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过迁善明是非——《论语》悟读【225】

从善如流过则改,明辨是非心不乱。

《论语》第九篇第二十三章:

【原文】

子曰:“法语(正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xùn,恭顺)与之言,能无说(yuè,高兴)乎?绎(yì,寻绎,鉴别)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

孔子说:“别人用正言来规劝我,能不服从吗?但能真实改过才可贵。别人用恭顺婉辞来赞许我,能不喜悦吗?但能寻绎他言外微意才可贵。只知喜悦,不加寻绎,只表服从,不肯自改,那我就无奈他何了!”

【悟读】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意为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慎重地思考,明白地辨别,切实地力行,语出《中庸·第二十章》。看似学问之道,其实做人之道。

本章夫子教我们为人处世之道

对于“法语之言”,夫子告诫人们,首先要能听得进去,其次最重要的是照着去改正;对于巽与之言, 夫子提示要去分析其意或真或假或善或恶,自省自勉。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而不改,错莫大焉。然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时自己的错误,很难有清醒的认识,这就需要旁人尤其是高人的指点指正。

一个人的档次与境界,不在于受到赞扬的数量,而在于面对批评的风度。一个能淡然对待批评,甚至不公正批评的人,一定有强大的自信和一颗强大的内心。

人性的弱点决定了人是最经不住恭维的动物。当一个人听到别人的恭维话时,往往心花怒放。此时,科学的态度是,冷静分析,明辨是非,勿让恭维之言冲昏自己的头脑。

世间纷纷扰扰,恰似婆婆娑娑;

但有真心一颗,风雨又奈我何

(0)

相关推荐

  • 国学最经典的句子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海 ...

  • 明道悟道辩是非——《论语》悟读【285】

    眼亮分真假,心明辨是非. <论语>第十二篇第十二章: [原文]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断案)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译文] 孔子说:"根据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 ...

  • 人生至难其心明——《论语》悟读【279】

    明察秋毫,饱览春光. <论语>第十二篇第六章: [原文]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zèn,诬陷或中伤),肤受之愬(sù,诬告),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 ...

  • 是非好恶务鲜明——《论语》悟读【113】

    是是非非谓之知,是非非是谓之愚. <论语>第五篇第二十四章: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讨好的表情).足(过分)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

  • 喜有眼明交益友——《论语》悟读【464】

    有酒有肉,皆来锦上添花: 无米无柴,谁肯雪中送炭. <论语>第十九篇第三章: [原文]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 ...

  • 万千思维输中庸——《论语》悟读【340】

    塑脊梁中不偏,立德行庸不易.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四章: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卫国的大夫)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 ...

  • 惟其义尽故而仁——《论语》悟读【339】

    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仁故能爱.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三章: [原文] 子路问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子曰:"若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之 ...

  • 诚意胜智千百倍——《论语》悟读【341】

    以诚立笔走龙蛇,凭信争气冲霄汉.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五章: [原文] 子曰."臧武仲以防(地名,武仲封邑)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yāo,要挟)君,吾不信也." [译文 ...

  • 德才兼备建伟业——《论语》悟读【338】

    德才兼备建伟业,文武双全展宏图.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二章: [原文] 子曰:"孟公绰(chuò,鲁国的大夫,为人清心寡欲)为赵魏(晋国最有权势的大夫赵氏.魏氏)老(室老,卿大夫 ...

  • 世道从来非诡道——《论语》悟读【342】

    世道从来非诡道,人心自古是良心.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六章: [原文] 子曰:"晋文公谲(jué,欺诈)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译文] 孔子说:"晋文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