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糖化血红蛋白被纳入诊断标准,有助于降低糖尿病的漏诊率?

在近期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学术会议(CDS)上,《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发布了,本次指南有多处更新,其中在糖尿病诊断标准中提到,在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实验室,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测定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

与反映即时血糖水平的空腹、餐后血糖不同,HbA1c反映的是被测者过去2~3个月内的血糖控制情况,因此,HbA1c被认为是评估血糖长期控制水平的金标准以及糖尿病管理的基石,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就将HbA1c≥6.5%作为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十年之后,我们终于在糖化血红蛋白一致性计划实施完善的前提下,也把这个指标纳入了诊断标准。

从2017版的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来看,我们未诊断糖尿病比例达63%,这意味着有63%的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高而未知,失去了早期干预和控制的机会,这样就可能在诊断出糖尿病时就已经发生并发症了,因此,降低未诊糖尿病的比例在糖尿病防治中很重要。

先来看看,我国旧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是怎样的呢?我们诊断糖尿病采用静脉血浆血糖标准,除了空腹血糖之外,还有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糖负荷2小时的血糖超标也可以诊断为糖尿病,详细见下表。

通常人们不会进行OGTT的检查,也没有必要把这项检查作为常规的筛查项目,OGTT检查需要测空腹血糖值,然后给予固定量的糖水,看糖负荷后的1小时、2小时等血糖变化情况,超过一定的数值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人们每年进行的体检会检测血糖值,这时检测的是空腹血糖值,人们往往会看这个指标,只要是在正常范围内,就默认为自己血糖是正常的。

然而,一般情况下,随着糖耐量异常,血糖变化是逐步产生的,对于碳水化合物主食占一定量的中国人来说,往往是餐后血糖首先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才逐渐出现空腹血糖升高,正是这样的原因,导致很多糖尿病患者没有早期发现血糖异常。

建议空腹血糖值大于5.6mmol/L时,就关注自己的餐后血糖水平了,必要时需要排查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不受进餐的影响,检测时可以任意时间采血,不需要空腹,最新的糖尿病防治指南就把这个指标纳入了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在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实验室,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测定的糖化血红蛋白≥6.5%时,需要考虑糖尿病,对于没有糖尿病典型症状者(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需要改日复查确认。

这样来看,糖尿病的诊断就简化了,当然这个前提需要医院的糖化检验符合一致性标准,目前我国一些小医院尚不能达到国家的这项要求,也就是说,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值有一定的误差,所以实际操作中还是要根据当地情况来决定。

另外,糖化血红蛋白虽然更为稳定,但在一些情况下,并不能反映患者真实的血糖情况,比如患有贫血和血红蛋白异常疾病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就不可靠,因此最终需要医生来诊断。

当然,对于怀疑自己血糖异常的人,如果没有时间去医院花一上午时间进行OGTT的检查,可以在体检时添加糖化血红蛋白这项指标,看看是否达到6.5%的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空腹正常而餐后偏高的血糖异常情况,有效避免高糖裸奔多年。

当然也要提醒大家,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费比较贵,大概70~90元1次,另外体检机构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很可能没有达到标准化,因此,数值也会存在一定的出入,但是结合自己的空腹血糖水平,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