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小学生自主阅读初探

谢玉萍

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凭借教材,通过“自读、自选、自悟、自创”的学习,来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一、引导自读,从读懂到善读。

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不但要提高朗读能力,还要能读懂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情感。那么,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自读,使学生不仅读懂,而且善读?

(一) 充分利用形象引导学生读懂。

学生自读课文时,把课文描绘的形象与日常生活体验联系起来,披文以入情,才能领悟课文的传神之笔,真正将其读懂。为此,教师要借助教学媒体创设形象对学生进行引导。

比如在《狐狸和乌鸦》的讲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两次使用电教媒体,借助形象,强化学生感知。在整体感知课文时,教师播放课文录像,让学生边看边想:课文讲的是什么事?狐狸在想什么?在学完课文后,教师又一次引学生回归课文整体,并播放课文插图,启发学生想象:老乌鸦会对小乌鸦说什么?

此外,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可以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的情境中,帮助学生读懂课文。例如:教师在指名读狐狸对乌鸦第一次说话后,让学生说说该用什么语气读;接着自己范读这一自然段,让学生体会老师用什么语气说。以此帮助学生体会情感,读懂课文。

(二) 引导学生在读中品词析句读懂课文。

一位教师在《我要的是葫芦》一课的教学中,三次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从而读懂课文。

第一次细读第一自然段的“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教师启发:小葫芦的可爱从哪里看出来?题目是“我要的是葫芦”,这里为什么说是“小葫芦”?这一句该用什么语气读?引导学生从细藤、绿叶、白花以及“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看出小葫芦的可爱。

第二次细读第二自然段“有几个虫子说明什么?”引导学生从中体会事情在发生变化,“那个人”却无动于衷,不懂得叶子与葫芦间的关系。

第三次细读第三自然段中“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教师启发:从“那个人感到奇怪”体会到什么?应该读出惊讶的语气;从“虫子”变成“虫”,“几个”等词的不同,可以看出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越长越大;从最后一句可以看出“那个人”还是满不在乎,执迷不悟。

这样,让学生在自读中品析词句,感悟形象,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把书读通、读懂、读活。

(三) 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中掌握学法,做到善读。

小语第十一册第二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阅读要有一定速度”。《开国大典》是本组重要课文,教学的指导包括(1)课前预习性自读,从中弄清课题含义,理清叙述顺序,圈画难懂词句自查字典解决生字新词。(2)课内理解性读书,引导学生速读和精读结合,读后说说读懂了什么,用什么方法读。(3)课内探究性细读,用多种方法分段,概括课文表达顺序,按照课文叙述画出广场示意图培养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从知识传授向促进发展的转变。

为了训练学生阅读要有一定速度,教师颇费心思,让学生快速默读全文,认真计算时间;然后,让读得快的同学说说速读诀窍。教师及时帮助学生小结速读的方法,看前面,想后面;看过渡,想上下;看总述,想分述;看概括,想具体;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

为了训练学生掌握“分清文章主次”的方法,教师结合《少年闰土》教学,引导学生讨论,从中小结出分清文章主次的四种方法:根据课题分主次,观察插图分主次,找出中心句段分主次,抓住事物主要人物分主次。这样,学生通过反复读书实践,逐渐达到善读境界。

二、让学生自选学法。

自选学法是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学法的选择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意愿;学法总结应当调动学生的个体思维;学法评价应当展示学生的个体感受;学法创造应当发挥学生的个体才能。

(一) 鼓励自选学习内容。

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课文、段落、事件、词句有不同的喜好。借助学生的情感动因,让学生自选最喜欢的一个方面、(或一段),讲析交流,可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如教《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教师让学生在初读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并思考交流为什么喜欢某段落。

(二) 尊重选择“学法”。

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法的运用效率。例如教师在《雪猴》一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雪猴的特点时要学生说“怎么读懂”。总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了,才能掌握运用学法。

三、议疑自悟,促进思维发展。

(一) 抓住课文热点问题引发学生议疑。

教师讲读《小摄影师》时,抓住课后“小男孩会再来吗,为什么?”这一问题让学生思考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接着,老师又问:“如果你是小男孩,会再来吗?”一石激起千重浪,角色互换使同龄人心灵相通,大家的意见趋于一致了。

(二) 抓住课文分歧之处引导学生议疑。

指导学生阅读《爸爸和书》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文,质疑问难,再通过合作议论释疑解难。教师针对“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讲爸爸给我买《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经过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议论。教师根据分段要有灵活性的原则,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说得有道理,都予以肯定。

(三) 抓住课文“矛盾”之处引导学生议疑。

在教学《董荐瑞舍身炸暗堡》时,有学生提出董存瑞开始想把炸药包放在河沿上,似乎与舍身炸暗堡有矛盾。这时,我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议论,最后得出看似矛盾,但并不矛盾的结论。

(四) 抓住图文“脱节”之处引导学生议疑。

现行教材图文并茂,但图与文并不完全一致。这“脱节”之处也是引发学生质疑议疑的焦点。我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引导学生从图到文,图文结合,理解首都人民怎样在十里长街上耐心而焦急地等灵车的心情。一个学生问:插图中画着一位少先队员捧着周总理的遗像,而课文中却没有写出这一内容,这是为什么?我就这点问:“如果是你,会写上这一内容吗?作者为什么没写?”各小组充分讨论之后推选代表发言。大家在争论中认识到:十里长街送总理,场面感人,要写的内容肯定很多,段末的省略号就表示列举的内容省略;作者选择的是一群少先队员相同的举止来表达同一个心情;再说,图文是互补的,我们读课文,看插图,议标题,想问题,把读书与观察、思维、想象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读懂课文。

四、拓宽渠道,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语文活动的归宿应当是学生的活动创新,学是为了用,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运用,在活动中创新。而创造性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是无法由A直接传到B的。它像种子一样,需要一定的环境,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因此必须拓宽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领域,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一)  课前铺路架桥。

叶圣陶先生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知道非教他们预习不可!”预习活动是学生自主性活动。课前引导学生主动预习,既可获得对新课内容的感性认识,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又能激疑启思,燃起探求新知的欲望,让学生在新课的学习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进而大胆创新。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首先要学生明确预习要求,教给方法,然后安排一项实践性很强的作业,并把活动过程写在“预习本”上。如:教学《全神贯注》的预习要求是:你懂得“全神贯注”这个成语的意思吗?你知道什么才叫“全神贯注”吗?……把你认为最能表现主人公全神贯注的一个句子用“~~~~~”画下来。请你仔细观察身边的人;发现一两个像罗丹一样在工作和学习上全神贯注的人,并把观察经过和结果写在“预习本”上。

另一方面,面对一篇陌生的课文,学生要在短时间里读通、理解、感悟,并受到教育,习得知识,形成能力,继而要创新,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教师提示学生在课前预习时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收集有关的信息,就能缩短学生的心理、情感与教材的距离,使其做到“熟”而能“知”,“熟”而敢“创”,学习的效果就大不一样。如教学《争画》,一位执教的老师要求学生从各种渠道去收集毛泽东、郭沫若、齐白石等历史人物的事迹。学生从网上、书店、图书馆、初高中课本、从长辈的介绍中,了解了他们的生平、功绩、爱好特长、传奇故事,对人物的个性和品质有了初步印象,学习《争画》时就能化解难点,对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感悟语言、体会人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学生在自主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不仅能增长知识,而且还能运用这些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

(二)课外延伸,学中创,创中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语文教学应着力于课堂,减轻负担,夯实学生语文的基本功最基础的字、词、句、段、篇等语文基础知识,打好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技能的功底,训练创新思维,但发展语言能力“功夫在课外”。在教学中我们应树立大课堂观、大语文观,冲出课堂的小圈子,拓宽学生语言能力锻炼实践的课外天地,实现学中创,用中创。

1、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夯实创新底蕴。

从古到今,凡语文功底深,能力强的人,无一不是博览群书、反复吟诵名家名篇的。仅靠课内几十篇课文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远远不够。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年龄和心理特征,适当向学生推荐合适健康的课外读物。低年级儿童爱看影视,我们引导他们看少儿节目,动画故事;爱听故事,经常给他们讲有趣的故事,鼓励他们把看到的或听到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去看书中的故事、童话、寓言等。这样,学生从小渐渐地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增强了读书的信心和能力。到了高年级,则让他们去读通俗的科普读物、民间故事、儿童小说、诗歌,甚至名家名著。此外,还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学生找《安徒生童话选》读;教《太阳》一课,介绍学生读一读《十万个为什么》,并创设机会,在课内进行简单的讲述,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展示他们的读书成果。为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尽量减少作业量,避免机械重复的单调练习。为了让学生有丰富的课外读物,班级建立“图书角”,学生自购好书,定期传阅,发挥书的功能,学校图书馆经常向学生推荐新书,组织读书报告会,激励学生多进图书馆(室)博览群书,积累知识,增强能力,为创新夯实智能基础。

2、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积淀创新素养。

学生通过广泛阅读,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我们还要想方设法拓宽语文学习内容,运用各种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积淀创新素养。学生生活越丰富,所获得的语文素养越扎实,形成语文创新能力的进程就越快。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利于学生开展语文创新实践活动。

编创手抄报。手抄报是一种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能力。这种以教师指导办报到独立“办报”,融语文、美术、书法和各学科知识于一“报”的综合实践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创新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语文创新能力的提高。

引导学生走进自然,投身于社会生活。语文学科和社会生活有紧密联系。可以说,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大自然、大社会是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广阔舞台,教师要注意将学生的视线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家庭,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接触社会和生活,获取新鲜的写作素材,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赏自然风光,领略各处的风土人情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让学生到城市、农村、工厂、商场去参观、访问,在言谈交往活动中,学习运用语言;让学生自己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开展活动,学习合作相处,做人的思想和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中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素养,锻炼学生创新能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