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糖尿病10年不得并发症,要看糖友做没做好7件事

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大家都知晓,它们不仅给糖友带来身体上的伤害,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但是,同样是长病程的糖尿病患者,为啥有的人没有任何并发症,有的人却罹患多种慢性并发症?这是何故?原来糖尿病患者不仅仅要降血糖,还要做好日常管理。

糖友做好以下7件事,有助于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非常重要!

NO1 定期查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达标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因此,糖友日常监测血糖很重要,但只测五点血糖远远不够。

血糖是随时波动的,五点血糖只能反映即时的血糖值,受饮食、运动、情绪、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糖友平时除了测五点血糖外,还要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这个指标能够准确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五点血糖和HbA1c结合才能全面评估糖友血糖控制情况。

多久测一次: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以下简称“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在治疗之初,建议糖友每3个月检测1次糖化,如果血糖达标,可半年测1次。

多少算达标:

HbA1c标准检测的正常值范围是4%~6%,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将糖化控制在7%以内,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病情,糖化标准也存在个体差异性,有所变化。

关于糖化血红蛋白,你需要知道这些:

  • 糖化血红蛋白不受进餐的影响,检测时可以任意时间采血,不需要空腹。

  • 不同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

  • 一些情况会影响HbA1c数值的准确性。比如因为一些影响红细胞寿命的因素(溶血性贫血、慢性肾病接受透析治疗者),或者服用某些药物(比如维生素C等),一些疾病状态(比如高脂血症或慢性肝病)等。

NO2 控制血压

糖友控制血压与控糖同样重要,糖尿病伴高血压会明显增加卒中、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发病风险,同时高血压还会诱发并加重糖尿病并发症,因此,糖友不要忽视血压管理。

血压控制在多少合适:

成人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应该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老年患者或血压不易控制者可放宽到140/90mmHg以下。

关于控制血压,你需要知道这些:

  • 当血压超过120/80mmHg时,糖友就要开始生活方式干预了。

  • 当血压≥140/90mmHg时,需要服用降压药,具体的请咨询医生。

  • 生活方式干预首先要高钾低钠,其次增加钙、镁及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平时多吃新鲜蔬果,清淡少油饮食,便有助于血压调控。

  • 戒烟限酒。

  • 适当减压,学会调节情绪。

NO3 调节血脂

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这“三高”常常同时出现。虽然都是代谢异常,但血脂异常与大血管病变关系最为密切,糖友不要忘记定期测血脂。

多久测一次:

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共识提到,确诊糖尿病时要测血脂,之后至少每年复查一次,如果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则每3个月就要测1次血脂。

多少算达标:

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如下血脂控制目标。

表1 糖尿病患者血脂控制标准

指标

目标值

(mmol/L)

总胆固醇

<4.5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男性

>1.0

女性

>1.3

甘油三酯

<1.7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未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

<2.6

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

<1.8

关于血脂,你需要知道这些:

  • 最常用的调脂药是他汀类药物,服用这类药物需要监测肝功能。

  • 血脂异常者饮食调节很重要,每天的胆固醇摄入量需要控制在300mg以内,因此要限制动物内脏、鸡皮鸭皮等,以及鱼子、蟹黄等的摄入。

  • 纯素食并不利于控制血脂,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尤其是大豆蛋白,有助于降低胆固醇。

NO4 按时服药

有很多糖友对降糖药存在误区,导致血糖居高不下,或者明显波动,这都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如果医生建议您用药,遵医嘱按时服药才是控制并发症的王道。下面三个用药误区需要避免。

【误区1】用药断断续续:

有的患者用药完全凭感觉,一旦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消失,就擅自停药,这种做法不对。一方面,不少糖友没有三多一少的症状,所以单凭症状估计病情不可靠。另一方面,用药断断续续,不利于血糖达标,还导致血糖波动,增加并发症风险。

【误区2】过分担心药物副作用:

一些患者总认为药物会伤肝伤肾,所以不按照医生处方吃药。部分降糖药会通过肝脏代谢,肾脏排泄,当肝肾功能出现异常时,会影响药物代谢,所以医生会关注患者的肝肾功能,处方适宜的药物,遵医嘱服用即可。

【误区3】惧怕使用胰岛素:

还有一些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需要打胰岛素,但因为担心用上胰岛素后形成“依赖”而拒绝使用,实际上胰岛素是人体自身就有的正常激素,并不存在依赖一说。另外,正确注射胰岛素可以减轻注射痛苦,部分熟练的糖友甚至能做到“无痛注射”。

NO5 眼底检查

糖尿病并发症多种多样,当眼底微小血管损伤后,会引发视网膜病变,随着病情进展,最终导致失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所以定期检查非常重要。

多久做一次眼底检查?

青春期前诊断的1型糖友应该在诊断时开始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春期后诊断的1型糖友,在病程5年时,必须进行第1次糖尿病视网膜筛查,之后至少每年复查1次

对于2型糖友来说,一旦确诊,应立即检查视力和眼底,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糖友推荐每1~2年做1次检查轻度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每年1次中度非增殖期病变患者每3~6个月1次重度非增殖期病变患者每3个月1次。

关于视网膜病变,你需要知道这些:

  • 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眼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早期通过一定的治疗,是可以恢复的,因此,定期筛查非常重要。

  • 糖友进行糖网筛查之外,不要忘记早期排除黄斑水肿。这里的“黄斑”不是“斑”,是视网膜的一个重要区域,可以通过无创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OCT)进行排查。

NO6 呵护双足

糖尿病足是指在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基础上合并感染的足,糖尿病足溃疡与坏疽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者会导致截肢,造成巨大的身心伤害的同时,糖友还面临巨额医疗费用。这种并发症虽然可怕,但通过简单的方式就能预防。

每天30秒必做功课:

糖友存在神经病变时,足部感觉迟钝或丧失,因此如果足部受伤往往没有明显痛感,不易发现,若没有及时正确处理导致感染,会引起严重后果。

每天花30秒检查双足便能及早发现问题,早做处理。

检查内容:观察足部尤其注意脚趾缝间是否有破损,必要时借助镜子或由家人帮忙。注意检查有无老茧、鸡眼,注意局部皮肤是否有红肿、擦伤、水疱、皮裂、足藓等,有问题要及早医治。

关于糖尿病足,你需要知道这些:

  • 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足病的关键,可大大降低伤口感染的机率。

  • 每日用温水清洗双脚,修剪趾甲不宜过深,以免损伤甲沟导致感染。保持皮肤润滑,足跟等部位适当涂抹乳液。

  • 穿宽松、合适大小的鞋子,袜腿不要太紧。可几双鞋轮换着穿,来让鞋子内部保持干燥。

  • 不要赤脚在地上走,避免异物划破皮肤;夏天要穿保护脚趾的凉鞋。

  • 预防外伤、烫伤和冻伤。

  • 注意变化体位,避免影响下肢血液循环,经常抬高下肢,按摩足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 远离香烟,吸烟可能会进一步损害末梢血管,从而加剧肢体远端的供血不足。

  • 定期进行足部检查,比如神经病变的相关检查,以及足背动脉搏动。

NO7 糖尿病肾病筛查

糖尿病肾病是最严重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样,早期发现积极治疗,多半可以逆转。

糖尿病肾病早期通常没有任何症状,唯一改变的就是尿微量白蛋白的增加。糖友要定期进行肾病筛查,包括尿常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血肌酐(计算eGFR)。

多久查一次:

对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立即筛查微量白蛋白尿,确诊2型糖尿病后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肾病筛查,以后每年查1次

糖尿病病程大于2年,且大于12岁的患者每年查微量白蛋白尿;成人患者若无糖尿病肾病,则应每年检测1次尿微量白蛋白,同时进行肾脏筛查。

关于糖尿病肾病,你需要知道这些:

  • 预防糖尿病肾病需要关注血压、血糖、血脂和尿酸,这些代谢指标都达标了,有助于预防微血管病变。

  • 降糖药本身并不伤肾,但是如果出现肾脏疾病,会影响药物的代谢,这时需要临床医生调整降糖药,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治疗。

  • 肾病病变的患者很可能伴随视网膜病变,如果出现尿白蛋白,一定记得检查眼底。4)肾脏病变者需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否则增加肾脏负担,容易加重病情。

做好上述7件事,有助于全面管理糖尿病,帮助各位糖友远离糖尿病并发症!

作者:MY&海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