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观后----《图经衍义本草》序
今天原应顺序前两篇,接着上传《彭祖传》的,但忽然不想续传了。和绝大部分的文稿一样,只能暂时先留着。原因不再解释。
其实,也没必要啰嗦太多。《道藏》中几千卷书,每篇都逐字翻译上传,至少要“再活五百年”,恐怕还不够。点到为止吧。
今天起开始介绍《图经衍义本草》,这本书是道医及本草的重要著作,里面有很多古代的经方、验方、秘方,“神验”、“速效”、“立差”是文中经常出现的效果描述。我原是想先把我对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发给我哥哥试验5—10年后再上传公众号,但前一段时间看电视剧《觉醒年代》,主角陈独秀,于是我一直忍不住想到陈独秀的死因,进而决定提前抽出本书中的一些食疗养生内容或部分常用本草功效上传,这样可能对本公众号的读者健康具有最实用价值。
读一篇文章的效果可分为几种,排前三名的是:第一等,给人思想上的启迪。真正改变命运的是一个人的思想开窍,而不是其他。一个有思想的人,是不会被现实的泥泞困太久的,他早晚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走出困境,迈向自由人生;第二等,给人健康知识(包括幽默与欢乐),让他避免生病,从而更健康长寿;第三等,给人一种谋生手段。……
《图经衍义本草》是给人第二种效应的,里面的本草知识丰富实用。读通这本书,医家自成。
《觉醒年代》是给人第一种效应的,至少,让人思考。所有看过的朋友也都高度评价说:感触颇深。这部电视剧,总算是从艺术的角度给了陈独秀先生一个公道。但有些历史事实还是采取了遮遮掩掩,模模糊糊的表达手法,感觉不太爽利,还原历史真相是好的,但如果刻意掩盖什么,也让人感觉有点失望。个人比较欣赏白描的写实。但剧本就是剧本,毕竟不是记录片。对国产剧要求不能过分,本片编剧不错,要比那些胡编乱造的诸多神剧强多了。
在刚开始观看时,我原想在那个年代的很多趣事儿如果展现出来就更精彩了,当时的学界、政界、军界等都比较本真,大家按各自的意愿表达自己,比如校长、教授及军阀的可爱与真性情,比如北大学抗议讲议收费,蔡元培先生说“我要与你们决斗”,以及,傅斯年因为太胖,抬滑杆轿子的人看到他就跑,不愿意接他的单(太重,抬不动),一个很有趣的时代点滴。还有,军阀们普遍尊重教师与教育,他们礼敬教师的细节、教授们是如何启发鼓励学生们进行西学与国学研究的探索等等。影片若能生动如实地展现一些,一定是很有意义的。尤其当下。因为不少人在热议社会进入了一种大脑懒惰状态,人们得过且过,不再积极思考。有些年长的人批评年轻人“躺平”,其实年轻人为什么“躺平”?年轻人,是最有活力的群体,是最不爱躺着的,还不都是被一些自以为是的人逼的。
人们已经变得胆小怕事、唯唯诺诺,而不再是堂堂正正;他们没有胆量说出诸如“我认为”、“我就是”的话语,而只会一味引述圣贤。(爱默生 《论自立》)
几乎所有的观点,第一句都先是“某某某说过……”, 先戴上一个安全帽再说话。这样明哲保身的人,是世故的,他们的思想是否具有积极的价值或意义且不论,但这种讲话的思路却圆滑、老套加迂腐。而且还要强迫年轻人不要多思想,要一味地听话和顺从老一辈就行。这样的老朽实在是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
人们都还有印象,在计划生育紧张的年代,抓人去做绝育手术的人,要比抓孕妇去流产的人,更可怕。高房价掐灭的是年轻人对安全感的诉求之梦;但不让思考,却无情地断了年轻人的未来。而且,这样的老旧势力,似乎很多家庭都有一个。在我们家,我自幼反对父亲严格的儒学家教,“三从四德”的教条,让人如此头疼,并且,本来温顺的性情会本能地反抗。而当父辈过世后,我也渐渐成了父亲观点的传承人,致使各种过时的观念,一直笼罩在追求自由的孩子耳边。随着时间的推进,新生力量慢慢老去,就会退化为落后的力量。这些老势力依老卖老地把自己的过时的老思想凌驾于年轻人萌芽的新思想之上,想尽一切办法规劝甚至逼迫后辈因循自己的道路和方法。于是出现了“一代不如一代”的现象,或说法。
我女儿在选择学校时,我曾多次地进行“责任指导”,以致于造成我们在择校方面长达几年的意见分歧。经过长期的反思和观察,我发现是自己的问题。并直面这一现实。勇敢地承认自己的落伍和孩子的进步成长。尽管我目前还是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但也真实地承认孩子的选择一定有自己的原因。如果不能移情换位地思考,最好不要横加干涉。除了没用,就是造成伤害。要自信基因在不断优化,相信自己的孩子比自己强。尽管我自幼勤奋有加,但并不希望孩子成为我们这一代人,一直希望孩子们要成为他们自己。“做真实的自己”就是人生的真正意义,这是我时常跟孩子讲的。但当孩子真正长大,要按自己的方式行事时,作为家长,却是担忧不已。但阅读的原因,我愿意用所读所思打开的胸怀去理解和消化下一代人的一切对立观点。因为我也希望个别人对我阅读道书的横加干涉。因为他的外行并不烦人,自以为是真的很烦人。我非常喜欢有思想的人跟我讲述人生,但个别陈词滥调真的实在受不了。“你必须要用XX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去研究古籍,你必须要用阶级分析法去解释古代的神仙……”。象蚊子一样逼人发疯。半瓶子酱油炒了一辈的菜,甚至瓶底子都干了,还要挣扎着在锅边转个不停,自以为还很有味道,自作多情地“发挥余热”,到处宣传过时的迂腐理论和愚民思想,打压年轻人本能的思考力和微弱的梦想。
家长们(或领导)固守的往往不一定是真理,而是符合自已经历的价值观。时代早已不同,汽车时代,不能再向年轻人传授自己的平板车技术去谋生。可以跟年轻人讲过去的故事,但不能强迫年轻人按自己这一代人的方法行事。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况,按同样的行为方式做事,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就算传授经验是好意,但也干扰别人的独立思考和率真表达。抹杀别人的天赋,可不是自修天福。打着“为你好”的旗帜,是老一代人最合理的借口。作为年轻人,要勇敢反对;作为老年人,要勇敢反思。老一代人安静地微笑和善意的鼓励,是给年轻人成长最好的土壤。也是老人最大的智慧。年轻人“躺平”不动了,一些最喜欢给年轻人灌输观点的领导、长辈要率先反思。小孩子学走路,爷爷说先迈左脚,可以当大官;奶奶说先迈右脚,可以发财。孩子该怎么做?先迈哪个脚都有人指责,这样做也不对,那样做也不对,索性不做了,躺着不动,投降了。上一代人热心“关心下一代”,下一代人被“关心”得苦不堪言。
……(此处略去两段)
《觉醒年代》带给人的,不仅仅是剧情的精彩,而是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说心里话,这个剧本也是很大的进步。值得一看的国产剧。描述了一个有思想的年代,一个有希望的年代。一个人,有思想才可能有出路。一个民族,也一样。
剧本太多精彩。让人同步想到的当时历史故事也很多,容后再续。因为看剧过程不免想到陈独秀先生悲凉凄惨的晚年,及死因。
终于找到了主题:陈独秀先生是怎么死的?
曾经读到的资料显示,说他死于贫困交加。这当然是事实。但他的直接死因是食物中毒,确切说,误服了发霉的蚕豆花。
陈独秀先生晚年贫困交加。监狱出来后,客居在四川江津(今重庆江津区),因为贫穷,无条件看医生。他又生性清高,不受接济(世态炎凉是主因)。于是靠食疗调养身体。为了遏制高血压,他服用蚕豆花,而蚕豆花确实有治疗高血压的功效。但陈独秀先生因为贫穷,误食了发霉变质的蚕豆花,导致食物中毒,又没有条件送医,15天后,1942年5月27日,离开人世。时年64岁。
命运,让人唏嘘不已。陈独秀先生自1920年8月建立党组织,从一大到五大,都是第一领导人,历尽各种不易,后被开除党籍,一生五次入狱,这些都没能要他的命。但小小的蚕豆花,却要了他的命。
于是想把《图经衍义本草》提前简介一下。书中关于日常身体疾病,及平时常用的食物及本草,有些知识,可能最实用的健康长命方法。大部分人,无论曾经多么辉煌,年老体迈时,在最关键时刻,唯有自己的知识和意志,才可能延长寿命。
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前一段时间,印度的疫情成海啸之势,据各种媒体报道,最高时日确诊人数在30多万,满地烧尸的镜头,不忍直视。最残酷的电视画面都不曾记录的人间炼狱。作为新冠疫情首先大规模爆发国的国民,我感到深深的悲伤和隐忧。有些视频拍摄了印度人喝牛尿防病、伏地任牛踩踏以祈福、扔牛粪以求神灵护佑的视频在疯传,有人大呼愚昧。我不是很理解,印度一直都在学习西方,从大类上看,如果世界各国大体分为民主与非民主两大类的话,印度应属于民主国家。然而目前为止,印度似乎并没有学习到西方民主和文明的精华。圣雄甘地当年带领印度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争得了印度的独立。从历史到现实的对比看,如果他们不闹独立,一直归属英国,或许不至于此吧。同为英属殖民地的不少国家,都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让人不得不思考“独立”的意义。
印度人相信通过喝牛尿能预防病毒。牛尿可能有一定的解毒作用,但更主要的因为他们奉牛为圣物,这种心理作用的功效是重要的,应该有一定的作用。隐隐觉得,贫穷不可怕,无知才可怕。疾病可治,愚昧不可治。但我并不想轻易地说人家无知愚昧,有五十步笑百步之感。辜鸿铭先生说:“我的辫子看得见,诸君的辫子看不见”,是何等的深刻。某种程度上,我们或长或短地,还在拖着辫子。只是意识不到,或不愿意承认。什么是智慧和愚昧?如果你说一个哲学家愚昧,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哲学家可能会思考一下你为什么会这么说,或是一笑即忘。这就是智慧;当你说一个人真正愚昧的人愚昧时,他立即上来掐住你的脖子,大骂“你丫才愚昧呢!”,直到对方窒息才肯罢手。这就是愚昧。
对宇宙万物的认知和人类智慧的思考,是一条无限的路。国与国的纠纷,没有对错之分,只是强弱之别。但无论如何,对于人类所面对和承受的共同灾难,对于疾病和死亡,无论是哪个民族,都应有同情和悲悯。生命,都是一样的。都是天地所生,父母所养。正所谓物伤其类吧。
我从来不赞同少数中国人“天朝上国”自矜观点,也不赞同美国人宣扬的“美国优先”原则。比较喜欢庄子说的:“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齐物论观念。尽管我清晰地知道,人与人是不平等的,物与物也是不平等的。但庄子说的那种境界,以及“all man are created equal”,都是人类社会最美好的愿景。当然,庄子的范畴可能更大一些。虽然不喜自夸,但中国的疫情控制,相对而言,综合结果可能是最好的,是事实。除了体制便利、通讯科技的普遍应用,还有这个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中医系统防治、中草药的普及一直是这个民族对抗瘟疫的理论基础。
道家相信,天生万物,相生相克。而中医,则一直致力于从万物中寻找到与人类相生的一切为健康和长寿所用,找到与病毒相克的物产去防治瘟疫。
如果做田野调查的话,我们会发现,随便找到一位中国人,都会知道一些养生理论,及家常的偏方、验方,最经常的,就是中国家庭饮食中都有“食疗”的常识。通过做菜用餐来调养身体的平衡,是中国人在“饮食文化”上对世界文明做出的贡献。业已具备相当的优势。“久病成医”之说,在中国,是有依据的。经常生病的人,慢慢会学会很多中医养生的知识,自觉地成为了一个知识丰富的自我医生,正所谓“小病不断,大病不见”。倒是那些从不生病的人,对疾病缺少敬畏之心和预防常识,这样的人,一旦得病,往往都是大病。生活中认识或听说过的相当一部分人,在退休后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学中医”之爱好,进步神速。
食疗,是中国人最常用、最便捷的自我保养方法。于是今天起开始介绍《图经衍义本草》,可能会先把“菜部”的部分内容抽出来上传。
(今天还是技术原因,我点注的原文图片转不过来)
《图经衍义本草》,作者是宋朝的寇宗奭。四十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图灵类。
参校本:《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张氏(卉息)刻晦明轩本,简称明轩本。
作者简介:寇宗奭(shi4),宋代药物学家。现在的湖南澧县人,曾任澧洲县吏。政和(1111年-1117年)年间任医官,授通直郎,通明医理,尤精于本草学。政和六年(1116年)著有《本草衍义》三卷。
要说古代人真是不简单,边当官边著书立说,而且还是专业医药书,了不起。他的名言是:“疾病所可凭者医也,医可据者方也,方可恃者药也。”意思是,疾病得靠医生,医生得依靠方子,而药方所依赖的,是药。所以,药学很重要。于是他编写了这本近50万字的《图经衍义本草》,在当时,画出这么多本草的图形,一定很不容易吧。得需要花多少功夫才能成此大作,不可想像。中医、中药的伟大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的宝贵财富,得感谢历代这些具有大情怀的医者、药学专家。
《本草衍义》把《嘉佑本草》所载药物的功用、效验,作了补充,品种作了鉴别。作者还强调了要按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旧等决定药量。临床意义,不言自明。李时珍对这本书的评价非常高,他说:
“参考事实,核其情理,援引辨证,发明良多。东垣、丹溪诸公亦多尊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