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苑寻芳】林从龙:诗词的表现艺术(8)
林从龙:1928年出生,湖南宁乡人,大学学历。1949年参军,1958年转业。在部队和地方历任编辑、副主编、主编。历任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原文史》主编、《中州诗词》主编、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国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世界汉诗协会名誉会长、河南诗词学会会长、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诗词月刊》顾问、《中国当代诗人词家代表作大观》编委会顾问、中国民族艺术家协会学术顾问、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诗词 的表现艺术(8)
律诗的对仗
律诗中间两联要求对仗。创作时,不但要注意各联本身的词性相对,平仄相反,而且要注意两联之间句式的互不雷同,体现参差美。对前者,具有一般写诗知识的人都能做到;而后者,则许多大家都容易忽略。如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七律的中二联: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两联全是主谓宾句式,都用二、二、三的词组排列。分开来看,对仗很工;但将两联合起来看,则显得呆板,缺乏参差美。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有意的将两联用不同的句式组合。如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五律中,第二联用流水对,第三联用工对: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样,两联各有各的节奏,相映交辉。
晚唐诗人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一的七律中二联的句式则更参差有致: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第二联上下句分别用“扇裁月魄”、“车走雷声”两个句子形式作主语,用“羞难掩”、“语未通”两个主谓结构作谓语;第三联上下句则分别用两个虚词开头。两联的组词方式迥然不同,并列起来看,显得十分灵活。我们读诗时,注意前人这种巧妙的组词变化,并用之于创作实践,则两联组句方式雷同的毛病便可克服,从而使富有整齐美的律诗更具参差美。
成语入诗小议
诗词的语言要求高度精炼。有人把七绝的二十八个字比成二十八个兵将,意思是每个字都必须精心安排,各司其职,不能有馀字、懒字。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固定词组,不是诗作者自己的创造,一般的讲,不宜入诗。试想,如果一联七言诗中,每句用一四字成语,象“万马奔腾歌四化,百花齐放颂三中”,那么作者的创作成分还馀几许?
但是,如果活用成语(包括熟语和固定词组),而且用得恰到好处,倒可以增加诗趣。常见的方法:
一是易位:
将成语放在七言诗的三、四、五、六字的位置上。
诸葛亮伐魏和陆游抗金,前线司令部都设在陕西南郑,他们的战略目标也几乎一致:“北定中原。”陆游在《示儿》诗中巧妙地用了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用得这一熟语,结果成了千古名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袁子才以聪明著称,他有一联诗,一连用了两个成语:“人如天马行空惯,笔似蜻蜓点水轻。”其他如: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郑 畋)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莫问将军能饭否? 应知大器晚成多。(陈凤梧)
神游五岳三山上,心在千家万户中。(荒 芜)
情到不堪回首处,裁诗和泪寄南安。(王巨农)
古今的这些作者,都善于把成语放在七言句中的三、四、五、六字的位置上,淡化了成语的痕迹,增强了诗句的力度,都取得了好的效果。
二是插字:
愧我捉襟常见肘(郭澹泼)
在“捉襟见肘”成语中加一“常”字,可见其窘迫的时间之长。
三是压缩:
史鹏有一首《谢有人寄枣》的五绝,后两句是:“分甘情谊重,怎忍囫囵吞!”把“囫囵吞”这一成语省去“枣”字,既照应了题,又押好了韵,更深化了情,慧心自见。
四是拆开:
李汝伦的“革了十年文化命,翻来一部祸民书”,把“文化革命”这一固定词组拆开,变换了原词的内涵,寓庄于谐,饶有风趣。熊签的“不因畏噎而忘食,岂许希荣便负心”;“马后忡忡谁放炮,牛前耿耿我弹琴”,都是拆用成语的好例。当然,成语的压缩和拆开,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不仅是活用的问题了。
五是变成语为对仗:
凡是四字成语前后二字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仄相反者,均可拆开作为对句使用。如伏家芬的《少林寺》:“壁能见性身留影,水可明心苇作船。”就是把“明心见性”的成语拆开作对仗的。
笔底波澜
诗词的特点之一是语言精练。几十个字,要表现丰富的生活和情感,就不能平铺直叙,而要波澜起伏,扣人心弦。“文似看山不喜平”,诗词尤其如此。老诗人成应求有一阙《唐多令》,是古稀之年赴美与旧情人潘力生完婚前夕,为留别故园诸亲友而写的。全词六十个字,将自己七十年的人生遭遇和认识、感受,以及出国前的心理历程,历历如绘地展示了出来。两阙词,出现了六次感情的大起大落,使读者的心灵不能不为之震颤。
无计遣烦忧,生涯不系舟。七十年、甘苦沉浮。苍狗白云回首处,恩与怨,总东流。踪迹等闲鸥,重洋更远游。最临岐、又惹新愁。振翼乘风人去也,瀛海外,望神州。
开头三句是对七十年艰苦生活后提出的理性认识,情感的低潮。以下三句,是经过反复认识生活后提出的理性认识,情感的波澜略趋平静。下阙以“重洋更远游”振起,接着以“临岐又惹新愁”回落。结句十三个字还出现一振一转。“瀛海外,望神州”一结,故国之情毕现,与恩怨东流照应,袒露出博大的胸襟和高尚的爱国情怀。王巨农的七律《无题》,也是一首情感展转回环的佳作。诗是替一位思妇写的。这位女子于1948年结婚,不久,丈夫被抓兵去了台湾。她一直等了四十多年,以反革命家属身份承受着种种凌辱,但她不改初衷。1989年,丈夫终于回来了,见她一直等着自己,十分感动,决心定居大陆。但当他告诉妻子他已在台湾结了婚时,深明大义的妻子却毅然劝他回台。临走时虽依依不舍,但为了成全丈夫与他在台湾的妻子,她自甘孤寂度晚年。作者虽是代这位台属写的,但人真事真,又亲闻亲见,所以诗写得特别亲切感人:
柳色年年绿涨深,东君一别邈难寻。
红颜早付潺潺雨,白首犹存耿耿心。
老去镜圆今夕梦,归来人剩旧时音。
行舟欲系千斤石,又怕寒生隔岸衾。
第一联概括了王昌龄《闺怨》的诗意,而且主人公比那位“不知愁”的少妇经历的感情压力要深沉得多:那位少妇是与夫婿离别的第二年“上翠楼”的,这位台属则是“年年绿涨深”,经历了四十多个春天。那位少妇与“觅封侯”的夫婿应该鱼雁可通,这位台属的丈夫却“一别邈难寻”,音书断绝。第二联,上句写红颜易老,下句写矢志不渝,鲜明对照。第三联写重逢时的悲喜交集:喜的是“镜圆今夕梦”,悲的是“人剩旧时音”——当年丈夫那风华正茂的外貌、轻快的神情、简朴的服饰等等都不见了。第四联写不忍分离又决心分离,因为“寒生隔岸衾”使她不忍心,她情愿一人承受着痛苦。这么坎坷的人生遭遇,这么复杂的感情变化,多姿多彩地全部展现在五十六字之中,真是烟波无限。
当然,笔有波澜,首先要心有波澜。如果“心如古井水”,比热爱生活,把一切都看得冷冰冰的,那就写不出什么诗词了。
继承与因袭
中华诗词是一朵永不褪色的艺术之花,历代的诗人、词家不断给它注入了大量心血和智慧。因此,从思想内容到艺术表现,前人的作品值得继承和借鉴的精华很多。但继承与借鉴决不等于因袭,古人就有“盗意不盗句”的说法。其实,严格意义上的继承,应该是在吸取前人成果基础上的一种创造,既不是因袭,更不是“盗”。如湖南湘潭女诗人刘季子的《虞美人。舞厅小夜曲》:
灯红酒绿深帷幔,摇滚冲霄汉。蛾眉淡扫晚妆妍,悦耳探戈爵士舞翩跹。 阿哥阿妹方年少,窈窕回旋妙。画楼春暖兴犹酣,谁念边疆巡哨朔风寒?
全词八句,前七句极力铺写舞厅酒绿灯红、歌台暖响之盛;第八句陡然一转,笔力千钧,令读者神魂为之一振,思绪万千。这种卒章显志的技法,似乎受了李白《越中览古》的启迪。李诗的前三句,全是铺张勾践得胜回朝的盛况:“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最后以“只今唯有鹧鸪飞”七字陡然一转,落实到“览古”上。
在表现艺术上,两篇作品可以说是同一杼轴。当然,刘季子在创作《虞美人》时是否有意模仿李诗,不得而知;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熟了,一些技法融会于心,下笔时就驾轻就熟的自然用上了。这就可以说是创造性的继承。这首诗,虽然与沈祖棻先生的一首词有暗合之处,但仍不失为佳作。
全国首届诗词大赛一等奖第一名王巨农,他的一首《离休感怀》广为人所称道:
轻车疑是旧僚来,忙唤妻孥备酒杯。
嘀嘀一声东去也,门前麻雀又飞回。
寥寥二十八字,写尽了人走茶凉的炎凉世态,很有时代感,是一首当代的针砭诗;但仔细玩味,就觉得创作手法渊源有自,与刘禹锡的《阿娇怨》一样 ,都是“生活的切片”。《阿娇怨》全诗是:
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殿扫庭花。
须臾宫女传来信,言幸平阳公主家。
如果我们认真比较一下,两诗在结构上相似之处很多。第一句都写主人公见到的情况(翠华,轻车);第二句都写主人公的反应(开金殿,备酒杯);第三句突然一转,造成悬念;第四句嘎然而止,余意无穷。但能说这是因袭吗?很显然,这是作者独具慧心,在继承中的创造。
划清继承与因袭的界线,对我们从前人作品中吸取精华大有好处。两者不同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借鉴者有没有创造。
商丘诗词学会
商丘诗词学会是商丘唯一一家在商丘作家协会领导下成立的专业诗词类官方组织。旨在普及诗词格律知识,学习诗词创作技巧,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建设美好精神家园。
顾 问:李传申(释然)
会 长:徐永学 李智信
副会长:徐建华 侯公涛 章宗义 刘成宏 徐泽昌 王文正 李辉民
秘书长:徐泽昌(兼)
副秘书长:邓芳修 李山松 朱光伟 黄 灏 王继峰 乔宇振 杨正伟
欢迎全国各地的诗友踊跃赐稿,邮箱:shangqiushici@163.com,设有新闻信息、诗词人物、诗林撷英、才女芳华、自由花香、诗词课堂、商都书画、佳作点评、当代诗话等栏目。
【新朋友】请点击图片右上方蓝色“商丘诗词”关注,并点击查看历史消息。
【老朋友】请点击右上方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