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付孩子哭闹这件事上,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懂事

我儿子童童有个我自认为值得赞赏的优点,那就是他从来不会用哭闹来达到目的,因为他知道:

哭闹这种“策略”在我面前毫无用处,我是绝对不会妥协的。

当然,他这优点不是生来有之,而是在试探之后受挫所获得的良好品质。

那时童童只有三岁,每天晚上都要跟我出去散步,然后就去超市。他喜欢那里的“胖子面包”,所以每次都要买一个吃。

有一次,我照例带他去散步,他又要去超市,我对他说:“妈妈今天没带钱,你只能去那里玩,不能买面包。”童童答应了。

一到超市,童童就径直往面包屋走,我提醒他:“妈妈没带钱。”他不理我,只管这个面包看看,那个面包闻闻,然后指着一个圆面包说:

我要买这个面包。

我再次提醒他:“今天妈妈没带钱,不能买面包。”童童嘴巴一扁:“我就要买面包。”我拉着他的手,说:“我们回去了,下次来买。”他甩开我的手,哭起来:“我要吃面包。”

我走到超市门口,童童没跟上来,又是跺脚又是哭闹:“我要吃面包。”

看我没有买面包的意思,他居然坐在地上蹬脚,随后又在地上打滚:“我要吃面包,我要吃面包……”他那声嘶力竭的声音引来了很多看客。

大家都劝我:“孩子哭得这么伤心,就给他买一个嘛。”

也有几个老奶奶议论纷纷:“这妈妈也太狠心了点,不就一个面包嘛,让小孩子哭成这个样子。”

我告诉他们,我没带钱。

超市收银员和我是同一个小区的,立刻说:“你先拿一个面包,我给你付账,你下次还我好了。”

我笑着解释:

“其实也不单是钱的问题,来之前我已经说过了,今天不能买面包。我不能由着孩子胡闹。”

童童哭闹的声音渐渐弱下去了。他瞧瞧周边没什么动静,自己坐起来了,眼睛瞅瞅我,我装着没看见。

他大概自感无趣,就爬起来,走到我身边,轻声说:“妈妈,我想吃面包。”我摆摆手说:“妈妈没带钱,不能买面包。”他嘟着嘴巴,不做声了。

我说:“现在我们回家吧。”童童站在原地,没动。

我自顾自地往外走,童童亦步亦趋地跟着我。

我回头看他,向他伸出手,他虽然仍旧气鼓鼓的样子,但还是牵住了我的手。

在回家的路上,我问童童:“今天是谁提出来超市的?”童童有点不情愿地回答:“是我。”

我又问:“妈妈来农工商超市之前说过什么话?”童童歪着头,故做沉思状,然后摇摇头:“不记得了。”

我知道他记得,所以笑着说:“你再想想。”

童童不好意思地笑:“妈妈说没带钱,不能买面包。”

“那你为什么还要哭着要买面包?”

“我想吃面包。”童童可怜巴巴地看着我。

“妈妈知道你想吃面包,但妈妈之前说过不能买面包,你也答应了,怎么能说话不算数呢?”我蹲下来,看着童童的眼睛说。

童童像往常一样,抱着我,撒起娇来:“妈妈,妈妈……”绝口不提面包的事情。

他知道自己的错误,但想回避。

我搂着童童,柔声说:“宝贝,你刚才那样哭闹是没有用的。我们事先说好了的,是不能改变的,明白吗?”童童趴在我的肩上,点点头。

我又说:

“妈妈永远爱你,但你有些行为我不喜欢,比如在超市里大吵大闹,这是很不好的,对吧?”

童童捧起我的脸,说:“妈妈,我也爱你!”他依然在回避,我当然要维护他的小小自尊心,所以就不再言语。

到家之后,童童坐在桌子前,说他要画画。

过了一会儿,童童拿着他的画,给我看。画上是一个小孩子躺在地上哭,旁边一个大人板着脸。

童童在小孩子哭的上面打了一个大大的叉。我看着忍俊不禁,笑夸:“宝贝画得真好。”

童童腼腆地笑了,然后轻声说:

“妈妈,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会那样了。”

从那以后,童童真的再也没有哭闹着要东西。

有句俗语叫“三岁看到老”,不要总以为小孩子太小,就不用教育,大了自然会好。

其实,无论多大的孩子都需要教育,而且他也懂得是非曲直,

小孩子比我们想象的要懂事。

家长绝对不能在孩子的哭闹面前让步,不然,毫不夸张地说,会后患无穷。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谁都可以迁就你的,所以我们应该早早地教会孩子,不能哭闹着要这要那。

作者介绍:八零后英语教师一枚。喜欢读书写作。性格多面,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