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论“津液”

中医论“津液”

一、津液的概念

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津液包括各脏腑组织的正常体液和正常的分泌物,胃液、肠液、唾液、关节液等。习惯上也包括代谢产物中的尿、汗、泪等。故曰:“汗与小便,皆可谓之津液,其实皆水也”(《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津液以水分为主体,含有大量营养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人禀阴阳二气以生,有清有浊。阳之清者为元气。阳之浊者为火;阴之清者为津液,阴之浊者即为痰”(《罗氏会约医镜》)。

在体内,除血液之外,其他所有正常的水液均属于津液范畴。

津液广泛地存在于脏腑、形体、官窍等器官组织之内和组织之间,起着滋润濡养作用。同时,津能载气,全身之气以津液为载体而运行全身并发挥其生理作用。津液又是化生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也有密切关系。所以,津液不但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津与液虽同属水液,但在性状、功能及其分布部位等方面又有一定的区别。一般地说,性质清稀,流动性大,主要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等部位,并渗入血脉,起滋润作用者,称为津;其性较为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器官,起濡养作用者,称之为液:“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灵枢·五癃津液别》)。

二、津液的代谢

(一)津液的生成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是一个涉及多个脏腑一系列生理活动的复杂的生理过程。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经脉别论》),是对津液代谢过程的简要概括。

津液来源于饮食,通过脾、胃、小肠和大肠消化吸收饮食中的水分和营养而生成的。其具体过程是:

脾胃腐熟运化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赖游溢精气而吸收水谷中部分精微。“水之入胃,其精微洒陈于脏腑经脉,而为津液”(《读医随笔·燥湿同形同病》)。脾主运化,赖脾气之升清,将胃肠吸收的谷气与津液上输于心肺,而后输布全身。故曰:“津液与气人于心,贯于肺,充实皮毛,散于百脉”(《脾胃论·脾胃胜衰论》)。小肠主液小肠泌别清浊,吸收饮食物中大部分的营养物质和水分,上输于脾,而布散全身,并将水液代谢产物经肾输入膀胱,把糟粕下输于大肠。大肠主津大肠接受小肠下注的饮食物残渣和剩余水分屉,将其中部分水浓重新吸收,使残渣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大肠通过其主津功能参与人体内律湾的生成。津液的生成是在脾的主导下,由胃、小肠、大肠的参与而共同完成的,但与其他脏腑也不无关系。

总之,津液的生成取决于如下两方面的因素:其一是充足的水饮类食物,这是生成津液的物质基础;其二是脏腑功能正常,特别是脾胃、大小肠的功能正常。其中任何一方面因素的异常,均可导致津液生成不足,引起津液亏乏的病理变化。

(二)津液的输布

津液的输布主要依靠脾、肺、肾、肝、心和三焦等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而完成的。

心主血脉“中焦蒸水谷之津液,化而为血,独行于经隧”(《侣山堂类辨·辨血》)。“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灵枢·痈疽》)。心属火,为阳中之太阳,主一身之血脉。津液和血液赖心阳之动力,方能正常运行,环周不休。

脾气散精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通过其转输作用,一方面将津液上输于肺,由肺的宣发和肃降,使津液输布全身而灌溉脏腑、形体和诸窍。另一方面,又可直接将津液向四周布散至全身,即脾有“灌溉四旁”之功能,所谓“脾主为胃行其津液”(《素问·厥论》)的作用。

肺主行水肺主行水,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肺接受从脾转输而来的津液之后,一方面通过宣发作用将津液输布至人体上部和体表,另一方面,通过肃降作用,将津液输布至肾和膀胱以及人体下部形体。

肾主津液“肾者水脏,主津液:”(《素问·逆调论》)。肾对津液输布起着主宰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肾中阳气的蒸腾气化作用,是胃“游溢精气”、脾的散精、肺的通调水道,以及小肠的分别清浊等作用的动力,推动着津液的输布。二,由肺下输至肾的津液,在肾的气化作用下,清者蒸腾,经三焦上输于肺而布散于全身,浊者化为尿液注入膀胱。

肝主疏泄肝主疏泄,使气机调畅,三焦气治,气行则津行,促进了津液的输布环流。

三焦决渎三焦为“决渎之官”,气为水母,气能化水布津,三焦对水液有通调决渎之功,是津液在体内流注输布的通道。

津液的输布虽与五脏皆有密切关系,但主要是由脾、肺、肾和三焦来完成的。脾将胃肠而来的津液上输于肺,肺通过宣发肃降功能,经三焦通道,使津液外达皮毛,内灌脏腑,输布全身。

(三)津液的排泄

津液的排泄与津液的输布一样,主要依赖于肺、脾、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其具体排泄途径为:

汗、呼气肺气宣发,将津液输布到体表皮毛,被阳气蒸腾而形成汗液,由汗孔排出体外。肺主呼吸,肺在呼气时也带走部分津液(水分)。

尿液为津液代谢的最终产物,其形成虽与肺、脾、肾等脏腑密切相关,但尤以肾为最。肾之气化作用与膀胱的气化作用相配合,共同形成尿液并排出体外。肾在维持人体津液代谢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所以说:“水为至阴,其本在肾”。

大肠排出的水谷糟粕所形成的粪便中亦带走一些津液。腹泻时,大便中含水多,带走大量津液,易引起伤津。

综上所述,津液代谢的生理过程,需要多个脏腑的综合调节,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为要,故曰:“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景岳全书·肿胀》)。若三脏功能失调,则可影响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过程,破坏津液代谢的平衡,从而导致津液生成不足,或环流障碍,水液停滞,或津液大量丢失等病理改变。其中,尤以肾的功能最为关键。故曰:“肾者水脏,主津液”(《素问·逆调论》)。津液生成不足或大量丢失而伤津化燥,甚则阴液亏虚,乃至脱液亡阴,其治宜滋液生津、滋补阴液、敛液救阴。津液停聚则为湿、为饮、为水、为痰,其治当以发汗、化湿、利湿(尿)、逐水、祛痰为法。

三、津液的功能

津液的功能主要包括滋润濡养、化生血液、调节阴阳和排泄废物等。

(一)滋润濡养

津液以水为主体,具有很强的滋润作用,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具有营养功能。津之与液,津之质最轻清,液则清而晶莹,厚而凝结。精、血、津、液四者在人之身,血为最多,精为最重,而津液之用为最大。内而脏腑筋骨,外而皮肤毫毛,莫不赖津液以濡养。“津亦水谷所化,其浊者为血,清者为津,以润脏腑、肌肉、脉络,使气血得以周行通利而不滞者此也。凡气血中不可无此,无此则槁涩不行矣……液者,淖而极厚,不与气同奔逸者也,亦水谷所化,藏于骨节筋会之间,以利屈伸者。其外出孔窍,曰涕、曰涎,皆其类也”(《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分布于体表的津液,能滋润皮肤,温养肌肉,使肌肉丰润,毛发光泽;体内的津液能滋养脏腑,维持各脏腑的正常功能;注入孔窍的津液,使口、眼、鼻等九窍滋润;流人关节的津液,能温利关节;渗入骨髓的津液,能充养骨髓和脑髓。

(二)化生血液

津液经孙络渗入血脉之中,成为化生血液的基本成分之一。津液使血液充盈,并濡养和滑利血脉,而血液环流不息。故曰:“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灵枢·痈疽》),“水人于经,其血乃成”(《脾胃论·用药宜忌论》)。

(三)调节阴阳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阴阳之间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津液作为阴精的一部分,对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脏腑之阴的正常与否,与津液的盛衰是分不开的。人体根据体内的生理状况和外界环境的变化,通过津液的自我调节使机体保持正常状态,以适应外界的变化。如寒冷的时候,皮肤汗孔闭合,津液不能借汗液排出体外,而下降入膀胱,使小便增多;夏暑季节,汗多则津液减少下行,使小便减少。当体内丢失水液后,则多饮水以增加体内的津液。“水谷人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灵枢·五癃津液别》),由此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四)排泄废物

津液在其自身的代谢过程中,能把机体的代谢产物通过汗、尿等方式不断地排出体外,使机体各脏腑的气化活动正常。若这一作用受到损害和发生障碍,就会使代谢产物潴留于体内,而产生痰、饮、水、湿等多种病理变化。

四、五脏化液

(一)五脏化液的概念

汗、涕、泪、涎、唾五种分泌物或排泄物称之为五液。五液由五脏所化生,即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五液由五脏所化生并分属于五脏,故称五脏化液,又称五脏化五液。

(二)五脏与五液的关系

五液属津液范畴,皆由津液所化生,分布于五脏所属官窍之中,起着濡养、滋润以及调节津液代谢的作用。五液的化生、输布和排泄是在津液的化生、输布和排泄的气化过程中完成的,是多个脏腑,特别肺、脾、肾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五脏是脏象学说的核心,故又将汗、涕、泪、涎、唾分属于五脏。故曰:“人之一身,有涕、泪、涎、唾、便、溺,皆属一水之化,而发于九窍之中”(《质疑录》)。“汗与小便,皆可谓之津液”(《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五脏与五液的关系是津液代谢过程中,整体调节与局部调节的统一。

1.汗为心之液:什么是汗?“阳加于阴谓之汗”(《素问·阴阳别论》)。“阳”,是指体内的阳气;“阴”,是指体内的阴液。所谓“阳加于阴谓之汗”,是说汗液为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后,从玄府(汗孑L)排出的液体。汗液的分泌和排泄,还有赖于卫气对腠理的开阖作用。腠理开,则汗液排泄;腠理闭,则无汗。因为汗为津液所化,血与津液又同出一源,因此有“汗血同源”之说。血又为心所主,汗为血之液,气化而为汗,故有“汗为心之液”之称。正如李中梓所说:“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发于外者为汗,汗者心之液也”(《医宗必读·汗》)。由于汗与血液,生理上有密切联系,故它们在病理上也互相影响。就汗与血液的关系而言,汗出过多,可耗血伤津。反之,津亏血少,汗源不足。故临床上出现血虚之候时,应慎用汗法。“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道理就在于此。就汗与心的关系而言,汗出过多,耗伤心的气血,则见心悸怔仲等。由于汗出是阳气蒸发津液的结果,故大汗淋漓也会伤及人的阳气,导致大汗亡阳的危候。反之,当心的气血不足时,也会引起病理性的出汗,如心气虚,表卫不固而自汗;心阴虚,阳不敛阴而盗汗。

2.涕为肺之液:涕是由鼻内分泌的粘液,有润泽鼻窍的功能。鼻为肺之窍,五脏化液,肺为涕。在肺的生理功能正常时,鼻涕润泽鼻窍而不外流。若肺感风寒,则鼻流清涕;肺感风热,则鼻流浊涕;如肺燥,则鼻干涕少或无涕。

3.涎为脾之液:涎为口津,唾液中较清稀的称作涎:涎具有保护和清洁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涎分泌较多,还可湿润和溶解食物,使之易于吞咽和消化。在正常情况下,涎液上行于口但不溢于口外。若脾胃不和,则往往导致涎液分泌急剧增加,而发生口涎自出等现象,故说脾在液为涎。

4.泪为肝之液:肝开窍于目,泪从目出。泪有濡润、保护眼睛的功能。在正常情况下,泪液的分泌,是濡润而不外溢,但在异物侵入目中时,泪液即可大量分泌,起到清洁眼目和排除异物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则可见泪液分泌异常。如肝的阴血不足,泪液分泌减少,常现两目干涩;如风火赤眼,肝经湿热,可见目眵增多,迎风流泪等。此外,在极度悲哀的情况下,泪液的分泌也可大量增多。

5.唾为肾之液:唾与涎同为口津,即唾液。较稠者为唾,较稀薄者为涎。脾之液为涎而肾之液为唾:唾液除了具有湿润与溶解食物,使之易于吞咽,以及清洁和保护口腔的作用外,还有滋养肾精之功:因唾为肾精所化,多唾或久唾。则易耗肾精,所以气功家常吞咽津唾以养肾精。

基本病机——津液代谢失常

中医思维十

编者荐语:

感觉皮肤特别干,总是喝水怎么也不缓解呢?在这篇文章可能有你想要的答案。本篇文章为享泰极学堂的《病因病机》内容,每日更新中医好课,欢迎大家学习关注!

以下文章来源于享泰极 ,作者大熊

《病因病机》第18讲

大熊

大熊,理工男,从事医疗大数据工作。有幸十几年前结识并师从中医老苗学习中医,自己和家人都成为中医的受益者。
津液的代谢失常是最后一个基本病机。最近天气比较干燥,周围很多朋友经常会出现口干舌燥、皮肤脱皮、面部紧绷的现象,即使再怎么狂喝水,也无法缓解。这就是津液代谢不正常,实际上这些现象在中医上称为“津液缺失”,需要补充津液才能缓解。
津液是什么呢?中医里说的“津液”,是指人体内的一切水液,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唾液、尿液、汗水、眼泪、鼻涕等。人体津液是十分重要的,具有滋养濡养的作用,比如古人常把口水称为“华池之水”、“玉泉”等,认为口水具有养生保健之功效。此外,人体津液还能生化血液,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起到维护健康的作用。在张仲景的《伤寒论》里面,论述了一个重要的学术思想,就是存津液。
在津液中,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入血脉之内,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质地较浓稠,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
津液的正常代谢,是维持体内津液的正常生成、输布和排泄之间相对衡定的基本条件。津液代谢失常,是津液的输布失常、津液的生成和排泄之间失去平衡,从而出现津液的生成不足,或是输布失常、排泄障碍,以致津液在体内的环流缓慢,形成水液潴留、停阻、泛滥等病理变化。

人体内津液的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由于多个脏腑的多种生理功能的相互协调,才能维持正常的代谢平衡,从五脏来讲,津液代谢与肺脾肾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肺、脾、肾等脏腑中,任何一脏或任何一种生理功能的异常,都会导致津液的代谢失常,形成体内津液不足,或是津液在体内潴留,从而内生水湿或痰饮。

津液不足

津液不足,是指津液在数量上的亏少,进而导致内则脏腑,外而孔窍、皮毛,失其濡润滋养作用,因之产生一系列干燥失润的病理变化。津液不足是怎么造成的呢?一个是外感燥热之邪或五志之火,另外高热、多汗、吐泻、多尿、失血,或过多的服用辛燥之剂等都会引起津液耗伤。
津液不足,就像是机器运转过程中少了润滑油,运行起来总是卡卡的,还会发出滋啦的摩擦声。也像是太阳下晒了好几天的植物,由于没及时浇水,它开始缩成一团,皱巴巴的,没生气。有什么表现呢?比如皮肤干燥,眼角干涩,口干舌燥等。如果是热病后期或久病伤阴,那会表现为舌光红无苔或少苔,唇舌干燥,皮肤毛发枯槁,甚至手足震颤蠕动等,这些属于阴液枯涸以及动风的临床表现。
比如有些老人,在夏天出现了手抖头抖的现象,突然出现的,也不是帕金森,就是津液不足导致的,因为肝主筋,如果肝血不足,就无法濡养筋脉,导致抽动。也应该滋养津液,用沙参、麦冬、生地黄等,抖动就会迅速消失。
一般说来,轻者为伤津,重者为伤阴。伤津并不一定兼有伤阴,但伤阴则必兼有伤津,所以说伤津乃伤阴之渐,伤阴乃津枯之甚。

水湿停聚

水湿停聚是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的功能出现了问题,结果导致津液在体内不正常的停滞,成为内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
津液的输布障碍,是指津液得不到正常输布,导致津液在体内环流迟缓,或在体内某一局部发生潴留,因而津液不化,水湿内生,酿成痰饮的一种病理变化。津液的正常输布涉及到肺的宣发和肃降、脾的运化和散精、肝的疏泄条达和三焦的水道是否通利等各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脾的运化功能障碍。《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水湿停聚,主要形成湿浊困阻、痰饮凝聚和水液潴留等病理变化。
1.湿浊困阻
湿浊困阻以脾不运湿为主要原因,湿大家都不陌生,我们前面讲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湿浊困阻后会出现很多表现。
如果湿困阻清窍,会出现头目眩晕,鼻塞,打不起精神,呵欠连连,上班提不起精神。
湿阻中焦,湿气内停,脾失健运,可以出现腹胀满闷,导致虚胖或者不长肉;
在下焦,湿气流注,会出现大便溏烂、甚至泄泻拉水,这种我们最常见的就是夏秋之际一冷一热导致的胃肠型感冒!
因此中医说湿之为病最多,“其为害最缓,最隐,而难觉察也。”
2.痰饮凝聚
痰与饮都是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湿停聚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疾患的致病因素,导致复杂的病理变化。
痰饮凝聚最主要涉及的脏腑就是肺胃心,肺胃心功能失常会引起痰饮凝聚而出现一系列的病理变化。比如痰阻于肺,会出现咳喘咯痰;痰迷心窍,会岀现胸闷心悸、神昏癫狂;痰停于胃,会出现恶心呕吐、脘痞不舒,即胃脘痞满不舒畅;痰留经络筋骨,会岀现瘰疬痰核、肢体麻木、半身不遂、阴疽流注。瘰疬相当于西医所说的淋巴结的结核,淋巴累累如串珠。痰核比如像腱鞘囊肿之类的,皮肤下囊性的肿块。阴疽流注指寒痰留滞在经脉筋骨而出现的阴性的皮肤肿疡,皮肤不红不肿不痛。流注是指有瘘管从一端通向另一端,流白色或黄色脓液。痰浊上犯头目会出现晕眩昏冒,痰气凝结在咽喉会出现梅核气,相当于西医所说的慢性咽炎。患者自觉咽中如有炙脔,咽之不下,吐之不出,中医叫作梅核气。饮停胸胁称为悬饮,类似于胸膜炎,胸膜肋角下有液体停留。饮停于胸称为支饮,多见于支气管炎、肺炎。饮留四肢称为溢饮,类似于水肿证。这些都属于痰饮凝聚的病理表现。
3.水液潴留
中医认为水液的代谢与五脏六腑均可相关,最相关的二脏为肾和脾,肾阳和脾阳是水液代谢的原动力,当肾不能主水,脾不能运化水湿时,体内就会出现水液潴留,导致水肿等疾病的发生。水液泛溢肌肤,会出现头面、眼睑、四肢浮肿,甚至全身水肿。如果水邪潴留腹腔,则腹肿胀大,发为腹水。
比如我看过这样一个医案,有个30多岁的女子每到月经前期,就会出现经前浮肿,但月经正常。“望”其舌苔黄,面目胖肿,体型丰腴,面色苍白;“切”其脉弦滑。这种经行浮肿的辨证就是脾虚湿盛,那我们治疗的时候着眼点就应该放到健脾化湿上,这样治疗一段时间就正常了。

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导致的病证见下图:

津液与气血的关系失调

津液与气血之间关系失调,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水停气阻、气随液脱、津枯血燥及津亏血瘀等几方面。
1.水停气阻
水停气阻是水液停贮体内,导致气机阻滞的病理变化。肝主疏泄,参与水液代谢调节,强调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水液代谢的时候,水湿停聚会阻滞人体气机运行,而导致气滞,两者互为因果,最终的结果形成了气滞水停这样一个病理结果。
临床表现和水饮停滞位置有关,如水饮阻肺,则肺气壅滞,失于肃降,表现为胸满咳嗽、喘促不能平卧;水饮凌心,阻遏心气,会使得心阳被抑,出现心悸心痛;水饮停滞中焦,阻遏脾胃气机,会导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出现头昏困倦、脘腹胀满、纳化呆滞、恶心呕吐等症;水饮停于四肢,会阻滞经脉气血的流通,这时候除了出现浮肿外,还会出现肢体沉困或胀痛。
2.气随液脱
气随液脱是由于津液大量丢失,气失其依附而随津液外泄,从而导致阳气暴脱亡失的气阴两脱的病理变化。气随液脱多由大汗伤津,或严重吐泻,耗伤津液所致。
气随液脱最终的结果一定是气阴两脱。比如急性胃肠炎,一天之内剧烈吐泻,脱水,吐的胃内容物是水,排泄是水样便,很快眼眶塌下来,皮肤弹性没了,瘦下来了,这就是短时间的机体大量的脱液,大量的剧烈脱液同时会出现精神萎靡不振,少气乏力,这种气虚的特征。当然严重的还会出现手足不温,脉微欲绝,这是什么呢?就是气虚之极,阳气暴脱,进入亡阳这个阶段。中医治疗大量脱水最后引起的休克,也是重在治气。
3.津枯血燥
津枯血燥是指津液亏乏,甚则枯竭,从而导致血燥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的病理变化。津液是以经络为通道输布于全身,同时津液又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津液亏乏,血脉空虚,就会造成津枯血燥。津液亏乏的原因常常是高热伤津,或烧伤,或阴虚痨热,津液暗耗。
临床表现是心烦、鼻咽干燥、口渴喜饮、肌肉消瘦、小便短少、舌红少津、脉细数等症。
4.津亏血瘀
津亏血瘀指津液亏损,血液运行不畅的病理变化。津液充足是保持血脉充盈、血液运行通畅的重要条件。血液在脉道中运行正常,需要血液充盈,如果高烧,大汗等原因导致阴液大量的丢失,那参与血液形成的成分减少,就会影响了血液运行速度,导致血瘀。

临床表现即可在原有津液亏损不足基础上,出现舌质紫绛,或见瘀斑等症。这也就是津液大量损伤后肌肤出现瘀血的原因。

从“膀胱”谈起

什么是膀胱?很多中基课本是这么讲的:“膀胱是贮存和排泄尿液的器官……位于下腹部……其上有输尿管与肾相连,其下有尿道,开口于前阴。膀胱的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尿液”大家看这样的解释和西医有何不同?中基作为中医入门的第一课,这样讲,请问还怎么让学生学习《内经》《伤寒论》等,怎么指导临床?难道这就是中西结合、中医现代化?这样的解释只能毁了中医。

那膀胱到底是什么?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中医概念的特点。中医的研究方法是观象、思外揣内等,其概念更多反应的是一种功能。而不是解剖结构。如“天圆地方”,春夏秋冬、白昼黑夜,天的功能不就是圆吗?“地方”就更好理解了,看一下“田”字就明白了。中医的脏腑、经络、营卫、气血津液等其实更多的是功能,而不只是解剖结构。这也就是在显微镜下找不到经络的原因。

理解了中医概念的特点后,就可以去探讨什么是膀胱了。《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可见膀胱是藏津液的,而且津液“气化则能出”。那么气化则出是什么意思呢?很多人在解释一些小便不利的问题时常说“膀胱气化不利”,用肾气丸、五苓散、真武汤等。这么看来膀胱气化是肾阳对膀胱的气化。现在《内经选读》里也是这么讲的。那么是不是这样子呢?我认为不完全是。

前已述及,中医的概念更多是一种功能。经言膀胱“津液藏焉(不是溺藏焉)”可见膀胱就是贮存津液的场所,相当于一个水库。“气化则能出”中的“出”是什么意思呢?出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清阳部分,气化出后去滋养脏腑形体官窍,四布于皮毛,通营于五脏经脉;二是浊阴部分出下窍,尿也。那么清阳部分出于膀胱之后,到哪里了呢?水库的水当然到水道里了,三焦就是这个水道。《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此处三焦指作为六府之一的三焦,下同)那三焦主气而司决渎是什么意思?秦伯未解释此处主气需要三焦气机调畅,津液才得以敷布运化,即司决渎。这种解释很正确,但笔者认为不是很全面。该处主气不只指气机,也包括气化(当然气机是气化的基础)。

我们常说膀胱气化,却搞不清楚什么是膀胱气化!三焦气化,却搞不明白什么是三焦气化!

那究竟什么才是三焦气化,什么才是膀胱气化?先来看看三焦和膀胱的关系。《灵枢·本输》说:“三焦者,中渎之府,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三焦属膀胱是什么意思呢?大家想想水道属水库就好理解了。

膀胱这个水库位于下焦,但三焦这个水道却有名无形,遍布一身上下(从某种程度上说有津液的地方就属于膀胱和三焦),膀胱气化和肾阳很密切,但和肺脾的关系也很大。而三焦遍布一身上下,在上肺对它气化,在中脾对它气化,在下肾对它气化。当然和肝、心也是有关的。故《类经·藏象类》说:“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

再谈膀胱“气化则出矣”。“出”,一指尿的排出(“出”失常,有两种情况,或不出,或出不止),二指出于膀胱到三焦,到了三焦之后,再经过三焦气化,“水精四布”行使滋养之功,“五经并行”成为脏腑经络内的精气。当然津液在下输膀胱的过程中也要经过三焦的气化“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其中上焦气化时,津液以汗的形式排出,故曰“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灵枢·本脏》)。

真正理解了膀胱和三焦,就会发现二者其实在功能上是密切联系的,所以说“三焦属膀胱”。简言之,膀胱气化出津液到三焦,三焦气化使津液到全身,但二者的气化都靠肺脾肾肝等。即膀胱和三焦里的津液经过(膀胱、三焦)气化敷布全身,灌溉经络、脏腑等,还有一部分以尿、汗、呼气排出。但是二者还是有区别的,大家想想水库和水渠的区别,或者是大海和河川的区别,再结合各种病症就能明白了。

水液为病,皆是膀胱三焦气化不利所致,或虚或实,总不离此。气机又是气化的基础,所以气机亦不可忘。湿、痰、饮、风、寒、热若阻碍气机,则要因势利导使其祛除,或从汗,或从溲,或下之。

津液停聚是什么意思?

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所发生的紊乱或障碍现象。主要表现为津液的亏损不足和输布排泄障碍的病理变化。人体的津液代谢必须保持平衡,即进入体内的水液和排出体外的水液在数量上应保持相对的平衡。津液停聚是什么意思?下面跟大家说说

  • 津液停聚是什么意思?

  • 1/脾失健运,水液内停。脾主运化,使水液能上输于肺,亦可敷布全身,下溉肾与膀胱。若饮食、劳倦伤脾,或湿邪外袭,内困脾气,以致脾运失健,气化失司,水液不能上输下转,停滞为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 2/肺失通调,水出高原。肺主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为其能通调水道,则水液能够布散周身以行润养之职,又能下输膀胱,以排出余液、浊气。外邪犯肺,肺气失于宣降,水道失于通调,则津液壅滞上焦,泛溢周身,或停积为痰。
  • 3/肾失蒸化,水液内停。肾为水火之宅,阳气之根。肾中元阳蒸津化液,为诸脏腑气化之动力。同时,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藏津液,气化则出而为溺。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或久病所伤,累及于肾,肾阳不足,气化无论,津液既不能上达,而诸脏腑阳气亦因之不充,气化失职,水液不布,膀胱气化无力,开合失司,小便排泄异常。
  • 注意事项

  • 注重气候温度的骤然变化。哮喘的发作与詹候环境温度的变化关系非常密切,哮喘患者更应该注意气候温度的骤然变化,及时加减物,尽量减少感冒的次数。

  • 临床中医处方协定(配伍表)

    补血一号:黄耆25g当归10g大枣3枚

  • 补肾一号:熟地20g山药25g山茱萸10g

  • 补脾一号:党参 10g炒白术10g茯苓15g甘草6g

    冠心病一号:薤白10g瓜蒌皮10g川芎8g丹参25g

  • 疏肝一号:柴胡10g白芍药15g炒枳壳10g甘草6g

  • 定喘一号:炙麻黄10g杏仁10g甘草6g

  • 胃炎一号:黄连6g蒲公英20g威灵仙10g

  • 排石一号:金钱草30g炙大黄8g车前草30g

  • 降酶一号:垂盆草30g马鞭草30g茵陈20g

  • 降糖一号:天花粉30g黄连10g鬼箭羽10g

  • 肠炎一号:黄连6g木香6g白芍药15g

  • 解毒一号:金银花30g连翘20g甘草6g

  • 滋阴一号:生地黄15g麦冬15g玄参15g

  • 化湿开胃:炙半夏10g化橘红15g茯苓15g甘草5g

  • 活血化瘀:当归10g川芎6g赤芍15g红花10桃仁10g

  • 通络止痛:全虫6g蜈蚣1对僵蚕10g

  • 温经散寒:制川乌6g草乌6g细辛6g威灵仙15g

  • 各种疾病的必用药

  • 一切头疼,必用川芎;

  • 一切疼痛,必用元胡,

  • 一切气虚,必用黄芪;

  • 一切虚脱,必用人参;

  • 一切血虚,必用阿胶;

  • 一切出血,必用三七;

  • 一切气郁,必用香附;

  • 一切便秘,必用大黄;

  • 一切肝郁,必用柴胡;

  • 一切热毒,必用二花;

  • 一切阳虚,必用附子;

  • 一切热病,必用犀角;

  • 一切妇科,必用当归;

  • 一切外感,必用荆芥;

  • 一切失眠,必用枣仁;

  • 一切郁证,必用合欢;

  • 一切面瘫,必用白附;

  • 一切腿病,必用牛膝;

  • 一切头病,必用天麻;

  • 一切阳痿,必用羊藿;

  • 一切阴虚,必用麦冬;

  • 一切咳嗽,必用杏仁;

  • 一切呕吐,必用半夏;

  • 一切中毒,必用绿豆;

  • 一切诸风,必用防风;

  • 一切白发,必用首乌;

  • 一切风湿,必用灵仙;

  • 一切骨病,必用川断;

  • 一切咽喉,必用桔梗;

  • 一切失音,必用大海;

  • 一切腰痛,必用杜仲;

  • 一切尿石,必用金钱;

  • 一切虚热,必用青蒿;

  • 一切牙疼,必用细辛;

  • 一切黄疸,必用茵陈;

  • 一切闭经,必用益母;

  • 一切淋症,必用车前;

  • 一切鼻塞,必用辛夷;

  • 一切乳少,必用山甲;

  • 一切目赤,必用栀子;

  • 一切目昏,必用青葙;

  • 一切鸡眼,必用鸦胆;

  • 一切呃逆,必用柿蒂;

  • 一切疝气,必用橘核;

  • 一切胀满,必用槟榔;

  • 一切汗症,必用浮麦;

  • 一切阴痒,必用蛇床;

  • 一切痰厥,必用皂荚;

  • 一切遗尿,必用桑蛸;

  • 一切疮疡,必用麝香;

  • 一切白斑,必用陀僧;

  • 一切疥疮,必用硫磺;

  • 一切蛇疮,必用雄黄;

  • 一切不孕,必用石英;

  • 一切耳鸣,必用磁石;

  • 一切痰多,必用竹沥;

  • 一切癌症,必用蛇草。

  • 常用中药配伍 

  • 蒲黄合五灵脂,名失笑散,能祛瘀止痛。

  • 当归合川芎,名佛手散,能行血活血。

  • 高良姜合香附,名良附丸,能止胃痛。

  • 玄胡合金铃子,名金铃子散,能治腹痛。

  • 吴茱萸合黄连名左金丸,能平肝制酸。

  • 肉桂合黄连,名交泰丸,治心肾不交。

  • 女贞子合旱莲草,名二至丸,能补肾阴。

  • 半夏合硫黄,名半硫丸,治虚冷便秘。

  • 知母合贝母,名二母散,能清肺热。

  • 破故纸合肉蔻,名二神丸,止脾肾寒泻。

  • 木香名黄连,名香连丸,治红白痢疾。

  • 枳实合白术,名枳术丸,能健脾消痞。

  • 芡实合金樱子,名水陆二仙丹,止遗精。

  • 黄柏合苍术,名二妙散,治湿热成痿。

  • 枸杞合菊花,能明目。

  • 生姜合红枣,能调和营卫(气血)。

  • 赤石脂合禹余粮,能涩大肠。

  • 半夏合黄连,能宽胸止呕,化痰浊郁结。

  • 柴胡和黄芩,能清肝胆热。

  • 桑叶合菊花,能清头风热。

  • 柴胡合白芍,能疏肝和肝。

  • 附子合肉桂,能温下元。

  • 黄柏合知母,能清下焦湿热。

  • 桑白皮合地骨皮,能清泻肺热。

  • 丁香合柿蒂,能止呃逆。

  • 鳖甲合青蒿,能滋阴退骨蒸潮热。

  • 杏仁合贝母,能化痰止咳。

  • 山药合扁豆,能补脾止泻。

  • 木香合槟榔,能理气止痛。

  • 杜仲合续断,治腰膝酸痛。

  • 半夏合陈皮,能化湿痰。

  • 升麻合柴胡,能提升中气下陷。

  • 常山合草果,能治疟疾。

  • 葱白合豆豉,名葱豉汤,能通阳发汗。

  • 枳实合竹茹,能和胃止呕。

  • 党参合花粉,名参花散,治久嗽气喘。

  • 茯神木合乳香,名神香散,治筋挛疼痛。

  • 甘草合绿豆,能解百毒。

  • 黄耆合当归,名补血汤,治贪血及产后无乳。

  • 白芍合甘草,名芍药甘草汤,治拘挛腹痛。

  • 川芎合土茯苓,治肝郁头痛。

  • 川芎合生石膏,名郁梁丸,治实热上逆头痛。

  • 台乌合益智仁、名缩泉丸,治小便频数遗尿。

  • 香附合黄连,名香连丹,治火郁胸满痛。

  • 葵子和砂仁,治乳痈。

  • 杏仁合小茴香,治疝气冲逆作痛。

  • 槟榔合南瓜子,治绦虫。

  • 甘草合桔梗,名桔梗汤,治肺痈咳嗽,痰中有脓。

  • 生姜合陈皮,治呕吐不止。

  • 生姜合竹茹,治呃逆不止。

  • 荆芥合白矾,名三癇丸,治小儿惊风及癇证。

  • 荆芥合槐花,名槐荆丸,治痔漏。

  • 槐花合黄芩,治妇人崩漏。

  • 侧柏叶合白芍,治妇人月经过多。

  • 陈皮合藿香,名回生散,治霍乱吐泻。

  • 厚朴合贝母,止咳嗽,开郁消食去胀。

  • 蛤粉合青黛,名黛蛤散,治痰嗽面肿不寐,并小儿百日咳。

  • 白矾合硫黄,治白癜风。

  • 白矾合黄腊,名矾腊丸,治痈疽恶疮。

  • 白矾合皂角、名稀涎散,治痰涎壅盛,中风气闭。

  • 皂角合菖蒲,名皂荚散,治鼻寒不得喘息。

  • 百合合冬花,名百花膏,治咳嗽痰中带血。

  • 乌梅合川椒,名杀虫丸,治蛔虫,蛲虫。

  • 赤小豆合当归,治大便下血。

  • 血余炭合百草霜,治妇女崩漏。

  • 中药学重点对比

  • 1. 金银花和连翘

  • 金银花:清热解毒作用较强,为治痈肿疔疮阳症的要药(内外痈),是清热解毒中的疏散风热药,兼可凉血止痢,露剂清热解毒。

  • 连翘:苦寒,清心火,解毒消痈散结,有“疮家圣药”之称,为治疗瘰疬痰核的要药,又为清热解毒药中的疏散风热药。

  • 2. 柴胡和升麻

  • 柴胡:辛苦寒,肝胆经。其性升散可疏少阳之邪,为治疗少阳证的要药;用于外感发热,有良好的疏散退热作用;归肝经疏肝解郁;又散升阳举陷。

  • 升麻:辛甘微寒。肺脾胃大肠经。解表药中的清热解毒药,尤善解阳明热毒;又可发表透疹。最为麻疹之专药。升提中气,而有升阳举陷之功。

  • 3. 石膏和知母

  • 石膏;辛甘大寒。肺胃。生用,辛以解肌退热,寒能清热泄火,甘寒除烦止渴,为清泻肺胃气分实热证的要药,又可清肺热泻胃火,煅后收敛生肌。

  • 知母:苦甘寒,肺胃肾。清泻肺胃肾上经之火,甘寒质润,养肺胃肾三经之阴液;既清气分实热,又清相火退虚热。

  • 4. 川贝母和浙贝母

  • 川贝母:苦甘微寒。肺心经。清热化痰,性凉而甘又能润肺止咳,尤宜于肺虚久咳,痰少咽燥或痰中带血等症;又可散结消肿,治疗瘰疬疮肿及乳痈,肺痈。

  • 浙贝母:苦泻寒清,清热化痰,开郁散结,作用均强于川贝,临床多用于治疗风热、燥热、痰热咳嗽及瘰疬、瘿瘤、疮痈和肺痈等。

  • 5. 附子和干姜

  • 附子:辛甘热。有毒。心肾脾。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为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且可散寒止痛,治寒痹疼痛较剧者。回阳救逆配伍干姜,补肾阳配伍肉桂。

  • 干姜:辛热。脾胃心肺经。入脾胃而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治脾胃寒症;入心经,回阳通脉助附子回阳救逆;兼入肺经,温肺散寒化痰饮。

  • 6. 肉桂和桂枝

  • 肉桂:辛甘热。脾肾心肝经。补火助阳,为治疗命门火衰之要药,有引火归原,益阳消阴之功;又能温通经脉,散寒止痛。治沉寒。

  • 在补气血方药中,适配肉桂,还有温运阳气,鼓舞气血生长的功效。

  • 桂枝:辛甘温。心肺膀胱经。解表特点:风寒表实无汗证,表虚有汗证;又可温经通阳,行里表达,有温通一身阳气,流畅血脉的功效。

  • 7. 丹参和红花

  • 丹参:苦微寒。心肝经。活血化瘀要药。广泛治疗各种瘀血病症。性寒,又可凉血,以血热瘀滞用为佳,有“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之说。不过丹参没有补血功效。活血调经,为妇科要药,凉血消痈,清心安神。

  • 红花:辛温。心肝经。活血通经,祛瘀止痛。除治疗妇科经产诸证外,尚可治疗癥瘕积聚,胸痹心痛、跌打损伤等瘀血阻滞之证。

  • 8. 益母草和泽兰

  • 益母草:活血调经,为妇科经产之要药,故有“益母”之称;又利水消肿,对水瘀互阻的水肿尤为适宜;兼可清热解毒。

  • 泽兰:与益母草相似,为活血利水药。

  • 9. 天麻和钩藤

  • 天麻:甘平。肝经。息风止痉,平抑肝阳,因作用平和,凡惊痫抽搐、眩晕头痛,不论寒热虚实,皆可应用,为治疗眩晕的良药。素有“定风草’之称;又可祛外风,通经络,治疗肢麻痉挛抽搐,风湿痹痛。

  • 钩藤:甘微寒。肝心包经。息风止痉,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常用药,因作用缓和,亦多用于小儿。又可清热肝热,平肝阳治疗肝火头痛、肝阳眩晕。

  • 10. 龙骨和牡蛎

  • 龙骨(安神):甘涩平。心肝肾经。重镇安神之要药,可用于治疗各种神志失常之证;又可平肝潜阳,用于肝阳眩晕;味涩收敛,尤长于收敛固涩,治疗滑脱诸证。

  • 牡蛎(平肝息风):咸涩微寒。肝肾经。咸寒质重,长于平肝潜阳,软坚散结;味涩,煅用有收敛固涩、制酸作用。

  • 重镇安神常与龙骨相须为用。

  • 11. 人参、黄芪、党参和甘草

  • 人参:甘微苦微温。心肺脾经。大补元气,治疗气虚欲脱,脉微欲绝之重危证候的要药。脾为生化之源,肺为主气之脏,元气旺盛则脾肺之气自足,故可补脾肺之气,为治疗脾肺气虚之主药。元气充沛,又可生津、安神

  • 生血,摄血,壮阳,故为治虚劳内伤第一要药。

  • 黄芪:甘微温。脾肺经。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为惟一的一味补气升阳药;补肺气,益卫气固表止汗;补气利水消肿;又能补气以托毒生肌。

  • 党参:甘平。脾肺经。善补中气,又益肺气,为脾肺气虚常用药;气能生血,气旺生血,气旺津生,所以又有养血生津之效。功似人参,可代用。不如人参大补元气,且药力薄弱,故重证,急证仍需用人参。

  • 甘草:甘平。心肺脾胃经。性平,作用平和,此时作用取决于五味,体现了甘味药的特点。甘补:益心气,补脾气;甘润:润肺祛痰止咳;甘缓:缓和药性,缓急止痛;甘和:调和脾胃;甘:能解毒。

  • 12. 白术和苍术

  • 白术:苦甘温。脾胃经。甘温补气,枯燥健脾,未补气健脾的要药;燥湿利水,脾虚痰饮水肿,小便不利等证用之甚宜;固表止汗安胎,均与补气健脾作用有关。

  • 苍术:辛苦温。脾胃经。辛散苦燥力强,内燥中焦湿浊健脾,外祛风湿发汗解表(内湿外湿)。风湿痹症胜湿者,外感风寒夹湿尤宜。富含VA,治疗夜盲症。

  • 13. 生地黄和熟地黄

  • 生地(清热凉血):甘苦寒。心肝肺经。苦寒清热,甘寒质润养阴,入营分、血分,故为清热凉血、止血、养阴生津要药。

  • 熟地(补血药):加黄酒拌蒸至内外色黑。甘微温。肝肾经。补血滋阴,为补血的要药,滋阴的主药。且可益精填髓,治疗血虚萎黄,肾阴不足,肝肾经血亏虚之证。

  • 14. 龟甲和鳖甲

  • 龟甲:甘咸寒。肝肾心经。既能滋补肝肾之阴退内热,又可潜肝阳息内风,且益肾健骨、固经止血,养血补心安神,为滋补清潜之品。

  • 鳖甲:咸寒。肝肾经。滋阴清热,潜阳息风,为治疗阴虚发热的要药。咸又能软坚散结。

  • 2014年10月3日(何鑫)写于浙江宁波慈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