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阴咽痛第四方——半夏散及汤
第313条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少阴病,咽中痛”,越是简单的条文,越要琢磨背后的深意。310条、311条都是“少阴病,咽痛”,312条虽然没有讲咽痛,但“咽中伤,生疮”,就是扁桃体化脓,必痛无疑。本条提出“咽中痛”,必然有与咽痛迥异之处。吴谦曰:“少阴病,咽痛者,谓或左、或右,一处痛也。咽中痛者,谓咽中皆痛也,较之咽痛而有甚焉”,吴谦说对了一半,临床上,咽痛大多表现为一侧的疼痛,或两侧的疼痛,后世医家称为单乳蛾或双乳蛾。还有一种咽痛,就是表现为咽喉中间的疼痛,不能咽唾沫,一咽就疼,但咽喉部不红不肿,没有发炎的迹像,输液也不能缓解,西医谓之急、慢性咽炎。我认为“咽中痛”与“咽痛”就像“心中悸”与“心悸”一样,“中”是位置概念,就是中间的意思。
“半夏散及汤主之”,从310条开始,都是咽痛,或寒化证或热化证,或寒热夹杂证,那么,半夏散及汤证是少阴寒化证还是少阴热化证?如果是少阴寒化证,可否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之?如果是少阴热化证,可否用甘草汤、桔梗汤治之?严格来说,麻黄附子细辛汤不能用寒热来划分,而是少阴表证,如果是少阴表证兼见咽痛,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可以的,有大量临床医案做证。本条不是少阴表证,不能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代替。
有人可能会引用胡希恕胡老的观点反驳:“所以这个它也有外证,不是没有的,它用桂枝甘草汤也是解外”,桂枝甘草汤不等于桂枝汤,桂枝甘草汤是治心阳虚的方子,桂枝汤才是解表的方子,如果桂枝甘草汤成了解表的方子,那叉手自冒心也能算表证了。
从处方来看,“咽中痛”是因为寒邪客于咽中,寒痰壅塞而疼痛。所以视诊咽喉部不红不肿,舌淡苔白,无口舌干燥之热证。所以才敢于用半夏、桂枝、甘草热性药等分为末。相对于苦酒汤而言,半夏散及汤证没有“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纯寒无热,或者说即使有些许郁热,也忽略不计。第一、尤在泾曰:“半夏散及汤,甘辛合用,而辛胜于甘(甘草味甘,半夏桂枝味辛),其气又温,不特能解客寒之气,亦能劫散咽喉怫郁之热也”,半夏、桂枝味辛,可散怫郁之热。第二、《神农本草经》:“甘草,味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甘草可主寒热邪气,不需要考虑怫郁之热热。
半夏为治喉痹要药,《濒湖集间方》:“治喉痹肿塞,生半夏未㗜内,涎出效”,《千金要方》:“干姜半夏等份,末,以少少著舌上”。后世注家常以半夏化痰解读,其实不全面。误服生半夏会喉头水肿,说明半夏有聚水之功,人体有痰饮之时,半夏可使痰饮聚而去之,人体没有痰饮,半夏可使正常体液聚集于喉中而成喉头水肿,戏曲演员服生半夏失音就是这个原理。所谓气化,“聚则成形,散则成气”,以大剂量的生姜辛甘发散,可解半夏之毒。
曹颖甫曰:“惟桂枝一味,不得其解,咽痛用桂枝,近世无人能解”,首先,后世医家口口相传的“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是有前提的,“阳盛”才“立毙”。“少阴病,咽中痛”是寒证,不是阳盛,无需顾虑桂枝之热。其次,《神农本草经》:“牡桂,气温,味辛,无毒。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桂枝本是治“喉痹”的要药,也可发散咽中寒邪。
将息法:“上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白饮,就是米汤,将三五克半夏散倒入米汤中,就像一碗黑芝麻糊,本来就咽中痛,一看就喝不进去。所以紧跟着又提出一种方法,“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不能服散则改为汤剂,汤剂的剂量虽然从方寸匕提升到两方寸匕,但是要去滓,其实并不多。重点是“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一升水煎七沸,“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一是水之生数,七是火之成数,少阴为水火之宅,仲师以一七之数来隐喻水火同宫,“更煮三沸”,“天三生木,地八成之”,三是升发之数,我们看麻黄汤、桂枝汤,都是三两,就是取其升发之意。
“半夏有毒,不当散服”,《注解伤寒论》、《金匮玉函经》中皆无此语,康平本也为小字注解,后人所写,不是仲师原文。本方名“半夏散及汤”,怎么会“不当散服”?
从少阴篇数条咽痛证来看,咽喉疾病寒证甚多,即使化脓的也不一定就是热证,现在很多人喜欢从温病的角度思考,只要出现咽喉痛就是清热解毒,一派寒凉,从不反思为什么效果不好?为什么患者会转而输液?我用半夏散及汤治疗一些咽喉部不红不肿,输液不能缓解的咽喉炎,疗效显著。
第314条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课前思考:
1.刘渡舟刘老说:“从太阳篇讲到少阴篇,少阴病下利一般都是用四逆汤。为什么这一条的少阴病下利就用白通汤呢”?思考“少阴病下利”,为什么不用四逆汤?
2. 胡希恕胡老说:“不是说发汗能治下利,得是下利而以表证出现者,那你就要发汗,所以这个方剂呀是个发汗的方子”,发汗为什么不用麻黄?少阴病下利,能用发汗的方法治疗吗?
赞 (0)