尼亚”旗队。为了表示党卫队全国领袖办公室对迪特里希指挥的阿道夫·希特勒旗队的领导权,因此最初的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下辖的第三个旗队就是它。

可惜的是,这个事情受到了迪特里希极大的抵触,仅仅在名义上归属了一段时间后,迪特里希就想办法脱离了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的直辖。好在这时候德国和奥地利发生了合并,党卫队通过招募奥地利境内的纳粹分子组建了一支旗队——“元首”旗队。最后这“德意志”、“日耳曼尼亚”、“元首”这三个旗队组成了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这就是后来“帝国”师的前身。

在这个新生的组织中,保罗·豪塞尔终于放手去干他任何想干的事情,这是他留在德国陆军中一辈子都别想的事情。1935年初,豪塞尔在不伦瑞克公爵官邸开办了一个党卫队军官学校,用来培育有朝一日担任武装党卫队营、团级干部接班人的学习场所。

党卫队战士缺什么,豪塞尔就应该灌输给他们什么——纪律、服从、操练、敢于拼杀,简而言之,所有的军事知识。

豪塞尔也同时意识到,只有以德国陆军为蓝本进行训练,才能建立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按照他的说法:“党卫队必须建立一支首先以国防军训练教程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部队,因为这种教程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1936年10月1日,豪塞尔被提升为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的督察员。而三个旗队的规模类似于团,因此豪塞尔给自己建立了一个类似师指挥部的部分,负责监督部队的装备和教练工作。豪塞尔终于可以做他一直想做的事情:一位指挥部队的将军。

如此一来,党卫队内部的武装力量中,形成了第一个模仿德国陆军的军事化、正规化的系统,“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系统”,其代表核心人物就是保罗·豪塞尔,这个派系的目标就是军事正规化,像德国陆军看齐。

我花了这么长的篇幅介绍豪塞尔,就是为了说明党卫队真正开始军事化和具备战斗力就是从豪塞尔着手建立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开始的。

但是这里也必须说明,豪塞尔从某种程度上,有点就像在党卫军里的宋江,干的是挖陆军墙角的买卖,但是其实内心一心就想跟陆军一样或者从回陆军,也就是“招安”。以他为代表的就是党卫队中的“新兴派”或者叫改革派,他们希望党卫队中的武装力量能够陆军化或者说跟陆军一模一样。而迪特里希为代表,包括后来髑髅师的首任师长及集中营督导艾克就是保守派的代表,他们对持枪护卫元首或者对在集中营里看枪欺负被关押的犯人感兴趣,对真的变成军人毫无兴趣,因为他们也没有意识到,纳粹德国终将投入战争,直至在战争中消亡。

不伦瑞克党卫队军官学校校长(稍后升为总监)保罗·豪塞尔

这时候,保罗·豪塞尔得到了一个得力助手,一个真正的军事人才,他的到来对“德意志”旗队、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帝国师)乃至整个党卫军的早期建设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就是菲利克斯·施泰纳。施泰纳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亲眼目睹了人员众多,优劣混杂,机构臃肿的大兵团作战。他对此十分厌恶,从那时起,他就萌发了“精兵建军”的思想。

这种思想承席于一战后期德军暴风军团的精兵思想,强调部队的高度机动性和主动性,他训练并要求每一名士兵都能独立面对战场上无时不刻都在发生的突发情况。这种革命性的训练方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他到了“德意志”团后,首先拿一个营做试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目的就是建立心目中的理想“战斗实体”——突击队。

这张照片摄于1939年,也就是施泰纳担任德意志团团长期间

如此一来,保罗·豪塞尔和菲利克斯·施泰纳引入的正规的军事训练,使党卫军特别机动部队的军事素养大大提高,有了向野战军队转型的能力。并且他们这个系统坚持使用团、营、连、排的的番号,而不是党卫队创造出来的旗队、突击大队、突击队这些名称

这时候,迪特里希带领的希特勒旗队呢?

他们仍忙于他们的老本行——各种检阅和警卫任务,平日疏于训练,闲暇时四处惹是生非。由于是最接近权利中心的精英单位,警卫旗队难免会目空一切,骄横跋扈。他们看不起国防军,甚至也看不起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其他的部分。而国防军士兵的态度也没有变化,他们嘲笑“警卫旗队”的士兵是“柏油马路士兵”,讽刺他们外表光鲜,只会走走正步。排除国防军的成见,这点确实切中了要害。无论他们在各种场合多么风光,实际上都属于花拳绣腿,在实战当中完全没用。而且由于迪特里希身份的特殊性,他可以拒绝豪塞尔对“警卫旗队”的训练加以指导。

警卫旗队仍沉醉于在猿首面前走出整齐的队列

因此,虽然迪特里希这个作风豪放的巴戈利亚硬汉深受部下爱戴,但是他确实不具备相应的指挥能力。而且他带领的旗队士兵对施泰纳的新型训练方式不屑一顾,尤其是那种类似训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可是当他们目睹同样归属特别机动部队的“德意志”团的士兵在20分钟之内完成3公里的武装越野时,就全都傻眼了。

希姆莱为了让党卫队军事正规化(这对希姆莱也是有好处的,有了军队,才会有军功,有了军功才有更大的话语权,有了话语权才会有更大的利益可图),也对迪特里希说过一两嘴,但是对于本就不对付的人来劝说,即使是好话,也未必听得进去。

其实,任何一个人的改变,有时候,靠的是自己突然的觉醒,而不是别人的劝诫。就是自己突然意识到,我靠,这样下去不行,我得改变!

终于有一天,迪特里希发现几乎所有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的士兵都瞧不起“警卫旗队”,他们的优越感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而且他们也必须适应向野战部队的转型。迪特里希同意豪塞尔指导“警卫旗队”的训练,还提出和其他特别机动部队互换军官,把部队拉出兵营,在国防军教官的指导下按照陆军训练大纲一板一眼的搞起了军事训练。

迪特里希的这一改变,真正让警卫旗队从马路大兵开始向真正的精英野战部队走出了第一步。从此以后,党卫队内部武装力量又形成了一个系统——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系统。比如,弗伦茨·维特就曾被派到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作为军官互换,返回旗队后,一步步成为警卫旗队第一个装甲掷弹兵兵团/摩托化步兵团团长,1943年又成为同属警卫旗队系统的希特勒青年团师的首任师长。

讲到了这里,我就得介绍了党卫军内部第三支武装力量——“髑髅”旗队和髑髅部队系统。

作为第三个系统以及这个系统的代表,后来在战场上备受敌我双方重视的“髑髅”师起家可以说挺让人无语的,他的成员大多来自集中营看守,这些人通常都是流氓、打手、没有文化、失业者等等。怎么看都是一支杂牌单位。当然这一切,都与他们的头头——特奥多尔·艾克有关。

特奥多尔·艾克仍集中营长官时候的照片

这位生于1892年的脾气暴躁的阿尔萨斯人是一个火车站站长的儿子,由于成绩太差中断了学业,于1909年,也是他17岁那年加入了德国陆军。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艾克担任西线的1名军需官,获得过二级铁十字勋章。像从前的很多军人一样,随着德国的战败,社会地位大跌,因此怨念丛生,认为战败是民族的屈辱,魏玛制度是外来思想的畸形产物,结果这也成了其个人不幸的起因。1919年艾克就读伊尔梅瑙工业学校,由于穷困中途辍学。

1920年进入伊尔梅瑙警察局当谍报员,因反政府言论被开除后设法进入科特布斯警校学习。毕业后艾克拒绝服从分配,跑到魏玛治安警察局,然而才干了14天就被解雇。此后他进入佐劳警察局,但又不肯接受分配的职务……这样的人,看来只能跟和他一样仇恨新政府的人才有共同语言了。1929年,艾克加入了纳粹党,虽然没有继续当警察,但作为伊本化学工业公司的“保安委员”,他有了一份能维持生活的收入。1932年,他成为党卫队的一员,这直接导致他再次失业,因为他的雇主在得知艾克从事过于暴力的“政治活动”后,直接炒了他的鱿鱼。

现在的艾克只能把全部希望寄予自己在党卫队的发展了。达豪作为纳粹政权最早关押政治犯的集中营之一,组建初期即使在纳粹党人自己看来,也是乱糟糟不成气候的。党卫队的创始人海因里希·希姆莱偶然发现艾克似乎是一名维持集中营“良好秩序”的理想人选,其身上有很多特点让他适合这个位置:绝对服从领导,优秀的组织才能,影响他人并让他们屈从于自己的能力,再加上狂热的国家社会主义思想和对一切“非德意志”的东西的仇恨。

1933年6月底,希姆莱任命艾克为达豪集中营的长官,在这里艾克遇到了一群跟他一样时运不济、充满怨愤、拿囚徒出气的人。即使有人还存有那么一点正义感和天良,在艾克这个残暴成性的老手调教之下,也都很快变得心狠手辣。没过多久,艾克就把达豪建成了集中营蜘蛛网的中心:一部通过强制劳动、饥饿、疾病、迫害、折磨和灭绝“国家社会主义的敌人”的机器。希姆莱对艾克在达豪的管理颇为欣赏,1934年7月1日的长刀之夜中,艾克更是参与了处死冲锋队领袖罗姆的行动,从而证明了他的冷酷和忠诚。作为奖赏,艾克当上了所有集中营看守部队的领袖,并升任集中营督察员。而达豪集中营就是髑髅队起家的地方

艾克在新落成的体育馆内向他的手下演讲,内容无非是跟谁都不是一路的

艾克现在的头衔是“集中营督察员兼党卫队看守部队领袖”,受希姆莱直接领导,他只是在表面上隶属于党卫队中央技术管理局。艾克在每座集中营都设置了看守部队,还首先建立了不受普通党卫队约束的突击大队。从1936年3月29日起,艾克的部队正式称为“髑髅队”,已经拥有约3500人。1937年4月,艾克将5个突击大队编成3个髑髅旗队,分别是:驻达豪的“上巴伐利亚髑髅旗队”;驻奥兰宁堡的“勃兰登堡髑髅旗队”;驻布痕瓦尔德的“图林根髑髅旗队”。1938年德奥合并后,增建了“德意志东部边区髑髅旗队”,驻屯奥地利的林茨。作为旧陆军的前军需官,艾克对职业军官抱有很深的反感,并觉得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就是掌握在这些职业军官手中,才变得与他自己手里的“革命队伍”产生了隔阂。

由于在陆军中被解除职务,随后又在自己选择的警察生涯中屡遭碰壁,再加上在党内喜欢发牢骚因而声明狼藉,这使得艾克对自己的境遇常常愤懑不平,结果把这种情绪也传染给了自己的手下。构成集中营看守这支棍棒部队的都是一些头脑简单的半文盲农民、无业人员以及流氓,他们对于艾克反犹太人、反XX主义和反职业军人的言论虽然完全不懂,但既然这是老大提出的“三反言论”,那只要彻底拥护就行了。如此看来,艾克的髑髅部队更像是江湖帮派,跟军队完全搭不上边。艾克竭力阻止职业军官进入部队,动摇他对髑髅队的统治权;他一再警告部下不要听信“可笑的试图模仿军队编制的企图”。

1937年,他向集中营看守队训话时说:“我们既不属于陆军,也不属于警察,更不属于特别机动部队管辖。党卫队髑髅队各单位自己明确属于普通党卫队,因而可以既不需要军官,也不需要军事领导。

在这种精神状态中成长出来的棍棒部队,能是什么货色完全可以想象。

我们在说说党卫军与陆军的矛盾

长时间以来,旧德国军队(一战以来)已经发展成一个以容克地主阶层为代表的国中之国,他们所作的一切核心就是维护自己的地位,保证自己是全德意志唯一的武装力量。你现在(希特勒)要建立一支自己无法控制吸收的另一股武装力量,我跟你能没矛盾?你是在开玩笑么?这是利益决定和驱使的,任何小的矛盾和历史社会现象,你放大了看,一目了然。

第二,党卫军和国防军还存在着阶层的矛盾。和讲究出身的国防军不同,党卫军的成员则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在1938年之前,只有40%的党卫军新兵受过初等教育,在国防军中有高达49%的军官出身于军官世家,而在特别机动部队中这种出身的只占5%,在国防军当中只有2%的军官出身于农民,而这个数字在特别机动部队是90%。和国防军相比,那种普鲁士式的等级观念大为淡化了,官兵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因为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是为了纳粹信仰和为领袖意志而战的同志。晋升和提拔只看能力,不问出身,训练之中,官兵也一视同仁,经常展开竞赛。这些破除等级限制的做法使得党卫军内部关系非常融洽,由此形成了很强的凝聚力,这将会在日后的艰苦战斗中表现出来。

但在国防军看,党卫军就特么一帮泥腿子。早期,国防军看希特勒用党卫队这把刀来狂剁冲锋队的时候,对这个组织是有着所谓“看好”和“扶持”的态度的,原因无非是把党卫队看成自己的白手套,干脏活的,让国防军永远伟光正。一直到,希特勒和希姆莱开始将武装党卫队真正开始扩大成军的时候,国防军态度从“欣赏”、“扶助”,立马变成了限制和打压。

1938年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动中,实际上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的三个团;“警卫旗队”、“德意志”团和“日耳曼尼亚”团都去参加了,但是国防军最高统帅部的呈交给希特勒的公报文稿中写得却是,占领行动是由“陆军、空军和警察部队”完成的。当初稿送给希特勒审阅时,他对这一措词很不满意,用蓝色铅笔改为“这次愉快的占领行动是由陆军、空军、警察和“警卫旗队”共同完成的”。这种限制,打压从战前就开始,无处不在。所以,党卫军和国防军的矛盾是屁股决定的,就是在战争后期,一些国防军的将军对确实在前线奋战的党卫军装甲师具备同情心,但是他所能做到的就是不说话,也就是不落井下石,而不是帮后者说任何辩解或者证明的话,没办法,如果他说了,自己就混不下去了(这一事件在我的作品《黑天鹅之死》中也有提到)。

迈向战争

波兰战役爆发后,迪特里希的警卫旗队只是一个团的规模,他和豪塞尔的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都参加了战争。但德国陆军一直拒绝党卫军作为武装部队进入战场。希特勒也不得不妥协,豪塞尔的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早期是与国防军单位组成的混编部队进入战场的,这就是维尔纳·肯普夫少将指挥的“肯普夫”装甲师,实力大约相当于一个旅级规模,进入该编制的有“德意志”团、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属炮兵团、党卫队通信营、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属侦察营、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属防空(机枪)营2连。

警卫旗队由于规模不大,没什么太大的浪花出来。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则在这场战斗中获得了正规作战的经验。

波兰战役结束后,肯普夫装甲师这个临时单位也随之举行了解散仪式。照片中为隶属该师的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官兵列队走过肯普夫师长面前。这次跟陆军正规军的合作,让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获得了真正的战场经验

紧接着的1940年闪击西欧的战役,德军的闪电战战术大获成功。进攻各路势如破竹,豪塞尔的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也正是更名为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师作为一个完整的师团投入战斗。

此时的迪特里希的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仍然是一个加强团级的规模。相对于越来越正规化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虽然旗队恶补了军事训练,但是在这种一路顺畅的战斗中也逐渐变得懒散起来。在法国战役中,旗队的军官和士兵打着打着竟然就带着从法国不知道哪里弄的猫啊,狗啊上路了,有的人更是军服都不穿了,便服都穿起来,搞的跟环游法国似的。逼得对手下一向宽厚的迪特里希都不得不一再强调记录,并且大骂有的手下已经跟吉普赛人没什么区别了。别提还有误伤这种事情发生了。

这时候,我们提到的特奥多尔·艾克的髑髅队在干嘛呢?虽然一再抵制自己的髑髅队军事化,但是随着战争的到来,一再抵制自己的髑髅队军事编制化的艾克不得不妥协,因此他的部队必须编成为一支准军事部队。

此前所述,艾克的髑髅队更像是江湖帮派,跟军队完全搭不上边。在组建髑髅师,他是在他的达豪集中营抽调各处集中营的髑髅旗队的成员组建的。由于其人缘爆差,他既得不到德国陆军的帮助,也得不到本该和自己一条战线的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体系的帮助,使得初期组建的髑髅师军事素质十分堪忧。

西线战场上的髑髅师步兵

在最初期的战斗中,髑髅师这帮集中营看守真正的战斗没打多少,对平民的烧杀抢掠倒是一直没停过,立刻在德国陆军中臭名远扬。导致希姆莱都十分被动。党卫队内部希望军事正规化的势力或派系,加上党卫军部队需要依靠陆军的后勤部门提供武器装备和协助训练,内部反对艾克的声音日益高涨。也是因为艾克在党内得罪的人太多了,或者说得罪了希望党卫军军事正规化的派系。自从艾克带着他的髑髅师上前线后,后方的投诉和各种眼药在希姆莱党卫队全国领袖办公室的案头就没断过。

实际上,这些军事正规化的派系,就是想干掉艾克这种党卫队/军内部的保守势力,即拒绝军事编制正规化、陆军化。这一行为在陆军中也屡见不鲜,新兴的装甲派,就是装备坦克来实现现代化 的陆军军官,对内部保守派,仍然试图坚持骑兵为主力的骑兵派(保守派)干起来也是不遗余力。

党卫队地区总队长、党卫军作战指挥部主管和后来的党卫队高级地区总队长汉斯·于特纳,开始严格注意使党卫军符合武装部队的军事准则和要求,艾克自然成了出头鸟,党卫军作战指挥部日益严厉地要求髑髅师师长,必须更严格地服从1940年夏季建立的党卫军作战指挥部的命令。为此,艾克曾向上面诉苦说,柏林有人发动“对我进行的围剿……从我离开家乡后,有些人就千方百计地破坏党卫队全国领袖多年来对我的信任。

这事说穿了一点也不稀奇,就是改革派在全力打击拒绝正规化的保守派。他们动不了迪特里希,就集中火力干艾克,干艾克的同时也是做给迪特里希看。

事实上,于特纳的主张是为了有利于党卫军的军事声望,毕竟他们的所有武器装备都要依靠国防军的后勤部门,当务之急就要先解除这个毫无军事领导能力的前军需官的指挥权。来自内部和外部对髑髅师的非难声开始多了起来,而且髑髅师的官兵在西线最先制造了战争罪行。1940年5月27日,他们枪杀了约80名英军战俘,原先集中营看守队的残暴行为、恶劣习惯都被带进了整个髑髅师。连希姆莱也参加了反艾克的讨伐,艾克因为一些小事处分他的团长,并将高级将领患性病的情况公之于众,希姆莱都不得不指责艾克说,“亲爱的艾克,我在看到这种东西的时候,对您的理智表示怀疑,您是否真正有能力领导一个师?”但是,希姆莱念其以前的功绩,没有同意把他从师长的位置上撵走。艾克忍受了一份斥责,保住了师长的位置。

法国战役时的髑髅师师长艾克,他的手下发现只能用拙劣来形容

其实希姆莱并不全因为其所为的集中营功绩,更多的是因为集中营正在源源不断地掠夺平民的财产,然后流入纳粹党内的各色人物手中。集中营上交的好处,或者说利益才是希姆莱保住艾克的最重要原因。

法国战役后,希姆莱开始着手征召外籍人员加入党卫军。原因也是陆军对他的限制和打压。由于招募德国平民进入党卫队服役,首先要获得这个志愿者或应募者当地陆军兵役登记官的许可。根据德国当时法律,这个签字权在德国军队手里,大家想想双方有着阶级矛盾的德国陆军会怎么做?结果不言而喻。德军相关工作人员是能不签字就不签字,能不同意就不同意。

好在战争开始后,纳粹征服了欧洲一个又一个国家,那些国家庞大的德裔群体就摆在了希姆莱和他的手下面前。德国法律还没修改变更成承认这些是德国人,因此党卫队可以不受限制的招募外国人,这样就解决的人手不足,规模不足的问题。拿外国人充数即可,只是后来希姆莱充过了,太多了,大部分都是垃圾乐色。

1940年,党卫队利用征召来的比利时和荷兰志愿者以及部分芬兰志愿者组建了“维斯特兰”团(Westland, 有的会翻译为西欧团,我这里沿用音译,因为这个词汇直译为西地,如果简单的翻译成西欧不能很好的表达这个词汇本身的含义,所以用音译加注释的方式我认为最为合适)。没多久,来自丹麦和挪威的志愿者为核心组建了“诺德兰”团(Nordland,意思为北地,我这里同样也是音译)。

维京师中由荷兰、比利时为主的志愿者组成的维斯特兰团

由挪威,瑞典,丹麦等北欧志愿者为核心组建的诺德兰团

但是,这些人同样没什么军事和实战经验。为了保证作为党卫队首支外籍军团能够一炮打响,给后面的外籍军团打样。豪塞尔的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系统出手了,也只能他们出手,迪特里希自己还是半吊子,艾克的髑髅师更是不能看。因此,“日耳曼尼亚”团被一次性移植过来,以上的三个团,组成了“维京”师。而维京师的首任师长,也是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系统,我们之前也提到的菲利克斯·施泰纳。

为了让维京师具备战斗力,日耳曼尼亚团被一次性移植过来,团的人负责当教官

如此一来,党卫队内部三大系统(警卫旗队系统、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系统、髑髅队系统)之外,又形成了一个外籍军团系统。只是这个系统还是依附于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不能算一个独立的系统,只是到了后来,党卫军不断扩充,这个系统才在人数上大大超越其他各系统,只是战斗力加一起也没什么P用。而在后来的党卫军外籍部队中,具备战斗力的也就是维京师以及从维京师里脱离出来的诺德兰团扩充而成的“诺德兰”装甲掷弹兵师等部队。

最后,我还得介绍下最后一个极具政治色彩的系统,党卫队内部的警察系统。大部分朋友能叫得上名字的就是 “警察”装甲掷弹兵师。实际上,警察这个系统在党卫军中也有不少人员,并且也向其他部队输送过军官,早期还担任过培训的角色。怎么说,警察都是持枪的纪律部队,他怎么都比你招募来的平民要强吧,你用他转成军队也比用什么都不懂的农名训练成职业军人要快吧?纪律部队,纪律部队,至少警察这个群体已经知道什么是纪律,这个军队里最重要最基准的准则了。

警察师的许多官兵虽然穿着SS的迷彩,但是大部分时候都戴着原有的军衔领章,而不是SS的

在希特勒的亲信群里,每天的勾心斗角和互相敌视就是常态。戈培尔、戈林,希姆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得每天在希特勒面前显示自己的所谓的忠心和能力。实际上,最早创建政治警察的是戈林。实际上,魏玛共和国时代,警察就被组织了起来。遇上经济大萧条,,这些警察当然不愿意加入这些失业大军,因此理所当然的愿意为纳粹效力。戈林也给自己属下的警察加以武装,多多少少有点和党卫队争锋相对的意思。在戈林的威权面前,希姆莱也不得不表示让步。不久后,希姆莱被希特勒任命为慕尼黑的警察局长,利用了这个职位,希姆莱曲线救国,极大的扩充的自己的势力。到最后把自己弄成了全国政治警察的实际指挥人。

戈胖成为帝国空军元帅后,就把警察的权力全部“转让”给了希姆莱

为了平衡好权力的分配。在希特勒的点头下,戈林拿到了整个德国空军的权力,因此他对希姆莱已经渗透的差不多的警察权力就选择了“放弃”。因此,希姆莱又拿到了警察权力。此后,警察单位出现在党卫队里也就不觉得奇怪了。只是,这个单位具备代表性的也就是刚才所说的警察师而已。

实际上到了最后,党卫军中真正具备战斗力的也就是后来的七支装甲师和另外几支装甲掷弹兵师,其他的单位别说敌人了,就是德国人自己都看不起。

我简单的将其分了一个类,以便于大家理解:

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系统:

1.SS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

2.SS第12“希特勒青年团”师

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系统:

1.SS第2“帝国”师

2.SS第9“霍亨施陶芬”师

3.SS第10“弗伦茨贝格”师(这个师组建的时候,警察系统和髑髅系统就提供了人员和领导层,但是核心领导层还是机动部队系统)

4.SS第17“戈茨·冯·贝利欣根”装甲掷弹兵师

髑髅队系统:

1.SS第3“髑髅”师

外籍军团系统:

1.SS第5“维京”师

2.SS第11“诺德兰”志愿装甲掷弹兵师

警察系统:

1.SS第4“警察”装甲掷弹兵师

关于警察系统,我必须做一个补充:大部分朋友能叫得上名字的就是党卫军第4“警察”装甲掷弹兵师。实际上,警察这个系统在党卫军中也有不少人员,并且也向其他部队输送过军官,早期还担任过培训的角色。怎么说,警察都是持枪的纪律部队,他怎么都比你招募来的平民要强吧,你用他转成军队也比用什么都不懂的农名训练成职业军人要快吧?纪律部队,纪律部队,至少警察这个群体已经知道什么是纪律,这个军队里最重要最基准的准则了。

关于警察这个单位怎么给进入党卫队的,今天还有朋友问我了。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早期,希姆莱在异军突起的时候,纳粹党内就开始充满的争权夺利,而所谓的独裁者希特勒不得不平衡党内各方势力,让他们斗而不破。不斗把,自己不好统治,斗吧,万一斗过了,自己的统治也就完蛋了。

在希特勒的亲信群里,每天勾心斗角和互相敌视就是常态。戈培尔、戈林,希姆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得每天在希特勒面前显示自己的所谓的忠心和能力。实际上,最早创建政治警察的是戈林。实际上,魏玛共和国时代,警察就被组织了起来。遇上经济大萧条,,这些警察当然不愿意加入这些失业大军,因此理所当然的愿意为纳粹效力。戈林也给自己属下的警察加以武装,多多少少有点和党卫队争锋相对的意思。在戈林的威权面前,希姆莱也不得不表示让步。不久后,希姆莱被希特勒任命为慕尼黑的警察局长,利用了这个职位,希姆莱曲线救国,极大的扩充的自己的势力。到最后把自己弄成了全国政治警察的实际指挥人。

为了平衡好权力的分配。在希特勒的点头下,戈林拿到了整个德国空军的权力,因此他对希姆莱已经渗透到底的警察权力就选择了“防守”。因此,希姆莱又拿到了警察权力。此后,警察单位出现在党卫队里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东线、学费以及回报

1941年东线的战斗中,帝国师作为一个摩托化步兵师在古德里安装甲集群的麾下,直扑莫斯科方向。保罗·豪塞尔也可以一心一意的担任师长来指挥战斗了。在参与了基辅合围后,帝国师跟随友军直扑莫斯科,一直抵近到距离莫斯科仅40公里的地方。

1941年12 月11 日,在伊斯特拉以西至鲁扎河以西战斗的帝国师“德意志”团官兵

伊斯特拉是莫斯科的卫星城,也是帝国师在第一年东线的战斗中挺进到最远的地方

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和维京师则在南方集团军群的克莱斯特上将的装甲集群麾下在东线南部作战,旗队配合装甲师一路挺进并拿下了顿河畔罗斯托夫。

1941年7月,在东线作战的维京师侦察营的sdkfz221装甲车和边上的Pak38 50mm反坦克炮

旗队41年装备的III号突击炮A型伏击了一辆苏军的T-34坦克

在东线第一年的战斗中,唯一值得特别一提的就是特奥多尔·艾克的髑髅师。在连续不断的战斗中,艾克这个早先的集中营看守人员仿佛变了样,他整天待在自己的师部里,剪取地形图的战术标记,用这些标记在地上摆弄,模拟一个师如何行军—这当然是他偷偷干的,因为一下次让手下感觉自己本来狂喷的军事正规化,又突然真香,会让艾克下不来台。当1942年初,苏军伊尔门湖东南的杰米扬斯克包围了髑髅师和另外5个国防军师时,他们突然发现艾克的髑髅师是一个考虑周密而又十分顽强的对手。最终,骷髅师配合陆军部队强行打开了包围圈,解救了陷入苏军重围的杰米扬斯克要塞防守部队。

当然,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大家都知道1941年的冬季,由于对局势的误判,导致德军国防军未能准备足够的冬装,许多士兵不得不在夏装里塞报纸、稻草对抗严寒。但是,髑髅师却没有这种烦恼,他们早早的就领到了厚实的棉服,这些棉衣全部从达豪运来的,而制作这些衣服的人当然都是集中营里的犯人。由于不同于国防军的供应系统,髑髅师的士兵免去了严寒的困扰,否则就是髑髅师意志再坚定,可能也无法在杰米扬斯克的包围圈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髑髅师在杰米扬斯克被围前通过自己的后勤系统拿到了集中营里犯人制作的棉衣

总的来说,在东线第一年血与火的淬炼中,各党卫军师都在向战争之神缴纳学费。由于无法像德国陆军那样有完整的体系和深厚的底蕴,许多当初选拔出来的身体素质极佳的一批士兵在有些的战斗中被无谓的消耗掉了。但是也让这几个主力党卫军师成长了起来。





党卫军装甲化

1942年夏天,在东线第一年的战斗中用铁与血证明了自己的忠诚的党卫军三个师获得了从摩托化步兵师升格为装甲掷弹兵师的机会(同时管辖他们的也从国防军的步兵科变成了装甲兵科)。当然,这里面还包括维京师。

于是,旗队、帝国、髑髅、维京都额外得到了一个装甲营,当然还有突击炮营、坦克歼击营。早期这些装甲营装备的是短管的IV号坦克F型,随后更换成长管的F2型。到了1942年末的时候,旗队、帝国和髑髅三个师的IV号坦克又换成了IV号坦克G型。

当年的秋天,三个师又奉命组建第2个装甲营,同时编制也变更为拥有装甲团单位。也就是说,三个师都具备了装甲师的实力,就是名义上仍叫装甲掷弹兵师,据说也是为了平息德国陆军的不满情绪。因此同一时期,陆军的骄傲,大德意志师也只是刚刚更名为装甲掷弹兵师。

当然,由于坦克数量不足,III号坦克在这三个师中也占有一定比例,而占得最多

的,也是得罪人最多的艾克的髑髅队系统。他们是三个系统中最后考虑的对象。

1942年7月 在法国香榭丽舍大道上游行的旗队的IV号坦克F2型,注意前装甲上的师徽

1942年春夏时,髑髅师装备的IV号F型,但是在前往东线时都换装了长管的F2或G型

此时,党卫军指挥总局本打算模仿陆军建立一个虎式坦克重装甲营,为了未来会组建的党卫军装甲军。最终没有组建,而是将原用于组建的3个连平均分配给了三个师: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帝国师、髑髅师。

为什么呢?因为矛盾显现了,警卫旗队一直不鸟党卫军指挥总局或者说不鸟希姆莱。在很早以前,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的老大泽普·迪特里希由于受到希特勒的特别信任,迪特里希对他名义上的上司希姆莱并不买账,两人之间经常争吵,愤怒的希姆莱常说警卫旗队“有自己的法律,不知变通而且只听来自最上面的命令”。迪特里希则给予回击:“我的职责是保卫元首,不允许你指责他们的品德。他们是我的,而我们都属于希特勒。现在回到你的办公室去吧,让我们继续工作”。

而且,早期为了加强党卫队对警卫旗队隶属关系的昭示,希姆莱要求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的缩写LAH(Leibstandarte Adolf Hitle)必须加上SS,改成LSSAH。可惜的是,警卫旗队更不买账,自己的文案通稿记录,甚至战后自己的战史都是管自己叫LAH,没人加SS。

而特奥多尔·艾克的髑髅系统也是,也不怎么甩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为代表的帝国师以及保罗·豪塞尔他们。现在更是疯传组建的党卫军装甲军指挥官是保罗·豪塞尔(后来事实证明就是他,也只能是他,只有豪塞尔够资格嘛。问题我们后人从第三方看这样,但是当事人不这么想,大家都认为自己有资格,说穿了,还是利益问题,大家要为自己的团体争利益,谁当了军长,自然水涨船高,鸡犬升天)。要知道,髑髅师在后勤上竟然都跟其他部队不一样。1941年东线,德军已经准备不足冷得要死的时候,每一名髑髅师的士兵都领到了从后方集中营运来的由集中营被关押的犯人制作的棉衣,这也是他们髑髅师在41年冬天能打杰米扬斯克的原因,不然早特么冻挂了。

艾克是什么货色,我刚才就介绍过了,而且他这个德性在党内得罪了太多人。变成髑髅师师长在前线后,后方投诉和给他上眼药的信在希姆莱的办公室桌头就没断过。这种刺头,能说什么?

最后,党卫军指挥总局只能妥协,平均分配,三家一人一个虎式坦克连,人员都是各自部队出,现在大家满意了吧?

这是1942年底-43年初,警卫旗队虎式重装甲连,番号用的是4连。“405”号就是连长座车。

帝国师虎式坦克连番号为8连,风格也是跟国防军一样,中规中矩

髑髅师的虎式重装甲连番号也是4连,但是书写风格跟旗队不一样,从这张照片就能看出来

因此,在1942年底至43年初的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中,旗队、帝国、髑髅组合而成的暂时就叫党卫军装甲军,没有添加数字编号。事实也证明,豪塞尔升任军长后,军部提拔的人才全是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系统的,也就是帝国师系统的,旗队和髑髅毛事都没有。

不过,这里必须要说明的是,党卫队在设立党卫军的时候,从来没想到过自己能到军一级的单位,他们甚至没能在SS军衔方面做相应的准备,而到了军一级,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就更多了。为了组建党卫军装甲军指挥部,豪塞尔亲自写信给希姆莱,让他用陆军的人才直接来充实。

豪塞尔即使当了军长,平时经常待的地方也是帝国师。照片中在指挥塔里的就是豪塞尔

到了库尔斯克战役时期,迪特里希被调走准备组建党卫军第1装甲军,特奥多尔·威施接任警卫旗队第二任师长。他的威望和资历自然不如迪特里希,自然就稍微平衡好管理了一些。旗队作为党卫军第2装甲军的一员,参加了库尔斯克南线之战。当然,旗队上下心理上也因为迪特里希获勋和升任党卫军第1装甲军军长和豪塞尔平起平坐而平衡了,不然还有得闹。

至于髑髅,非常奇葩的是,师长艾克这个老刺头,在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中阵亡了。他一死,群龙无首,髑髅师的势力立马就受到了本来就不喜欢他们的一批势力的打压,这批势力就是党卫军内部的正规化势力,他们希望党卫军能够跟国防军一样,军事正规化,是一批真正的想成为军人的一批势力。说穿了,还是党卫军内部革新派和保守势力的矛盾。髑髅师的继任者是艾克信任的马克思·西蒙,可惜跟威施一样,他也没有艾克的威望和影响力。而艾克的女婿,髑髅师装甲团团长卡尔·莱纳几次平调后,就将其踢出了核心圈子。表面上都说卡尔·莱纳对军事不敏感,没兴趣,主动要求退。退你妹啊,真对军事没兴趣,不能让自己老丈人特奥多尔·艾克安排一个后方集中营长官的工作,不舒服啊?只有上了战场,拿了军功才有好处和利益,这傻子都知道。可惜,树倒猢狲散,作为艾克的女婿,为了防止髑髅师再次抱团对抗指挥总局,我只好先下手把你们可能用来抱团用的“人”先踢群了。

马克思·西蒙(右),虽然是艾克的爱将,可惜他即控不住集中营系统也没有艾克的威望

此后,党卫军指挥总局再次启动了模仿国防军正规化的进程,建立独立的虎式坦克重装甲营。帝国师肯定没问题,上交,其8连编成了SS第102重装甲营。旗队也因为拿到了好处(迪特里希成为党卫军第1装甲军军长,他带的人也是旗队系统的人,跟着他进入军部,同样,好处给自己人吃),OK,上交。原13连改编为了SS第101重装甲营,2连连长就是魏特曼。

只有髑髅师,一点好处没有,党卫军第3装甲军影子也没有,我交个毛,我要付出一样东西,还没有收益?各位读者,换你坐在这个位置上,你会交么?有了军部,就有了更多人可以晋升,有好处,有津贴,说穿了,还是利益。好么,现在啥好处没有,让我交出虎式坦克连,组成SS第103重装甲营归军部直辖,军部还跟我这个髑髅师没关系。我全师上下毛好处没有,不好意思,不交!爱咋咋地。这个事情最终闹到了希特勒那,髑髅师也没交出自己的虎式坦克连,最后在希特勒的亲自干预下,髑髅师成为了全党卫军装甲师中唯一的特殊宝宝,保有一支虎式坦克连在师编制里。

从1943年下半年开始,豹式坦克正式接替IV号坦克成为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兵种。在这7个党卫军装甲师换装豹式坦克的时候。最先换装的就是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系统的帝国师,他们1943年8月底,库尔斯克战役几乎还不算打完的时候,他们就齐装满员返回了东线战场。

警卫旗队原1营在返回德国换装豹式坦克的时候,因为为了援建SS第12“希特勒青年团”师,全营一声令下,集体变为SS第12装甲团。原1营营长马克思·温舍成为该团团长。所以稍晚,但是在意大利休整补充时也完成了换装。实力超群。

只有髑髅师,特么换装比外籍军团维京师还晚。他们一直拖到1944年7月才开始换装豹式坦克,这里面不光是产能问题。具体啥问题,我想大家看到现在心里多多少少也有点数了。维京师是43年12月就等待换装。44年3月底就赶回东线科韦利地区参战了。

你们看髑髅惨不惨?哈哈,不过维京师在后期也没有任何补充,全体维京师一共就88辆豹式坦克,除了分两批给了80辆豹式坦克后,也就在44年4月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补充了8辆豹式坦克。到了1945年1月,维京师参加“康拉德”行动解救布达佩斯的时候,维京师单次能调动参战的豹式坦克就4辆,因此这个师再也不敢用宝贵豹式坦克冲前面,而是用半履带车走前面,给豹式坦克开路了。

关于SS第9和SS第10装甲师这两个师,霍亨施陶芬和弗伦茨贝格,他们虽然组建比SS第12“希特勒青年团”装甲师要早,却不如后者受到优待。到他们组建完成,44年初去东线参加塔尔诺波尔解围战的时候,各自的豹式坦克营都没好。只有1个装甲营,相当于只是装甲掷弹兵师的实力。要知道43年的那三个师是顶着装甲掷弹兵师的名字,拥有者装甲师的实力。

到了返回西线参加诺曼底战役时,霍亨施陶芬师的豹式坦克营才算完毕归队,而弗伦茨贝格师一直到当年9月的市场花园之战期间才开始陆续领到豹式坦克。

另外,仅有1个装甲营的SS第11“诺德兰”装甲掷弹兵师,主要由北欧志愿者组成,也拥有豹式坦克。不过,他们的豹式坦克是43年警卫旗队先期使用过的一批豹式坦克D型,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机械或者技术问题淘汰下来的,就给了该师。警卫旗队师的新装甲团则全部换装了豹式坦克A型和G型。所以大家经常看到的一辆SS第11“诺德兰”装甲掷弹兵师的SS第11装甲营编号S25的豹式坦克D型照片,那个就是警卫旗队淘汰的。

实际上,SS第11“诺德兰”装甲掷弹兵师原本党卫军指挥总局是想按照装甲师来配置的,即其原本会拥有一个装甲团。但是,第二个营在组建的时候,由于髑髅师拒不上交虎式坦克连和相关的装甲兵,不得不将该师的第二个营剥离出来,用于组建SS第103重装甲营。首任营长就是来自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系统,后调入维京师的奥托·佩奇,不过,随后佩奇又返回维京师担任SS第5装甲团2营,也就是豹式坦克营的营长。

大家知道么?这个原本用于组建SS第103重装甲营的诺德兰师2营首任营长就是之前被排挤到边缘的髑髅师师长特奥多尔·艾克的女婿卡尔·莱纳。估计原本指挥总局原本用来安抚髑髅师系统上下的,后来发现不用了,直接就把他踢了。党卫军第3装甲军军长也由之前提到的维京师首任师长菲利克斯·施泰纳担任,麾下主要配属的就是一些外籍党卫军部队了。

髑髅师则跟维京师一起编入了奥托·吉勒指挥的SS第4装甲军。所以,三个资格最老的系统最后最惨的也是髑髅师。

弗里茨·克雷默作为SS第1装甲军参谋长,位置非常重要,基本都是他在干活

一直以来,对迪特里希的指挥才能都有一些质疑之声。实际如何,其实看德国人怎么做的就明白了。党卫军第1装甲军组建,党卫军指挥总局不得不从国防军抽调了弗里茨·克雷默担任他的参谋长,负责具体事务。这件事就是对此的一个很好的说明。

实际上,党卫军,包括豪塞尔这个前职业军人在内,加班加点的培训都无法为一个军级指挥部提供足够的各个岗位上的人才或者说军官,不得不从陆军大量借调,一些非特别需要专业才能的岗位才从党卫队庞大的人才库里凑。

(0)

相关推荐

  • 帝国三大兵团,用武力说话!

    骷髅师,也被称为"死人头师".其前身是二战时期管理纳粹集中营的党卫队,被称为骷髅总队.骷髅总队以集中营屠杀暴行而恶名昭彰."骷髅是不惧怕死亡的"这就是他们的作战 ...

  • 二战德国党卫军第九“霍亨施陶芬”装甲师战史概况

    二战时期德国党卫军先后组建过38个师,其中冠以"装甲师"称号的只有7个,可见装甲师在党卫军序列里是属于战斗力强悍的部队."霍亨施陶芬"装甲师在党卫军番号中名列第 ...

  • 二战德国党卫军是什么?为何国防军都耻与为伍,他们的区别是什么

    在二战纪实类影片或影视剧中,仅从衣着外观看,不少人对纳粹国防军和党卫军会傻傻分不清楚.虽然两者在帽徽和领章等方面有区别,但对于不了解纳粹军事体系的人来说,还是显得很混乱. 那么,国防军和党卫军的区别仅 ...

  • 二战德国党卫军军服图册(第1

    二战德国党卫军军服图册(1)第1-5师  A:战前款黑色常服 A1:党卫队队员,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1934年 这名在战前执行阅兵或警卫任务的士兵穿基本型黑色常服,领角和领章的边缘都带有黑色和铝质 ...

  • 二战德国党卫军军服图册(第11

    A:第11“北欧”志愿装甲掷弹兵师 ,俄国前线,1944年-45年 A1:党卫队三级突击队中队长,党卫队第11装甲炮兵团 这名炮兵连长展现了1944年夏天的纳尔瓦(Narva)战役中连级军官在野战中的 ...

  • 二战德国党卫军军服图册(第24

    A:德意志裔人师和俄国人师 A1:武装党卫军一等兵,党卫军第24"卡斯特猎手"山地(岩洞猎手)师,奥地利-南斯拉夫边境,1944年秋 这名在山区追击游击队的青年士官戴M1942式钢 ...

  • 二战德国党卫军第十二“婴儿”装甲师的组建及覆灭

    1945年5月8日早晨7点过,驻守在奥地利林茨附近的美军上尉麦克莱恩发现,一辆挂着白旗的德军汽车向自己驶来,车上有三名党卫军军官,他们向美军通报,两小时之后,党卫军第十二"希特勒青年团装甲师 ...

  • 二战德国最牛掰的司机,党卫军少校肯普卡

    喜欢二战的朋友请关注,我写作二战德国的人物.军衔.制服等题材,介绍历史供学习批判,揭露法西斯的罪恶.更多史料请点击我的用户名,在"文章"里查看. 今天介绍的这个二战德国人物,在党卫 ...

  • 德国党卫军第七“欧根亲王”山地师,二战中被意大利人坑惨的部队

    说到德国党卫军第七"欧根亲王"志愿山地师,该师具体成立日期是1942年左右,主要由欧洲德意志裔人的狂热分子组成,该师成立之初人数规模多达21000人左右,相当于一个步兵军的人数,主 ...

  • 胡喷瞎侃的幽默逗语

    胡喷瞎侃的幽默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