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克华先后16次出任司令,1955年授衔却仅授中将

前言

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身为四野王牌战将之一的吴克华,却只被授予了中将军衔,比同职务的韩楚先等人还要低,这在当时也让很多人有些匪夷所思。

      “司令专业户”生涯开启     

吴克华出生于1913年,家庭贫寒,父亲早逝,艰苦的生活环境让小小年纪的吴克华早早的就承担起了整个家庭的重任。
也正是因为从小就尝遍了生活的苦头,让他对于剥削与压迫更是具有了十分强烈的反抗精神。年仅16岁就参加了农民暴动,后来加入红军,走上革命之路。
吴克华的一生可以说是十分富有传奇色彩了,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了解吴克华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原则性很强,做事细致周到的人,再加上作战勇猛,所以很快就得到重任,晋升也很快。
年仅26岁就已经成为了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副司令员,这是他第一次担任司令员,由此便开启了自己的“司令专业户”生涯。

          先后当了16次司令       

后来吴克华先后担任第二支队司令,抗战取得胜利,他便跟随军队前往东北,后来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司令员、辽东军区副司令员。
后来新中国成立,吴克华又历经几次调任,在新疆军区,济南军区,广州军区、成都军区担任司令,济南军区担任第一副司令。
从1938年第一次担任司令员,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吴克华一共16次担任司令员。在很多人眼中,军队中的司令员地位可以说是十分之高的,一生能够当上一次司令,就已经是值得骄傲一辈子的事情了。

但像吴克华这样频繁调动的“司令”还是比较少见的。也有很多人为他鸣不平,认为这样不停的“折腾”,且不说要不断的适应新环境,就是身体也会受不了啊。为什么每次明明干的好好的就突然要调走呢?

但吴克华从不把这些放心上,他曾说过:“不管到哪儿,都是为人民服务,为了国家,我愿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吴克华从不抱怨,他永远记得自己当初从军的初心。
正是因为这样,吴克华不管走到哪儿,都会给战士们争取福利,时常将自己的福利补贴分发给大家。和所有的基层战士们打成一片,一起吃饭,一起训练,很多年轻的战士甚至都不知道原来他就是司令。

              塔山组织战            

对于吴克华来说,自己打过最精彩的一场仗,应该就是塔山组织战了。
这场战役十分重要,如果胜利,老蒋在东北的力量与华北地区的连接就会被直接切断。如果失败,那我军进攻锦州的部队就会陷入困境,整个东北的战局都会受到影响。
所以这场战争无论是对于老蒋,还是对于我军,都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老蒋派东进兵团与西进兵团两支部队对塔山进行猛攻,十几分钟的时间就扔下5000多颗炸弹。甚至还重金筹集了一支敢死队,企图从东西两侧攻下塔山。而吴克华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守住塔山!

国军像疯了一样的朝着第四纵队修好的防御工事发起猛攻,吴克华组织全部兵力集中优势阻止国军进攻,指挥全部战士死守不退。

整整6天6夜的激战,虽说我方牺牲了3000多人,但歼敌6000多人,最终顶住了国军如潮水般的进攻,取得塔山阻击战的胜利,吴克华也因此一战成名。
但他却始终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知道,逝去的那3000多名战士付出了多少血与泪,他的脑海中一直浮现着他们的影子,恨自己没能让他们感受到胜利的喜悦。

             生前的两次遗嘱         

1987年2月,吴克华病重,躺在病床上的他留下遗嘱:“,这几年我常常想起那些塔山阻击战牺牲的战友们,我是难过的,也是愧疚的。希望我死后,可以把我的骨灰撒在塔山,让我陪伴在他们身边。”

1988年8月,吴克华的家人遵照他的遗愿,亲手将他的骨灰撒在了塔山这片曾被烈士们染红的土地上,永远的陪伴在塔山阻击战中牺牲的烈士们身边。

其实这是吴克华生前留下的第二个遗嘱,在这之前,它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希望我死后可以葬于母亲身旁,以弥补生前对母亲的亏欠。母亲受自己连累被砍掉头颅,我却至今未能在她坟前好好烧柱香,这是我这一生都无法弥补的遗憾,我愧对我的母亲!”

后来为了缅怀吴克华,也为了激励后人,吴克华家乡人民在他母亲的墓山顶上建立了一座吴克华将军纪念亭,让他永远陪伴在母亲身边,也算是弥补了他心中的遗憾。

作者 · 阿杜

一个热爱历史的自由码字人。以有限的文字,写无限可能。穿越时间长河,愿与你一起寻求历史真相,感悟社会本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