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历史上的包拯到底是什么样的?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相信这句经典的歌词早已随着包拯正直严肃的形象深深进入了人们的心中。提到包拯,人们总会想到他黝黑的皮肤、额头的月牙状印记,以及许多经由他手得以公正审理的复杂案件。除此之外,“御猫”展昭、师爷公孙策、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等人物也都被刻画得十分生动形象,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不过,如今关于包拯的大部分故事都来自于民间传说,早在宋元时期的杂剧、话本中,包拯就常常作为理想化的清官登场。甚至随着时间推移,包拯渐渐和唐朝名相魏征一样被塑造成了半人半神,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形象。明清时期,《龙图公案》、《三侠五义》等经典公案小说相继诞生,包拯的形象进一步丰满,但已经与历史上真实的形象相去甚远。那么,历史上的包拯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宋咸平二年(999),包拯出生在庐州合肥,也就是今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一带。仁宗天圣五年(1027),即将而立之年的他终于考中进士,并被委派到位于今江西永修的建昌县担任县令。不过,当时包拯顾虑到父母年事已高,于是上书表示推辞。朝廷见状也没有强行征召包拯,而是将其改派到了靠近合肥的和州担任监税。
这一次,包拯被封为天长县知县,天长县同样位于今安徽省境内,或许是朝廷故意为之。总之,在天长县包拯励精图治、勤政爱民,取得了十分出色的政绩,于是四年后朝廷便将其改派到端州,也就是今广东肇庆担任知府。端州出产的“端砚”是我国古代“四大名砚”之一,过去的端州知府为了敛财往往会下令大量制造来作为礼物赠送权贵。然而,包拯到任后便严令只准生产进贡所需的数量,且自己在任一年自己从没有拿过一方砚台私用。
从上文的记述,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包拯孝顺、清廉的个性以及出众的政治才能。正是靠着这些优良品质,他才于庆历三年(1043)被仁宗召回了京城。最开始,包拯是被封为了殿中丞,负责管理皇帝的日常用度,但很快他便在御史中丞王拱辰的举荐之下成为了巡视百官、纠正刑狱的监察御史。
包拯性格刚直且严谨认真,他担任监察御史期间不但提出了许多肃清风纪、惩治贪污的建议,还十分关心边关形势。庆历五年(1045),包拯作为使者出使了辽国,他趁此机会仔细观察,提出了一系列加强边疆守备的建议。或许是看到包拯对边事相当热心,不久之后他先后被调到京东路、陕西、河北担任转运使,惩治过去边关守备存在的乱象。
和历史上许多名臣相比,包拯担任过的官职实在有些过多,他的足迹遍布瀛洲、扬州、庐州、池州、江宁府等多地,但终于在嘉祐元年(1056)被召回京城,授予权知开封府的重任。作为北宋京城,开封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正因如此,宋朝初年的开封府尹基本都是内定的储君。对于皇室而言,包拯显然是个外人,因此他就算被委派管理开封,依然只能称“权知开封府”,从名义上说只是“代理”知府。
嘉祐四年(1059),包拯先后弹劾了担任最高财政长官“三司使”的张方平及其继任者宋祁,仁宗索性让他兼任三司使。然而,此时欧阳修却表示包拯是故意重罚张方平、宋祁,好让自己能够当上三司使。听闻此言,包拯为自证清白选择待在家里不接受三司使的任命,在仁宗的强硬要求下才愿意出任。嘉祐七年(1062)五月,时任枢密副使的包拯突然染病,并且在同月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四岁。
对于这位北宋名臣,同朝为官的欧阳修认为其虽然孝顺、刚直,但“学问不深,思虑不熟”,仁宗赵祯则称赞他“公而忘私”。结合他的人生经历和此后许多人对他的评价,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历史上真实的包拯,他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也具有一定的治国之才,不过与此同时,他的性格有时也过于刚直。总之,真实的包拯并没有后人传说的那样擅长破案,但他治理国家、监察百官、革除弊政、巩固边防,做出的贡献也相当值得赞扬。
来源:人民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