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上、棘间韧带损伤
定义
棘上、棘间韧带损伤,是指位于腰椎背侧的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发生变性,撕裂或松驰,从而产生慢性腰背疼痛。
概述
棘上韧带是从枕骨隆突到第5腰椎棘突,附着在棘突的表面。颈段的棘上韧带宽而厚,称为项韧带,胸段变得纤细,腰段又较为增宽,故中胸段棘上韧带损伤多见。这两种韧带主要是防止脊柱的过度前屈,往往同时发生损伤。由于腰5~骶1处无棘上韧带,且处于活动腰椎和固定的骶椎之间,受力最大,故此处棘间韧带损伤机会也最大。长期埋头弯腰工作者,不注意定时改变姿势;脊柱因伤病不稳定,使棘上、棘间韧带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即可产生小的撕裂、出血及渗出。如伴有退行性变,则更易损伤。这种损伤性炎症刺激分布到韧带的腰神经后支的分支,即可发生腰痛。病程长者,韧带可因退变、坏死而钙化。棘上韧带与棘突连接部可因退变、破裂而从棘突上滑脱。此外,
因暴力所致棘上、棘间韧带破裂,在伤后固定不良而形成较多瘢痕,也是慢性腰痛的原因。
一、病因病理
棘上韧带起于腰椎棘突,附于各棘突顶端而后向上移为项韧带连结于皮肤,它是索状胶原纤维组织,甚坚强而敏感,有协同稳定脊柱之作用。
腰棘间韧带也是一种致密的胶原结缔组织,它将相邻的棘突连在一起,靠其韧性来加强脊柱的稳定性,并帮助棘上韧带及黄韧带限制脊柱过度前屈。30岁以上的青壮年,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都可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变,由于组织的变性,其弹性韧性降低,轻度损伤也可将其撕裂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常见的致伤原因有:
1.弯腰负重损伤
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在正常情况下受骶棘肌保护,但在弯腰劳动,猛力搬移重物、抬杠、剧咳、喷嚏等毫无准备之短促动作,可使松驰的韧带骤然收缩,造成扭伤或从顶端撕裂,形成小血肿。特别是弯腰搬重物时,骶棘肌处于松驰状态,臀肌、大腿肌收缩,腰骶部成为腰椎杠杆的支点。骶棘肌在腰前屈时松驰不承力,力自然全部落在韧带上。极易造成棘上韧带自个别棘突上撕脱损伤。由于棘上韧带大多终止于腰3-腰
4棘突,而腰4以上无棘上韧带,在弯腰时,其应力点落在棘间韧带,棘间韧带受到强力牵拉或外力作用于该韧带上,则容易发生损伤及断裂。
2.慢性劳损引起的损伤
长期从事弯腰劳动,其维持弯腰的应力,主要由棘间、
棘上韧带负担,由于韧带长时间的牵拉,弹力可逐渐减退,并发生水肿增生及粘连,刺激腰神经后支而引起腰痛,也可在弯腰提物时,发生部分纤维性撕裂而损伤。
二、临床表现
(一)棘上韧带损伤
1.多因弯腰劳动突然受重力牵拉或弯腰而发病,伤情短暂迅猛,但用力不一定很大。
2.受伤时,立即出现闪电式或难忍之锐痛并向上下扩散,以致在发作中,被迫停止呼吸而后徐徐呼气,伤后次日,疼痛反而加重。
3.腰部板直,不敢向前弯腰,咳嗽喷嚏时必须略屈髋屈膝,否则易诱发或加重疼痛。
4.骶棘肌及臀大肌痉挛,出现保护性侧弯。
5.仰位起床困难,常选侧卧位起床。
6.查体时先由病人指出痛点,痛点常固定在1-2个棘突,压痛极为表浅,局限于棘突尖部,不红不肿,用指腹轻扪韧带,可左右移动。
7.拾物试验阳性。
(二)棘间韧带损伤
1.有脊柱扭转外伤史
2.往往与棘上韧带合并损伤,单独损伤多发生于腰
4-5及腰5骶1间隙。
3.疼痛位于两棘突间,为深在性疼痛,胀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弯腰时重,后伸腰时轻,脊柱微屈被动扭转,可使疼痛加重。
4.压痛点在棘突间,但不明显。
三、治疗
本病的治疗应以局部处理为主。本病绝大多数可经非手术治疗治愈。但因脊柱未行固定,受伤的韧带
无法制动,故不易短期内治愈。 针灸、理疗、小针刀、局部封闭
1.出现症状后应尽可能避免弯腰动作,以增加修复条件。
2.局部注射皮质激素可明显缓解症状。如同时用腰围进行制动,则可缩短疗程。
3.理疗有一定疗效。推拿、按摩对本病帮助不大,仅能缓解继发性骶棘肌痉挛。
4.病程长、非手术治疗无效者,有人行筋膜条带修补术,其疗效尚不肯定。
文章仅供参考,不作为临床依据,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