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斯蒂安·斯坦因茨与走上T台的“环保”牛仔布
丹宁(DENIM)
丹宁是一个外来语,由DENIM音译而来,指斜纹织法的,靛蓝染色的粗斜纹布,也叫做牛仔布。也就是说,所有的牛仔裤都是丹宁布。
提到牛仔服饰的起源,自然要说到牛仔布的起源。牛仔布,即英文里的Denim。
这个名称的由来据说有些阴错阳差。五百年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这种坚韧、实用的粗糙布料就已出现,当时主要用来制作船帆。
牛仔布料
因为此布原产于法国一个小镇Nimes,因此以法文取名为“Serge De Nimes”。这种斜纹哔叽布料首次传到英国时,英国商人很难发出法文“Serge De Nimes”这个音,因此就简称为Denim,即牛仔布,有时也音译成丹宁。
随着快时尚产业的发展,环保理念成为了当前社会的重点话题。
丹宁面料覆盖面广且受到消费者青睐,在成千上万的废弃服装中,这种面料不仅回收价值高,设计空间还很大。法国设计师福斯蒂安·斯坦因茨(Faustine Steinmetz)是一位将丹宁面料再造做到极致的服装设计师,擅长将旧丹宁面料通过再造来进行设计,从而让旧衣重生,达到环保的效果。
福斯蒂安·斯坦因茨
法籍的新锐设计师,毕业于中央圣马丁,曾入围2015年LVMH大奖前八名。崇尚将一个元素做到极致,发挥万种可能。一时心血来潮,她买了一台织布机并且成立了同名工作室,自学织布编制等。编制、染色和缝制都由手工完成,对废旧面料进行再造处理,精确到每一根纱线,达到最终完美的效果,令旧衣重生。
在丹宁面料的生产过程中,要经历很多道工序,例如水洗、染色等,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量非常高,一直受到业界的质疑和批评。福斯蒂安·斯坦因茨一直在以独创性为自己的同名品牌探索丹宁面料的各种可能性,归根结底,丹宁是她存在的真正理由。
# 增型设计方法
福斯蒂安·斯坦因茨将丹宁面料进行增型设计,不是对其本身进行破坏,而是通过加入新元素或面料来改变其原有的形态,以此呈现出一 种崭新的视觉效果。
在她的 2017 年春夏女装系列中,其中第一个模特身上穿的牛仔裤镶满了 6 万颗施华洛世奇水晶,除此之外,还有从裤子缝里冒出的岩层。
▽ Faustine Steinmetz Spring 2017
2018 春夏女装系列,她推出了一种硅胶牛仔外套, 在牛仔布上涂上厚厚的硅胶波浪,上面富有调色板的质地。她将回收硅胶和丹宁面料进行结合,制造出油画的肌理感的同时又增添了丹宁面料的立体感,创造了更丰富的视觉空间。
▽ Faustine Steinmetz Spring 2018
# 减型设计方法
福斯蒂安·斯坦因茨在原有面料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整体或局部破坏,将原有面料中的某些部分去除,产生新的质感效果。
由于丹宁是由独特的纤维所制成的,具有强度大、耐磨损的特点,所以对纱线的再造设计处理上创造性很强,用二手商店回收的旧牛仔裤制作了复杂的手工织布,灵活运用抽纱工艺,使之注入一种看似“破坏”的效果,产生独特的残缺美。
▽ Faustine Steinmetz Spring 2015
▽ Faustine Steinmetz Fall 2016
# 立体型设计方法
立体型设计是通过一些工艺手法使原有的面料肌理发生变化,并且使其呈现立体效果,形成凹凸有致的肌理。
在福斯蒂安·斯坦因茨的设计中,微微起折的丹宁列入布料的创新之列,她进行褶皱处理的方法非常精妙,具有立体感、浮雕感造型的肌理效果形成了新的视觉感官冲击,赋予了雕塑般的维度。
▽ Faustine Steinmetz Fall 2017
其中令人赞叹不已的是一件手工打褶夹克,是 2017 年秋冬系列的一件作品,这件牛仔夹克应用了手工扎染工 艺和褶皱处理设计,打破了丹宁面料原有的肌理,整体上显的更加具有美感,立体性更强。
在慢时尚中
“慢”不是指做衣服的速度慢
而是对待服装设计的一种耐心态度
-
福斯蒂安·斯坦因茨的设计结合了慢时尚理念
将日常服装设计得像高级定制礼服一样精致
将回收的旧丹宁面料重新编织成新的布料进行设计
更是一种关于环保可持续的设计观
-
参考文献:[1]于洋.环保理念下丹宁面料的再造设计研究——以设计师福斯蒂安·斯坦因茨的设计为例[J].西部皮革,2021,43(01):147-148.
图 | 网络
编辑 | J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