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忆|“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今天是二月二。
“二月二,龙抬头”,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在我国一些地方就叫做“春龙节”。很多地区多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早晨早早的到了办公室,忙碌的时光让人只记得阳历的日子,而忘记了阴历的光景,根本不知道今天是二月二,过了一会儿,家在当地的两位女老师从家里带来了属于二月二节日的面点,我才知道,今天是二月二了。
陕西的二月二,听老陕们说要吃“麻艺”(音,一种面食,很像油条的样子)、萁子豆(音,可能是棋子豆,小小的一种面食颗粒,经过油炸的)、爆米花等。今天早晨,办公室的王老师就带来了麻艺、爆米花,而梁老师还带来了萁子豆,都是她们自己做的,高高兴兴的带到办公室跟我们大家分享,让我们这些身在外地的异乡人有了一种家的感觉,暖暖的,真的感谢她们。
陕西的二月二,不由得让我想起来了家乡的二月二来。
老家的二月二,在仪式上可比陕西的二月二隆重多了。“五里不一俗,十里改规矩”,老家的二月二,跟陕西的也是大大的不同的。
老家的二月二,跟伏羲女娲氏有着密切的联系。老家是伏羲女娲氏的故里,每年二月二到三月三,都要在太昊伏羲氏陵墓所在的淮阳县举行长达一个月的大型庙会,周围几个省的人都来参加庙会,这个庙会,号称是全国(很明显也是全球)最大的庙会的。而这个庙会,就是从二月二开始。
每年的二月二,小孩子们都从暖暖的被窝里,被大人们早早的叫起来,或者自己早早的起来,在院子里忙活开来,可以说,二月二对于老家人来说,首先是小孩子的节日。小孩子起床后,在院子里跑来跑去,边跑边唱,儿歌就在小孩子的口中流出:
小孩子首先跑到院中的椿树下,绕着椿树左三圈、右三圈的跑山六圈,边跑边唱:“椿树椿树你是王,我长大来你长长(chang),你长长来党王爷,我长大来当皇上”(关于椿树为王的故事,参见陈州故事9:南顿传说之王莽赶刘秀(上));跑完之后,小孩拿起一个小木棍,跑到鸡窝旁,用小棍击打着鸡窝,边击打边唱:“二月二,敲鸡窝,打的粮食没地方搁,”也是左三圈、右三圈的跑着;然后又跑到屋檐下,用小棍敲打着屋檐的瓦片,边敲边唱着:“二月二,敲瓦子,蝎子蚰蜒没爪子”。敲了一会儿,跑到墙头下,拿着木棍敲墙上的砖头,边敲边唱:“二月二,敲砖头,金子银子往下流”。所有的东西都敲完了,小孩子也跑累了,于是就跟着父亲大人一起出去,到河边采柳枝,院子里留下的,还有着小孩子敲打砖头瓦片的清脆悦耳声,彰示着对一年美好的祝愿......
小孩子和父亲大人一起去河边采柳枝,乃是二月二节日的第二大活动。老家地处淮河支流沙颍河的下游,更加接近于淮河,所以二月二的时候老家河边的柳枝早已经泛绿破码,长出常常的嫩叶了,不比陕西到现在还才朦胧破码。父亲领着孩子来到河边,父亲在下面站着,小孩子猴子一样的爬到树上,折下些柳树的嫩枝条来,然后两个人高高兴兴的抱回家,将柳枝插在门口的门框缝上,所有的面朝外的们上都插上柳枝,院子大门上,堂屋(客厅)大门上,厨房灶屋门上,小屋门上,所有的门上顿时都泛出绿绿的生机。剩余的柳枝,小孩子们捡起来,拧做柳笛,放在口中,鼓起腮帮,吹出“嗒——嗒——嗒嗒嘀——嘀嘀嗒”的乐曲来,曲子在村子里飘逸,悠扬。或者编成草帽,戴在头上,绿绿的,亮亮的,远远看去,仿佛年轻的春,漂亮极了,那绝对是惹别的没有草帽的小孩子眼红的一样东西了。
等这些都收拾完了,人们也就饿了,也就该吃早饭了。老家二月二的早饭也是特有别致的。以前有鏊子的时候,早晨总会吃到薄脆焦香的烙馍(烙饼)。鏊子是一种薄铁片制成的、圆形的、边上均匀分布三个短腿的的炊具,在下面支起几块砖头,将鏊子平放在砖头上,就成了一个简单的锅,下面砖头支起的空隙里可以烧火,上面鏊子的平面上可以摊翻烙饼,现在已经在乡村找不到了,绝迹了。用芝麻桔在鏊子的底下烧火,必须要是芝麻桔,那寓意着日子过得节节高,并且芝麻桔的火候也好控制,火大了,拉出来两根芝麻桔就变小了,小了反为之即行。等火烧热了,母亲就将用白面、芝麻、盐水等活的面擀成的薄薄远远的烙馍放上去,用高粱梃子(高粱最上面张高粱穗的那一节长杆,也是必须要用它的,寓意同样是节节高的意思)轻轻的、慢慢的翻烙着。烙烙馍可是一个技术活,翻得慢了,烙馍会焦糊的,不好吃,翻得快了,烙馍熟是熟了,但不焦酥,不好吃,且芝麻的香气散发不出来,同时还要注意下面的芝麻桔火的火候大小,所以不是有经验的、心灵手巧的妇人做不好烙馍。做得好的烙馍,金黄色的,外焦内酥的,惹人眼馋的,嗅起来香香的,让人垂涎欲滴的,咬一口,“咯崩”一声,在嘴里香香的,轻轻的、慢慢的咀嚼着,芝麻的香味散发着,吸收着,那样的一种美味,真的是一种天仙般的享受......
现在农村的鏊子都找不到了,于是二月二的早餐,都用煎饼代替了烙馍。河南老家叫煎饼为“煎里馍”,从地里采来刚刚破土不久的藿香、小茴香的嫩嫩的叶子,洗净了,剁成末,剥上一根香葱,也剁成末,掺和在一起,用水调和开,加上各种各样的调料,倒上白面,搅得均均的,不留下一丝的面颗粒,稀稀的,用勺子舀起来往下流,将家里的小锅烧热,舀上一勺子的香油,将油均匀的涂在锅上,一勺子面糊糊浇上去,用铲子很快的摊开,等一面热了,将另一面轻轻的翻过来,再加油,慢慢的翻,下面的芝麻桔火把握好火候,不到一分钟,一锅子煎饼就出锅了,趁热吃,香香的,芝麻香油的香气,藿香和小茴香的香气,煎饼热热的,进入嘴里滑滑的,也是莫大的享受了。
无论是煎里馍还是烙馍,都是家乡二月二所不可少的早餐主食,老家人之所以吃烙馍,传说中与女娲娘娘补天有关。老家的隔壁西华县是女娲娘娘的故里,女娲娘娘是断鳌足而用五彩石补天,传说五彩石不够了,娘娘就用烙馍补天,所以为了纪念女娲娘娘补天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家家户户都烙烙馍,给女娲娘娘补天做准备。
二月二除了小孩子跑椿树、敲鸡窝、敲砖头瓦子唱儿歌以及插柳枝、做烙馍、吃烙馍之外,还有一个风俗是吃炒豆,老家的炒豆是炒料豆,就是黄豆,而不是陕西的面食做的小颗粒的萁子豆,为什么要炒料豆呢?我却没有听到家乡人聊起过缘故。但陕西也吃炒豆、山东也吃炒豆,我想一定有缘故的吧。
除了以上风俗之外,二月二也是剃头的日子。按照老家农村乡俗,正月里是不兴剃头的,乡谚说:“正月里剃头死他舅”,所以老家的孩子的母亲都要求孩子在腊月二十几都要“有钱没钱,剃个光头过年”,然后一个正月不许剃头。到了二月二,孩子们就可以剃头了,美名其曰“剃龙头”,所以每年的正月份都是剃头匠生意最不好的一个月,而二月二则是每年剃头匠生意最好的一天了吧。后来我留意到全国各地都有“正月里不剃头,二月二,剃龙头”的习俗,就知道了这一习俗不仅仅限于我老家了。
二月二更重要的是老家淮阳太昊陵的庙会从今天开始举行了,从二月二到三月三长达一个多月的庙会,汇集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各国的人民,规模空前,也彰显了陈州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人文气息。
老乡,真的是一个好地方。
附:陕西二月二风俗(资料来源于网络)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来源于http://www.shaanxi.cn/Html/2009-2-24/151643.Html)
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在民间称“二月二、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北方,二月初二又叫龙抬头日、春龙节、农头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
依据气候规律,农历二月初二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温度回升,雨水也逐渐增多,光、温、水条件已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所以二月初二也是南方农村的农事节。
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显赫的神物,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俗云“龙不抬头天不雨”,龙抬头意味着云兴雨作,而天地交泰、云兴雨作是万物生育的条件。龙又是鳞虫之精,百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二月初正值春回大地、农事开始之时,又是百虫出蜇、蠢蠢欲动之时,故民间有扶龙头、引青龙、剃龙头之举,又有食龙皮、龙须、龙子、龙鳞饼之俗,还有停针、忌磨等禁忌。
据《易经》中的说法,二月二这一天之前,虽然已属春天,但还蛰伏着,称之为“潜龙在渊”。这一天之后,阳气上升,春意隐约可见,故曰“见龙在田”。顾名思义,龙出现了,一切都开始崭露头角。到了这一天,北方的迎春花开始露出笑脸,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真的来了。
“龙抬头”一说,最早见于明人刘侗《帝京景物略》:“二月二,龙抬头,蒸元旦,祭馀饼,熏床炕……”至于抬头的为何是龙,又为何只与“二月二”有关,说法和故事就多了。
据说,龙头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后来的黄帝、唐尧、夏禹等纷纷效法先王。到了周武王,这一习俗还被发扬光大;每逢二月初二,都举行盛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以后,“二月二”便定名为“农头节”。
“二月二”还有一种说法叫春龙节。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龙,鳞中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这大概就是“春龙节”习俗的最早记载。
别小看这龙抬头的节日,这可是我国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了。
相传,武则天废唐立周当了皇帝,惹得玉帝大怒,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象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在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其意是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节日时,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这一天,其它习俗也很多,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有的地方妇女不动针线,怕伤了龙的眼睛;有的地方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等。
这种“天上人间,融为一体”的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古代农业受天气制约的现实以及耕者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民间认为,龙是吉祥物,主管云雨,而“二月二”则是龙欲升天的日子。此时,正值惊蛰节气,我国许多地方已进入雨季。古人认为是“龙”的功劳,加之不少地方又将“二月二”视为土地神的生日,所以祭祀活动便名目繁多。
“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话还来自天象变化。二月二这天夜晚,仰望苍穹,你也许真的会看到“龙抬头”的景象。
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里的恒星划分成“三垣”、“四象”七大星区。在“三垣”外围分布着“四象”:“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也就是说,东方的星象如一条龙,西方的星象如一只虎,南方的星象如一只大鸟,北方的星象如龟和蛇。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天空的星相也随着季节转换。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苍龙显现;苍龙头部“角宿”上有两颗星:角宿一和角宿二。它们是苍龙头上的犄角。“角宿”后的4颗星是“亢宿”(龙的咽喉),后面4颗星排成簸箕状的“氐宿”(龙爪)。其后的“房心尾箕”分别是龙的心脏和尾巴。
二月二这天,角宿一、角宿二先浮出东方地平线。角宿一(龙头)放射着蓝色光芒。1小时后,“亢宿”也升至地平线以上。子夜时分,“氐宿”出现。这就是“龙抬头”的全过程。这之后,“龙抬头”的时间会逐日提前,每天提前4分钟。这样,经过一个多月的“提前”,到4月份晚上9时左右,整个“龙头”就“抬”起来了。
天上“龙抬头”的同时,春天也来到了人间,雨水也会多起来,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而农历二月二前后正逢惊蛰节气。惊蛰的含义是隆隆的春雷声惊醒了蛰伏的虫类。传说这时经过冬眠的龙,也会被雷声惊醒,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我国古代许多地方,每到龙抬头这天,人们都要到江河水畔祭龙神。
二月二祭龙神,民间还有个传说。
很久以前,陕西关中大旱,连年无雨。在临潼骊山之东的马额塬上有个小山村,村里有个小伙子叫水生。他见天旱,便设法四处找水。一天,他在百里外的塬头村,听一位老伯讲了这样的话:“关中天旱之事,玉帝早就知晓。曾命东海龙王的孙子前去播雨。可这小龙到了关中却一头窜到龙河里,把播雨大事给忘了”。水生问:“如何制服它呢?”老伯说:“必须弄到一根降龙木才行”。水生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降龙木,制服了小龙。只见小龙抬头腾空而起,直冲九霄,霎时乌云翻滚,雷声大作,哗哗地下起了大雨。为了纪念这“龙抬头”的日子,人们规定每年农历二月二为“春龙节”。
龙抬头这天,民间和宫廷里也有许多风俗。明人沈榜《蜒署杂记》中有“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称为引龙回”的记载。清让廉《春明岁时琐记》中说:“二月二日为土地真君生辰,城内外土地神庙,香火不绝,游人亦众,又有放花盒灯、香供献以酬神者,俗谓此日为龙抬头”。
这一天还要吃猪头。
古代猪头是祭奠祖先、供奉上天的供品,一般农户人家辛辛苦苦忙了一年,到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杀猪宰羊。等正月一过,腊月杀的猪肉基本上都吃光了,最后剩下的猪头只能留在二月初二才能吃。
“二月二”龙抬头,大地万物开始复苏,一切动植物都开始抬头,一年要开一个好头,迎来风调雨顺。龙王是管降雨的,他上到天宫,人们要把最好的祭品供上给龙王吃。用猪头当供品祭奠祖先,供奉上天,看来是有说道的,更是吉祥兆头的标志。
在我国北方,还有在二月二日这天理发的习惯,称为“剃龙头”。据说在这一天理发能够带来一年的好运。从旧时人们的生活习惯来看,在“二月二”理发则是过去农忙,农民们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得以轻松,而过年则要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算起,直到“二月二”才算结束。过了“二月二”,农民们就要忙着春播,于是赶紧剃头理发,准备新的农忙。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在“二月二”理发的传统。
在二月二这天要理发,要吃猪头肉,大人还要给小孩子用各色布条和高粱秆逢一个龙尾,拴在衣服上,寓意孩子象小龙一样健康成长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